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

2021-02-08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正面。攝影:秦鶴敏

2000年初期的一天,我於民間發現,並收藏了一尊白石造像。後經過反覆考證,終於確定下來,該雕像為宋代文財神比幹造像。

該造像為乳白色,通體相對較為完整,像高約43.5釐米,線條筆挺,簡潔。雕刻細膩入微,比例適當,恰到好處。像面出神入化,寧靜安祥。縱觀上下左右,雕刻紋飾極其精美,造像本身所蘊藏的殷商文化內涵,魅力無窮。

雕像頸部以上,顏色偏黃;紋理處有黑色物垢,沉澱已久;冠頂右側,雖說缺了一小塊兒,但經過千年的時間打磨,已經變得非常光滑,似乎歲月,已經滲透肌理。

頸部以下,顏色較淺。前胸,腹部,背部及底座有多處破損,手摸上去略感粗糙。從雕像的破損情況來看,其頸部以下的破損程度及腐蝕情況,應該是埋在石灰坑裡,焚燒留下的痕跡。

此類雕像傳世極少,且大部分都是解放以後的臆造品,年代能夠達到清末民初的,少之又少,已經很難看到了。同類型造像中,這是年代最早、體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件文財神比幹造像,當為宋代雕刻造像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從造像的服飾風格和紋理來看,其周身上下,著宋代官服;從造像的造型來看,雙手擋在前胸,而非腹部,其位置正好是比幹被挖掉心的位置,其形象表達準確;從雕像的材質和包漿來看,這是用當地的白石雕刻而成的,沒有上千年的時間,是形不成這樣的包漿的。

時任鶴壁市旅遊局副局長、淇縣文物旅遊局長谷慧勇先生告訴筆者,目前,現有的比幹造像,均為現代或當代新修雕像,不具備任何歷史價值。而這尊宋代比幹雕像的發現,對以後比幹(林氏鼻祖)文化和朝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較早的歷史依據,也把握住了其研究方向。

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側面。攝影:秦鶴敏

史學界現在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比幹約出生於公元前1110年(夏曆四月初四),卒於公元前1047年,沬邑人。比幹20歲的時候,就已升任太師輔佐帝乙,後來帝乙託孤,比幹又輔佐帝辛,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商紂王。

比幹就任重臣以來,從事朝政工作四十多年,多次向帝辛進言,力主發展農業、牧業、減輕稅賦徭役,主張冶煉鑄造,提倡富國強兵,就他所處的時代而言,比幹的思想,還是很有前瞻性的,深刻而精闢,超前而獨到。

其時代進入商朝晚期之後,商紂王荒淫無道,后妃亂政,時間一久,朝野內外議論紛紛,怨聲載道。同時,紂王遭到了其身邊重臣的強烈反對,甚至,還有人提議抓緊廢除紂王帝辛,輔佐微子上臺。

不料,此事在不經意之間,就像風一樣刮到了紂王的耳裡,一怒之下,紂王便把長兄微子貶到了微子國,做了一名諸侯,就相當於一個小官而已。

自從微子到了自己的封地以後,與父老鄉親同甘共苦,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僅僅用了幾年時間,微子國就日漸強盛起來,開始走向了繁榮,且已壯大。微子國的這一變化,突然出現在了紂王面前,朝廷上下頓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大臣們如坐針氈,暗暗都在為比幹捏著一把汗。紂王的想法和擔心,正好與大臣們相反,表面上看似若無其事,卻時時處於不安之中。

比幹在輔佐紂王治理國家之時,從中看到了紂王一些荒誕之事。他遠離朝政,不務正業,日夜浸淫在酒池肉林之中,醉生夢死,所以,比幹就多次帶他到太廟祭祀祖宗,並給他講了歷代先王許多勤政圖治的故事。

可紂王認為這些治理國家的事情太苦、太累了。所以,叔叔給他講得那些先王如何治理國家的精闢論斷和思想,他根本聽不進去。換句話說,他一看到叔叔張口,牙根兒就煩,甚至,還要反其道而行之,更加荒淫暴虐。

一天,叔叔比幹實在看不下去了,大聲喝道:「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諫不從且死,忠之至也。」隨後,比幹又列舉了許多例子,比如紂王賜死皇后,誅殺大臣,謫廢太子以及他過於暴政的過錯。

紂王一時惱羞成怒,咄咄逼人地問道:「叔叔,你為什麼這麼固執?」比幹規勸紂王:「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

紂王問道:「何為大義?」比幹進一步諫而言之,說道:「夏桀不行仁政,失去了天下;我王如果也學此無道之君,難道就不怕有一天丟掉了天下嗎?我今進諫,正是大義之所在!」

紂王不聽則罷,一聽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吼道:「吾問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說完就命人將比幹之心挖出,他拿著叔叔比幹的心,在大臣面前來回走了一圈,說道:「少師比幹妖言惑眾,賜死,並摘其心!」

公元前1047年,紂王的叔叔比幹,就這樣被其殺害於朝歌摘星臺。而且是不由分說。大臣們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在惋惜之時,你看我,我看你,個個都是敢怒不敢言。

一代忠臣比幹,是中國古代第一個諫臣。傳說比幹的心被紂王挖出之後,他忍著劇痛徒步來找微子。當他來到微子國,途徑一個山坡時,見一位婦女正在挖白菜,便上前問道:「白菜無心能活,人無心能活嗎?」

那位婦女頭也沒抬,也沒有看一下是誰在問她,便脫口說道:「不能活,必死!」比幹不聽則罷,一聽婦女這麼說,便對著蒼天嘆道:「蒼天啊,我命休矣!但願你能保佑紂王長治天下,我國強盛,我民富足!」說罷,比幹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倒在了那一位婦女的驚恐之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比幹從此倒在了三千多年的傳奇或傳說裡。比乾死後,就葬在他倒下去的那個地方,也就是說比幹葬於朝歌城南三十五裡的王畿上,那裡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大土冢,就像歷史的一座山頭一樣,不時地回望著北方的朝歌城。

那座山頭回望朝歌城的目光,其實就是比幹在夢裡夜遊的腳步,也是他迫切回歸故鄉的腳步啊!這些腳步踏在歷史或時間上的聲音,久久地迴響在朝歌城的上空,如今三千多年都已經過去,我依然聽得非常清晰.

那是比幹在夢裡日夜思念的故鄉啊,那裡有他牽掛的父母,有他牽掛的兄弟姐妹以及父老鄉親,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回家看看了,目光裡的淚水浸透了這些鄉愁.

後來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從內心認為比幹是一位忠臣,就力排眾議,及時地為比幹封了廟宇和墓地。周武王這一高瞻遠矚的舉措,《尚書武成篇》裡就有清晰的記載:「武王克殿,封比幹廟宇,墓地。」這是對這一歷史真實的唯一記載,從此,無論朝代怎樣更替,變換,來來往往的帝王們,他們登基後都要來比幹墓地進行祭祀和修葺,讓一代忠臣得到了萬世傳頌。

同時,周武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封建政治統治地位,果斷地採取了很多接地氣的政策和措施,從各個方面安撫殷商遺民,並大赦一批被紂王囚禁的犯人。特別是在推陳出新方面,迎合了民聲和民心。比如周武王多次與群臣商榷,並強力推進,隨後就封商朝忠臣比幹為周朝的國神。

殷商遺民對忠臣比幹久久難以釋懷,父老鄉親更是出於對比幹的懷念或敬仰,私下便悄悄地供奉起了比幹。

父老鄉親正是因為比幹,已經沒有了心,以後,無論什麼事都是不遠不近,不偏不向,不坑不騙,做買賣時才會公平交易。所以,有的人就乾脆把比幹當成了財神來供奉,這樣的民間行為或信仰,一直延續了三千多年,至今都沒有發生變化。

一代忠臣比幹,活成了民間的神。

作者簡介:田萬裡,1963年4月出生,河南鶴壁人,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部分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詩刊》《北京文學》《十月》等報刊雜誌。散文《華山印象》《等你歸來》《你走不出這片楓林》《秀髮上的女人》於2012年10月分別入選新版《中國散文大系》旅遊卷、抒情卷、軍旅卷、女性卷,並分別榮獲「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人民網文化,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相關焦點

  • 回訪泉州莊任文財神比幹廟林氏宗親
    向莊任比幹文財神廟敬獻鮮花     向莊任比幹文財神廟比幹公神像和歷代先賢行鞠躬禮    瞻仰參觀泉州莊任比幹文財神廟    泉州豐澤區莊任文財神比幹廟一行到祖地衛輝比幹廟拜祖尋根【尋根衛輝】泉州豐澤區莊任文財神比幹廟林氏宗親衛輝比幹廟拜祖過爐回鄉巡遊
  • 眾人頌文財神比幹,群星聚野球江湖!——重磅打造的「比幹文化杯」11月28日登場!
    ,血灑殿庭比幹以剖心之諫開中國諫諍文化先河被尊為一代「諫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忠義精神的傑出代表比幹愛國精神和佑民美德代代相傳 因此封他為掌管人間財庫的文財神享受世間香火受人立祠膜拜比幹作為林氏太始祖其後裔枝脈遍布世界各地忠孝代代相傳林氏人才輩出為弘揚比幹忠義愛國精神打造比幹文化品牌從2014年開始泉郡
  • 手摹心慕「禮」佛印 龍昕陽佛造像印淺議
    手摹心慕「禮」佛印 ——龍昕陽佛造像印淺議 文/萬瑞傑
  • 正月初五接財神
    正月初五,各地宮觀和村舍家庭都會有接財神的習慣。但是,有那麼多財神,我們到底在接哪位財神?今天,我們帶領大家走進道教財神世界,看看道教到底有那些財神?這些財神在造像上有什麼差別,以便我們在道觀拜財神時分辨?還有正月初五接財神,到底在接誰?以及為什麼要在正月初五接財神等?很多道教宮觀都會有專門的財神殿,供奉著不同的神祇。
  • 福建南安省新蔡林比幹廟進香過爐
    將分靈的比幹文財神文曲星移駕到比幹廟拜殿,準備封印蓋章    分靈蔡林比幹文財神文曲星起駕千裡之遙,車旅勞頓,宗親們滿懷虔誠之心和對太始祖的無限崇敬之情,風塵僕僕來到祖廟,在比幹廟管委會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下,求得吉日良時,按照傳統禮儀舉行金身過爐、開光等一系列活動。護駕團林氏宗親代表恭請分靈比幹文財神登機
  • 宋代道教造像的絕巔——石門山三皇洞
    雕刻師簡介與作品展示點擊下面小程序微信中完成——約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石門山三皇洞是大足道教石刻藝術中的精品,題材眾多,技藝精湛,有學者讚譽為「宋代道教造像的絕巔!」(胡文和、劉長久《大足石窟中的宋代道教造像》,《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 春節將至,大年初一迎財神,過年迎接的是哪位財神?有什麼講究?
    在諸多的活動中請財神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活動。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有初一接財神,初二祭財神這個活動,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不知道自己拜的是哪位財神。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財神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位的名字,我們國家有兩種財神,一是武財神,二文財神。
  • 大年初二迎財神 盤點世界各地的財神
    中國民眾的過年時有一項接財神的習俗,在我國北方叫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到來的這一年要發大財。
  • 過年說的財神到底是誰?都有哪些神祇可以被稱為財神
    首先是財帛星君,據說他叫做李詭祖,是文財神之一,又叫做增福相公,是傳統的「五福臨門」中的財星。還有就是三星中的祿星,有時候也當做財神來拜,畢竟高官厚祿中的祿指的就是薪水,與錢也脫不開關係。另外就是民間傳說中的一些人物也化身為文財神了,比如「殷末三仁」之一的王叔比幹,自號陶朱公的名臣範蠡,還有號稱有「聚寶盆」在手的明初首富沈萬三等等。
  • 大年初五接財神 !究竟有多少個財神?
    在初五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人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初五「迎財神」、「送窮」只是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習俗,反映了人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願望。當然,要想過上好日子,除了放鞭炮、接財神之外,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
  • 初五 ▏迎財神,開財運,但哪個時辰迎財神最好?
    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王亥(中),文財神:比幹(東)、範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還有其它四方財神: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管仲(東南)、白圭(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的財神陣容。如今,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需要,還推出了網絡財神和電子財神等形式。
  • 浙江林氏總商會會長林德威監事長林青峰比幹廟拜祖
    天下林氏根                                              河南衛輝比幹大道北端比幹廟村      」,關注祖地家廟發展,及時分享各地動態,互通信息相互借鑑,增強聯誼擴大交流,協助續譜尋根聯宗,弘揚傳承比幹文化精神,再現比幹林氏家族輝煌。
  • 正月初五接財神,知道接誰才會準!
    今天,我們帶領大家走進道教財神世界,看看道教到底有那些財神?這些財神在造像上有什麼差別,以便我們在道觀拜財神時分辨?還有正月初五接財神,到底在接誰?以及為什麼要在正月初五接財神等?很多道教宮觀都會有專門的財神殿,供奉著不同的神祇。隨著財神信仰普遍化,很多佛教的寺院也將道教神祇財神設殿供奉,尊為財神菩薩。那麼道教有那些財神呢?
  • 太平禪寺供奉的財神有哪些?
    尤以觀音保平安,財神賜富貴而出名。南通有句俗語:廣教寺的勢至與大聖,太平寺的觀音和財神,就是由此而來。太平禪寺遂成騷人墨客嚮往之地,百姓大眾祈福之所,富商巨賈求財必到之處,新婚夫婦求子靈驗之寺。太平寺的財神殿裡面共供奉五路財神及關公,比幹,範蠡,何五路等九尊財神。
  • 藝海佛蹤 | 宋代的佛教造像——舒坦自在的菩薩造像
    木雕觀音菩薩像,宋代宋代(960~1279)政治上「尚文輕武」,強化傳統儒家、理學思想觀念,同時,禪宗繁興,名僧輩出,士子亦多好禪學。據《居士傳·卷二十六》記載:「蘇、黃、晁三君子,並以文人遊泳佛海。彼時士子交遊禪僧,參禪生活,寄興僧寺,怡樂山水,不僅詩禪相融,亦催化宋代書風「尚意」,行草跌宕遒麗、墨氣四射,以意趣取勝。諸多文人亦善以「居士」為號,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
  • 最適合成為財神的人
    ▲柴田是真《福祿壽》 雖然比乾沒有被列為日本七福神之一,但在中國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財神。 比幹是殷紂王的叔父,是距今3000年以上的先人。 因為他直言勸諫,觸怒了紂王。 紂王大怒道:「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竅!」說完紂王便命人殺死比幹,並將他的心挖出來以供觀賞。 這個故事在《史記》中也有記載。
  • 正月初五接財神,文武四大財神,二十偏神,千萬別接錯了
    「財神到財神到,好心得好報;財神話財神話 搵錢依正路;財神到財神到,好走快兩步;得到佢睇起你, 你有前途!」當年,香港歌星林子祥演唱的這首喜氣洋洋的《財神到》,每到春節時就響滿大街小巷,傳遞著人們對發財致富的渴望和祈福。
  • 八卦一下歷史上傳說中的財神……
    一般認為有「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幹、範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和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大類,下面就逐一介紹這些人見人愛的「財神老爺」: 二、 比幹——公正無心的文財神舊時財神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人家各有所司。
  • 春節習俗:大年初一接財神,財神都有誰?過年時接的是哪位?
    春節習俗:大年初一接財神,財神都有誰?過年時接的是哪位?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家每戶都開始準備貼對聯,張燈結彩,過春節的氣氛也是越來越濃烈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的前一個星期,大家就多多少少為春節做準備了,其中請神送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和自己都能健康順遂,財運滾滾。
  • 都說「大年初五迎財神」,你可知這九路財神,分別是哪幾位?
    而這類神仙,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九路財神」。關於這九路財神,來歷繁多。道家賜封的財神被稱為「天官上神」,產生於民間的財神被概括為「天官上仙」。九路財神號稱「四面八方加上一個中」,因此便有了九位上神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