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常熟虞山北麓禪寺前,兩棵220年楸樹花開滿枝,遊人絡繹不絕

2020-12-22 秋嫣旅行

文字|秋嫣旅行

圖片|長腿叔叔(授權發布)

初夏,山林間的樹木愈發蔥翠。虞山北麓,著名的三峰清涼禪寺掩映在綠樹環抱間。黃牆黑瓦,莊嚴肅穆。

寺院正門前,兩棵高大挺拔的楸樹,枝繁葉茂,樹姿俊秀。一高一矮,花枝交織,如同親密的家人,手挽手,守護著這座禪寺。

楸樹姿態秀美,自古稱為「美木」。宋代《埤雅》記載:「楸,美木也,莖幹喬聳凌雲,高華可愛。」楸樹秀雅挺立,很受人們喜愛。

暮春時節,楸花欣欣然盛開了。「團團綴玉,點點攢星,淡入粉雲青霧。」滿樹粉紫花朵,層層疊疊,清新淡雅。

拍攝:秋嫣旅行

碧綠的葉片間,綴滿像小喇叭般的花朵,朵朵粉顏晶瑩,璀璨似錦。

拍攝:秋嫣旅行

密密匝匝的楸花聚成花束,又如串串風鈴掛滿枝頭,賞心悅目。微風拂過,鬱郁花香瀰漫開來。

淺粉花瓣,紫紅斑點,鵝黃花蕊,楸花清新素雅,甚是美麗,惹人愛憐。

碩大的樹冠,遠遠望去,像一把綠紫相間的巨傘,高高撐開著。寺院門前石欄上,布滿綠茵茵的爬山虎,蒼翠欲滴,給古寺院增添盎然生機。

茂盛的枝葉,粉紫的花束,映著古寺的黃牆琉璃瓦,儼然像一幅清麗而又古韻盎然的中國畫。

常熟三峰清涼禪寺前的這兩棵楸樹,已經有220年的歷史了。據說全省古老楸樹只有4棵。而這裡的楸樹樹形秀美,有「江南第一楸」的美譽。

楸樹花枝茂密,向外婀娜伸展,一團團,一簇簇。粉紫花朵冠蓋滿樹,十分壯觀,有著「紫氣東來」的美好寓意。

寓意著吉祥、希望的楸樹,無比珍貴。一些皇宮庭院、名園古廟,都喜歡栽種楸樹。

寺院正門懸掛的匾額,金底黑字,字體潤美,筆力雄渾。在楸花、紅燈籠映照下,禪意濃鬱。

三峰清涼禪寺,南臨興福寺;北臨龍殿、小石洞;上臨祖師山藏海寺,合烏目峰、龍母峰、中峰而得之名。

古時稱三峰禪院,相傳建於齊梁。明萬曆年間,規模擴大,為常熟寺院之首。與杭州靈隱寺、寧波天童寺為近代禪宗祖庭。

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住持碩揆請康熙御書,賜「三峰清涼禪寺」額。

原來的寺院在很久以前已經被毀,現在金碧輝煌、煥然一新的寺院是在原址恢復重建的,於2006竣工,並於當年舉行恢復落成暨佛像開光儀式。

秋嫣站在樹下,仰望滿樹繁花的楸樹,為之深深震撼。兩百多年來,古樹歷經多少滄桑,依舊沒有「老態龍鍾」的模樣,依然傲然挺立,生機勃發。

楸樹開花時節,正是一年春盡之時。蘇軾的《夢中絕句》中寫道:「楸樹高花欲插天,暖風遲日共茫然。落英滿地君方見,惆悵春光又一年。」

拍攝:秋嫣旅行

楸花雖然美麗,但花期短暫,僅僅十多天時間。此時,小城愛好攝影、愛花的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紛至沓來,前來觀賞、拍攝的遊人絡繹不絕。平素幽靜的山林,頓然熱鬧起來。

拍攝:秋嫣旅行

這兩棵楸樹已然成了常熟有名的網紅樹,年輕姑娘紛紛在古老寺院前、在美麗楸樹下留影,把這份美好印記在心間。

拍攝:小愛

花開一樹,花落一地,花落無聲,芳華易逝。望著滿地落花,秋嫣感慨萬千。

斑斕花影,紅粉依舊。滿樹綻放時,俏麗動人;花落滿地時,依然有著冰清玉潔的美麗。楸花,怎麼能不讓人敬佩與喜歡呢?

拍攝:秋嫣旅行

我是秋嫣旅行,一名江南女子,熱愛旅行,喜愛寫作。樂意分享旅途美景美食,喜歡就關注秋嫣旅行。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那些五彩句號——常熟虞山名人墓
    虞山位於常熟城西北,其東南麓逶迤嵌入常熟城,形成「十裡青山半入城」的城山一體格局。虞山風景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是一座名人薈萃的歷史之山。1、仲雍相傳,仲雍與其兄太伯為使父王傳位於三弟季歷,避走於今無錫、常熟一帶,建立吳國,太伯為第一代吳君。太伯無子,死後傳位於仲雍。仲雍死後葬於常熟烏目山,因仲雍又稱虞仲,故後人將烏目山改稱虞山。2、言偃
  • 蘇州常熟,有一處臺灣遊客必去打卡的小眾景點
    在常熟虞山北麓有一處隱秘的景點,臺灣遊客對此地趨之若鶩,如心中聖地一般。常熟這座五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城內山水靈秀、自古學風盛行,孕育出了很多各領域的名人大家。01公元1269年,黃公望出生於平江府常熟縣城內子遊巷,由於幼年父母雙亡,家庭貧困,黃公望十歲左右出繼給寓居在虞山小山頭的永嘉州(今浙江溫州)黃氏為子,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
  • 江南城市常熟山水相間,十裡青山半入城引渡了一座城的美妙
    說道常熟,北方人如果作為江南旅行的選擇點,很難將常熟作為江南遊的目的地,常熟旅遊在許多人心目中是一個主題遊,那就是組織者帶團總是直奔常熟著名的景點--沙家浜,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甚至能哼幾句刁德一唱段的著名景區。僅此而已,看完沙家浜景區的遊客甚至連腳都不在常熟停留馬上直奔下一站--蘇州。常熟與蘇州近的是一條河的距離。
  • 【樂哉常熟】虞山尚湖四季,時時處處皆美景
  • 蘇州相城區有棵千年古銀杏,滿樹金黃,遊人如織,素麵19元一碗
    滿樹葉片變得金燦燦,宛若一抹金色霞光,異常鮮豔奪目。在蘇州相城區太平老街上,有棵千年古銀杏樹,高大挺拔的樹幹,氣勢非凡。古樹旁邊,有座小小的太平禪寺。據資料記載,這棵古銀杏樹是本地樹齡最長的古樹之一,相傳是王皋次子檢校尚書郎王鐸種植的。
  • 觀山仰止——常熟美術館藏二十世紀虞山繪畫作品展
    集古開今——虞山畫派系列作品展觀山仰止——常熟美術館藏二十世紀虞山繪畫作品展【主辦單位】常熟市人民政府>【承辦單位】常熟市委宣傳部、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常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單位】常熟博物館、常熟美術館、常熟書畫院【展覽時間】2020年9月18日至10月20日
  • 11月25日【楓迷常熟】虞山紅楓、興福寺銀杏1日休閒攝影採風
    滿城的秋色藏不住,虞山的紅楓林尤為出彩,每年都有無數遊客拜倒在這石榴裙下。這一抹紅,美得讓人如痴如醉。楓樹一棵一棵,一排一排,一片一片,鱗次櫛比,遠遠望去,猶如一大團燃燒的火焰,染紅了天際,走近了看,片片楓葉精巧細膩,玲瓏剔透,像是害羞的少女。
  • 11月30日【楓迷常熟】虞山紅楓、興福寺銀杏1日休閒攝影採風
    滿城的秋色藏不住,虞山的紅楓林尤為出彩,每年都有無數遊客拜倒在這石榴裙下。這一抹紅,美得讓人如痴如醉。楓樹一棵一棵,一排一排,一片一片,鱗次櫛比,遠遠望去,猶如一大團燃燒的火焰,染紅了天際,走近了看,片片楓葉精巧細膩,玲瓏剔透,像是害羞的少女。
  • 11月27日【楓迷常熟】虞山紅楓、興福寺銀杏1日休閒攝影採風
    滿城的秋色藏不住,虞山的紅楓林尤為出彩,每年都有無數遊客拜倒在這石榴裙下。這一抹紅,美得讓人如痴如醉。楓樹一棵一棵,一排一排,一片一片,鱗次櫛比,遠遠望去,猶如一大團燃燒的火焰,染紅了天際,走近了看,片片楓葉精巧細膩,玲瓏剔透,像是害羞的少女。
  • 始建於唐代的山西晉祠十方奉聖禪寺內的珍稀古樹鑑賞!
    #奉聖寺#奉聖寺,又名十方奉聖禪寺始建於唐武德年間,兩進院落,由彌勒殿、觀音殿、地藏王殿、大雄寶殿組成。兩側碑廊中陳列著唐譯80卷《華嚴經》的石刻祖本,武則天親自為之作序,是融佛學、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的珍貴文物。楸樹,紫葳科梓樹屬,落葉喬木,位於奉聖寺前院東南角,在我國楸樹栽培有悠久歷史,原產黃河中遊和長江流域。每到春季,花滿樹冠,好似白雪蓋綠,景色十分宜人。
  • 再傳消息,蘇州機場在常熟
    蘇州機場,真的謎一樣的存在,最近又傳來新消息了。11月4蘇州新聞播了,顯示蘇州機場就在常熟。在市委書記許昆林赴太倉市調研的新聞中,談到發揮臨滬優勢融入長三角一體,深化對德合作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時,新聞播放了相關規劃背景。圖中沙家浜位置一個大大的蘇州機場標識,沙家浜機場又添力證。
  • 楸樹長勢衰弱、枝梢乾枯,不要不在意,可能是楸梢螟在危害!
    前幾天有一位朋友給我發過來幾張照片,說自己工地上種植的楸樹之前長勢一直很好,可是最近很多都出現了問題,不僅楸樹的樹勢越來越衰弱,就連樹冠上邊的很多枝梢都出現了落葉以及乾枯的現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圖為枝梢發生乾枯的楸樹為什麼楸樹會出現長勢衰弱、枝梢乾枯的現象?
  • 明年楸樹需求量將爆發式增長,掌握這項技術,苗木人可佔據商機
    利用該項技術,楸樹苗年產能可達500萬株。目前市場上楸樹的需求量與價格都十分喜人。 楸樹市場參考價格如下(以江蘇為例): 5公分規格楸樹,參考價:56元/棵 6公分規格楸樹,參考價:110元/棵 7公分規格楸樹,參考價:165元/棵 8公分規格楸樹,參考價:220元/棵
  • 奔跑吧,常熟!常熟銀行2020常熟尚湖半馬激情完賽
    ,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顧玉芬,常熟市人民政府虞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常熟虞山文化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褚宏偉,常熟文旅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勇,常熟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莊廣強,蘇州匯創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皞為比賽鳴槍。
  • 常熟寶巖生態園恢復開放,遊客稀少,園內梅花燦若雲霞,美成畫
    滿樹的梅花開得旺盛,燦若雲霞。秋嫣漫步在花香襲人的小徑,目之所及皆是景,不覺心曠神怡。走近梅樹,細細端詳,花型嬌小俏麗,嫵媚動人。在詩人眼裡,白梅是雅致的,潔白花瓣,淡黃花蕊,晶瑩透亮,充滿詩情畫意。在畫家筆下,白梅有著水墨的意韻,淡墨疏影,清幽靜遠。
  • 楓葉記 | 秋冬虞山寫意下的色彩變幻
    一種從容,從李思訓的《長江絕島圖》,李成的《晴巒蕭寺圖》中的好似活了,飄移到了常熟幾公裡的高空下,掉入了虞山秋冬嘶啞的風聲中。和盛夏的熱浪與蟬鳴不同,從九月開始,山色就會轉變。樹木脫下華服,有一些古老的神情,在常熟這座古城的容顏上浮現。虞山也如此。旅遊度假區的楓葉,從披上新意,到沉思秋天,已經漸漸染上冬寒,越發的深色了。和高聳的古木不同,它們悄無聲息,四季沉著不變。
  • 「錢謙益與虞山詩派文物」:呈現罕見錢謙益書法與柳如是像
    《虞山詩約序》崇禎十五年(1642),錢謙益門生陸貽典將常熟士人之詩作編集為《虞山詩約》,並請錢謙益作序。錢謙益以「希風真風雅」、「抒發真性情」為主旨成稿,序中有「以吾邑之詩為職志,刻石立墠,胥天下而奉要約」之語,透露出虞山詩人設壇立派的明顯動向,顯示出闡揚群體創作特點的自覺意識。
  • 虞山尚湖四季,時時處處皆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