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本屆活動以「共迎挑戰 共贏未來」為主題,邀請知名教育政策專家、傑出教育機構領導者、教育研究與教育投資機構、教育媒體人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教育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教育創新和變革出謀劃策。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來到「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的訪談間,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學天教育研究院院長陳晨。陳院長,您好,給大家打個招呼吧。
陳晨: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在2020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您的機構有沒有面對什麼挑戰?然後又是怎麼成功解決的呢?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陳晨:在這個疫情年,我們的挑戰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客戶和員工心理上的變化和影響;第二個方面是原計劃的線下課程沒有辦法進行開設,對此我們公司也進行應對,力所能及地承擔一個大公司應有社會責任。
首先對於學員和社會方面,我們正月初三就面對考生開設了免費的公益課程,讓大家心理上和行為上都動了起來。對於公司員工方面。公司決定直接延遲一個月為公司復工,全員在家辦公,期間全員的公司都照常發,將風險降到了最低。
第二個方面是2月到3月,原計劃的線下課程全部轉為在線課程,網絡授課。這樣就順利地保證了課程的交付,我們的這些應對辦法也成功地化挑戰為機遇,不斷收穫了員工和客戶的認可,也保持了業績的逆勢增長,成績也意外喜人。
主持人:第二個問題是您的機構所在的教育領域這幾年來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呢?針對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您有什麼建議或者是呼籲?今年的活動是共贏挑戰,共贏明天,針對咱們學院未來發展,您有什麼建議給我們呼籲一下。
陳晨:我覺得這幾年教育行業的變化主要有三點:首先是教育行業馬太效應加劇,行業品牌集中度提高,很多中小型教培機構退出市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其次是教育行業發展會加速,在線教育會往三四五線城市下沉,教學精細化程度提高,後端產品服務加強;最後是OMO融合教學模式進一步推動,在線教育門檻也越來越高。
這些年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很多行業都追求短平快的獲取效益,在我們教育行業,也顯現了浮躁的情緒,教學機構為了爭取更多的生源,特別是職業資格證書類考試,以「押題」等噱頭為引導進行招生。我作為一名教師,感到非常不安,知識的獲取是需要學生努力的,不努力就能獲取知識這是不可能的,是偽科學,我們能做的是讓學生用花更少的時間更高效獲取知識;
各行業組織職業資格證考試,其根本出發點是「以考促學」,讓從業者更專業,教育的本質是對人賦能,是一批人影響另外一批人,其中既有知識技能,也有為人準則,要教真知,育真人。所以我呼籲我們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少一分功利心、多一分求知心,讓教學回歸教育本質,少看短期利益,多看長遠發展;當我們把資源和精力都投入到幫助學員提升個人知識技能、提升人生品質的事業中去的時候,商業的回報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主持人: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內容是咱們教育機構不懈的追求,在2020年,您的教育機構有沒有什麼新的亮點,給我們介紹一下。
陳晨:我們的學天教育內容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2020年,學天教育建立了研究院,建立了研發課程體系,建立我們自己的知識圖譜,從而完成了設計的一個規範化、標準化、體系化的目標;第二是應用新的教學技術,改善學習體驗,將3D課件,RV課堂融入實景教學中;第三是引入了主流的網際網路人才,引入AI智能,可以根據自身能力水平和學習時間各方面的差異,由系統生成量身定製的學習方案,做到千人千面,因材施教。我們優質課程的體現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建設,是整個體系的構建,我們具備強大的技術團隊,教學研發團隊,師資團隊和優質的教學教輔體系,這為我們優質課程也奠定了基石。今年我們公司也積極踐行讓人人享有優質教育的使命,大力開展公益課程建設,在後續的發展中也將為建工行業從業者提供更多的實戰類課程,承擔起我們應有的社會責任和行業擔當。
主持人:好的,感謝您的回答,謝謝來到我們的訪談間,謝謝。
編輯:賀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