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過去聊城一帶,原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梧桐林。在林中有一棵像碾盤粗的桐樹,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樹上住著一對鳳凰,統率著這林中百鳥,生活得十分歡快。可有一年忽然發了大水,東海的一條黑龍,乘著洶湧的波濤,來到了此地。它見此處樹木成林,百鳥爭鳴,就想將此地霸為己有,可鳳凰不肯,雙方就爭鬥起來。公鳳凰與黑龍鬥了一天一夜,因敵不過黑龍,被活活累死了。母鳳凰由於腹中有蛋,怕絕了後代,將無法為丈夫報仇,便暫時離開了這裡,鳥王一走,百鳥俱散,桐樹被水泡爛,從此這兒就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就起名叫它東州湖。黑龍也就在此地安了家。
有一年,管轄東州湖的地方官,到這裡巡視時,看到這裡湖水透明,景色迷人,是塊好地方,便打算在這大湖中建造了一座湖城。主意已定,便給皇帝奏了一本,皇帝閱準後,拔來了建城費用,這位官員就到處尋找能工巧匠,準備動工,可工匠們一聽說要在湖中建城,都感工程艱難,均搖頭推辭,這下可使地方官作了大難。
這天夜裡,地方官剛要睡,忽然夢見一隻鳳凰,從天空飛來。它停在半空,對地方官說道:「你要想建城,不就會有倆人來幫助你,一人叫王東,一人叫王昌,你要囑咐四門衙役,千萬不要錯過了他們。」說完,展翅飛去。這地方官醒來,知道是仙鳥託夢,於是便吩咐四門守衛衙役,注意查問叫王東和王昌的人,凡有叫此名者,就以高師相請。
那鳳凰為何託夢地方官,建城要有二王相幫呢?說起來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上面說過,母鳳凰離開後,本想自己生兒育女,將來好報仇。可沒想公鳳凰死後,由於母鳳凰過於哀傷,雖按時生了倆蛋,都未孵育出來。母鳳凰沒了法兒,便借了一位畫工之手,變化了己身。這時,東州湖邊,有一位叫王成的單身農民。他在集上見一張鳳凰畫得甚好,便將其買回家中。沒想到,這畫貼到牆上,白天是只鳳凰,晚上卻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姑娘,走了下來。開始她幫助王成燒水做飯,後來時間長了,就和王成結成了夫妻。自名為鳳姑,不到三年便生了二子。一等兄弟長大成人,鳳姑向他們敘說了黑龍霸佔東州湖的細節。為使他們有朝一日為東州湖百姓除惡建功,便帶他們遠離家門,去拜仙學藝去了,因為其父姓王,所以哥哥起名叫王東,弟弟起名叫王昌。鳳姑聽說要在東州湖修建城池,感到報仇的時機來了,於是便決定向讓二子幫助修好城池,爾後再待機向黑龍報仇。
這日王東、王昌遵照母親囑咐,主動來找官府。在城門口一通姓名,守城衙役一聽來了王東、王昌,似見了貴人,連忙帶去見了地方官。地方官更是熱情相迎。酒宴之後,地方官問二王兄弟,要建此城,需先籌何種工料?王東道:「深水之中建城,基礎為重,形體為首,我弟善其圖形,精其木工,可先備大船十艘,樁工五百人,聽其分派;我專其壘砌,可招石工千人,聽我指派。」地方官一聽,他們只要工匠,卻不講工料,於是問道:「那建城工料需要多少?」王東道:「欲打好基礎,需樁木五千,方石十萬塊。」地方官一聽,為難地說:「哎呀,如此多的樁石,本官可一時難以籌辦!」王東道:「樁石不必你們籌辦,到時自有船隻送來,你們只儘快把工匠招齊,也就行了。」地方官一聽,甚是高興。於是忙分派衙役,往四鄉徵招去了。不幾日工匠招齊,就只等動工了。這天,大家正不知樁石從何處運來,只見湖面的遠方忽然來了百條大船。船上不見船工,卻都撐著鳳頭大帆,乘風破浪,向料場開來。人們向上空一看,原來有一隻鳳凰在給船隊領航。船靠料場,工匠們連忙搬卸。一看樁木,不但粗細一樣,且數目正好。那石塊也不僅方方正正,正好十萬,且每塊中間,都按樁木粗細開有圓孔,大家知道,這是鳳仙相助。都欲叩頭相拜時,只見那空中鳳凰,鳴叫了三聲,便展翅又引船隊飛走了。
工料已齊,王昌便帶領船隻和樁木向湖中出發了。他按照事先畫好的圖形,定了點,先讓樁工一條條打下了樁木,這邊,王東指揮著石工,把石料按樁串鋪。就這樣,兄弟二人指揮工匠,一連幹了九九八十一天,一座方方正正,四面全為扭頭門的湖城基礎,就全部建成了。王東對地方官說:「基礎已就,壘磚起牆甚易,我們學藝甚忙,只好先告辭了。以後如需相助之事,定會再來。」地方官挽留不住,謹以厚禮相贈,兄弟二人均分文不取,便匆匆離去。
這地方官又招來工匠,燒磚備灰,照二王兄弟壘好的基礎,經過數年的壘砌,一座雄偉壯觀的湖城,終於建成了。人們為了紀念鳳凰在建城中運料的功績,便將該城起名為鳳凰城。鳳凰城建成後,由於此地水產豐富,商賈雲集,便很快昌盛繁榮起來。可誰知,在建城期間,這湖中黑龍恰巧去東海探親去了。等他回來一看,這湖中竟出現了一座雄偉的城府,心中十分惱怒,便立即興風作浪,要把這新城摧毀。一時間,天空中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湖面上狂濤四起,水漲數尺,使新城搖搖晃晃,眼看就要傾倒。城中百姓,不知得罪了哪家天神,便紛紛在城頭上焚香叩頭,祈求寬恕。可是這不但不靈,反而風浪更兇。正在這時,王東、王昌兄弟卻應時趕來。他們對百姓說:「這是湖中的黑龍在作怪,只有將它趕走,才能保住城府。」說完,倆人縱身一躍,全跳入水中,一起與黑龍搏鬥起來。只見黑龍躍出水面,張牙舞爪欲抓二王兄弟。二王兄弟一人抱住龍頭,一人抓住龍尾,揮起拳頭,就是一陣好打。黑龍哪肯示弱,它猛一搖頭擺尾,將二王兄弟摔出好遠。二王兄弟趁黑龍向他們撲來,一挺身子,又雙雙跨上龍背,黑龍抓咬不著,便在水中翻滾起來。他們就這樣拼鬥了一個時辰,眼看二王兄弟又要被摔下,天空忽然飛來一隻鳳凰,它高聲鳴叫了三聲,只見它從身上叼下兩隻長長的羽毛,喊了一聲「孩兒接劍」,羽毛頓時變成了兩把利劍,向二王兄弟落去。二王兄弟將劍接住,一個砍向龍頭,一個砍向龍尾,湖水頓時變成鮮紅的血濤。黑龍受傷不敢戀戰,身子一沉,尾巴一擺,鑽進水底扒出一條水道,逃往東海去了。
黑龍雖然負傷逃走了,可被它扒出的一條水道,卻冒出滾滾激流,使水面眼看升高了許多。鳳凰見此,在空中喊道:「孩兒,此水通海,難以阻擋,為了拯救鳳凰城的百姓,你們只有獻身了!」二王兄弟聽此,先後鑽入水下,用身子堵在了水道口上。
水不再冒了,風雨雷電也停息了,鳳凰城又恢復了平靜。天空的鳳凰見全城的百姓又向它頂禮拜謝,又放聲鳴叫三聲,不知是對百姓的回謝,還是對二王兄弟的哀悼,便展翅飛走了。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二王兄弟獻身救眾人的高尚品德,便取二人名字的兩字,將鳳凰城改為東昌府了。
[內容搜集自網絡]
聊城最具影響力的微信媒體
① 【說聊城】微信號:shuoliaocheng
② 微信推廣、合作請聯繫微信:2929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