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民歌在中國音樂學院詠唱迴蕩

2020-12-15 記者杜利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藝術植根的沃土。為促進新一代年輕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1月18日,由中國音樂學院團委組織的「新山歌社」舉辦了左權民歌專場。「新山歌社」是中國音樂學院團委下設的一個學生社團組織。該社宗旨是「化千人一聲為一人千聲」,興國之風,揚民之韻。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該社團通過指導教師的知識傳授和學術講解,特邀嘉賓現場示範演唱和輔導教唱,以及學生同導師、嘉賓共研討、同傳唱等形式,將分布在我國各地區、各民族的原生民歌源源不斷地引入校園,努力打造「第二課堂」獨特教學模式。

「新山歌社」指導老師張天彤 主持(右一)

「太行歌后」劉改魚和星光大道年度五強、左權籍優秀歌手崔瑞寧夫婦受邀走進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國音樂學院教師與學子近百人共探左權民歌藝術魅力,該講座由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新山歌社」指導老師張天彤主持。

在中國音樂學院夢想劇場內,左權民歌專場專題講座一共舉行了兩場,分別是上午十點至十二點、晚上六點至九點,講座通過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張天彤教授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改魚對話的形式進行,為大家講解了左權民歌的淵源、藝術特色和演唱技巧。從劉改魚學習經歷,表演經歷,到教學經歷、編創經歷開講,介紹了劉改魚如何向左權民間老藝人學習,又經過自己的加工修改進行完美演繹。在現場劉改魚向百餘名師生教唱了《桃花紅 杏花白》《土地還家》《門搭搭開花》《摘花椒》《建立民兵隊》《櫻桃好吃樹難栽》五首民歌,劉改魚先進行示範演唱,隨後在逐句進行教學,特別是對唱詞中的方言如「呆」「就」「親圪蛋」等字進行探究和指點。

2019年星光大道五強、左權籍優秀青年歌手崔瑞寧示範演唱

講座中崔瑞寧和高昆峰給大家進行演唱了《親圪蛋下河洗衣裳》《打酸棗》等民歌,從演唱、表演技巧給大家進行了示範。高昆峰、崔瑞寧被稱為「橙色夫妻組合」,是2019年星光大道五強選手。他們夫婦不僅傳承山西民歌,傳播山西文化,而且熱心公益事業。他們特別關愛環衛工人,作為太原市2.5萬名環衛工人的形象代言人、小桔燈愛心聯盟公益大使,這些年,夫妻倆陸續為環衛工人捐助1.2萬餘個保溫杯、8000多個保暖餐盒、2000多雙保暖棉手套、1000多袋白面大米,參加了80餘場公益演出。據了解,該場講座還在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共有千餘人進行觀看。

張天彤教授說:「今天的左權民歌專場中,我們不僅請到了劉改魚老師,還請來了小高和小崔兩位青年演員,讓同學們在講演結合的形式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左權民歌的藝術魅力,我們的學生接下來也可以自由組合進行對唱然後搬上舞臺,向他們一樣通過不同形式把民歌演唱的淋漓盡致。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民歌文化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繼承,讓民歌有了更好的發展。」

2020級聲歌系研究生馮麗媛今年參加左權民歌匯決賽的參賽曲目是《桃花紅杏花白》,她獲得了全國四強的好成績。她在左權參賽期間主動向民間藝人學習方言的發聲位置和方言的音韻美感,還主動到太原拜訪劉改魚老師,向她請教演唱民歌的方法。今天在中國音樂學院又一次演唱《桃花紅杏花白》,劉改魚老師說她嗓音甜美唱得好。(記者 杜利勇 通訊員 高帆帆)

相關焦點

  • 2020左權民歌匯 第六場突圍賽亮點紛呈 左權本土選手韓雨入圍22強
    中國民歌在山西,山西民歌在左權。8月30日晚,2020年左權民歌匯第六場突圍賽在左權縣蓮花巖演藝劇場繼續進行。 經過兩輪激烈比拼,左權本土選手韓雨憑藉一首《西口情》入圍22強。初秋時節的大行山深處略顯微涼,但難擋大家親近民歌的腳步。
  • 「左權民歌匯·2020年國際民歌賽」 3266人(組)報名參賽
    「左權民歌匯·2020年國際民歌賽」 3266人(組)報名參賽 2020-07-06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左權民歌匯百強出爐,「民歌好聲音」唱響火熱夏天
    熱情仲夏,「太行之巔」歌聲嘹亮,「紅色左權」火熱綻放,有著「萬首民歌千出戲」之稱的山西左權再次迎來民歌盛會——左權民歌匯。去年,首屆左權民歌匯一炮打響,吸引到眾多民歌專業歌手和愛好者參與,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 左權民歌「東風」勁 文化旅遊雙開花
    8月24日至9月5日,作為弘揚中國民歌文化的全國性民歌活動——左權民歌匯,在山西晉中市左權縣蓮花巖景區唱響。山水如畫,人潮如織,在桃花紅杏花白的左權山水間,選手們背靠大山,向山而歌,一首首或高昂、或纏綿、或激情的各地民歌在舞臺上騰飛,穿過蓮花巖,迴蕩在高聳的山林間。
  • 劉海平深情演繹左權民歌《櫻桃好吃樹難栽》
    著名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田青用最質樸的語言道出了如今原生態音樂所面臨的傳承問題。在2019年國際民歌賽.左權民歌匯舉辦期間,記者有幸和田青老師有過一面之緣,他說左權就是一個地道的「歌窩子」,這裡蘊含的原生態音樂基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左權民歌就是老百姓口口傳唱,一個人唱一句,第二個人再加一句,因為它是集體創作,所以它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左權民歌傳承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僅沒用消亡,反而越來越繁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它,愛上它,就是因為左權民歌來源於生活,紮根於這片繁盛的沃土中。
  • 翻山越嶺覓「知音」 好歌恰在太行山——「左權民歌匯」釋放全民...
    在左權龍泉風景區內,剛剛入圍中國民歌廣場舞大賽複賽的龍躍新時代舞蹈隊,以一支舞蹈《桃花杏花滿坡坡開》熱烈開場。民歌攻擂手把耳熟能詳的傳統民歌唱得酣暢淋漓。來自龍泉鎮松樹坪村的王玉華,以傳統民歌《桃花紅,杏花白》摘取桂冠。接下來,太行民星擂臺賽月賽拐兒專場、麻田專場、城區專場、石匣專場等次第上演。
  • 左權民歌的原生樣態 | 叄·二 民歌的革命時代
    1921年,在遼縣修築的山西歷史上的第一條公路——平遼公路首次通車,1923年,友愛會牧師在左權禮拜堂(「洋樓圪洞」)放映了無聲電影,1959年,中國唱片公司在上海錄製了劉改魚的三首歌《開花調》、《土地還家》、《十裡墩》,這可能是左權民歌首次被錄製在唱片裡。對於左權民歌而言,這是首次與新科技密切接觸的三件大事。
  • 「左權民歌匯中國新民歌創作」徵集活動評選結果揭曉
    記者從晉中市委宣傳部獲悉,「左權民歌匯·中國新民歌創作」徵集活動評選結果揭曉,30首優秀作品分獲不同獎項。由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晉中市委宣傳部主辦,山西省音樂家協會、晉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晉中市音樂家協會聯合承辦的「左權民歌匯·中國新民歌創作」徵集活動,旨在通過新民歌創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營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良好氛圍,不斷擴大「左權民歌匯」的品牌影響力,煥發民歌藝術時代風採,鼓舞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奮發進取、創新圖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貢獻
  • 左權民歌匯百強選手向山而歌,22強席位花落誰家引期待
    民歌音樂界明星大咖和學院派專家組成的評委「天團」也對參賽選手的全面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26日的比賽中,來自海南的翩哈組合,作為原生態的歌者,由於在表現力方面的薄弱而被淘汰。評委呂薇對翩哈組合的離開感到遺憾,她表示原生態歌者來到這種舞臺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適應,也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歌的傳播和發展目前正遇到的一些問題。
  • 左權青年民歌手韓雨致敬民歌經典《親圪蛋下河洗衣裳》
    悠遠的歷史,積澱出豐厚的文化,作為民間藝術形式的山西民歌,也是蔚為大觀。山西被譽為「民歌的海洋」,據統計,現在已經收集起來的民歌達兩萬餘首。山西民歌就是眾多民歌中一朵奇葩,它根植於黃土高原的沃土,沐浴著黃土高原的風情,承載著數代人民對生活的憧憬,對愛情的追求,對家鄉的熱愛,對土地的依戀。歌聲中激蕩著人的生命活力,孕育著摯樸、鮮活、和諧的民歌美學意蘊。左權民歌是一種傳統民歌音樂,它不同於山西任何地區的民歌,它獨樹一幟,自成脈絡,曲調清麗而優美、風格委婉而溫柔,意境新穎,詩味濃鬱。
  • 唱著民歌奔小康! 2020年左權民歌匯圓滿落幕
    9月5日晚,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頒獎晚會在左權縣蓮花巖景區圓滿落幕。進入總決賽的8組選手,經過巔峰對決,最終來自內蒙古的選手敖特根圖婭成功問鼎今年左權民歌匯金尊獎。受省委書記樓陽生委託,省委常委、秘書長廉毅敏出席總決賽,為金尊獎獲得者頒獎,並代表樓陽生書記向所有評委表達謝意。
  • 左權:「一區一廊一匯」彰顯旅遊新優勢
    左權太行百裡畫廊美景。 (資料圖片) 初夏時節,從左權縣城沿207國道、322省道至麻田鎮,一排排規劃獨特、栽植整齊的「金色」苗木在舒展枝條,與路旁鋪滿各色花的山谷相映襯,好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美景。每天早上,他就趕到正在建設的「民歌角」忙活,眼瞅著240畝育苗基地裡,配套建設的涼亭、觀景平臺、休閒長廊、遊園步道、蓄水池、廁所和停車場一天天有了雛形……左權將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作為打好文旅提升仗的載體。從體制機制突破,全方位建立示範區管運制度,確保如期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2020左權民歌匯晉級選手馮麗媛拜師盲藝人學唱《桃花紅》
    爬山越嶺尋你來呀,啊格呀呀呆」隨著左權民歌匯如火如荼的進行,左權民歌的魅力也越來越被天南地北的觀眾所熟知,眾多參賽選手也是慕名而來,在比賽閒暇之餘,學習感悟左權這原汁原味的太行韻味。8月30日,在第五場突圍賽獲得直通資格的山西大同選手馮麗媛,專程來到了左權盲人宣傳隊,向在此的眾多老師學習與交流左權民歌的唱法和民歌背後的故事。
  • 66歲「牛郎歌王」曹彥明民歌專輯《山小雀飛在圪針上》在左權縣首發
    專輯中包括27首不同風格的左權民歌。左權盲藝人劉紅權、王樹偉、張建忠用板胡、二胡、三弦、月琴、梆子為曹彥明伴奏,配器乾淨簡約。當時,左權縣文化局領導帶領左權縣民歌手和小花戲演員在北京中山音樂廳舉行《高原如歌——左權民歌小花戲專場》演出,「土味」十足的民歌手曹彥明以一曲《山小雀飛在圪針上》贏得陣陣掌聲。此後,他還以民歌贏得了不少賽事獎項。2009年10月7日,曹彥明參加北京中山公園《爛漫開花調——獻給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左權民歌演唱會》。
  • 民歌人物展風採|貳·石佔明
    中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賽歌王獎、山西黃土風情農民歌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他演唱技巧高超,音域寬廣、高亢嘹亮、民族韻味濃鬱,能給人以觸動心靈的震撼,許多歌曲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經典演唱曲目有《打酸棗》、《桃花紅杏花白》、《道秧歌》等。石佔明是太行山裡的牧羊人,因為一種學術觀點的支持,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的舞臺,引發了全社會的思考,於是,中國原生態民歌進入大眾視野。
  • 時隔一年,「民歌盛宴」再次上演!閻維文、呂繼宏、張也、石佔明都...
    這也是繼去年《左權民歌匯·2019年國際民歌賽》名聲大噪後,左權為國內外觀眾帶來的又一場「民歌盛宴」! 當晚,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呂巖松,副省長張復明,李達將軍之女、八路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太行抗戰研究會會長李彤妍,著名音樂學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
  • 2020年左權民歌匯第三場突圍賽結束山西選手張澤豔成功晉級
    美麗左權迎盛會,遼州無處不飛歌。8月27日晚,2020年左權民歌匯第三場突圍賽精彩上演。來自吉林、甘肅、廣西、貴州、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13組選手以及1位來自以色列選手同臺競技,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 內蒙古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傳承班(之六)——呼倫貝爾民歌傳承班(2016級)
    」是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民族特色教學之一,是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60餘年民族音樂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當前民族音樂學校傳承與學校學科發展中的新的形式、新的問題和新的要求進行的新探索。  自2011年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聘請中國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烏蘭傑先生擔任指導教師,招收科爾沁民歌傳承方向以來,2012、2013、2014、2015年分別聘請巴德瑪、布林、扎格達蘇榮等三位國家級傳承人和著名歌唱家、鄂爾多斯民歌重要傳承人金花,同時配以學校專業教師作為助教,招收阿拉善民歌、潮爾琴、錫林郭勒民歌、鄂爾多斯民歌四個傳承專業方向學生。
  • 2019中國民歌大會國慶盛典看點有哪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民歌大會國慶盛典》將在國慶期間隆重播出。節目將邀請來自全國「東南西北」的歌手濟濟一堂高歌詠唱,以中國民歌之精華、之精彩、之精神,體現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偉大精粹,體現新時代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獻禮祖國、獻禮時代、獻禮人民!
  • 白佳蕙:論陝北民歌「信天遊」唱詞與音樂的關係 | 觀點
    有人依據信天遊「兩句一段,上句起興,下句詠唱」的基本體式,推斷它是一種很古老原始的漢族民歌。信天遊是中國大西北地區流傳地域最廣、影響最大的民歌,有著單純、統一鮮明的地域特徵,內容豐富,主要是反映舊時代底層勞動人民的困苦生活及婦女對愛情婚姻生活的詠唱;曲調高亢、激越奔放、旋律自由、悠長、寬廣;唱詞質樸自然,有著顯著的音樂特質,因此本文對其蘊含的諸如:調式、曲調、節奏、音階……等要素做探討,期望能深入一窺其音樂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