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克格勃非常厲害,為何卻臭名昭著,然而普京卻以此為榮?

2020-12-14 密探零零發

歷史上前蘇聯的克格勃非常厲害,無孔不入,有很有歷史名人就是他們的成員,他們刺探情報,反間諜,令敵人聞風喪膽。然而,像克格勃這樣厲害的組織,卻是臭名昭著,然而普京卻以此為榮。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克格勃

克格勃是蘇聯有名的情報機構,它的全稱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只是它的俄語音譯簡稱罷了。實際上,克格勃是在1954年3月13日才正式成立和命名的,但是在蘇聯成立之初就存在了。克格勃的前身是蘇聯的契卡及史達林時期內務人民委員部下屬的國家安全總局,克格勃可以說是兩者結合的產物。

蘇聯的克格勃是一個超級機構,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情報機構,比傳說中神秘的軍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說軍統在克格勃目前就太小兒科了,不值一提。我還真沒有吹牛,不信的話,接下來我們用事實說話。

蘇聯的克格勃有著龐大且嚴密的組織機構,下轄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等18個機構,每一個機構都有自己一套班子,而且分工非常明確。就人數而說,克格勃的人數更是驚人的,直接工作人員高達50多萬人,其中總部機關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20萬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這還沒有完,除此之外,蘇聯的克格勃在全國還有150萬的線人,就每年的預算都要100多億美元。

蘇聯的克格勃除了人數多之外,它的實戰更是驚人的,最為著名的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二戰的時候,蘇聯的克格勃從日本大本營的得到了準確的內部消息,日本決定南下,進攻東南亞的英美等國,而不是北進,與納粹德國一起東西夾擊蘇聯。因此,史達林才會將在遠東防範日本的70萬遠東軍調到了歐洲戰場,加強了蘇軍對抗德軍的實力,為取得最後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件事是在二戰結束後,蘇聯的克格勃在對外情報中更是戰績斐然,特別是在美國研製成功原子彈後,蘇聯為了趕超美國,克格勃從美國獲取了大量的原子彈資料,為蘇聯能夠在戰後快速地研製出原子彈起了重要的作用。

臭名昭著

雖然如上面所見,蘇聯的克格勃非常厲害,但是克格勃在國內的名聲並不好,甚至說是臭名昭著,並且令人恐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大清洗。在史達林在位期間,克格勃或者準確說它的前身蘇聯國家安全總局在大清洗運動中扮演中不光彩的角色,辦了很多冤假錯案,死了很多人無辜之人。

二是高壓統治。克格勃的建立本是保證蘇聯的國家安全,但是逐漸淪為一些大佬們手中的政治工具,對內實行高壓統治,令民眾們對其不寒而慄。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笑話,生動地說明了當時蘇聯人對克格勃是多麼的恐懼。話說在英美蘇三國人在談論幸福的時候,英國人說是可以悠閒地喝下午茶,美國人說是可以開心地開派對,而蘇聯人則表示,對於他們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克格勃上門搜查的時候,最後發現他們是找錯了門。正是由於克格勃的存在,讓蘇聯人人人自危,對其談虎色變

結語

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在克格勃做了16年的職業特工,普京執政後,普京曾毫不諱言:「始終以克格勃經歷為榮。」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治國方略和執政風格都受此影響。

雖然克格勃有極其不光彩的一面,但是它存在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並且她組織之嚴密,辦事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結舌。因此,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像克格勃這樣一件「利器」,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殺敵,也可傷己,就看大佬們怎麼用了。

相關焦點

  • 蘇聯的克格勃有多厲害?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被懷疑是克格勃
    蘇聯崩潰這麼多麼年了,克格勃還是陰魂不散。克格勃多厲害呢? 克格勃來源於列寧時代,1922年蘇聯成立後,列寧命令創建情報機關「契卡(Cheka)」,後來史達林建立了「內務人民委員會(NKVD)」,1954年,蘇聯的特工組織被重組起名為蘇聯安全委員會
  • 蘇聯克格勃,為國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卻也被自己人鄙夷
    蘇聯雖然已經解體多年了,但它的很多故事還是那樣引人關注,比如神秘不可測的克格勃群體。人人都知道,克格勃在蘇聯一度是國家安全的象徵,但他在海外的名聲可不怎麼好。事實上,哪怕是在國內,有些人對克格勃這個名字也感覺不適。為什麼?因為它矛盾性質的本身,雖然很厲害,但同時也很讓人感覺可怕。
  • 克格勃看家本領,普京靠它當硬漢,揭秘蘇聯最機密的徒手殺人術
    導讀:克格勃看家本領,普京靠它當硬漢,揭秘蘇聯最機密的徒手殺人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克格勃到底有多厲害?
    克格勃,這個名字帶著神秘和危險的氣息被大家熟知,作為前蘇聯的安全機構,克格勃的各種故事甚囂塵上,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廣為流傳,那麼克格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到底又厲害在哪裡呢?克格勃,全稱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克格勃,是和美國的中情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的情報和國家安全組織,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曾經在克格勃工作。
  • 【龍報頭條】普京追憶"間諜傳奇":從小就想進克格勃 生活在德國感覺很好
    (央視視頻截圖)關於「間諜」普京的"江湖傳說":從未失過手、曾是「孤膽英雄」說起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工作經歷,普京曾經是克格勃駐東德德勒斯頓辦事處官員一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普京本人也一直以自己曾是一名情報人員為榮。
  • 克格勃是什麼樣的組織,其特工有多厲害
    克格勃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俄語簡稱,成立於1954年。和英國的軍情五處,美國的CIA,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克格勃機構龐大,總部曾先後設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工作人員有近1萬人。
  • 蘇聯克格勃有多強大?身經百戰,擁有50萬特工,普京都要投身其中
    克格勃最早的前身叫"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契卡,其誕生於1917年12月20日。蘇聯當局那時候設立這麼一個機構,為的就是與國內的反革命分子進行鬥爭,把這些人挖出來,功能基本可以參考錦衣衛。直到蘇聯衛國戰爭前,契卡在蘇聯國內具有無所不在的執法權,為了剷除敵人,契卡經常進行長時間的跨國追殺。最出名的就是追殺創辦第四國際的託洛茨基一家子,前後共花費九年時間殺光了全部人。
  • 普京和基督教的關係,總統和宗教的結盟,這是克格勃的天下
    在普京看來,西方國家已經無恥地拋棄了東方基督徒,反而轉手支持那些伊斯蘭極端分子。在俄羅斯歷史上,宗教力量代表著一種「傳統價值」——忠於國家的正統觀念。擁有傳統價值的俄羅斯民族,創造了沙俄帝國、蘇聯,乃至今天的俄羅斯。有了這樣的認識,俄羅斯東正教(基督教流派之一)教會就與普京建立了親密的同盟關係。
  • 4年前,普京承諾為捷爾任斯基重立雕像,為何至今還未樹立?
    直到史達林去世後,1954年,契卡才更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就是蘇聯有名情報組織克格勃。1926年7月20日,在聯共布會議上,正在發表講話的捷爾任斯基突發心臟病而去世。捷爾任斯基雖然去世了,但蘇聯的安全部門對這位情報特工創始人很尊敬,並在克格勃大樓前的盧比揚卡廣場上建造了捷爾任斯基的雕塑。
  •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克格勃出身?有個美國著名作家,曾引起廣泛爭議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被稱為克格勃。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來,這個情報機構就憑藉著強大的間諜網絡,讓全世界都為之忌憚。英國的情報機關盛讚克格勃是「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它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 葉爾欽如果不選擇普京,俄羅斯將如何發展,會再次走向解體嗎?
    我們對這位過渡性總理或許不太了解,這是一位出生在中國的政客,而且也是蘇聯軍人出身,還有一個職務不得不說,斯捷帕申也是克格勃出身,而且與普京關係非常好。在這裡順便插一句,包括蘇聯歷史上,克格勃出身的政客被重用得很多,比如安德羅波夫,到俄羅斯時期,有普京、斯捷帕申等人。為什麼選克格勃?這或許與其職業有關,蘇聯克格勃是捷爾任斯基創建,這個特工情報組織雖然名聲不太好聽,但有一個特點,就是忠誠擔當。
  • 普京曾懸賞1000萬美元要此人項上人頭,他到底有多厲害?
    沒當總統之前,普京幹過很多工作,但最令人稱道的,莫過於他的克格勃經歷。【在克格勃工作時的普京為領導拎包】克格勃,也就是俗稱的特工。我們在電視裡看的那些特工,和真實的蘇聯克格勃比起來差的太遠。當年蘇聯的克格勃,可以說比美國的FBI還要牛X。
  • 普京老上司:斯捷帕申出生於中國,為何在俄羅斯政壇不出名?
    01 出生中國  葉爾欽選定普京為接班人之前,俄羅斯已經換了4任總理,平均兩年一個。斯捷帕申是第四任總理,也是最短的一屆總理,只當了3個月,就給普京讓位。  俄羅斯獨立後,斯捷帕申長期在俄羅斯安全部門任職,這是蘇聯克格勃演化而來的部門。也繼承了蘇聯克格勃的一些傳統。  斯捷帕申還把清算蘇聯克格勃的名單壓住,沒有讓人抓捕。他建議葉爾欽重用克格勃人員,可以把蘇聯克格勃轉化成俄羅斯情報部門。為俄羅斯保留了很多特殊人才。
  • 「日丹諾夫地鐵案」:克格勃少校離奇死亡為何引發蘇聯高層震蕩?
    題/「日丹諾夫地鐵案」:克格勃少校離奇死亡為何引發蘇聯高層震蕩? 摘要:1980年底,一位克格勃少校在莫斯科市郊的日丹諾夫地鐵站附近離奇死亡。調查發現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搶劫殺人案,但誰也沒想到,這起案件竟然引發了蘇聯高層的震蕩,進而改變了蘇聯政壇格局。這就是「日丹諾夫地鐵案」。
  • 蘇聯克格勃為什麼要花30年抓馬卡洛娃?
    然而,這座城市的廣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歡呼一片。就在莫斯科時間的六點,克格勃特工手持AK47向一個蘇聯大媽射出了一發子彈,這個年近花甲的老太婆隨即應聲倒下。她就是蘇聯克格勃抓捕了30多年的蘇奸——馬卡洛娃。要想知道克格勃為什麼30多年抓捕馬卡洛娃,還要從馬卡洛娃妙齡韶華的那些事說起。1920年3月1日,馬卡洛娃生於斯摩稜斯克境內的一個美麗寧靜的小村莊。
  • 蘇聯的「克格勃」讓人聞風喪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是美國人埋汰的,和中情局一樣,在美國中情局就是英雄,克格勃就是惡魔。國內有些人寧願相信美國人的話也不相信國內的,外國的空氣真甜,可別把某些國家的什麼安全部門與克格勃相提並論,克格勃也好還是契卡也好沒有一個是擺設,尤其是在大規模處決叛徒上,更是無人能及。 有的純粹就是擺設。
  • 蘇聯的克格勃,為什麼要花30年抓一個蘇聯婦女呢?
    克格勃,全稱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存在於1945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在蘇聯解體之後,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其總局另外成立俄羅斯對外情報局,該機構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英國的軍情六處和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 普京: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在2019年的紅場閱兵中,普京第五次高舉父親的相片邁步在「不朽軍團」的隊列之中,他說:「我父親無法參加紅場閱兵,但我起碼可以舉著他的照片,他配得上這份榮耀」。繼承了父親忠誠、正直、果敢品質的普京,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以父輩的光輝為榮。不同於男子漢氣概十足的父親,普京的母親——瑪利亞·伊萬諾娃則是一位善良、溫柔的婦人。
  • 蘇聯「末代元帥」去世,他試圖挽救蘇聯的「最後一戰」為何失敗
    然而,此時的蘇聯軍隊已經如蘇聯這個國家本身一般暮氣沉沉,在亞佐夫接手蘇軍時,全蘇有一半以上的軍隊面臨軍貼拖欠甚至停發的問題,即便發放的軍貼在當時蘇聯飛漲的物價面前也顯得捉襟見肘。1987年,剛剛上任的亞佐夫訪問美國,身為堂堂蘇聯國防部長,他甚至留下了「我要能拿到美國士兵的工資就好了」這句名言。
  • 蘇聯克格勃特工的近戰絕佳武器,斯捷奇金APS:可連發還能消聲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軍隊批量列裝了「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與傳統手槍相比,「斯捷奇金APS」能夠單發也能連發,連發時理論射速高達每分鐘600發;因此,「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不僅是很好的單兵自衛武器,也是世界首款可以用於進攻戰鬥的「迷你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