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膠,以速度見長,但同時又兼具怪異,成為很多業餘選手的摯愛。但很多球友卻總覺得自己打出的球不夠怪異,於是不停更換更怪的生膠。但是,越是怪異的生膠,自己也越難控制。結果,非但沒有怪住對手,反而自己的失誤一大堆,可謂得不償失。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生膠為什麼能怪。生膠的怪,主要表現為下沉。下沉,主要是相對於反膠回球效果而言的。反膠摩擦充分,回球弧線好,生膠摩擦小,回球弧線低平,所以給人以下沉的感覺。
下沉程度,固然和所使用的生膠型號有一定關係,但是,自己的技術和手法才是最重要的。生膠都有哪些怪技術呢?趕快來看一下。
擋
擋是生膠最基本的技術之一。簡單地說,擋的基礎上加一些自己的力量,就是撥。快速有力的撥,我們可以稱之為彈。無論是擋、撥,還是彈,板型較之反膠的撥,板型都要豎立一些。這樣,球在球板上吃球才能足夠深,回球才更加穩定。如果使用生膠,板型過於壓,球則容易打滑,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弧線更下網。但是,如果板型控制在撥和下網之間,剛好又可以使球過網,那麼,回球就會特別下沉,甚至會出現晃動。尤其在對付對手的弧圈球時,在無法發力彈擊弧圈球的情況下,用擋有時不失為明智之選。
擋球,需要在球的上升期或者高點期擋,自己不要發力,把拍子往球前面放一下的感覺。在練習中,可以反覆調整板型,正好讓球下沉而又不至於下網。當熟練掌握擋後,還可以嘗試在擋時進行減力,這種卸力的擋,稱之為「吸」。吸出的球往往更短,更下沉。
側切
側切在直拍推擋中用得較多,直拍高手馬琳在反手防守弧圈球時就經常使用這個技術。生膠的怪技術中,也包含這個技術,也是對付弧圈球的一個技術。
具體來說,當對方拉弧圈球來至我方反手位,球的旋轉很強,我方不好發力攻打時,可以避開球的強旋轉區,球拍接觸球的左側上部,並從右後上朝左前下方發力切球。球被側切後,往往會變為左側下旋,落臺後迅速朝右跳,讓對手很不適應。
實戰當中,使用側切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當我方被調動到正手大角度,回球後,對方攻我方反手。此時,我方回反手位時,由於步伐無法完全到位,發力攻球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但是,如果再加上伸小臂,球拍還能夠到球,運用側切恰好可以暫時緩解對方的攻勢。如果球可以側切得角度好,線路短,還可以迫使對方上步搓球,為我方主動進攻創造條件。
對方側身用正手攻擊我方反手,側切可以使回球角度更大且改變旋轉,使對方無法連續進攻我方。
我方調動對方正手大角度,對方撲正手拉球至我方反手。側切一板,球往對方大角度而去,且旋轉發生變化。對方再想回到反手進行進攻的難度會大大增加,往往可以使我方直接得分。
飄
當對方拉球很轉,同時又靠近底線,我方會感覺被球頂住。由於沒有了發力距離,生膠選手經常會處於被動。生膠的「飄」弧圈球,將幫助我們解決這個難題。由於對方回球靠近底線,我方回球時間點若晚,則被頂得更厲害。所以,一定要在上升期回球。回球時,和側切避強旋轉區一個道理,要擊球的弱旋轉區。和側切不同的是,側切是擊球的左邊緣,而飄則是擊球的右邊緣。為了擊球的右側上部,擊球時,手腕需略內勾些,並從左向右擊球。較之撥球,飄吃球較淺。由於生膠本身摩擦係數較低,吃球淺,則球會出現打滑現象,從而使球脫板後飄飄忽忽的,所以得名飄。飄可以使球回到對方正手大角度,且球很沉,破壞對方的連續進攻。王濤是生膠飄的高手。
大聯盟微店.淘寶店,長.正.生.反各類膠皮及球怕桌球器材百餘種微店:文章底部閱讀原文,淘寶店:店鋪搜索「長膠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