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數位化優勢 華夏銀行「硬核」科技賦能企業復工復產

2020-12-18 證券市場紅周刊

貨車幫龍惠貸、菁英易貸、放薪貸·薪管家、華農貸、企悅財資管家……

2020年年初以來面臨疫情下爆發出的線上化服務需求,華夏銀行全力推動數位化進程,構建「移動化+開放化」敏態服務體系,打造「金融+生活」數位化生態化生態服務,持續推出創新金融服務產品,以「硬核」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強化疫情期間零售及普惠客群金融服務,全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紮實做好「六穩」「六保」貢獻「華夏人」的溫情力量。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夏銀行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紮實開展「六穩」「六保」工作,緊緊圍繞「深化結構調整和推動經營轉型」工作主線,切實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穩規模,多措並舉做好支持復工復產、服務實體經濟、加快結構調整、推進創新轉型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等多項工作,較好地克服了疫情的影響,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

報告期末,華夏銀行總資產規模達到33316.4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108.53億元,增長10.29%;貸款總額20930.7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204.77億元,增長11.77%;存款總額18476.6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911.74億元,增長11.54%;實現營業收入706.59億元,同比增長14.19%。

貸款產品持續「出新」 溫情金融服務「不打烊」

依託特色產品,在疫情防控期間,華夏銀行為廣大客戶提供全面線上金融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便可享受華夏銀行提供的全面、溫情的金融服務。

為保障武漢地區所需救援物資的運輸,某運輸企業高度重視,成立應急專班,開通平臺綠色服務通道,積極對接相關政府部門的運輸需求。在了解到部分物流、運輸公司暫未復工情況下,即刻號召黨員司機、退伍軍人等可靠運力,對救援物資貨源信息重點標註及置頂,提升響應速度。

華夏銀行針對「貨車幫龍惠貸」產品立刻組織優化升級,將原有只能在工作日提款功能升級為7x24小時全天服務,助力司機獲得資金支持,從而更好地馳援抗「疫」大局。據悉,「貨車幫龍惠貸」自2019年9月推出以來,為全國範圍內的司機用戶的經營提供資金支持,該產品可實現在線申請貸款、在線審批、在線提款,無需人工幹預。

同時,華夏銀行對因疫情影響較嚴重的湖北區域內的司機客戶,經申請後降低利息,切實減少司機客戶的成本;同時,對各司機用戶,暫不進行銀行簡訊、電話等各方面催收工作,對暫時還款困難的客戶可適當延後還款時間、減免罰息,不報送徵信。

而「華夏愛貸」則是華夏銀行響應國家和監管部門號召,踐行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加強對受疫情影響客戶的支持和幫助所推出的創新金融服務產品。該產品服務對象範圍為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和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

據悉,「華夏愛貸」通過「一優、三不、一延、一專」等舉措穩民生、促復產。「一優」,即對參加疫情防控救援的一線人員,給予新發放貸款利率優惠政策。「三不」,對受疫情影響的個貸客戶的逾期不催收、不徵收罰息、不上報徵信。「一延」,對參加疫情防控救援的醫護人員、部隊官兵、政府工作人員,受到隔離影響的病人及家庭、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等個貸客戶,合理延後還款期限。「一專」,指定專人做好疫情期間個貸客戶服務工作。華夏愛貸服務目前已覆蓋數萬名客戶,實施延期還款的貸款達3.2億元,有效緩解疫情期間客戶的還款壓力,確保在特殊時期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在金融科技創新賦能下,華夏銀行加快推進線上金融服務,全力推動「見面辦」向「掌上辦」的高效轉變,推出企業手機銀行,提供高速快捷金融服務通道,節省資金和運營成本。在總行的支持帶領下,各分行紛紛針對當地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線上服務渠道為企業提供高效金融支持。例如,蘇州分行運用「龍e貸」線上業務,從授信申請、授信審批、貸款發放到貸後管理,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有效節約小微企業融資成本30%~50%;推進線上外匯業務辦理業務試點,通過國際結算系統與市場採購平臺對接,為市場採購貿易提供外匯管理、外匯自助結匯等「一站式」服務。

在發揮無接觸優勢保障服務「不斷電」的同時,華夏銀行持續加大普惠服務力度,自2月7日起減免企業網銀、企業手機銀行、銀企直聯等轉帳交易手續費,惠及企業客戶約16萬戶,截至三季度末累計減免金額約3500萬元。

金融科技賦能 助力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

面臨疫情下爆發出的線上化服務需求,華夏銀行全力推動數位化進程,構建「移動化+開放化」敏態服務體系,以金融科技引領創新賦能,著力打造垂直行業現金管理解決方案,推出移動端金融服務APP,有力地支持服務實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銀行打造了跨行資金管理雲平臺+多層級資金池的「企悅財資管家」企業財資服務平臺,助力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提升風險防控水平,提升產業鏈上下遊資金流動效率。截至三季度末,華夏銀行為各類型企業設計個性化現金管理服務方案345個,累計服務客戶近462戶。

同時,華夏銀行採用行業先進平臺、多級安全認證、全新運維體系,緊急推出企業手機銀行APP,為企業客戶提供轉帳匯款、帳務查詢、業務授權、投資理財等金融服務,及籤到、報銷、審批、劃款、企業通訊錄等移動辦公服務,打造覆蓋上千萬家企業的「生意圈」特色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拓寬生意圈、防範經營風險。截至三季度末企業手機銀行已經服務了8.34萬家企業客戶。此外,華夏銀行亦在不斷優化移動服務能力,加快敏捷迭代,強化「五好」手機銀行建設,截至三季度末,個人手機銀行上線實物貴金屬、黨費交納管理系統等48項產品和功能,企業手機銀行上線對公客戶預約開戶、大額存單等20項功能;同時強化科技對營銷和服務運營保障的支撐作用,豐富「非接觸式」自助功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化解人員密集型服務與疫情防控要求間的矛盾。

面臨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中小企業該如何把握轉型的機遇,實現智慧轉型?針對企業數位化轉型面臨的痛點困惑,華夏銀行積極響應中央有關部門、產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及服務商、行業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等145家單位共同發布的《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依託自身金融科技建設經驗和成果,助力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

據悉,基於自身金融科技建設經驗,及金融、科技等行業資源,華夏銀行每年免費向不多於50家IT或金融類中小企業提供整體規劃、架構設計、產品選型、系統建設和後續運營等諮詢服務。同時,基於金融科技建設成果、相關解決方案,及技術、人才等優勢,華夏銀行免費向IT或金融類中小企業提供軟體開發、系統運維、資料庫、中間件管理等人才培訓,每年總計提供不多於200人次。

7月16日-17日,華夏銀行圍繞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問題,結合本行信息科技工作的實踐和探索,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向全國104家以IT、金融類為主的中小企業開展了雲原生應用開發平臺、大數據技術及應用、雲計算及應用等12個主題的技術分享活動,總分行及中小企業共計約300人參加了活動。參加企業普遍反映分享內容涵蓋面廣,技術實用,同時兼具一定的理論前瞻性,特別是金融科技發展思路及趨勢的分享,對企業發展和數位化轉型具有較強的助力。

根據中報,華夏銀行穩步推進金融科技重點工程建設,大數據平臺、智能服務基礎平臺、數位化信貸平臺等一批基礎應用平臺加速形成。截至三季度末,該行移動金融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8.93%,個人手機銀行App月活躍客戶較上年末增長71.30%,網絡金融交易替代率達98.19%。

而最新的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銀行數位化轉型步伐進一步提速。數據治理工作進一步加強,產業數字金融和敏捷組織體系建設全速推進。新資金業務系統順利投產,加快建設企業級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和反欺詐事中風控系統。積極開展基礎數據標準建設,總分聯動加快產業數字供應鏈金融建設。積極推動業務流程數位化、傳統業務線上化,完善手機銀行功能,提升客服智能化水平。加快了網點智能化的改造,提高了智能設備布放數量和使用效率,深化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上線多個業務場景,有效減少了簡單重複的手工操作。持續強化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的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華夏銀行,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轉載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賦能金融業 銀行數位化進程加快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新冠疫情逐漸穩定,全球主要經濟體業已先後推進復工復產,為滿足「無接觸式」的業務模式,各銀行也快速響應,更新數位化方案,提供讓客戶安心、有效的銀行業務服務。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人們將注意力聚焦於金融科技蘊含的力量。
  • 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本報記者/張漫遊/北京報導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劉彥雷指出,商業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顯著優勢,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一手抓科技賦能,一手抓跨界合作。
  • 北京銀行劉彥雷: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
    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 劉彥雷在24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銀行峰會」上,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劉彥雷指出,商業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顯著優勢,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一手抓科技賦能、一手抓跨界合作。
  • 聚焦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 科技賦能銀行數位化變革
    一方面,平安積極落實中央要求,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業務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金融和科技優勢,助力中小微企業和精準扶貧,累計為超過30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5000億,發放扶貧資金227.84億,惠及73萬貧苦地區人口。
  • 數位化銀行的核心能力與多重賦能體系
    在網際網路時代,銀行所有的服務,都可以「數位化」,都能「線上化」,都有打破空間、時間限制的可能。在網際網路到來之前,銀行業的信息化是所有行業裡做得最好的。在網際網路時代,銀行原本的優勢,在網際網路浪潮的衝擊下,短時間優勢變劣勢。但銀行原本信息化的基礎,加上本身所具備的「網際網路屬性」,讓銀行業有可能將自己具備的基礎能力得以在網際網路時代進一步延伸。
  • 眾邦銀行李耀:「POWER」體系引領網際網路銀行科技賦能
    其次從辦公方面來講,疫情期間,眾邦銀行充分發揮數位化銀行的優勢,以雲辦公、雲溝通、雲協作、雲開發、雲測試和雲招聘等「六朵雲」為基礎,高效實現全行全員雲端SOHO運營,認真落實服務大眾、小微的使命,助力業務良性運行。
  • 依託科技優勢加速數位化轉型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籤署戰略...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訊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數位化轉型實踐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以技術驅動信用支付未來發展。
  • 中信銀行:六大舉措共建 賦能銀行數位化轉型升級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科技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也正在加快銀行業的生態重塑,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銀行的線上化、非接觸式服務需求飆升,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作為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領先品牌,中信銀行從理解產業生態入手,圍繞著生態場景中的客戶旅程,多措並舉構建銀行對公業務端到數位化新模式。
  • 中信銀行信用卡數位化轉型:科技制勝,信守溫度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是中信銀行信用卡加速推進金融科技賦能與數位化轉型的最新舉措。  據8月27日中信銀行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披露,該行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創新應用,針對數位化時代全數位化敏捷發展新趨勢,在科技核心能力建設、科技抗「疫」、新技術應用、組織敏捷轉型等各方面均實現快速發展,科技賦能紅利加速釋放。
  • 四川稅務系統發揮數據優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四川稅務系統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積極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通過建立「供需兩冊」、開展「銀稅互動」、打造「稅電指數」等創新性舉措,幫助企業打通產銷鏈、融資鏈,提升以稅資政站位,有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 新網銀行大數據中心負責人陳思成:科技賦能下的金融發展變革
    2020年12月10日,新網銀行信息科技部大數據中心負責人陳思成應邀參加2020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集訓營的培訓指導。此次大賽是由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作為學術指導單位發起,由未央網主辦的高層次金融科技專業領域創業大賽,已成功舉辦兩屆,參賽企業類型涵蓋銀行科技、證券科技、保險科技、大數據與區塊鏈科技等金融科技行業多個細分領域。
  • 信用飛科技賦能,全面推動行業數位化進程
    這一年,數字科技助力復工復產,並對製造、金融、零售、醫療、汽車、物流、三農政府服務等各個領域進行賦能,那些曾經在科技領域芳華絕代的頭部企業,也在無數個進退的節點上選擇了「進步」,它們從數字科技的浪潮中乘風破浪而來,並且留下了意味深刻的痕跡,要麼在核心技術領域攻關奪隘,要麼在賦能實業上深耕細作,要麼在提升服務上推陳出新,要麼在開拓市場中突飛猛進。
  • 弘璣RPA助力華夏銀行某分行金融科技創新
    近年來,在科技的引領下,數位化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各領域提質增效的方向。金融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由金融科技的迭代推進,實現自我轉型的同時,將金融服務滲透至更多的經濟難點、痛點領域,成為潤澤萬物的活水。
  • 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值得買科技承辦「數位化轉型供需交流會」
    作為「豐臺區數位化賦能中小企業行活動」的重要一環,此次交流會,在以新發地市場、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北京花鄉花木集團、集美集團為代表的來自生活服務業的數位化轉型需求方,和以有桐科技為代表的數位化服務供給方之間,搭建了一座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 科技助力數位化升級 賦能驅動智能化系統
    待到資訊時代,科學思想體系下始終求真、尋求突破的技術——科技,已然是時代主角。在探索的科技路途上,也許有困惑迷茫之時,但科技也實實在在地為諸多行業、不同領域展示了一片光明的前景,一批以科技能力為看家本領的優質企業應運而生。以信也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積極探索大數據、AI等科技能帶來的正面效果,用自身的技術助力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並嘗試進一步尋求為金融行業外的組織與機構賦能。
  • 上下聯動、資金支持,華夏銀行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為此,早在1月23日,華夏銀行就召開了緊急會議,成立由董事長李民吉、行長張健華為組長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領導小組並推出多項舉措,在動員全行打好戰「疫」的同時,要求相關部門制定應急預案,既要為防控疫情期間遇到問題的中小企業做好服務,也要為戰「疫」後的穩經濟、促發展做好種種準備,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助力醫療防護生產企業。
  • 兩會熱議金融科技,51公積金助力銀行數位化升級
    不久前剛剛結束的兩會上,「金融科技」成為熱門詞彙。 多位代表委員在發言和提案中,對金融科技、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雷軍提到,企業要加強運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能力,降低服務成本。
  • 神火集團:科技「利器」賦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32.6萬隻口罩緊急調配,3萬名職工健康信息實時掌握,「天眼」系統實現隱患無接觸排查……看似不可思議的數據背後,是神火集團打造「智慧企業」的「硬核」支撐。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該集團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保衛戰的關鍵力量。科技加持攻克復工「三大難題」疫情當前,哪家單位需要多少防控物資?哪種防控物資短缺?如何避免各顧各的局面?
  • 金融科技賦能另一面:數據安全成金融數位化轉型關鍵
    日前,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召開。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在峰會上指出,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金融業是深圳的重要支柱產業,深圳金融科技也具有良好發展基礎。新興技術如何提質增效、保障經濟血脈的暢通?會上,多位業界專家對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數位化+靈活用工」助力企業高效復工,兼職貓所屬九尾科技獲廣州...
    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依託平臺的大流量優勢以及專業的靈活用工服務為企業提供高效適用的人力資源整體解決方案,賦能傳統企業進行人力組織升級和優化。「數位化+靈活用工」助力企業復工、應屆生就業作為創新創業的標杆企業,一直以來,九尾科技也發揮自身的榜樣標杆作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此次疫情中,九尾科技就充分發揮平臺的技術優勢以及在人力資源靈活用工行業的經驗,在幫助企業復工以及應屆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