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國抗疫的《在一起》,「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2020-12-26 晨娛碼頭

@中國新聞網

也許它不能與紀錄片比真實,也不能與電影比深度,但它以大眾普遍接受的方式,讓人們重新審視了這場災難。

不知不覺到了10月份,2020年的最後一個假期結束。人們告別探親、旅遊、度假的日子,開始忙碌的生活。

這一切似乎與往年沒什麼不同。然而回想幾個月前武漢「封城」、多地小區封閉、各行各業暫停的場景,很多人還是會覺得不可思議。

尤其是看到電視劇《在一起》以藝術形式再現當時的情形時,今昔對比,更覺恍若隔世。

《在一起》海報

最近,《在一起》也迎來收官,超過5萬名網友在豆瓣上打下8.8的高分。

豆瓣截圖

很多人從中得到安慰,為之感動淚目。不只因為主創們的呈現,還因為一個詞——真實,有網友評價「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首先是人物真實,劇中人物的原型,那些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外賣員、志願者、流調員、社區工作者們,他們的故事,賦予這部劇最打動人的力量。

《在一起》海報

《在一起》包括10個單元,講述了各行各業的平凡人抗擊疫情的故事。幾乎每個單元的主人公都有原型人物存在,比如《生命的拐點》中江漢醫院院長張漢清的原型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擺渡人》外賣員辜勇的原型是以網約車司機王利、快遞員汪勇為代表的「擺渡人」;《我叫大連》中「大連」的原型是滯留武漢成為志願者的蔣文強;《同行》中榮意的原型是騎行4天3夜回武漢返崗的武漢江夏區金口衛生院後湖分院醫生甘如意……他們的事跡都通過媒體報導為大眾所知,也在電視劇中得到還原。

資料圖:張定宇。中新社發 柯皓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除此之外,《在一起》中很多人物的故事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出處。《生命的拐點》中,周一圍和張天愛飾演的一對醫護夫婦,因為怕把病毒帶給家人而吃住在車上。這樣的故事就發生在金銀潭醫院醫生塗盛錦和護士曹珊身上。他們的家在武漢南湖邊,距離醫院30公裡,為了工作方便,也為了不傳染家人,他們曾在車上度過近40個夜晚。

《在一起》劇照

劇中呂中飾演的老太太堅持在醫院守護兒子,現實中,也有一位90歲老母親陪護患有新型肺炎的64歲兒子4天4夜,直到他進入隔離病房。

《在一起》劇照

還有集體剪頭髮的女護士、在方艙醫院看書和跳廣場舞的病人、為社區居民代買藥品的「藥袋哥」、轉產做口罩的工廠老闆、手持大刀扮關公封路的村民,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視頻截圖

一部好的作品在細節上也經得起考究,《在一起》中,很多細節能瞬間帶我們回到風暴中心的武漢,最顯而易見的是醫護人員身上寫著名字的防護服、臉上的壓痕。由於隔離病區實行換班制,他們幾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脫掉防護服後手套都在滴水,那時物資還緊缺,醫務人員連哭都要忍住,因為怕浪費護目鏡。

視頻截圖

真實有時也意味著殘酷,《救護者》中,重症監護室裡收屍袋已經成了常備物品,走廊裡每天都有人去世。護士前腳要幫病人拿凍瘡膏,東西還沒拿來病人就突然沒了。患者小朱跟醫生比誰家孩子生下來重,孩子生下來了他卻走了。

視頻截圖

人性的真實也在這裡顯露無疑,《在一起》沒有模糊人們的恐慌和害怕,也沒有美化那些猶豫、自私、頑固、無知和埋怨。

《生命的拐點》中,疫情發生後,大批的人都湧向醫院,保安和保潔紛紛辭職。

《擺渡人》中,辜勇得知口罩、消毒用品緊缺後,第一想法也是囤了一箱物資。護士平小安受不了病人離世、同事被感染而崩潰,差點辭職放棄。

視頻截圖

《我叫大連》中,宋小強在隔離病區做保潔工作,一度也因害怕而逃離醫院。

視頻截圖

《口罩》中,梅愛華最開始賣口罩也是出於商人的趨利本性,她的工廠瀕臨破產急需資金。

《在一起》劇照

但這些人性的弱點並沒有影響他們的付出,當小人物們克服自身的缺陷、掙脫尺寸之地的限制時,偉大才真正誕生。而這種不誇大的立體呈現,也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因為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勇敢的人才會得到更多掌聲。

《在一起》大部分故事在敘述時,也儘量做到了克制。沒有狗血劇情,沒有無謂的戲劇衝突,沒有過度的煽情。比如《救護者》重症監護室中的鏡頭,沒有歇斯底裡的哭喊,有的只是一個接一個往下掉的心電圖,以及一直忙著搶救的醫護人員,但無奈和悲痛卻撲面而來。就如網友所說,有時候沉默的力量比嘶吼痛哭更來得深刻。

視頻截圖

當然,《在一起》也有不足之處。單元劇的形式提供了更多的視角,但有時也顯得劇情有些單薄。由於每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導演和編劇,也使得單元和單元之間的質量參差不齊。不過在短時間內能完成這樣一部作品,已實屬不易。

也許它不能與紀錄片比真實,也不能與電影比深度,但它以大眾普遍接受的方式,讓人們重新審視了這場災難。如果看的人能從中得到些安慰、感動或思考,也算是一件好事。

作者:袁秀月

編輯:高萌

責編:宋方燦

RECOMMEND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柴靜: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柴靜真實自有萬鈞之力文 | 柴靜01死亡是一件沒有任何辦法的事,失去所愛,除了忍受,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忍受。這是我自己的人生觀。所以去年大地震,我在楊柳坪,沒什麼採訪可言,沒法兒問,也不想試圖勸誰別難過。
  • 《看見》: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後來在書中逐漸認識到哪個更立體、更真實的她。從「非典」到虐貓事件、真假華南虎、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從雙城創傷到藥家鑫死刑...這些關鍵詞在中國過去的十幾年中,都曾是全民熱議的事件。柴靜筆下的事實,毋庸置疑,都是過去中國社會的一部分記錄與變遷。略帶文藝,偶爾感性,並持之以恆去追求真相。然而,《看見》這部作品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閉眸,瘴煙未起,戾氣未生,趁著尚有真實的眼睛。什麼是真實?柴靜談到「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中看到的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裡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真實有無盡的可能。善當然存在,但惡也可能一直存在。
  •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朱子煦寫給羅徵學長的信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朱子煦寫給羅徵學長的信朱子煦羅徵學長您好:34年前您由長沙市一中畢業我想,這是至親之間真實深切的情感。媽媽說,我們認真配合隔離,才對得起這麼多人在前線的承擔和付出,因為每一個在前線的人,都是各自家庭的血肉牽掛。她還說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勇敢的人在負重前行,在保護大家,我們得明白這些,得心存謝意。每晚媽媽都和小姨通話,都用免提讓我同時聽。我聽到小姨說她們醫院支援武漢前線同事傳回的情況。
  • 從《後浪》到《看見》,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而快手向我們展示的,是屬於普通大眾的真實生活。它沒有一擲千金的酷炫場面和消費主義的奢靡,有的只是普通人真實生活的分享,平凡普通但美麗。再看看文案方面,《看見》可以說是完爆《後浪》。《看見》裡的文案不止是單純的雞湯,甚至有不少哲學辯證的意味。
  • 《在一起》:真實背後的萬鈞之力
    作為一部抗疫劇,在其宣布拍攝的消息剛一露面時,不少人都表示出了擔憂:命題作文到底能不能拍出真正的抗疫圖景?它會不會淪為歌功頌德的讚歌?大家會不會掉入過於煽情的陷阱裡?而前期一部抗疫劇已經在市場栽了跟頭,對於在國慶檔露面的《在一起》,它能否被觀眾買單。一系列質疑聲都湧了過來。
  • 愛之初打破困境自有力量萬鈞 俞飛鴻姜武李乃文各遇難題
    由廣廈傳媒有限公司發行,俞飛鴻、姜武、李乃文、顏丙燕、王一楠、陳亦飛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愛之初》正在浙江衛視中國藍、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熱播,芒果TV全網獨播。該劇將在下周二迎來收官,但基於此劇衍生出的關於女性情感、婚姻生活問題的討論,都將後勁無窮。
  • 李海英:公正自有萬鈞之力
    審判之餘,李海英還多次到社區、學校進行普法宣傳,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防控盡一份力。作為刑事法官,李海英的「人情味」還體現在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案件中,如春雨潤物,感動著當事人。去年10月,李海英承辦了一起姑嫂之間肢體衝突引發的故意傷害案。對這起情節比較簡單的案件,如果被告人能夠賠償被害人損失、爭取諒解,進而判以緩刑,將有助於親屬關係修復。
  • ...強化責任擔當——婺源中學師生觀看《抗疫2020之我是醫生》
    為銘記感人抗「疫」故事,凝聚共同戰「疫」精神,2020年11月23日下午,婺源中學舉行了戰「疫」影片——《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觀影活動。全校各班派代表在朱子講堂觀看,其餘學生由班主任組織在各班教室觀看。活動由政教處主任吳永紅主持。
  • 【幹部作風大改進】最美法官李海英:公正自有萬鈞之力
    【幹部作風大改進】最美法官李海英:公正自有萬鈞之力 2020-12-1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句分享:「眾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
    【出處】眾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晉代葛洪《抱樸子·務正》【解讀】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庶績:各種事情。意思是:將眾人的力量都匯集在一起,那麼就是萬鈞重的東西也不難舉起來;將大家的智慧都運用起來,那麼什麼事情都不難做好。說明群策群力威力無敵。【作者】葛洪(世稱小仙翁,公元284年-公元364年或343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 葛洪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
  • 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11月3日上映 眾星雲集致敬中國醫生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發,1500萬武漢人為了保護了中國13億人的平安而封城,身處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生們在第一批馳援醫護人員到來之前,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白衣執甲,用自己的信心與毅力守住了武漢這座城。疫情歷經大半年,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創造著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蹟」。《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從立項到拍攝製作完成直至上映,僅耗時四個月,最終呈現出的優質效果彰顯「中國速度」。
  • 有一種中國精神,叫「抗疫精神」|抗疫背後的中國之治
    即日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與東方網聯合推出系列文章《抗疫背後的中國之治》,聚焦黨的領導、精神力量、精準防控、社區防疫、國民經濟、心理疏導、黨員幹部、法治保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硬核文章,一起關注。
  • 《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11.3上線 嚴屹寬李晟主演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發,1500萬武漢人為了保護了中國13億人的平安而封城,身處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生們在第一批馳援醫護人員到來之前,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白衣執甲,用自己的信心與毅力守住了武漢這座城。疫情歷經大半年,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創造著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蹟」。
  • 經驗和淚水《在一起》,為世界帶去中國的抗疫力量
    這個冬天,抗疫依舊不容鬆懈,一部《在一起》不僅給觀眾帶去精神鼓舞,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抗疫經驗。圖說:《在一起》淚水與經驗《在一起》榮登「2020年度臺網劇評分第一名」。這部劇,因為真實而好看,抗疫的歲月我們一起走過,劇中的故事你我感同身受。
  • 中國媒體抗疫報導真實客觀,「中國隱瞞論」毫無事實依據
    面對有人指責中國官方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的情況,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回復稱:中國媒體關於抗疫的報導是實事求是、真實客觀的,指責中國媒體進行所謂的「虛假宣傳」是罔顧事實,完全站不住腳的。
  • 《在一起》的抗疫故事,為啥讓人又哭又笑?
    ▲豆瓣截圖很多人從中得到安慰,為之感動淚目。不只因為主創們的呈現,還因為一個詞——真實,有網友評價「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首先是人物真實,劇中人物的原型,那些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外賣員、志願者、流調員、社區工作者們,他們的故事,賦予這部劇最打動人的力量。《在一起》包括10個單元,講述了各行各業的平凡人抗擊疫情的故事。
  • 「中國汽車報專訪」走過獅子橋後 萬鈞創辦了為商用車而生的獅橋
    萬鈞說:「乘用車主要是人們上下班、旅遊等方面的交通工具,屬於大額消費品,但卡車是生產工具,一部卡車聯結一個家庭,一部卡車也可以稱得上我國最小的個體戶,商用車交易、融資租賃、貨運等都將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據統計,我國現在每年二手商用車的交易量在250萬臺左右,二手車對新車銷量是4:6,美國是7:3,因此中國二手商用車市場潛力巨大。
  • 首部抗疫「報告劇」《在一起》啟動,張黎沈嚴六六等加盟
    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今日正式宣布啟動。該劇計劃籌拍20集,每2集1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 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導演張黎、安建、沈嚴等已加入該劇的創作。3月8日,編劇六六從上海出發,前往武漢實地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