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FPGA的串行A/D轉換模塊設計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電子技術發展的數位化進程中,A/D轉換器性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使用硬體描述語言來設計數字電路方便快捷,FPGA的時鐘頻率可高達300MHz以上,A/D轉換控制邏輯簡單,故可用FPGA器件進行控制設計。除了一些專用引腳外,FPGA晶片上幾乎所有引腳均可供用戶使用,這使得FPGA信號處理方案具有非常高性能I/O帶寬,大量的I/O引腳和存儲器讓系統擁有出色的並行處理能力,完成A/D轉換等功能。

  1、系統設計

  本設計採用FPGA晶片XC3S250ETQG144來對TLC549進行採樣控制,並對採樣數據進行處理。

  1.1、Spartan-3E型FPGA

  XC3S250ETQG144處理器是FPGA的Xilinx公司下Spartan-3E系列的一款中高端配置的低成本處理器,其具體參數如下圖所示:

  

  圖1晶片參數

  其單位邏輯單元的成本達到更低的水平,適用於對邏輯單元需求多,對I/O需求少的設計,埠電壓為3.3V、2.5V、1.2V,驅動電流最高16mA,支持DDR存儲接口,具有片上匹配終端的增強型差分信號[3],其與TLC549的連接管腳為10、11、15.

  1.2、TLC549晶片介紹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生產的TLC549,是低價位、高性能8位串行A/D轉換晶片,它以8位開關電容逐次逼近A/D轉換器為基礎而構造的CMOSA/D轉換器,能通過3態數據輸出和模擬輸入與微處理器或其他外圍設備串行接口,僅用輸入/輸出時鐘(I/OCLOCK)和晶片選擇(CS)輸入作為數據控制,是低成本的測控應用系統。具備4MHz片內系統時鐘和軟硬體控制電路,最長轉換時間是17us,TLC549可以達到最快45000次/S的速率,總失調誤差最大為±0.5LSB,典型功耗值為6mW.差分參考電壓高阻輸入的方式,抗幹擾,可按比例量程校準轉換範圍,VREF-接地,VREF+—VREF-≥1V,TLC549適用於較小信號的採樣工作。

小編推薦:tlc549中文資料匯總_tlc549引腳圖及功能_工作原理_特性參數及典型應用電路程序

  TLC549均有片內系統時鐘,該時鐘與I/OCLOCK是獨立工作的,無需特殊的速度或相位匹配,下圖是它的工作時序圖:

 

  圖2TLC549工作時序圖

轉換過程需要36個系統時鐘周期,最大為17us,它開始於CS變為低電平之後I/OCLOCK的第8個下降沿。在CS變為低電平之後,最高有效位(A7)自動被放置在DATAOUT總線上。其餘的7位(A6-A0)在前7個I/OCLOCK下降沿由時鐘同步輸出。B7-B0以同樣的方式跟在其後。

  1.3、設計原理

  TLC549的控制信號相對較少,用FPGA晶片XC3S250ETQG144對TLC549進行採樣控制及A/D轉換,控制器設計原理圖如圖3所示。

  

  圖3  控制器設計原理框圖

  通過3態數據輸出和模擬輸入與外圍設備串行接口,通過CLK和片選CS進行數據控制,模擬電壓值通過信號預處理端和濾波設計等進入到TLC549,通過FPGA的控制等功能,實現硬體功能上電壓值的8位數碼管顯示。TLC549的硬體連接如圖4所示。

 

  圖4  TLC549與FPGA硬體連接圖

  1腳為基準電壓輸入,可以採用LM317進行穩壓設計,為A/D轉換提供精確的時鐘基準源,1腳接2.5V,2腳接電位器,根據模擬電壓的輸入值,調整模擬電壓輸入,以此改變數據輸出顯示,3,4腳接地。通過圖3可以看到,晶片的CLK、CS、DATEOUT三條口線與FPGA主控晶片進行串行接口,實現A/D轉換的整個過程,其中8腳接+5V直流為晶片供電。

  2、模塊設計與仿真

  利用VerilogHDL語言設計的TLC549轉換電路控制器的關鍵在於如何將TLC549的工作時序抽象成狀態轉移圖,從而由狀態機來實現。

  狀態機是由寄存器和組合邏輯構成的硬體時序電路,其狀態只能在同一時鐘跳變的情況下才能從一個狀態轉向另一個狀態。它的步驟一般包括:邏輯抽象,得出狀態裝換圖;狀態化簡;狀態分配;選定觸發器的類型並求出狀態方程、驅動方程和輸出方程,按照方程得出邏輯圖。參照TLC549的工作時序圖,可得到圖5的TLC549的轉換電路控制器的狀態轉移圖,狀態機的每次跳變不但取決於各個輸入值,還跟當前狀態有關。

 

  圖5  TLC549轉換電路控制器的狀態轉移圖

  如圖所示,start狀態表示開始數據轉換,之後系統初始化,其中idle為空閒狀態、adc_ready為A/D轉換準備狀態、adc_receive為A/D數據的接收狀態、adc_conversion為A/D轉換進行狀態,adc_data_load為數據輸出狀態。系統初始化後,由片選端控制,進入空閒狀態,使能端置1,進入數據轉換準備狀態,CS信號拉低進入到數據接收狀態,隨著數據讀取完畢,A/D轉換繼續進行直至最後數據輸出轉換結束,這就是整個A/D轉換的流程。由此,可以著手於TLC549模塊的A/D轉換代碼編寫階段了。

  設計輸入測試的為A/D轉換程序模塊,clock為系統時鐘,復位reset為高電平有效,enable為轉換使能,TLC549為串行數據輸入,clk為I/O時鐘,CS為片選控制端,data_out為轉換的數據輸出,數據信號同步輸入,數據輸出鎖存。圖6為頂層模塊圖。

  

  圖6  TLC549頂層模塊圖

  在完成verilogHDL代碼的輸入,程序調試後,經過分析、綜合,最後排除錯誤,以達到設計要求。隨後再進行波形仿真,在工程管理區將sourcesfor設置為simulation後,雙擊IsimSimulation下的SimulateBehavioralModel,系統會自動調用Isim仿真功能,仿真波形圖如圖7所示,通過與圖2的TLC549晶片的工作時序圖的相比較,發現該仿真圖達到了實際要求的效果。

  

  圖7  仿真波形圖

  從圖7的仿真波形可以看出,最上端為時鐘周期,初始化後,片選端cs_n轉換狀態data_ready為0表示轉換並未開始,5ns片選端後置1,使能端也為1,進入轉換準備狀態,和系統時鐘保持一致,轉換開始,隨後A/D轉換數據接收狀態,轉換繼續進行直至轉換數據輸出。

  3、結語

  用VerilogHDL語言和Xilinx公司的FPGA晶片XC3S250ETQG144,設計了TLC549的採樣實例,該FPGA晶片通過並行接口的方式與計算機連接,體現了FPGA的高速度和VerilogHDL語言並行執行程序的特點,克服了傳統單片機A/D轉換速度慢的弊端,為具體的硬體設計提供了參考。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FPGA的報文數據分析模塊的設計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技術、結合相關通信協議的報文數據分析系統的設計方案,實現了報文數據分析系統的各功能子模塊,通過仿真運行驗證了系統良好的處理能力。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基於這三種核心技術的自動化智能裝置在電網控制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中以交換式乙太網和光纖光纜實現的網絡通信系統已經逐漸成為變電站的重要單元。
  • 多通道A/D轉換控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但是,在實際生產現場依然有大量的數據是模擬量,例如壓力、液位、溫度等,必須通過A/D轉換才能將這些數據送到控制系統進行分析處理。為滿足實際需要,本文提出利用MC143150 Neuron晶片和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ADS7844開發與設計多通道A/D轉換控制模塊,實現了多個模擬量信號的並行採集、分析與處理功能,具有精度高和性能可靠等特點。
  • 基於FPGA的參數可調RS422接口電路設計實現
    以RS422通信協議為代表的串行通信在數據通信吞吐量較小的微處理電路中應用更加簡便、靈活,尤其在遠距離信息傳輸中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313.htm1 硬體電路設計設計主要使用Altera公司的EP3C80F78017和ADI公司的ADM2687EBRIZ。
  • 如何用單個 Xilinx FPGA 晶片數位化數百個信號?
    此外,該定製化原型電路板還支持使用 FTDIFT2232H USB 2.0 迷你模塊,我們用其將封包的串行比特流傳輸給主機 PC 進行分析。圖 3 是輸入圖 2 模擬信號後原型電路板所生成的比特流的傅立葉轉換強度。與 240MHz 採樣頻率的次諧波相關的峰值清晰可見,與輸入信號相關的峰值頻率為 3.75MHz。
  • 基於FPGA的定時同步算法設計
    摘要 文中對適用於高速突發通信的基於數字濾波平方的定時同步算法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在高速數據傳輸通信中,該定時同步環路的定時誤差估計模塊進行並行結構實現,大幅降低了系統對於時鐘的要求,且更加易於實現;將文中所提定時控制部分與其他文獻中的方法做了對比,表明所用方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最後進行的Matlab仿真以及硬體實現,結果表明,該環路可以實現突發與非突發情況下的高速數傳定時同步。
  • 基於24位A/D轉換的高精度電子秤的設計
    打開APP 基於24位A/D轉換的高精度電子秤的設計 發表於 2017-12-21 20:04:15 基於24位A/D轉換的高精度電子秤的設計引言物料計量是工業生產與貿易流通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基於FPGA的面陣CCD成像系統設計
    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時序滿足ICX415AL的時序要求,在29.5 MHz的時鐘驅動下,每秒輸出50幀圖片,能滿足高速跟蹤要求。關鍵詞:行間轉移型面陣CCD;驅動時序;相關雙採樣;FPGA 0 引言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新型半導體集成光電器件,它可以把通過光學鏡頭投影到其上的景物可見光信號轉換成比例的電荷包,並在適當的時鐘脈衝的驅動下進行定向轉移,從而輸出成為電壓視頻圖像。
  • 基於TLl6C550C的DSP異步串行通信的實現
    摘要:由於TMS320C6416不帶異步串行收發接口(UART),無法實現DSP系統常用的通串行通信。為此,本文基於TL16C550C設計了一種通過TMS32C6416實現UART數據通信的方法,同時給出了其硬體設計框圖以及通過TMS320C6416初始化TLl6C550C的軟體編程方式。
  • 基於STM 32和AD 5791的高精度數模轉換電路設計
    為了解決該問題,採用了20位的高精度數模轉換器(DAC)AD5791,並應用於基於STM32的測量儀表中。本文詳細介紹了軟硬體設計。此系統實現了超高精度的單路可調電壓輸出,精度高和噪聲低。本系統設計的基於STM32微處理器和AD5791的20位超高精度測量系統中,實現了單路超高精度可調電壓信號的輸出,輸出電壓信號的幅值可以通過軟體來設置。該系統可靠性高,不需要校準電路。
  • 基於單片機與PC通信的數據採集控制系統設計研究
    系統的基本組成  1. 1 系統的基本架構  文中構建的基於單片機與PC 通信的數據採集控制系統基本架構如圖1 所示:  PC 機可以對採集的數據進行存儲、處理,也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來完善控制算法,然後經過電平轉換晶片發送控制信號,遠程控制被控對象。  1. 2 系統硬體  此次研究中,對於系統的硬體構成主要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模塊。首先是微處理器模塊,射頻收發模塊,這2 個是核心模塊,另外的傳感器模塊、天線和電源管理模塊也是硬體構成中的重點。
  • 基於雙星定位的4G監控報警系統設計
    基於雙星定位的4G監控報警系統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1-11-10 14:28:0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無線通信已經普及,而我們通常的監控手段仍是接觸式的。
  • A/D轉換電路圖大全(五款A/D轉換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A/D轉換電路圖設計(一) ICL7109的接口電路較強,輸出為12位二進位數。其特點是:可與TTL電路兼容;具有三態控制輸出;有通用信號控制端,可方便監視轉換;有極性和溢出位;片內有振蕩器,UART異步收發數據交換;可串行、並行接口;差分輸入,差分基準電壓使其具有較低噪聲和較小誤差;帶有防靜電保護功能;類似型號有TSC7109,ADC7109。
  • 一種基於FPGA實現SRRC濾波及多速率變換模塊的方法介紹
    衛星通信的高帶寬通信業務及AD轉換率的提高,促進了通信系統發射端對不同符號率信號採樣率的提高。在通信系統的接收端,過高的採樣率和數據吞吐量不利於數據的實時處理,需要對信號降採樣處理。 FPGA以其並行處理及靈活可編程特性,廣泛用於基帶信號處理[2]。本文基於FPGA設計一種多速率變換器提高信號的採樣率,實現任意倍數的符號率變換(本文主要實現了上採樣變換,下採樣實現方法相同)。
  • 基於單片機的正弦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正弦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2-07-31 11:42:14   摘 要:本系統採用AT89S51單片機為核心,輔以必要的模擬,數字電路,構成了一個基於
  • 高雲半導體FPGA系列面世 為國產FPGA注入活力
    廣東高雲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高雲半導體)在IC-China上召開新產品發布會,宣布推出擁有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朝雲™產品系列、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雲源™設計軟體、基於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IP軟核平臺
  • 一種模塊獨立的單片機開發板設計
    zigbee 模塊的 WiFi 通信和以 4.0 版的藍牙通信技術,可以更加靈活的與電腦上位機之間的連接,可以與其他單片機或者從機之間連接,外帶的 L298N 驅動模塊可以直接驅動電機旋轉,EEPROM 的儲存模塊,5 V、3.3 V 電壓轉換模塊等組成。
  • 【雷達技術】基於FPGA抗高衝擊機載雷達回波存儲系統設計
    針對這些問題,設計了基於硬體控制的雙通道雷達回波存儲系統,可以存儲兩路共128 GB數據,存儲速率可達160 MB/s,並提出合理的機械結構設計,進行兩級緩衝防護。實驗結果表明,系統在高衝擊惡劣環境下數據可以有效回讀。
  • 基於Windows CE的嵌入式網絡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在布光系統中採用基於Windows CE的嵌入式網絡監控系統。該系統實時性好,可靠性高;速度快,大容量的特性可以適應不斷增長的系統數據處理需求;體積小,結構設計方便靈活,設備和軟體成本大幅下降;基於Windows的嵌入式開發技術相對普及,人才成本下降。1 系統概述  應用於布光系統的嵌入式網絡監控系統為數字雙向串行通訊控制系統。
  • 基於FPGA的雷射筆輔助教學系統設計與實現
    摘要:為了實現雷射筆與大屏幕的互動,基於常用的OV9650攝像頭模塊和315 MHz無線收發模塊,採用了一種FPGA架構實現雷射筆與大屏幕互動的設計方案。
  • 基於單片機的雙積分A/D轉換設計
    0 引言 A/D轉換電路是數據採集系統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計算機應用系統中一種重要的功能接口。目前市場上有兩種常用的A/D轉換晶片,一類是逐次逼近式的,如AD1674,其特點是轉換速度較高,功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