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兩大經濟圈,「長三角」和「珠三角」,在外國眼中誰更強?

2020-12-27 唐世偉觀天下

站在高樓往下望城市的建築是鱗次櫛比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街道道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正是這些縱橫交錯的交通措施,推動著我們的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眾所周知,中國有兩個大經濟圈,分別是「長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今天我們來看看哪個經濟圈更強。

首先,「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包括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珠海、肇慶、惠州、江門9個城市,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6000萬人,過去一年GDP合計約1.1萬億元,主要經營的產業 另外,廣義的「珠江三角洲」其實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也被稱為廣東香港澳門大灣區,加上這兩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特別行政區,「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實力一定排在世界前五位。

看「長三角」,「長三角」不能說是經濟圈,應該叫經濟群。 經濟群和經濟圈意思相近,說的是城市密集區,但城市群強調更多點的集合,「長三角」以上海為核心,以多個比較獨立的城市為個體集合,其覆蓋面積比較大,經濟圈強調城市是片面的聯繫,城市和城市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

所以,無論經濟實力如何,規模上「長三角」其實是不能和「珠三角」相比的,在外國人看來,「珠三角」的名氣也很大,現在世界上有五大經濟圈,分別是紐約經濟圈、北美五大湖經濟圈、倫敦經濟圈、巴黎經濟圈、東京經濟圈,緊隨其後的是中國的「珠三角經濟圈」。

現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經濟、文化、交通已經高度一體化,從珠海到廣州、深圳,城市們已經實現了棉連一面。對於我國的兩大經濟圈,「長三角」和「珠三角」,在外國眼中誰更強?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長大後才發現,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風景,感悟不同人生,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你也喜歡旅遊的話,不妨給隨小編到處轉轉吧,體驗一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相關焦點

  •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能「一騎絕塵」?哪一個實力更強呢?
    這一系列數字都在表明一點,就是自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也是越來越好了。眾所周知,一個成熟的城市群對於國家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眾多的城市群當中,要屬長三角以及珠三角「最為成熟」了。不管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一直都是我國經濟的「發動機」,這兩者各自具備優勢,一直以來的發展都是不分軒輊。
  • 青島媒體:膠東經濟圈具備成為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潛質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青島媒體:膠東經濟圈具備成為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潛質山東省明確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個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後,有的經濟圈已經開始「抱團」行動。12月8日,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融入新發展格局 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邀請國家有關部委、省有關部門、知名專家學者、大型央企、國企負責人,世界500強、中國知名創新型企業負責人、五市知名企業參會。大會前夕,青島市屬媒體刊發多篇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相關的預熱文章。
  • 北方經濟急需「重啟」,誰最有可能成為北方的「珠三角」「長三角」?
    與40年前珠江流域經濟起飛需要珠三角,30年前長江流域騰飛需要長三角一樣,今天的北方經濟重啟,也需要一個動力強勁的引擎。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個國家頂級城市群外,國務院還先後批覆了8個城市群,分別是長江中遊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蘭州-西寧城市群。
  • 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三大城市群,哪個是我國很強的城市群呢
    眾所周知,我國在改革開放後,各大城市的經濟實力一直在不斷的發展中,在經濟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上也已經排名世界前五的位置,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城市群對於中國經濟所作出的貢獻是最大的,三大城市群對於我國的經濟基本上是佔據了一半,這三個城市群就像三駕馬車一樣帶領著中國走向世界
  • 對接長三角珠三角 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對接長三角、珠三角,成了滄州發展的新「熱詞」。遙望繁華的上海、珠江一帶,我們目前的發展質量、發展水平、創新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差距顯而易見,發展的空間和機遇也同樣顯而易見。對接兩個經濟圈,就是對接尖端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發展理念,以及繁榮、現代化的城市氣質。正在快速前行的滄州,將擁有更加強大的發展引擎。
  • 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趨勢相比,環渤海經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與長三角和珠三角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相比,北部沿海商業世界,環渤海經濟圈商業世界感到發展勢頭不足且不可戰勝,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麼?首先,毫無疑問,以廣州和深圳為代表的上海-南京-杭州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最早的發達地區,但是,除了我國的這兩個地點外,以環渤海地區為代表的經濟區也非常引人注目,讓我們從山東開始,山東可以說是淮河以北最有希望的省之一,國內生產總值是中國的九分之一,經濟是齊魯典型代表,該行業也非常發達,青島,煙臺和威海都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同時,山東也是一個農業大區,每年生產大量農產品和副產品
  • 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長三角大時代來臨,甩開與珠三角的差距
    中國經濟恢復和發展主要依靠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進程等方面的發展潛能。而在今後的經濟發展中,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發展潛能。面對日益競爭的兩大城市群,尤其是在長三角擴容的大背景下,珠三角應該如何應對呢。隨著2019年國務院頒布的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戰略。安徽正式被納入長三角區域。安徽讓長三角的經濟、產業輻射更加靠近中西部地區。從而讓長三角具有更加廣闊的戰略發展縱深,而就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擴大內需成為未來發展的一條基調。這也讓長三角未來通向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更具有創造性價值。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珠三角VS長三角:兩大城市群金融業發展比較  金融城市競爭力50強中,長三角26城中共14城上榜,珠三角9城市中有6城上榜,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形成了中國內地最強金融城市群。  2019年,長三角地區GDP合計23.7萬億元,珠三角地區GDP合計8.69萬億,兩大區域經濟總量合計佔全國GDP的比重超過30%。2019年末,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合計123.6萬億元,佔全國存貸款餘額的35.7%。珠三角和長三角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巨大。
  • 我國有多少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擁有數量排名前5的城市是哪幾個
    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北京是我國資本、技術、信息、人才等經濟發展所需要資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國眾多央企及其他國有大企業的總部所在地,所以北京在大企業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應該也是世界500強企業最集中的城市。排在第二名的並列有三個城市,即上海、深圳和香港,都擁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
  • 打造珠三角和長株潭兩大經濟區物流「直通車」
    自此,粵湘貨櫃班列將實現常態化運行,每日分別從廣州和長沙對開一趟,打造珠三角和長株潭兩大經濟區物流超級直通車。打通粵湘物流「堵點」隨著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作為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物流服務需求越來越大。
  • 中國經濟圈金融資源配置研究
    廣義上看,我國現已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並且已經上升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其中京津冀經濟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長三角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珠三角為涵蓋廣州、深圳的整個廣東省。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
    珠三角VS長三角:兩大城市群金融業發展比較 金融城市競爭力50強中,長三角26城中共14城上榜,珠三角9城市中有6城上榜,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形成了中國內地最強金融城市群。2019年,長三角地區GDP合計23.7萬億元,珠三角地區GDP合計8.69萬億,兩大區域經濟總量合計佔全國GDP的比重超過30%。2019年末,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合計123.6萬億元,佔全國存貸款餘額的35.7%。珠三角和長三角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巨大。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南強北弱...
    珠三角VS長三角:兩大城市群金融業發展比較金融城市競爭力50強中,長三角26城中共14城上榜,珠三角9城市中有6城上榜,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形成了中國內地最強金融城市群。2019年,長三角地區GDP合計23.7萬億元,珠三角地區GDP合計8.69萬億,兩大區域經濟總量合計佔全國GDP的比重超過30%。2019年末,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合計123.6萬億元,佔全國存貸款餘額的35.7%。珠三角和長三角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巨大。
  • 從城市群發展看成渝雙城經濟圈機遇與挑戰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概念首次出現,預示著我國自提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概念後,首次提出以雙邊城市名命名的城市群新概念。
  • 珠三角和長三角相比,哪個區域的經濟總量更勝一籌?
    長江三角洲由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省組成,而珠江三角洲由廣東省的幾個主要城市組成,顯然,珠江三角洲在規模和數量上都無法與長江三角洲相提並論,但是,珠江三角洲目前正被提升為國家戰略,而新規劃的粵港澳大灣區是珠江三角洲的升級版,根據上年的經濟數據,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總產值達到14萬億元,但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總值並不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和澳門尚未計算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總量
  • 珠三角和長三角新規劃,廣州和深圳,到底誰更有潛力
    很多人可能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中心只有一個, 所以,不是上海也不是深圳,或者國家扶植地方政策,長三角和珠江三角洲必須得到高分,十年前,我們一線城市是北上廣,然後成為北上廣深,幾年前成為北上深廣, 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將來有可能成為北深上廣嗎? 上海的地位到底會被深圳取代嗎? 根據我的理解,我不認為深圳和上海之間有競爭關係,所以也談不上深圳和上海未來競爭的問題。
  • 實力「最強」的3個鎮,一個是玉山鎮,一個坐落在珠三角經濟圈
    城鎮對我國來說是低級的行政機關,我國擁有的城鎮數千萬,很多人知道城鎮經濟發展落後,很多希望大發展的人選擇去城市戰鬥,但是全國只有很多城市比不上城市,有些城市發展能力強,也比不上其他城市! 告訴大家全國最有實力的三個城市吧,你知道哪個?
  • 中國3大城市群對決,長三角和粵港澳互相較勁,一匹黑馬即將出現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單一發展將逐漸成為過去,未來將成為城市群的一體化發展, 現在中國真的只有三個頂級城市群的區域,它們是公認的京津翼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廣東港澳大灣區,但它們之間也有優劣,未來,他們誰的可塑性更大些呢?
  • 誰將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同年12月,武漢和鄭州的入圍,以及2018年2月西安的入圍,使得國家中心城市的數量達到九個。 隨著《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進入倒計時,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戰也日趨白熱化,哪個城市能最終勝出呢? 賦能大「十字」發展中樞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基本位於我國南北和東西兩大發展軸上。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意味著什麼?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研究、親自謀劃、親自部署的重大戰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統攬全局的遠見卓識,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布局,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