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黃金自古就是財富的代表,不論中西方,古代社會均以黃金作為重要的交易貨幣。隨著社會的進步,紙幣的發明與普及讓黃金不再輕易流通,漸漸地成為商品。而且黃金的價格一路上漲,進入2020年後,金價與10年前更是增加了200%的增幅,單單2020年一年的時間,黃金就從最低440元增加到了最高595元每克,增幅60%。
很多人或許想要購買黃金升值保值,但是如何正確購買黃金呢?
不了解黃金的傳統思維或許覺得,買黃金去金店隨便買些金戒指金項鍊,放家裡等以後升值就可以。但真的了解黃金後就知道這樣的思維是錯誤的。
想要買黃金等升值,首先需要了解黃金的品級。
什麼是黃金的品級?黃金按照其純度來劃分等級,純度越高價值越高,同時也更容易回收。
大家都知道,黃金質地較軟,如果做成黃金首飾,就要摻入添加劑在黃金裡,保證足夠的硬度,這樣的黃金飾品其實已經變成了合金,但我們依然叫它黃金,但價格千差萬別。
看下常見的幾種區分:
9K金表示其黃金的含量為9/24,金含量≥37.5%。因金含量不足一半,因此很少用於製作首飾,而用於製造含金的實用品。
14K金表示其黃金的含量為14/24,金含量≥58.5%的k金,也俗稱「六成金」,是人們心目中金首飾的起碼界限。
18K金表示其黃金的含量為18/24,也就是75%,其餘的25%為其他金屬,在金飾中通常為銅、白銀等等。18K金是造價較低而且佩戴較舒適的一種金飾。
22K金表示其黃金的含量為22/24,金含量≥91.6%的k金。22k金一度曾作為金幣的標準金。市場上有些戒指也採用22k金。但它的質地仍然偏軟,不能用於鑲嵌寶石。
24K金則表示純金。
所以說,如果是含金量較少的黃金飾品,還是買來佩戴比較好,不適合升值保值,因為不好賣,價格低。
而高純度24K黃金更受青睞,為了對應其更加詳細的純度,將純度為99%的黃金叫做「足金」,純度為99.9%的黃金叫做「千足金」,純度為99.99%的黃金叫做「萬足金」,甚至還有純度為99.999%的黃金,可以叫它「十萬足金」,或者「高純金」。
這樣的黃金通常被製作成金條或者金鈔,因為對硬度沒有過高的要求,容易保值升值,且回收便利。而且金條更是相較於製作首飾工藝那樣少了不少加工費用,價格更加適合投資用。
之前對黃金知之甚少的朋友現在應該對黃金的品級有所了解,相信對於購買黃金也有了新的認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