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9月22日電 「十三五」以來,廣西體育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實施體育產業發展工程,注重發揮廣西「山 海 邊」優勢,創新打好「山水牌」「賽事牌」「東協牌」「民族牌」「融合牌」,打響「廣西綠色生態運動」的體育旅遊品牌,加快發展體育經濟。
2018年,廣西獲批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打造了33個「國字號」及75個自治區級體育產業和體育旅遊示範項目、37個自治區級以上體育綜合體。
主打「山水牌」,打造「廣西綠色生態運動」的體育旅遊品牌
自治區體育局和文旅廳共同籤訂《關於推進體育產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合作框架協議》,出臺實施了《關於大力發展廣西體育旅遊的實施意見》《廣西創建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推動體育與旅遊在理念、機制、政策、規劃、組織、設施、隊伍、活動等方面深度融合。指導各地充分利用和發展山水、氣候和生態資源,培育綠色運動休閒產業,全區14個體育旅遊項目入選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計劃投資總額148億元。
體育旅遊集群效應明顯。例如,南寧市美麗南方運動休閒基地引進46家企業進駐景區,建設各類主題公園14個,接待遊客累計達300多萬人次,實現年旅遊收入1.2億元,成功入選全國首批48個體育產業聯繫點典型案例,獲評「中國體育旅遊精品景區」。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河片區休閒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入選全國「2020年國慶黃金周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線路全長約25km,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攀巖、騎行和徒步觀光遊覽,片區發展帶動全縣旅遊業增長明顯。2019年馬山縣接待遊客量603.82萬人次,同比增長20.13%,旅遊消費44.42億元,同比增長30.46%,其中喬老河片區接待遊客和旅遊消費佔比就達到82.22%,沿線的7個貧困村均實現了整村脫貧。
精打「賽事牌」,以賽興旅助推賽事經濟
實施體育賽事興旺工程,建立重大賽事補助機制。近年來發放賽事補助2900萬元,支持和鼓勵各地舉辦和引進國內外高水平賽事。近三年來,廣西承辦體育旅遊賽事水平和級別不斷提高,全區舉(承)辦自治區級以上重大體育賽事800多項,其中國際級體育賽事每年均有50項左右。連續成功舉辦三屆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世界沙灘排球巡迴賽、漂流世界盃賽以及2019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等一批國際品牌大賽,產生了較大的國際影響力和經濟價值。
作為世界頂級、中國唯一的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環廣西」已經成為讓世界認識廣西的綠色名片。2019年「環廣西」首次實現6站全程直播,覆蓋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超10億人群。獲得超10億元的綜合效益,為5個承辦城市帶來近7億元的相關行業消費。2019年「蘇迪曼杯」比賽期間共接待遊客370.61萬人次,旅遊總消費48.67億元。
巧打「開放牌」,打造「體育 旅遊」對外交流名片
充分利用廣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成功舉辦中國—東協山地戶外體育旅遊大會、中國—東協國際馬拉松、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大眾體育合作發展論壇暨中國—東協大眾體育合作發展論壇等一批「東協」系列的重大體育賽事(活動)。
2019年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是國內首個在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的國際帆船賽,分別在中國北海、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舉辦,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此外,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三屆中國—東協國際汽車拉力賽,以賽事為媒,足跡遍布東協十國及國內眾多省區市,行至十幾萬公裡,途經各省(市)、各國舉辦城市的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經貿、旅遊等系列交流活動,促進中國與東協國家和地區的經貿、旅遊和人文交流。
深打「民族牌」,打造桂風壯韻的體育旅遊新形象
深度挖掘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優秀資源,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旅遊。在全區培育十大廣西民族體育特色之鄉、十大廣西民族體育傳承館、十大廣西民族傳統體育示範基地等,形成廣西特色的民族體育旅遊發展模式。打造了「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拋繡球等一批民族傳統體育賽事和節慶活動品牌,民族體育在全社會越來越熱,助推地方旅遊熱了一把,尤其是連續四年在全區成功舉辦「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活動,將民族體育賽事活動與旅遊、文化、民俗、商貿融合,打造民族體育盛會和體育旅遊嘉年華,成為享譽全國的特色品牌活動。
2019年「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賽事活動6390多場(次),參與群眾和遊客超過140多萬人次。2020年創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全民健身工作,首創以「運動助健康、體育促發展」為主題的「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線上活動,參賽和觀看的總參與人次超1.19億。
打好「融合牌」,大力發展「體育 」
從「體育」到「體育 」,成功打造「體育 文旅 扶貧 縣域發展」的馬山模式。近年來,南寧市馬山縣先後舉辦中國—東協山地戶外體育旅遊大會、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馬山弄拉賽段)等,「賽事 節慶(美食節)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徑。中國首個攀巖特色體育小鎮落戶馬山,規劃總面積19.33平方公裡,計劃投資30億元。2019年,該攀巖小鎮核心區三甲屯接待遊客量39.8萬人,同比增長15.36%,旅遊營業收入2250萬元,同比增長11.22%。同時大力發展「體育 文旅 智能科技」,成功打造的廣西原創、首個採取全市場化運作方式組織、具有自主產權和巨大影響力的頂級圍棋聯賽,從2015年創辦至今,每年聯賽持續時間約9個月,全國近30個城市開展200多場比賽,每年帶動會展、交通、旅遊等消費超過3億元。(林鴻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