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克格勃有多厲害?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被懷疑是克格勃

2020-12-23 騰訊網

美國媒體《紐約雜誌》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早在1987年訪問莫斯科時就被克格勃招募。川普自上臺以來就一直面臨美國聯邦調查局的「通俄門」調查,有些人一直懷疑川普是不是真的是俄羅斯情報機構克格勃在美國安插的一個間諜。

蘇聯崩潰這麼多麼年了,克格勃還是陰魂不散。克格勃多厲害呢?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說過,我當副總統的時候 ,「曼哈頓計劃」的許多報告(製造原子彈),我還沒有看到,史達林的辦公桌上就有了。

克格勃強大到什麼程度呢?用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多伊奇的一句話來形容:「克格勃對美國情報的了解也許比我還要強」。

1992年,一位男子失意地來到英國駐波羅的海某國使館,一位英國女外交官熱情洋溢地詢問:「要不要給您沏杯茶?」剛剛被美國使館冷冷拒絕的男子隨即提供了蘇聯安插在各國的間諜名單,僅是在美國,蘇聯幾十年間安插了大約1000人。

克格勃的間諜可以說是無孔不入,曾打入美國外交部、國務院、財政部、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甚至羅斯福總統的秘書和顧問班子。據說連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及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都被是克格勃。

克格勃訓練特工只講目的不講手段,美女特工被稱為「克格勃燕子」,俊男特工則被稱為「克格勃烏鴉」。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被克格勃美女給俘虜了。

克格勃的暗殺手段五花八門,尤其擅長化學毒素。

1978年9月7日的晚上,保加利亞作家、BBC廣播員喬治·馬爾可夫在倫敦滑鐵盧橋等候上車時被人用一把雨傘給殺了,因為雨傘的頂端是特製的,一枚內含劇毒蓖麻毒素的鉑銥合金小珠被通過雨傘注射進馬爾科夫的小腿。

2006年發生了利特維年科遇害案,這位1988年就加入KGB的蘇聯特工,在加入英籍後被克格勃用釙毒殺。英國只是懷疑卻拿不到證據無可奈何。

蘇聯的克格勃不僅僅搞軍事情報,經濟和科技情報也是主要的任務,僅1984年——1988年,克勃格組織就曾非法獲取西方25000份技術文件和4000件設備儀器。據說,連西方國家每天商品的價格變動都被摸索得一清二楚。

在冷戰時代,克格勃一直都是讓西方頭疼的對手。克格勃總部機關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此外,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被英國的情報機關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

克格勃來源於列寧時代,1922年蘇聯成立後,列寧命令創建情報機關「契卡(Cheka)」,後來史達林建立了「內務人民委員會(NKVD)」,1954年,蘇聯的特工組織被重組起名為蘇聯安全委員會,簡稱「KGB」,也就是克格勃。

克格勃對蘇聯人來說,意味著恐怖。克格勃是一個不受限制的超級機構,直接聽命於最高領袖,可以監控每一個人。在史達林時代,大搞「大清洗」,殺了不知多少人,沒有法庭,沒有偵查和預審,隨心所欲,克格勃完全淪為了個人獨斷的工具。

克格勃有多恐怖呢?

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個諷刺克格勃的笑話,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木乃伊,但是無法搞清楚木乃伊的年齡。於是就把木乃伊交給了克格勃處理,第二天早上就查出了答案,是3147歲,考古學家很震驚的問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克格勃特工指著木乃伊回答:「很簡單,他招了。」

克格勃最牛的是曾經吸引了一群外國人為了信仰加入克格勃。著名的劍橋五傑,為蘇聯情報機構服務的五名劍橋學生,他們出身貴族,但是信仰共產主義,被克格勃招募。還有英國的梅利塔·諾伍德被曝光時已經87歲,被稱為「老奶奶間諜」,曾長期把英國原子彈秘密情報傳遞給蘇聯,老奶奶間諜提供情報的目的據說是為了讓蘇聯能與西方分庭抗禮,而分文不要。

因為蘇聯的建立在當時被西方很多人認為是照亮世界的燈塔,吸引了不少左翼青年。可是最終不過是一個烏託邦,一夜之間轟然倒塌。沒有了蘇聯,無所不能的克格勃時代結束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格勃有16年的「職業特工」經驗,「始終以克格勃經歷為榮」。可是強大的克格勃也阻擋不了蘇聯的崩潰,普京清醒看到克格勃的弊端,為克格勃劃定了權利邊界:「忠於國家、保衛人民,不參與政治爭論和權利鬥爭」。

克格勃,聞之色變的秘密警察特務統治,終於走向了歷史。

相關焦點

  • 克格勃到底有多厲害?
    克格勃,全稱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克格勃,是和美國的中情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的情報和國家安全組織,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曾經在克格勃工作。當時在蘇聯據說有150萬的克格勃線人,遍布在整個國家的各個角落,老百姓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監視,很有點「道路以目」的意思,當時在美國的中情局裡有克格勃的特工,在美國所有的重要部門也都有,甚至傳說赫魯雪夫可以和白宮實時的閱讀美國的機密文件,甚至蘇聯特工還能夠竊取到美國的原子彈相關機密。
  • 蘇聯的克格勃非常厲害,為何卻臭名昭著,然而普京卻以此為榮?
    歷史上前蘇聯的克格勃非常厲害,無孔不入,有很有歷史名人就是他們的成員,他們刺探情報,反間諜,令敵人聞風喪膽。然而,像克格勃這樣厲害的組織,卻是臭名昭著,然而普京卻以此為榮。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克格勃是什麼樣的組織,其特工有多厲害
    克格勃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俄語簡稱,成立於1954年。和英國的軍情五處,美國的CIA,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克格勃機構龐大,總部曾先後設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工作人員有近1萬人。
  • 蘇聯的「克格勃」讓人聞風喪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是美國人埋汰的,和中情局一樣,在美國中情局就是英雄,克格勃就是惡魔。國內有些人寧願相信美國人的話也不相信國內的,外國的空氣真甜,可別把某些國家的什麼安全部門與克格勃相提並論,克格勃也好還是契卡也好沒有一個是擺設,尤其是在大規模處決叛徒上,更是無人能及。 有的純粹就是擺設。
  • 蘇聯與美國之間諜戰有多猛?克格勃:CIA在我家床下裝竊聽器
    和他的所有克格勃同事一樣,他有一個外交掩護身份:三等秘書。他的軍銜僅僅是為了應付被捕以後以軍人的身份豁免間諜罪。由於當時蘇聯外交人員的住房空間緊張,亞歷克斯被安排到了郊區的艾琳小區居住。為了照顧這位上校的生活,使館的行政主管給艾琳小區物業人員送去了一箱伏特加作為禮物,結果反而讓美國聯邦調查局盯上這條「大魚」。
  • 克格勃究竟多厲害?古巴飛彈危機時,克格勃處決一名叛徒令人膽寒
    1991年11月,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總部大樓前的捷爾任斯基塑像被人們推倒,同時以捷爾任斯基塑名字命名的廣場也隨之改稱「盧比揚卡廣場」。這意味著從1954年到1991年,存在37年的克格勃正式解體,改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 蘇聯克格勃有多強大?身經百戰,擁有50萬特工,普京都要投身其中
    作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我想大多數人是不陌生的。最起碼大家基本都知道,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是出自克格勃的,另外世界許多名人也相傳都在克格勃工作過。比如美國著名文學家海明威,甚至還有說薩馬蘭奇也在克格勃工作過二十年。
  • 蘇聯克格勃,為國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卻也被自己人鄙夷
    蘇聯雖然已經解體多年了,但它的很多故事還是那樣引人關注,比如神秘不可測的克格勃群體。人人都知道,克格勃在蘇聯一度是國家安全的象徵,但他在海外的名聲可不怎麼好。事實上,哪怕是在國內,有些人對克格勃這個名字也感覺不適。為什麼?因為它矛盾性質的本身,雖然很厲害,但同時也很讓人感覺可怕。
  •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克格勃出身?有個美國著名作家,曾引起廣泛爭議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被稱為克格勃。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來,這個情報機構就憑藉著強大的間諜網絡,讓全世界都為之忌憚。英國的情報機關盛讚克格勃是「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它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 美國總統裡根訪蘇,警衛他的克格勃人員成為鐵腕總統
    1988年,美國總統裡根訪問蘇聯,在莫斯科紅場,裡根一行遇到一大一少兩名男遊客,裡根與少年遊客握手。美國總統專職攝影師皮特.拍下了這一歷史瞬間。而脖子上掛著相機,站在少年背後的喬裝打扮的男子正是當時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的特工。十二年後他成為俄羅斯第三屆總統:普京。
  • 10月11日:湖北軍政府成立 蘇聯決定撤銷克格勃(三)
    1991年10月11日,蘇聯國務委員會在戈巴契夫總統的主持下開會,會議決定撤銷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組成新的安全機構。 圖為蘇聯首都莫斯科的「克格勃」總部。圖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間諜博物館展出的克格勃F21紐扣照相機。
  • 蘇聯克格勃為什麼要花30年抓馬卡洛娃?
    就在莫斯科時間的六點,克格勃特工手持AK47向一個蘇聯大媽射出了一發子彈,這個年近花甲的老太婆隨即應聲倒下。她就是蘇聯克格勃抓捕了30多年的蘇奸——馬卡洛娃。要想知道克格勃為什麼30多年抓捕馬卡洛娃,還要從馬卡洛娃妙齡韶華的那些事說起。1920年3月1日,馬卡洛娃生於斯摩稜斯克境內的一個美麗寧靜的小村莊。她父親帕夫諾夫有七個"葫蘆娃",她是最小的那個。
  • 克格勃看家本領,普京靠它當硬漢,揭秘蘇聯最機密的徒手殺人術
    導讀:克格勃看家本領,普京靠它當硬漢,揭秘蘇聯最機密的徒手殺人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日丹諾夫地鐵案」:克格勃少校離奇死亡為何引發蘇聯高層震蕩?
    調查發現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搶劫殺人案,但誰也沒想到,這起案件竟然引發了蘇聯高層的震蕩,進而改變了蘇聯政壇格局。這就是「日丹諾夫地鐵案」。 首先要說的是,了解蘇俄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有個「日丹諾夫案」(又稱「列寧格勒庫茲涅佐夫冤案」),但是,這個與今天講的「日丹諾夫地鐵案」不是一回事,前者發生在1949年,後者發生在1980年。
  • 普京和基督教的關係,總統和宗教的結盟,這是克格勃的天下
    在俄羅斯,普京的支持率一直都很高,均保持在75%以上。在他的眾多粉絲中,有一個伏爾加地區的、對東正教十分虔誠的團體,將普京視為耶穌十二門徒中「聖約翰」的化身——在眾人看來,這無疑是個笑話,但這個笑話的背後,卻反映了普京和基督教的親密關係。
  • 米特羅欣叛逃事件:蘇聯克格勃檔案局官員,給英國送6箱絕密檔案
    1996年12月德國《焦點》雜誌透露一名前蘇聯官員攜帶著一份記有上百名蘇俄間諜的名單叛逃到了英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爆料,德國對外情報局發言人薩莫莉斯立馬表態說這完全就是一則「胡說八道」的謠言,隨後俄羅斯方面也正式表態否定了這起叛逃事件:如果是數名或者十幾名的間諜名單還有可能,上百名間諜的名單則完全就是胡扯,因為能夠接觸到這麼多機密的官員就沒有幾個
  • 蘇聯的克格勃,為什麼要花30年抓一個蘇聯婦女呢?
    克格勃,全稱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存在於1945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在蘇聯解體之後,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其總局另外成立俄羅斯對外情報局,該機構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英國的軍情六處和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 巔峰時的克格勃有多強?9萬特工遍布世界,20分鐘斬首一國總理
    甚至於今日的「阿爾法」、「信號旗」都曾隸屬於該部門麾下。其實力之強,可想而知。當然,克格勃的職能還不限於國內。如前文所講的,克格勃在全世界各地都擁有特工,在他們背後就是克格勃第一總局下設的10個地區分部。其中,他們的第一分部負責美國和加拿大的情報工作。
  • 3個克格勃特工,輕鬆偷取先進美國響尾蛇飛彈,差點連飛機都偷走
    1966年8月15日,伊拉克空軍的一架米格-21戰機在摩薩德的計劃下叛逃到以色列,以色列隨後又提供給美國,這在當時引起蘇聯當局的震驚,米格-21當時是蘇聯最先進的戰機之一,它落入西方手中,使得蘇聯沒有技術優勢,蘇聯當時既憤怒又震驚,但又只能在表面上抗議
  • 蘇聯克格勃的阿貝爾,作為間諜界大師,為何會因一枚硬幣暴露身份
    在每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中,情報人員都是不可小覷的存在。其中,蘇聯的克格勃便是世界鼎鼎有名的情報專家。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蘇聯克格勃,更是威風八面,聞名遐邇。因為他有著「千面人」之稱,更被稱為間諜隊伍的教科書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