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和推廣蜜蜂雜交種的過程中, 我們發現蜜蜂雜交種在有的地區有的年頭, 並不比原種高產多少, 就是在同一個地區也有愛飼養和不愛飼養的。問題在那裡呢? 主要是在選種、養王質量和雜交種的代數上。培育蜜蜂雜交種, 首先要注意選種和養好王, 要選擇優質純種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 並精心培育優良的蜂王和種用雄蜂, 這樣配製出來的雜種才具有顯著的雜交優勢。有的蜂場對母群不作全面可靠的觀察, 並且在秋季蜜源條件較差的時候培養蜂王, 結果培育出不高產的蜜蜂雜交種。經驗證明, 父群也同樣要注意選種, 用混雜質劣的雄蜂進行配種, 會降低雜交優勢。為了獲得高產和穩產, 在生產中只飼養第一代和第二代蜜蜂雜交種。飼養蜜蜂雜交種的地區要加強組織和協作, 解決控制蜜蜂交配的問題。在這基礎上交替使用兩個正反交的蜜蜂雜交種 , 或在飼養某一個高產蜜蜂雜交種的同時, 每年培養10群純種蜜蜂, 作為配製雜交種的父群來源。這樣, 才有可能在養蜂生產中有計劃地長期地利用蜜蜂的雜交優勢。
經過試驗, 已經確定某一個蜜蜂雜交種是適應於本地區飼養的最高產蜂種, 還可以通過重複雜交以及雜種蜂群自身繁殖的方法, 固定其優良性狀, 培育成蜜蜂新品種。在養蜂業中, 培育具有經濟價值的蜜蜂新品種的工作, 直至目前為止還是成效很少。但是, 也有成功的例子, 如英國用英國本地蜜蜂和義大利蜜蜂雜交育成的蜜蜂新品種「 巴克費斯特」、英國的本地蜜蜂很容易感染壁蝨病, 沒幾年的時間, 疾病幾乎使英國蜜蜂絕了種, 「 巴克費斯特」 蜜蜂品種對壁蝨病具有很強的抗性,同時保持了英國蜜蜂的很多經濟特徵, 在生產力方面超過了義大利蜜蜂和英國本地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