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了四年的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大家已經看到了,可以說是非常震撼。
這裡面包含了大量的人物視頻採訪,雖然沒有細數,粗略估計也有兩三百人之多,其中包括了科比和斯特恩的訪談——非常珍貴,還包括米國兩任大boss,他們也出現在鏡頭裡面,但其中也帶有很大遺憾,而在我看來,最遺憾的莫過於缺少了這三個人。
他們是誰?一起來看。
第一就是馬龍
在98年總決賽上,喬丹在最後41秒時間內完成了4分和一次「蝦仁豬心」的搶斷,中間沒有再經公牛其他球員之手,喬丹一人為之。
這其中一次關鍵搶斷毫無疑問就是最後37.1秒裡從馬龍手中完成的致命搶斷。
馬龍沒有出現在採訪中,甚至遺憾。
就個人而言,我很想聽聽多年之後,馬龍本人是如何看待這次搶斷的,但是沒有出現。
導演說他們聯繫了馬龍,但是馬龍拒絕了。
……我想我已經知道了馬龍對於這次搶斷的看法。
其實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畢竟那是馬龍記憶裡的「黯黑時刻」,舊事不願重提,舊傷不願揭開。
第二個就是布萊恩-拉塞爾
如果說馬龍是被喬丹「搶」了,那麼拉塞爾就是被喬丹「晃」了,這兩個成為「大神就位」裡的背景男紛紛拒絕了導演的採訪邀請。
有些球迷說他們輸不起,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沒有願意成為別人的「襯託」。
這是一檔節目,導演想給自己的影片增加更多噱頭,人家自然也有拒絕的權利,沒有義務為了成全喬丹而犧牲自己,是吧?
不過單就喬丹晃倒拉塞爾,其實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輪迴。
想當初還是菜鳥的拉塞爾就大放厥詞,大聲質問喬丹為什麼要退役,說自己能夠防得住喬丹。
「你造嗎,我能把你再防到退役!」
「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在球場上遇到你!」
那年喬丹而立之年,而拉塞爾才剛剛開啟自己的NBA生涯,年少輕狂的他就已經上了喬丹的小本本,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拉塞爾成為那偉大一投的註腳。
第三個遺憾就是沒有詹姆斯
詹姆斯沒有出現在紀錄片裡,在我看來,其實是件挺意外的事情。
喬丹vs詹姆斯,這無疑是如今最具有爭議性話題。
兩人都擁有大量粉絲,儘管喬丹幾乎被公認為NBA第一人,但詹姆斯也是現役第一人,而在日常歷史地位評比中詹姆斯也常常是僅次於喬丹的存在,兩人之間的數據對比,榮譽對比等等……
我其實很想聽聽詹姆斯如何來看待喬丹的。
詹姆斯和科比不同,科比其實和喬丹是有一定交集的,但是詹姆斯沒有。
喬丹在退役之後很少像其他名宿一般熱衷參與到NBA活動中來,乃至芝加哥全明星賽,喬丹也沒有參加,他的搭檔皮蓬則出現在了現場。
那麼喬丹對於詹姆斯意味著什麼?這個影響肯定是有的,否則詹姆斯也不一定會選擇23號,我很想聽詹姆斯本人來說說,但是沒有。
後來有人問導演為什麼沒有採訪詹姆斯,導演沒有回答,而岔開了話題。
我猜想,大概導演也是為了避免太多有爭議話題,不想因此帶來「兩個23誰更好」之類的討論。
也許將來詹姆斯出紀錄片的時候,會提到這方面的事情……期待。
好了,本期文章就到這裡,喬丹這部《最後一舞》你看了嗎?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
如果98年公牛不散夥,喬丹皮蓬仍在,公牛能否取得四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