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澳大利亞的兔子數量在峰值時是其人口數量的500倍之多,也就是說人均能夠擁有了500隻兔子,這對澳大利亞來說確實是場災難,因為,這些兔子原本不屬於澳大利亞,而如此大規模的物種泛濫,無疑會影響原有的生態環境以及本土食草動物的生存。因此,澳大利亞的「人兔大戰」已經持續了上百年,到現在還沒有停止。有人說:如此多的兔子,把我國的吃貨們派過去分分鐘解決問題。那麼,吃真的能解決澳大利亞如此大規模的兔子泛濫問題嗎?我們簡單地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兔子為啥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
相信大家對兔子是如何到澳大利亞的都有一定的了解了,所以在這裡我們也不多說,只簡單地回顧一下就好了。
早在19世紀前中葉,當時的澳大利亞還是歐洲的殖民地,這裡的英國殖民者原本就有獵兔運動,但是,到了澳大利亞之後,澳大利亞本土由於早在5000多萬年前就已經與其他大陸分離,造就了生物的獨特性(主要以有袋類動物為主),所以這裡壓根連一根兔子毛都沒有。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1859年,英國殖民者託馬斯·奧斯汀委託自己遠在英國的侄子幫忙郵寄了17隻兔子,其中有12隻穴兔和5隻歐洲野兔。事實上,穴兔作為人類唯一馴化成功的兔子,它屬於兔科穴兔屬,而歐洲野兔則屬於兔科兔屬,也就是說二者屬於同科不同屬的兩種兔子,本身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所以當時託馬斯·奧斯汀只是將穴兔簡單的繁育到24隻後放生到了自己的農場中,並非傳言中,將穴兔和歐洲野兔雜交後繁育的24隻後代。不管怎麼說,這24隻穴兔都是「兔災」的導火索。
作為唯一被人類馴化的兔子,穴兔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在它的原產地(西班牙和葡萄牙),野生穴兔有著眾多的天敵,鷹、狐狸、狼等等,這些天敵的存在極大地遏制了穴兔在當地的規模。但是,到了澳大利亞之後,當時的澳洲雖然有袋狼、袋獾、巨蜥(眼斑巨蜥)、澳洲野狗等食肉動物,但是這些動物早已經在澳大利亞紮根已久,它們都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因此,對從未見過的穴兔毫無興趣。
在加上穴兔強大的繁殖能力(幼兔8個月就擁有繁殖能力,一隻成年穴兔一年可以繁殖5-6次,每次3-7隻幼崽)以及其他殖民者的效仿(引入穴兔供打獵),最終,讓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到了現在,澳大利亞的穴兔數量依然接近上百億隻,它們穴居的習性造成了草原的沙化,而且它們破壞農田,搶奪其他食草動物的食物,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因此,穴兔在澳大利亞泛濫不是因為缺少食肉動物,而是因為本土的食肉動物對它們不感興趣,再加上它們有著強大的繁殖能力。
澳大利亞的「人兔大戰」
從19世紀的50年代到19世紀末,短短的不到50年的時間內,澳大利亞的穴兔數量就達到了100億隻。在此期間,「人兔大戰」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澳大利亞企圖用防兔網來阻止穴兔的進一步擴張,但是對於把挖洞當家常便飯的穴兔來說,網只是阻止了它們地面的活動,無法阻止它們的地下活動。
意識到這個方法不行後,他們又阻止了大規模的獵殺行動,據記載,在一些年份,澳大利亞獵殺的穴兔數量超過了200萬隻。但是,儘管連年的大規模獵殺依然沒有阻止穴兔泛濫的勢態。甚至後來,澳大利亞想要通過引入狐狸,這種兔子天敵的方法來消滅兔子。但是結果造成了狐狸泛濫,而且狐狸放棄了狡猾的兔子,去獵殺本土的有袋類動物,因此,這個方法不但失敗了,還增加了消滅入侵物種的壓力。
此後,澳大利亞終於找到了一個對付穴兔的方法,那就是用「病毒」-黏液瘤病毒。黏液瘤病毒最早是在南美的野兔身上發現的一種病毒,這種病毒對各種兔子都有極強的滅殺能力。所以黏液瘤病毒在整個的20世紀裡是澳大利亞對付穴兔最佳的方法,正是這種方法使得20世紀末,澳大利亞穴兔的數量驟減到5-6億隻。
但是,長此以往,穴兔對這種病毒產生一定的抗體,因此,到現在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澳大利亞境內依然有約8億隻穴兔生存。
人吃真的能解決澳大利亞穴兔泛濫的問題嗎?
在網上,看到澳大利亞泛濫的文章,下面評論最多的就是:把我國的「吃貨們」派過去,分分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個方法真的可行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第一,想要吃,先得捕
澳大利亞的穴兔幾乎已經遍布全境,想要吃穴兔,首先,你得抓住它們,而穴兔是高度穴居的動物,俗話說「狡兔三窟」,想要抓住野化的穴兔談何容易。因此,如果將幾億隻穴兔屠宰好讓數量眾多的吃貨吃的話是問題不大,但是想要同時抓住這幾億隻穴兔是不可能的。
第二,兔子減少的原因
在我國,野兔數量比較的少,許多人認為是人吃的原因。其實,不然,因為人捕殺的兔子還是少數,野兔在我國數量減少的原因,與本土的食肉動物捕殺,人們對環境的破壞有著極大的關係。而在澳大利亞,野生環境相對較好,又缺少針對穴兔的食肉動物才是它們泛濫的主要原因。因此,僅僅靠「吃」這一己之力,對付上億隻穴兔,顯然是不現實的。
第三,穴兔的繁殖能力
只要是你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這如此龐大數量的穴兔,它們的繁殖能力就足以填補被獵殺的空缺,而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它們一網打盡。
總結
想要靠吃貨去解決澳洲穴兔泛濫的問題是非常不現實的,而且吃貨壓根就解決不了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因為只要入侵物種泛濫,它們必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缺少天敵、繁殖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分布廣,而只要是具備這些條件,僅僅靠吃無疑是痴人說夢,不然小龍蝦在我國的野生水體中早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