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祝分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

2020-12-16 逆風解語

兩情相悅的愛情總使人愉快,古往今來,多少痴情男女在愛情裡甜蜜、沉淪……愛情是人類永遠的主題,從柳永到納蘭容若,愛情似乎貫穿了他們整個創作生涯,從「楊柳岸曉風殘月」到「人生若只如初見」,愛情的甜蜜與苦澀流淌在詩人的筆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可謂家喻戶曉,自東晉開始,他們的愛情故事就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而在西方的戲劇裡,有兩位和他們一樣,為愛殉情的年輕人——羅密歐與朱麗葉。

01相同點

一、同樣的悲劇結局

梁山伯與祝英臺互相愛慕,但是卻逃不過封建禮教的破壞。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偶遇梁山伯,於是兩人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漸濃。

祝英臺中斷學業返回家鄉後,梁山伯來家探望她,方知她是女兒之身,三載同窗之情,梁山伯知悉祝英臺的身份,遂向祝家求婚,結果祝英臺已經許配給了馬文才,回來後梁山伯抑鬱而亡。

祝英臺出嫁之時,花轎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起大風,祝英臺墳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裂開,祝英臺跳入開啟的墳塋,雙雙化蝶而去。這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愛情故事,人們用想像給梁祝的愛情畫了一個完美的結局,用一個魔幻的表現方式,謳歌了梁祝的愛情。

而產生於中世紀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是以悲劇結束的,由於雙方家長的反對,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殉情。

戲劇梁祝

在文學作品中以死亡表現男女感情的作品並不少見,東漢《孔雀東南飛》裡的男女主角以同樣的悲劇形式謝幕,死亡滲透在文學作品之中,讓人物形象浸透著幽情的傷感、優美的憐憫,以及纖細的哀愁。

從梁祝與羅朱的愛情悲劇來看,他們都是以殉情結束了生命,用悲傷的結局印證雙方的感情,給後世留下唏噓感嘆。

二、同樣的遭到的家族的反對

在古代封建社會,女子的婚姻必須徵得家長的同意,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絕對的婚姻道德標準。

祝英臺在求學的過程中愛上了同窗師兄梁山伯,這種源於長期相處而萌生的感情,使得祝英臺大膽的向梁山伯表白,長亭相送執手相看淚眼,但是梁山伯在此時並沒有看透祝英臺的真實身份,所以一再錯過。古典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裡的「長亭相送」裡,祝英臺不顧封建禮教的束縛,以物言情,私定終身,為後來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梁山伯回到家中後,去看望祝英臺,發現曾經結拜的兄弟原來是一位千嬌百媚的女嬌娥,心裡歡喜非常,但是兩個年輕人兩情相悅,並不能打破封建禮教的桎梏,梁山伯滿懷憧憬的愛情理想被無情的破滅,祝英臺在父母的強迫下許配給了馬文才。

一段不被家長,不被世俗所容納的愛情,必定是以悲劇收場,在祝英臺的花轎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墳墓炸開裂出一道縫隙,祝英臺在最後一刻撲向她心中的愛情聖堂,以最悲傷的形式成就了一段傳奇,她與梁山伯雙雙化蝶而去。梁祝的悲劇反映了封建禮教對於男女青年的迫害,兩情相悅的年輕人由於家庭地位的懸殊只能以悲劇收場。

這個結局雖然是悲傷的,但是魔幻主義的表現手法,又使得故事的結尾柳暗花明,在人們美好的想像中,他們是變成了蝴蝶雙宿雙飛,黃泉碧落永不分離。

與梁祝一樣,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也沒有得到家族的認可,不同的是,這一次不是門第觀念,而是兩家世仇。

十五世紀的義大利的貝洛那城住著兩家聲望很高的家族,凱普萊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兩家由於世仇經常發生尖銳的矛盾,兩個家族之間不斷發生血腥的爭執。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認識了凱普萊特家族中一位可愛的姑娘——朱麗葉。

他們深深的相愛著,但是在一次誤會中,羅密歐殺死了朱麗葉的堂兄提伯爾特,這一次少年之間的逞兇鬥狠,使得兩家的矛盾更加深刻,羅密歐犯下殺人之罪,城市的統治者決定驅逐羅密,下令如果他敢回來就處死他。

羅密歐在善良的神父的安排下,在離開的夜晚見到了心愛的朱麗葉,並且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在羅密歐轉身離開時,出身高貴的帕裡斯伯爵再次求婚,凱普萊特非常滿意,命令朱麗葉立刻準備下星期四的婚禮。

舞蹈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的愛情悲劇與羅朱的悲劇一樣,同樣都遭到了反對,不同的是,梁祝是被家族門第和封建禮教所束縛,而羅朱是被家族利益所羈絆。他們的悲劇矛頭都指向外界的壓力,在外來思想的幹預下,兩對年輕人知能以生命對抗強大的外界力量,以悲劇完成愛情理想。

、都有對於愛情的執著

在受到外界反對之時,祝英臺並沒有放棄心中的理想,她早就報有必死之心,所以當花轎路過梁山伯的墳墓時,她下轎哭訴三年同窗之情,回憶和梁山伯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或許是她的真摯感情打動了上天,梁山伯的墳墓開裂,祝英臺毫不猶豫你跳進去,最後和梁山伯雙雙化蝶飛舞,這段故事裡的兩位年輕人,以忠貞的愛情,執著踐行著「天長地久」的諾言。

朱麗葉在受到家族壓力之時,去求助神父幫忙,神父為了化解兩家的恩怨,同時也成全兩個年輕人的愛情,給了一份可以偽裝成假死的藥,朱麗葉假死以逃避和帕斯伯爵的婚禮。而執著的羅密歐並不知道細情,以為朱麗葉已經死去,悲痛欲絕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棺槨前自殺。朱麗葉看到羅密歐離去,又豈能苟活於世,於是也死於羅密歐身邊。

兩對年輕人用生命詮釋了愛情的意義,借用一句古詩「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02不同點

一、東西方愛情的處理方式不同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書寫的愛情悲劇,文藝復興時代,各種新的思想,新的思潮如雨後春筍般的萌發。

文藝復興時代歐洲封建社會逐漸解體,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人文主義的誕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莎士比亞寫下《羅密歐與朱麗葉》,主要目的的是反對神權,反對禁欲主義,反對蒙昧主義。

羅密歐與朱麗葉產生的時代新興資產階級已經崛起,但是封建勢力依然固守著統治地位,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追求愛情,不惜用生命去與之對抗的力量,就來自封建家族。羅密歐與朱麗葉實際上是被莎士比亞賦予了另外一種意義,一種代表新興思想的代表,在這兩個年輕人身上,可以看到青春與活力,正好與死氣沉沉的封建力量形成鮮明的對比。

羅密歐從一開始並不是追求的朱麗葉,而是在追求羅瑟琳的過程中,偶遇了朱麗葉,在見到朱麗葉你美貌後,立刻摒棄了曾經熱烈愛戀過的姑娘,而朱麗葉也同樣為了羅密歐放棄了帕裡斯。

在羅密歐被流放的前夜,他們偷偷歡愉了一夜,莎士比亞反對禁欲主義的思想意圖就呈現出來。

梁山伯與祝英臺生活的時代,正是封建思想與道德教義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東方人追求愛情的方式,就比西方人含蓄蘊藉了很多,祝英臺儘管愛慕梁山伯,但是兩人都是受到過儒家教育的年輕人,更加深知「男女大防」的道德底線,《化蝶》裡曾有這樣一句唱詞:「同窗共讀整三載」,那麼這三載時間,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呢?「同床而睡,結腳而眠」,在柏拉圖似的愛慕裡,深深的壓抑著內心的波瀾,這就是封建禮教裡的「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十八相送中,祝英臺更是把那種女子的欲說還休的嬌羞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幾次三番的表白沒有被笨頭笨腦的梁山伯看穿。梁祝這種含蓄的愛情,更加容易被普通大眾所接受。整個故事的發展潤物無聲,自然發展,唯一的高潮部分就是結尾處的「化蝶」,羽化成蝶的神話,使大眾的同情得到了釋放。

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倫理道德上的不同,同樣是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更加熱烈奔放,而梁祝更加含蓄矜持。

二、情節的發展不同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發展自然而流暢,在前期求學之中,沒有任何突出的矛盾,兩個沉浸在愛情中的年輕人,讀書學習,祝英臺產生愛慕的過程,都像涓涓細流一般逶迤而出,沒有什麼大風大浪的事情發生,甚至到「十裡相送」都是平鋪直敘,不見任何波瀾起伏。

最大的矛盾衝突就是祝英臺回到家裡後,梁山伯上門求親被拒絕,後來抑鬱而亡,連故事的高潮部分都在結局處表現。

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就完全不同,整個故事充滿著無可調和的矛盾,故事的一開始就把矛盾推向了高潮,兩個家族的利益衝突。家族的衝突,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送到了風口浪尖上。

羅密歐追求朱麗葉的過程也是矛盾重重,當他愛著羅瑟琳的時候,他曾經讚美她:「丘匹德的金箭不能射中她的心;她有黛安娜女神的聖潔,不讓愛情軟弱的弓矢損害她的堅不可破的貞操。她不願聽任深憐密愛的詞句把她包圍,也不願讓灼灼逼人的眼光向她進攻,更不願接受可以使聖人動心的黃金的誘惑。」

羅密歐在沒有遇見朱麗葉前,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獻給了另外一位姑娘,這樣一個浪蕩公子,見異思遷的性子,怎麼也不能把他往深情款款的痴情男子上靠。這種文藝作品中的缺陷性表現手法,更突出了羅密歐這個人物的真實性,更加立體的展現了一個更豐滿可感的人物。

舞蹈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士比亞的戲劇從一開始就跌宕起伏,矛盾重重,仿佛男女主角有過不完的難關,得不到家族的認可,羅密歐還失手殺死了朱麗葉的堂兄,在兩人情愛繾綣之時,又因為誤會而雙雙殉情。每一個伏筆都為下一個矛盾埋下了伏筆,所謂「草蛇灰線,伏延千裡」就是這個意思了。

梁祝的情節發展順其自然,娓娓道來,更像是一篇清理脫俗的小詩,羅朱的愛情更像是奔騰的河流,激越慷慨,矛盾叢生。

三、男女主角的性格不同

梁山伯是一位受到過封建禮教薰陶過的書生,他純樸、自律,略顯呆板,在活潑的祝英臺面前,他更加的木訥無趣。

在祝英臺的三番兩次的表白下,他完全聽不懂其中的深意,還很生氣祝英臺含蓄的表白,當祝英臺委婉的表達,「你看井底兩個影,一男一女笑盈盈」,而梁山伯卻聽不出其中深意,甚至以為祝英臺在嘲笑自己,「愚兄本是男子漢,你不該將我比女人」。

比起勇敢表白的祝英臺,梁山伯迂腐呆板了去意趣,而反觀祝英臺,敢於在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禮教下,大膽的追求自己的愛情,這份勇氣,這份可愛,更是難得至極。

在反抗封建力量上,梁山伯只能消極的殉情,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而祝英臺大膽的反抗家族的安排,甚至在出嫁那天就抱著必死的決心。

羅密歐的性格更加熱烈,在追求喜歡的姑娘這件事上,更加主動。他熱情浪漫,容易得到女孩的欣賞,不管是他初次喜歡的羅瑟琳,還是後來愛上的朱麗葉,都能從他的身上感受到青春與激情。羅密歐性格溫和,熱情、直率、善良,就是他直率的性格把他逼到了絕境,他殺死凱普萊特家族的人(提伯爾特),殺死帕裡斯,都是忍無可忍的,都是情況所逼,都表現了他性格中的衝動,但是他對於所愛之人,可以放棄生命,又是一個純潔的孩子。

羅密歐的性格比起梁山伯來,更加直率,也更加富有反抗精神,羅密歐追求愛情更想是一團熱烈的火焰,燒死自己的同時,燃燒了別人。而梁山伯更像是一杯溫吞的白開水,雖然無趣,但是又不能離開。

朱麗葉美麗純潔,善良溫和,她更像一朵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在家族的利益面前,她保持冷靜的立場,她不囿於家族的限制,勇敢的接受羅密歐的愛情,為了愛情不惜以命相隨。

兩個故事的男女主角在愛情的表現上都是忠貞不渝的,但是性格各有差異,東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兩個來自不同國度的愛情主角,表現感情的方式也是大相逕庭。

梁祝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在魔幻主義的表現方式下,一個本該以悲劇結尾的故事,化成了浪漫主義的傳說,而羅密歐與朱麗葉,本來殉情後就是一個悲劇的完結,但是兩個家族因此恩怨消弭,又從一個悲傷的故事,變成了完美的結局。梁祝、羅朱的故事,是東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更是古典與浪漫的邂逅。

相關焦點

  • 梁祝:讓羅密歐和朱麗葉黯然失色的化蝶神話,究竟起源何處?
    西方人之所以會對《梁祝》如此熱衷,還是因為它和《羅密歐與朱麗葉》極為相似的殉情情節。唯一不同的是,《羅密歐和朱麗葉》是一部以殉情為結局的愛情故事,但《梁祝》卻以「化蝶」這樣亦悲亦喜的結局,成為中國一代代口口相傳的愛情神話。《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
  • 在看《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前,不要輕易否定愛情
    在這三個故事中,如果說有一個是你從未讀過或看過,卻在很早之前就已知曉結局的,那一定是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畢竟,《孔雀東南飛》是高中時期要求全文背誦的樂府詩,而大家從小到大總有那麼一兩次機會要陪著自己的長輩看戲曲《梁祝》。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
  • 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西安上演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嬌莉)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月8日晚在西安大華1935玖劇場上演。導演李垚說:「這是一部很Happy的悲劇」。在這部劇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相識、戀愛不是發生在舞會和陽臺上,而是在蹦迪的過程中。「黃梅戲」等戲曲元素也出現在舞臺上,念白由莎翁經典風格變成了融入方言、BeatBOX等元素的腔調,簡單易懂還接地氣兒。時下流行的各種梗也會從演員嘴裡爆出來。「梁祝」「天仙配」等同樣耳熟能詳的愛情故事,也被拿來調侃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
  • 欲望還是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史
    引子:羅密歐與朱麗葉痴迷的、盲目的、不遺餘力的追逐的到底是掙脫束縛後解放的快意?還是內心深沉的愛?到底是愛情的悲劇還是情慾的悲劇?讓我們一起去探尋他們內心的世界。 在故事的一開始,羅密歐說自己深深的愛上了一個姑娘,而且再也不可能愛上其他人,但是一天後,他就和另一個女孩結婚了。
  • 「藝壇雙巨頭」莎士比亞&古諾合作國寶級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來源於:黃河票務官網從古至今,描寫生死離別的愛情悲劇就十分地受大眾的歡迎。中國古代的知名愛情故事《梁祝》、《孔雀東南飛》等,英國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均是描寫男女愛情的悲劇著作。正是因為十分受大家的歡迎,因此這類作品的影視化、表演化的概率也很高。
  • 純音樂丨《羅密歐與朱麗葉》,世界上最美的愛情故事!
    《Romeo & Juliet 羅密歐與朱麗葉》 喬瓦尼·馬拉蒂 《Romeo & Juliet
  • 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
    3.這就是愛情的錯誤,我自己已經有太多的憂愁重壓在我的心頭,你對我表示的同情,徒然使我在太多的憂愁之上再加上一重憂愁。4.愛情本來是盲目的,讓他在黑夜裡摸索去吧。5.沒有受過傷的才,會譏笑別人身上的創痕。
  • 夜色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而最早觸動心靈的則是還在小學時,在媽媽不多的藏書中看到的莎士比亞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了。儘管那時還十分懵懂,不理解兩個家族為何要結成仇家,也搞不清兩位花季少年為什麼要喝下毒藥和用利劍刺進自己的胸膛。
  •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書筆記
    看完這本書後,我沉浸在故事情節中無法自拔,情不自禁又看完了電影版和劇場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一遍遍地回味中,體會著這一對註定相愛的戀人在累世宿怨中不停掙扎和反抗,為愛情犧牲的悲劇。「恨灰中燃起了愛火融融,要是不該相識,何必相逢!昨天的仇敵,今日的情人,這場戀愛怕要種下禍根。」這是朱麗葉在邂逅羅密歐並得知他是自己家族的仇家獨子後所發出的感慨。
  •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情壯烈,同名雪茄讓人無比驚豔
    一說起「羅密歐與朱麗葉」我想很多人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它是英國著名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經典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據說歷史上確有其事,它於1303年發生在義大利維羅納城。16世紀初,義大利人路易吉.達.波爾託寫了一則短篇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在小說中已見端倪。班戴洛從民間傳說中擷取素材,又借鑑前人以此為題材的作品,於1554年寫成了他的小說《羅密歐和朱麗葉》。這部經典小說被無數次搬上戲劇舞臺及大熒幕前,1996年由萊昂那多.迪卡普裡奧,克萊爾.丹尼斯主演的其電影更被無數影迷視為經典。
  • 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是什麼
    我感到愛情正是這麼一種東西。——《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可探討的問題就像四散開來的軌道,不知該往哪條道深入。但在我這個年紀,總是對愛情有著一兩點期盼和自以為成熟的見解,那就愛情這條道繼續往裡延伸。
  • 《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給了我一對翅膀,可以飛越荊棘的高牆
    1996年由萊昂納多和克萊爾·丹妮絲重新詮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金童玉女的加持下,成為眾多影迷心中堪稱不朽的經典版本。尤其在一首《kissingyou》搭配著兩人第一次四目交接在隔著一座繽紛熱帶魚穿梭的玻璃魚缸間,從剛開始評此試探著的追尋到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似乎都不言而喻了一段永垂的愛情故事即將就此展開。
  • 田沁鑫重排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士比亞原著裡的羅密歐騎馬執劍,魯赫曼的羅密歐敞著花襯衫開著轟鳴的跑車肋下夾兩支手槍,田沁鑫版的羅密歐則是穿著韓流潮衫騎著螢光色自行車。田沁鑫的設計是:這種「既懷舊又時尚」的自行車,意在表明「消逝的自行車時代」和「時尚的發展的中國」。群毆後是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朱家舞會上一見鍾情,熱吻數次,當晚海誓山盟——海誓山盟這一折有個學名叫「陽臺會」。
  • 聊《羅密歐與朱麗葉》,主要內容是什麼?作者是誰?結局如何?
    但時代在前進,這兩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會上一見鍾情,彼此相愛,於是家族的怨仇與個人愛情之間便形成了尖銳、巨大的戲劇衝突。羅密歐與朱麗葉都無視於家族的仇怨,他們輕蔑地覺得,妨礙他們結合的只是枉具虛名的姓氏。真正的愛情,使他們變得勇敢而無畏,他們背著父母到勞倫斯神父的寺院裡秘密成婚,最後他們為了反抗封建家族勢力和封建的包辦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譜寫了一曲最為悲壯動人的愛情頌歌。
  • 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中萊昂納多帥氣的羅密歐
    《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戲劇史上是著名愛情悲劇之一,問世之初便在舞臺演出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熱情充沛,詩意盎然,洋溢著浪漫氣息和喜劇氛圍,深受著大眾喜愛,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演出頻次最高的幾部作品之一, 直到現在還再以各種的改編形式搬上舞臺和屏幕。
  • 《羅密歐與朱麗葉》:用向死而生的勇氣,去譜寫青春的輓歌
    這種血淚共同奔流的感受,不是悲傷,而是我仿佛能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找到積鬱在心中已久的問題的答案,因此而喜悅激動的落淚。我認為文學的本質是用來書寫人的生命經驗,和傳遞人類最普遍的情感價值。而開場詩中幾行詩已經明確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傳遞的生命價值。即人對命運,愛情和死亡的感受與思考。什麼是愛情?
  • 「羅密歐與茱麗葉」,不只是莎士比亞的悽美愛情故事!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被名人稱之為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帖切又富於藝術性,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動。簡單的比喻把西方的愛情故事東方化。《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是一部偉大的愛情戲劇。
  •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居,義大利維羅納
    維羅納朱麗葉故居維羅納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莎士比亞悲劇及其喜劇「維羅納的兩位紳士」而聞名。 維羅納舊城曾經是羅馬帝國早期統治時期最強大的城市,如今擁有該國保存最完好的舊區之一。 因此,舊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美麗的義大利之城,維羅納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和感傷了多少人,而他們的故鄉正是美麗的義大利城市維羅納。維羅納,在拉丁語裡寓意著「極高雅的城市」。這裡,東臨威尼斯,南接羅馬,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米蘭,自古便是一個軍事要塞。
  • 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泉州站,演繹經典的故事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你一定知道和了解,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泉州站2020經典的故事、經典的愛情,用芭蕾的方式演繹出不一樣的精彩和不一樣的愛情!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泉州站時間:待公開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泉州站地點:泉州 | 泉州大劇院父母反對的愛情你們會繼續堅持下去嗎,在愛情和現實之間你會做出怎麼的抉擇,經典的故事、經典的劇情,關於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故事,芭蕾的方式演繹不同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