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子

2021-02-13 漢語1903文學史

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

宋代: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譯文

醉夢裡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髮人!

思想感情

夢境寫得酣暢淋漓,將愛國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間自己的豪情壯志推向頂點,結句猛然跌落,在夢境與現實 的強烈對照中,宣洩了壯志難酬的一腔悲憤。

雖無前人沙場徵戰之苦,而有沙場徵戰的激烈。結句抒發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體現作者壯志難酬、心中憤懣不平的感情。

整首詞抒發了作者想要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卻已年老體邁的壯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失意閒居信州(今江西上饒)時所作。辛棄疾21歲時,就在家鄉歷城(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閒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棄疾與陳亮在鉛山瓢泉會見,即第二次「鵝湖之會」。此詞當作於這次會見又分別之後。

賞析

此詞以兩個二、二、二的對句開頭,通過具體、生動的描述,表現了多層情意。第一句,只六個字,卻用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徵性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讓讀者從那些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去想像人物所處的環境,意味無窮。為什麼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後,為什麼不去睡覺,而要「挑燈」?「挑」亮了「燈」,為什麼不幹別的,偏偏抽出寶劍,映著燈光看了又看?……這一連串問題,只要細讀全詞,就可能作出應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說明。「此時無聲勝有聲」。用什麼樣的「說明」也難以比這無言的動作更有力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挑燈」的動作又點出了夜景。那位壯士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思潮洶湧,無法入睡,只好獨自吃酒。吃「醉」之後,仍然不能平靜,便繼之以「挑燈」,又繼之以「看劍」。翻來覆去,總算睡著了。而剛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為夢境。「夢」了些什麼,也沒有明說,卻迅速地換上新的鏡頭:「夢回吹角連營。」壯士好夢初醒,天已破曉,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響起一片號角聲。這號角聲,富有催人勇往無前的力量。而那位壯士,也正好是統領這些軍營的將軍。於是,他一躍而起,全副披掛,要把他「醉裡」、「夢裡」所想的一切統統變為現實。

三、四兩句,可以不講對仗,詞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顯得呆板;可是在這裡恰恰相反。兩個對仗極工、而又極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現了雄壯的軍容,表現了將軍及士兵們高昂的戰鬥情緒。「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鬥樂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齊的隊伍。將軍神採奕奕,意氣昂揚,「沙場秋點兵」。這個「秋」字下得好。正當「秋高馬壯」的時候,「點兵」出徵,預示了戰無不勝的前景。

按譜式,《破陣子》是由句法、平仄、韻腳完全相同的兩「片」構成的。後片的起頭,叫做「過片」,一般的寫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聯繫,又要「換意」,從而顯示出這是另一段落,形成「嶺斷雲連」的境界。辛棄疾卻往往突破這種限制,《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如此,這首《破陣子》也是如此。「沙場秋點兵」之後,大氣磅礴,直貫後片「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將軍率領鐵騎,快馬加鞭,神速奔赴前線,弓弦雷鳴,萬箭齊發。雖沒作更多的描寫,但從「的盧馬」的飛馳和「霹靂弦」的巨響中,仿佛看到若干連續出現的畫面:敵人紛紛落馬;殘兵敗將,狼狽潰退;將軍身先士卒,乘勝追殺,一霎時結束了戰鬥;凱歌交奏,歡天喜地,旌旗招展。

這是一場反擊戰。那將軍是愛國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戰獲勝,功成名就,既「了卻君王天下事」,又「贏得生前身後名」,當為「壯」也。

如果到此為止,那真夠得上「壯詞」。然而在那個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時代,並沒有產生真正「壯詞」的條件,以上所寫,不過是詞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詞人展開豐富的想像,化身為詞裡的將軍,剛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現實,沉痛地慨嘆道:「可憐白髮生!」白髮已生,而收復失地的理想成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雲壯志,而「報國欲死無戰場」(借用陸遊《隴頭水》詩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裡挑燈看劍」,只能在「夢」中馳逐沙場,快意一時。……這處境,的確是「悲哀」的。然而沒有誰「可憐」他。於是,他寫了這首「壯詞」,寄給處境同樣「可憐」的陳同甫。

同甫是陳亮的字。學者稱為龍川先生。為人才氣豪邁,議論縱橫。自稱能夠「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他先後寫了《中興五論》和《上孝宗皇帝書》,積極主張抗戰,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饒訪辛棄疾,留十日。別後辛棄疾寫《賀新郎》詞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後又用同一詞牌反覆唱和。這首《破陣子》大約也是這一時期寫的。

全詞從意義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的形象,從而表現了詞人的遠大抱負。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嘆,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壯和悲,理想和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從這反差中,可以想到當時南宋朝廷的腐敗無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熱,想到所有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苦悶。由此可見,極其豪放的詞,同時也可以寫得極其含蓄,只不過和婉約派的含蓄不同罷了。

這首詞在聲調方面有一點值得注意。《破陣子》上下兩片各有兩個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對的,即上句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為「平平仄仄平平」,這就構成了和諧的、舒緩的音節。上下片各有兩個七字句,卻不是平仄互對,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就構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節。和諧與拗怒,舒緩與激越,形成了矛盾統一。作者很好地運用了這種矛盾統一的聲調,恰當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複雜的心理變化和夢想中的戰鬥準備、戰鬥進行、戰鬥勝利等許多場面的轉換,收到了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

這首詞在布局方面也有一點值得注意。「醉裡挑燈看劍」一句,突然發端,接踵而來的是聞角夢回、連營分炙、沙場點兵、克敵制勝,有如鷹隼突起,凌空直上。而當翱翔天際之時,陡然下跌,發出了「可憐白髮生」的感嘆,使讀者不能不為作者的壯志難酬灑下惋惜憐憫之淚。這種陡然下落,同時也嘎然而止的寫法,如果運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這樣的結構不但宋詞中少有,在古代詩文中也很少見。這種藝術手法也正表現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他的獨創精神。但是辛棄疾運用這樣的藝術手法,不是故意賣弄技巧、追求新奇,這種表達手法正密切結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於他的恢復大志難以實現,心頭百感噴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規,這絕不是一般只講究文學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李白有首叫《越中覽古》的詩。詩中寫道:「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好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這首七言詩中,有三句寫到越王勾踐的強盛,最後一句才點出越國的衰敗景象,雖然表達的感情顯然不同,但在謀篇布局方面又有相通之處,可以參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相關焦點

  • 王淑嫻詩詞|破陣子
    《破陣子,晏殊譜》詞/王淑嫻遍地黃花秋晚,滿亭落葉盈欄。愁對高樓門鏽鎖,紫燕梁間人未還。夢醒淚染顏。詞林正韻 第七部平《破陣子,晏殊譜》詞/王淑嫻日暮昏鴉點點,沙洲離雁聲聲。已過寒秋蘆荻舞,故地楓搖盡落英。人離可忘情?小字惶惶人瘦,水天浩浩舟橫。
  • 十首《破陣子》,心隨詞動
    破陣子,一名《十拍子》。唐教坊曲。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今天古典君為您搜集整理十首《破陣子》,與君共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宋代】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閱讀欣賞:十首破陣子,看破空花塵世!
    前言:破陣子,一名《十拍子》。唐教坊曲。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五代】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曾幾何時,我們讀到辛棄疾的《破陣子》的時候,會為詞中的壯志豪情而熱情澎湃,夢想那種「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豪情,夢想那種「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沙場馳騁,我們都被《破陣子》中那愛國的赤忱所感染。
  • 好傳動畫再出新作《朔風—破陣子》,個性的畫風能否突出重圍?
    前幾天由好傳動畫出品的《大理寺日誌》剛剛完結,沒過幾天好傳動畫又給我們帶來了一部新的作品《朔風—破陣子》,其中個性的畫風與以往截然不同,能否突出重圍呢?圖片來源於網絡最新力作《朔風—破陣子》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讓大家敬請期待!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
  • F32《破陣子》(李煜)踐離朗誦
    F32破陣子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從教材、教育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板書設計、教學評價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人教版九年級語文《破陣子》是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本單元以宋詞文學為主,涵蓋了詞的豪放派和婉約派風格。
  • 從辛棄疾《破陣子》,分析其立志復國的豪邁和報國無門的悲涼!
    辛棄疾曾經參加抗金的起義軍,這段經歷實現了辛棄疾由青澀少年到真正男人的蛻變,是他一生的驕傲,是他晚年最愛追憶的往事,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正是對當年戎馬生涯的回憶。陳亮小辛棄疾三歲,二人都主張對金採取強硬的抗戰措施,道義相交,志氣相投,往來詩詞唱和不絕,交情篤厚,這首《破陣子》就是辛棄疾跟友人交流的佳作。二、《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賞析辛棄疾傳世的詞有629首,收在《稼軒長短句》中,《破陣子》是他的名篇之一。
  • 幸好我們還年輕、還懷有夢想,致以夢為馬的青年人之《破陣子》
    那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回憶以夢為馬的鏗鏘崢嶸歲月為主題的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沙場秋點兵原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作者:辛棄疾(南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讀辛棄疾破陣子,我羞愧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有網友認為辛棄疾《破陣子》該移出課本,康震的講解很有說服力
    在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全詞:《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不少人家長認為,這首詞和《出師表》一樣,是愚忠,原因就在於詞中「了卻君王天下事」7個字。
  • 這段相聲用李煜和辛棄疾的《破陣子》,演繹出對最美逆行者的讚美
    在表演中,兩位相聲演員不僅以幽默有趣的方式,科普了史上最經典的兩首《破陣子》,還通過這兩首宋詞表達了對最美逆行者的讚美。先用一首前無古人的《破陣子》,道盡武漢疫情前後的心酸劉釗在表演中引出的第一首詞,便是「千古詞帝」李煜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詞云: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 高考必背64篇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 宋詞三百首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簡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通過追憶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氣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場生涯,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注釋】⑴破陣子:詞牌名。
  • 品讀《破陣子》,因為這三個原因,我們該為值得驕傲事拼搏
    辛棄疾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和好友陳亮相見之後又匆匆分別時,特地寫給好友的,詞的附標題便是「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破陣子全詩當時辛棄疾和陳亮二人把酒言歡,回憶往昔崢嶸歲月。醉眼朦朧的辛棄疾,仿佛回到了當年的軍營之中,半夜起身挑亮油燈,擦拭寶劍。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因為這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
    下面介紹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五代: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此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作者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年,面對國破家亡,詞人以淚洗面,這一闋《破陣子》,就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開篇就令人震撼,「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相對於當年的秦國,以及漢唐的廣袤,南唐實在是一個小不點。
  • 宋詞:賞李清照《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於是,就在這次鵝湖只會分別後,辛棄疾就寫下了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寄給了陳亮。好,那麼接下來,就讓阿楠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首詞吧,我們先一起朗讀一遍。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79.辛棄疾《破陣子》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晏殊的破陣子·春景,情調歡快地描繪出春天裡流動明媚的美
    破陣子·春景【作者】晏殊 【朝代】宋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破陣子》這首詩,是一首清新活潑的作品,具有淳樸的鄉間泥土芬芳。上片寫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五彩雜陳,秀美明麗,寫足春色之嬌嬈媚人。「巧笑」已聞其聲,見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觀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