人生在世,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完美人生,也希望自己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完美,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完美是可以實現的,只要我們能「止於至善」,凡事不要做過頭,要懂得適可而止,掌握好一個「度」,完美就自然而然實現了。
我們人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論是行動,還是認知,甚至於包括我們的生命,皆是如此,由此可見,世事本就無常,而完美一說應當理解為知足,知足則心安,心安即完美,如此,我們便不會強迫自己以有限的認知獲得無限的知識,亦不會以有限的生命想要獲得無限的財富。
凡事不能大過,過猶不及,也正是說的這樣一個道理,只要我們能把握一個度,完美是可以做到的,而做到完美的同時也懂得了如何保持完美——凡事不能太過,要懂得知足。
我們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和事,就不難發現,不知足的人一般都過得很糟糕,因為沒有多少事能讓他們滿意,於是總是生氣、抱怨,哪裡還有快樂可言,就像一個人口渴,喝第一杯水很解渴,會回味無窮,兩杯就太飽,感覺也沒什麼可留戀,幾杯再下肚,那就不是享受了,而是妥妥的難受,道理就這麼簡單,凡事不能太過。
適當地不知足讓我們有進取心,懂得奮鬥,促進人類文明向前發展,而適時地知足能使人平靜、安詳、達觀、超脫,能夠更好地讓人掌握分寸,擁有智慧,能讓我們心地坦然,不會有太多的雜念紛擾,從而使我們能脫離不切合實際的欲望和要求。
如此,我們做任何事都會理性對待,讓自己的心進入一種全新境界,能夠笑對人生,在知足心理作用下,相信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懂得做任何事都不要貪得無厭,將「凡事不可太過,過猶不及」牢牢記在心裡,並付諸實施,給自己留有了足夠的餘地,絕不會庸人自擾,生活自然而然也是輕鬆自在,幸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