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帽子上那顆「珠子」,到底值多少錢?

2020-12-23 歷史策論

清朝從1636年開始,一直到1912年結束,它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的王朝。如果大家對於清朝歷史有所研究或者是喜歡看一些清宮古裝劇的朋友們,那麼大家一定會非常的熟悉,在清朝官員們的帽子上會有一顆珠子。這些珠子不僅會根據官員的級別不同而不同,並且就連這些頂珠的顏色也會有所不同。

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的一品官員們的頂珠都是價值連城的,在現在的話都算是寶石級別的了,那麼這些頂珠如果在21世紀,它們又能值多少錢?頂珠值得就是裝飾在帽子上的大珠,它的原料一般都是寶石,在造型上,頂珠也有兩種不同的造型,一種是柱形的,另外一種就是專門為吉服設計的圓球模樣的。

其實在公元618年的唐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頂珠的出現,它最開始是源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在這些民族的習俗裡面有頭頂上鑲嵌寶石頂珠的傳統。在我們看到的所有的清朝宮廷劇裡面,我們都能清晰的看到清朝的官員們都會佩戴花翎和頂珠,這也是清朝時期官員們對於身份地位的象徵。

通過在網絡上查找資料之後,我們知到在清朝的時候,古代官帽上面頂珠的材質和顏色就代表著不同的官員等級,所以說官帽也是有等級之分的,自然它的價格也是有所不同。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當有官員因為犯了錯誤之後,在皇帝要將他革職之前,一般都會要這些大臣們先把官帽取下來。

當沒有了這頂官帽之後,他們也就變成了一介平民。在21世紀的今天,曾就有一個清朝二品的官帽上面的一顆小小的頂珠,之前的成交價格就已經達到了92000,這還只是雍正年間的頂珠,如果是時間更早的話,那這個東西的價格就更加不一樣了。

像中國古代從2000年前,人們就尤為的鐘愛紅色,大家都以紅色為貴,特別是那些鴿血紅。在清朝的時候,那些一品官員的頂珠就是採用的就是紅色的寶石鑲嵌而成。而二品官員採用的則是紅色的珊瑚,紅珊瑚在古代也是高貴權勢的一種象徵。

並且在當時紅珊瑚被稱之為「瑞寶」,是能夠帶來幸福的,但是隨著人類環境的汙染,現在的紅珊瑚數量是越來越少了,它的收藏價值也是越來越高。而三品官員一般採用的就是藍寶石,一直以來,藍寶石都代表著忠誠,就連東方也認為佩戴藍寶石能夠讓佩戴的人不再受邪惡的傷害。

很多人都好奇摺疊頂珠到底值多少錢?其實這些官帽這些頂珠現在更多的是歷史研究價值,而且這些文物的價值也是隨著時間越來越大的,每個時期的價格都是浮動的,不過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曾經有人花費上百萬拍賣過一顆頂珠。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一共歷經了12位帝王,兩百多年歷史,如今我們經常能看到翻拍的清宮劇,其中就有一些冷門的小常識,不知道大家都注意到了嗎?今天筆者推薦的這本《清朝其實很有趣》,裡面就講述了許多清朝時期人物和事跡,原價125,現價僅65元就能入手,喜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

相關焦點

  • 清朝官員帽上的頂珠,是什麼材質的?
    大家都看過古裝劇官員頭上的帽子應該都見過這帽子尾有花翎,頂有寶珠是清朝官員的身份象徵其頂部最高處的珠子>被稱為「頂珠」這珠可不能隨便戴根據品級不同,有著不同的材質那麼這顆珠子有什麼規矩?英國國王、沙俄皇帝同樣非常鍾愛它在其皇冠上也有它的身影二品——珊瑚二品官員的頂珠材質為珊瑚自古以來,中國人以紅為貴紅色被認為是喜慶的顏色
  • 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塊小金牌?
    在很多清宮劇當中,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其他朝代皇帝戴的帽子,是不太一樣的。而且,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有塊小金牌。那麼,這塊小金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是有特殊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美觀呢?古代帝王,因為身份尊貴,穿衣服飾必須彰顯帝王威嚴。清朝自入關以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 聊聊珠寶玉石中的珠子與一百零八顆
    綠松石扁珠108今天我就給大家聊聊珠子,要聊珠子就有一個形制是繞不開的,那就是108珠串,108珠串就是由一百零八粒,一般大小的珠子(不限於圓珠或其他類型的珠子)組成的一條鏈子,為什麼一定要南紅老形珠108,沒加配珠因為108這個數字有很深遠的寓意,佛教講108代表煩惱,佩戴108就是去除這108種煩惱,水泊梁山108將代表天煞地煞108顆星星,滿漢全席108道菜,1
  •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咱們不說把當時的銀子當古玩古董收藏到現在,就說說銀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如果有機會收藏這類古玩的話,還是應該儘量去收藏的,別管實際價值多高,收藏價值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畢竟是幾百年的老古玩了,以後只會少不會多。
  • 清朝乾隆帽子前沿的標誌是什麼?
    早期的清朝冕冠金佛頭的來歷舍林在滿語的本意就是頭盔的掩額,那掩額是什麼呢?掩額就是釘在頭盔上的鐵牌,起到保護額頭的作用。後來掩額逐漸演變成了金佛頭、金花(滿語拉丁拼寫ilha),並形成了不同於歷代冠冕的制度。
  • 宋朝官員帽子有兩個長翅?竟和趙匡胤有關。揭秘歷史上三種帝王冠
    大凡我們看宋朝的影視劇,會發現裡面當官的都帶著一個長著兩隻又長又直的「翅膀」的帽子。那兩個「翅膀」真是絕了,長的誇張,使戴帽子的人看起來像是唱戲的。還記得當年放包青天的時候,包黑子一說話鏗鏘有力,腦袋一晃的時候,兩個大翅子微微顫動,於是心中一直存疑,直到後來才知道怎麼回事。
  • 清朝一品官員年薪才180兩,為何個個都能住大房子?
    假如自己買下了,那麼作為清官,紀曉嵐的年薪到底有多少呢?其實史書上對各朝代官吏的俸祿都有記載,清代也不例外。大清五朝會典《戶部俸餉》中有關於清朝各級官員俸祿的詳細記載。其俸祿最高的是親王,每年俸銀一萬兩,祿米一萬斛。宮廷官員中,一品官的俸祿最高,每年180斛,年俸銀180兩。也許有人會驚訝,一品高官每年的俸祿只有180兩銀,是不是覺得少了一點?
  • 清朝大臣為何都要佩戴一串佛珠?可別小看這串佛珠,作用極大
    那麼,清朝大臣為什麼要戴著那麼大串珠子呢?這些珠子到底有什麼作用?是不是所有大臣都必須佩戴? 清朝皇族是由女真族演化而來的,女真族的人個個都習慣在衣服上掛一串珠子,每當誦經的時候便把珠子取下來捏在手裡轉圈圈數數。 努爾哈赤在位時期,清朝開始信奉佛教,經常把佛珠當作賞賜品,賜給手下的有功之臣。朝中大臣有樣學樣,把朝珠當作貢品進貢給朝廷,逐漸抬高了佛珠的地位與價值。
  • 為何清朝的皇帝大臣都會戴一串佛珠?不光為了好看,還有大作用!
    熟悉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朝中大臣甚至是皇帝,脖子上都會掛著一串長長的珠子,與佛珠有些類似。相信這個珠子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又有什麼作用?其實,清朝大臣們所戴的這串珠子是「佛珠的改良版」,其名為「朝珠」,也是清朝獨有的裝飾之物。下面給大家介紹這朝珠的作用。
  • 10顆鑽石貨真價實,你知道值多少錢嗎?
    CBA新賽季就打響了,在比賽開始之前,CBA主席姚明為廣東隊的球員頒發了上個賽季的總冠軍戒指,這是對上個賽季廣東隊取得成績的一種肯定,當頒布了戒指之後,對於戒指價值的話題又被搬上了臺面,很多球迷不清楚CBA總冠軍戒指到底值多少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清朝官員為何「頂戴花翎」?
    由此可見,這看似普通,實則重要的冠飾,對於官員身份地位如何息息相關了。  清朝的「頂戴花翎」雖然是一體,但是卻由「頂戴」與「花翎」兩個部分組成。它是清朝官服制度中,特有的一種標誌官員品秩的方法。「頂戴」,俗稱「頂子」,是指那些大小官員們,但凡有官爵者,所戴冠頂上鑲嵌的各色寶石。而花翎,則是附戴在帽冠上的一種「冠飾」。按照清朝朝廷的規定,不是有「頂子」的官員都能戴花翎。
  • 宋朝官員上朝,帽子上為什麼有兩把「直尺」,具體作用是什麼?
    在宋朝的古裝劇當中,很多宋朝官員上朝的時候,都會帶很長的帽翅,而且官越大,這個帽翅就越長。如果是宰相的話,甚至有可能達到四十釐米的恐怖長度!這種特殊的帽子,甚至還有專有的名字,就叫長翅帽。關於長翅帽的出現,歷史上倒是還真有一個小故事。
  • 小夥帶祖傳「帽子」鑑寶,觀眾笑了,看到東西後:是我有眼無珠!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件民間寶貝,既不是常見的擺件也不是名人字畫,而是一頂「帽子」。很多人會問了,帽子有什麼特別呢,我家裡有好多呢?各位看管別急,今天要說的這頂帽子,看樣式可跟您家中的有些差別,因為它是一頂清朝官員的烏紗帽。觀眾本來都覺得鑑定帽子太可笑,看到是清朝的「官帽」之後:是我們有眼無珠帶來這件藏品的是一位年輕小夥兒,小夥兒稱這頂帽子是自己爺爺的爺爺曾經戴過的。
  • 清朝一品官員一年的俸祿有多少?說出來你別不信,也許還真沒你多
    和我們現在千軍萬馬參加國考一樣,在古時候能夠成為公務員,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每個朝代對於官職的規劃排序都不盡相同,大家在看大明劇的時候會發現,明朝的官階稱呼似乎比較複雜,還有女官。而相對來說,清朝官員分成九品十八級,在結構上更加清晰明了。
  • 古時候的算盤為什麼是上面兩顆珠,下面五顆珠子呢
    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這個是我們打算盤的口訣,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有學過打算盤吧,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漸漸的不在用了,但是這也是以前我們中國人發明的算帳工具,那麼你知道這個以前的算盤為什麼是上面兩顆珠子,下面五顆珠子麼?
  • 宋朝官員的帽子上,為什麼有兩個長長的帽翅?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可能多少都會留意到這樣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歷史劇當中,不同歷史時期所上演的戲碼,朝臣的穿著打扮風俗習慣各有千秋,但都各有特色。大家或許都有留意到前段時間上映的《清平樂》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趙禎,頭上的帽子上左右兩端就有那麼兩條長長的「耳朵」?當時大家是否反問過或是疑問過,兩邊這麼長的「耳朵」到底是誰發明的?生活當中是否真的方便?又是否像流傳那樣,是趙匡胤為了在朝堂上的威嚴臨時想出的防止大臣交頭接耳所為?
  • 清朝「一品官員」拿多少工資?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既然是「三年清知府」,我們就從清朝著手了解官員的俸祿。清朝從入關之後,在官制上並沒有做多餘的創新和改革,還是延續了漢人千年使用的「九品正中制」,官位越高,品級越大,最大品級便是我們常說的「一品大員」了。要知道的是,一品之中,還分為正、從兩個品級,從一品自然沒有正一品的官高。
  • 清朝王爺們一年能賺多少錢?夠養家餬口的嗎?
    相比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清朝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優點,那就是從來都沒有過宗藩之禍。不信大家可以去數,漢朝的時候有七王之亂,明朝的時候有靖難之役。但是清朝,基本上沒發生過任何宗室威脅到皇帝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清朝的王爵制度,和其他朝代都不一樣。清朝的王爺,沒有封地,而且必須要住在京城。
  • 清朝王爺一年多少錢?你的工資是什麼級別
    咱們就以清朝為例看一下。大清順治年間,一個親王每年的俸銀是1萬兩,祿米是一萬五,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現在剛剛查詢了一下,銀子大概在4.5元一克。一萬兩白銀等於50萬克,就等於225萬塊錢。還有祿米,乾隆時期1兩白銀和一槲米的價值相同,等於又一個225萬,可以看出一個王爺的標準收入是500萬元。果然是大地主土豪啊,怪不得王爺都那麼逍遙。
  •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古代官員年終獎是什麼 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裝有...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呢?大約由於這一原因,以往朝廷給官員發年終獎,要比店面給兄弟發年終獎要立即,除非是出現財政危機,不然不拖,都不壓。像漢朝,一入臘月,皇上就逐漸給文武百官發年終獎了,發多少,有定例:大將軍、三公,每個人發錢二十萬枚(五銖錢,相同)、牛羊肉200斤、稻米200斛;九卿每個人發錢十萬枚;都尉每個人發錢五萬枚;尚書每個人發錢三萬枚;侍中每個人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