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最好賣的100款玩具:潮玩、玩偶在列,IP衍生品受歡迎

2021-01-11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 Dkphhh,36氪經授權發布。

亞馬遜在不久前放出今年的假日季玩具Top100,意在幫顧客提前選出適合在聖誕節假期送給孩子的禮物。

雖然叫Top100,但亞馬遜選出的玩具有111個,他們也沒有為這些玩具排一個具體的名次,而是集中放在了一個導購頁面。按照官方說法,這些玩具由他們的專家團隊挑選,選出的都是爆款單品。

這111個被選出來的玩具基本涵蓋了玩具的各個門類,從毛絨娃娃、人形、賽車,到最近火熱的潮玩和STEM教育玩具,基本都有涉及。甚至還有一些稱不上玩具的東西,例如兒童三輪車和任天堂Switch。

在去掉了一些不算玩具的東西之後,我們粗略的給剩下的106款玩具分了個類,情況如下表所示。

亞馬遜現在已經成為玩具公司最重要的分銷渠道之一。

根據Profitero給出的數據,玩具反鬥城倒閉後,有33%的美國人和40%的英國人在購買玩具時會首選亞馬遜。

從趨勢來看,網購未來也有可能成為美國人購買玩具的主要方式。

而且,三大玩具品牌——樂高、孩之寶和美泰的線上玩具銷售,基本完全依賴亞馬遜。

鑑於亞馬遜在玩具銷售領域的地位,這個榜單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夠反映市場的變化。

市場向低齡化方向發展,STEM玩具成為新寵

從表上我們能看出,娃娃玩偶類的玩具數量最多,幼童類玩具和益智教育類的玩具也都有10個以上入選Top100。這一類玩具和其他用戶年齡層次分布比較廣的玩具不同,它們基本面向低齡市場。

在入選Top100的106個玩具中,這類玩具佔了47個,佔比接近一半,這說明低齡向玩具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我們在一天淨利潤1547萬元的樂高,隱患在哪兒?一文中對當前玩具市場的分析或許可以這種解釋扎堆低齡市場的現象。

玩具公司本來的基本盤是幼兒市場和兒童市場。隨著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的逐漸提高,兒童的注意力逐漸被手機吸引。我們提到過3個統計數據:

既然大齡兒童市場和青少年市場被智慧型手機「降維打擊」,現在的玩具公司只能在幼兒市場發力了,畢竟這些小朋友還不會用智慧型手機。

當然,玩具公司也沒有坐以待斃,在這106個玩具中,我們也能看到它們電子化的嘗試。

美泰旗下的風火輪品牌賽車玩具推出了一個「智能賽道追蹤系統」。通過這個小裝置,玩具賽車能夠和美泰之前推出的賽車手遊聯動。玩家在這個裝置上啟動賽車,手機上的賽車也會隨之啟動。

做教育類玩具的OSMO乾脆以教育遊戲公司自居,它們在亞馬遜上銷售的玩具都要搭配專門的App使用。如下圖所示,孩子與玩具之間交互的結果最終都會顯示在屏幕上。

OSMO已經用這種簡單的交互方式,設計出了多款玩具和遊戲,覆蓋了識字、算數、繪畫、編程等早教領域,還和學校展開了合作。

目前教育類玩具也是行業內的一個趨勢,今年亞馬遜選了10個教育類的玩具,除了OSMO還有6個,在剩下的這幾個早教玩具中機器人佔了3個。不過這些售價在60美元左右的機器人離真正的「可編程」還有很遠的距離,主要是通過一些按鍵指令控制機器人移動。

去年,受玩具反鬥城倒閉影響,美國的玩具產業4年來首次出現下滑,產值下滑了2%,但這種下滑並沒有影響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縮寫)類玩具的銷量,根據市場調研公司Technavio給出的報告,一直到2023年,教育類玩具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都能維持在5%左右。

亞馬遜自己也看準了STEM玩具這個逐漸成長的市場,推出了一個玩具訂閱服務STEM Club,只要每1到3個月付19.99美元,就能每1到3個月收到一箱STEM玩具。同時它們還對年齡層次進行了劃分,分為3到4歲、5到7歲、8到13歲。

傳統三大玩具公司也都進入了STEM類玩具市場。

孩之保和美泰分別在2017、2018年進入STEM玩具市場。樂高雖然沒有專門的STEM品類,但也深耕教育市場多年,有樂高教育業務線,不過,這些被當作「教具」的樂高積木不會賣給小朋友,而是賣給學校和各種培訓班。

在開箱視頻的帶動下,盲盒潮玩走向大眾化

在表格中,潮玩類的玩具達到了11個,佔比超過10%。

在美國,這種有一定設計感的玩具一般會被歸類到「可收藏玩具」或者「開箱玩具」,也就是盲盒。

得益於經濟和文化優勢,美國一直是全球潮流玩具的第一市場,其次是歐洲,近幾年亞洲市場也開始出現顯著增長。

數據顯示,給自己賣玩具的美國人中,千禧一代(19歲~37歲)佔50%;X一代(37歲~54歲)佔33.33%;嬰兒潮一代(≥55歲)佔18%。

另一家零售巨頭沃爾瑪也在不久前刊出了假日季玩具購買指南,上面開箱類玩具也有不少。

因為美國收藏文化濃厚,所以市場上一直有針對成人玩家的玩具。例如TY公司生產的Teenie Beanie 系列毛絨玩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一直從上個世紀賣到現在。它們過去和麥當勞合作推出的隨餐玩具已經在Ebay上也被炒到了天價。

這次亞馬遜的Top100裡就有兩款eenie Beanie的毛絨娃娃。

根據NPD Group統計的數據,去年美國最暢銷的玩具品牌是L.O.L. Surprise!。它們的主要產品就是盲盒,也賣「所見即所得」的普通人形玩偶。這次統計的裡,L.O.L. Surprise!的玩偶佔了3款。

L.O.L. Surprise!能在美國火起來和YouTube的開箱視頻有很大關係,目前播放量最高的一期開箱視頻播放量超過了3000萬,L.O.L. Surprise!也推出了官方頻道,目前這個官方頻道的訂閱者有115萬。

開盲盒這種方式激發了人們的對玩具的期待,L.O.L. Surprise!等盲盒品牌也踩準了這種心理,把包裝做得越來越複雜,開箱過程的儀式感也越來越強。

L.O.L. Surprise!有一款售價接近30美元的Bubbly Surprise,包裝比10美元左右的普通款更大,是一個手提箱,盲盒主體被一層特殊的粉末包裹。玩家在開箱的時候要用水將粉末溶解,才能看到最裡面的盲盒。

另一家入選亞馬遜榜單的Blume Doll也推出了一款開箱過程很特別的盲盒。玩家在撕開包裝以後,要給盲盒的頂部「澆」一點水,然後盲盒裡的玩偶會自己「生長」出來。

L.O.L. Surprise!背後的公司叫MGA娛樂,他們前一款比較有知名度的產品是Bratz dolls,也是一款潮玩類產品。MGA娛樂在2016年推出L.O.L. Surprise!時,其實是想趁著開箱視頻的潮流,做出一款適合開箱展示的產品。如今看來,他們又創造了一波新的潮流。

L.O.L. Surprise!在美國大火後,MGA向美泰提出了多次合併邀約,但都被美泰拒絕了。

視頻網站上2分鐘的兒歌IP也能做周邊

在亞馬遜收錄的106個玩具中,有38個都屬於IP衍生品,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迪士尼依然佔據了大頭,有11款玩具的IP來自迪士尼旗下,如果繼續細分的話,來自漫威IP的玩具最多。如果把《蜘蛛俠:英雄遠徵》算在內的話,今年有3部漫威電影上映,今年毫無疑問是漫威的大年。

繼續按IP所屬公司排名,樂高和美泰能排在第二、三位,它們分別由6個、5個IP玩具入選。不過這兩家公司的IP原生載體都是玩具,雖然有向其他媒介嘗試,但都難以稱得上成功。

今年上映的《樂高大電影2》成本9900萬美元,最終卻只收穫了1.913億美元的票房,按票房分帳規則估算,華納大概率虧本了。美泰和環球合作的芭比系列電影只有DVD發行,性質基本和國內的網絡大電影差不多,從來沒有登上真正的大銀幕。

除了知名IP以外還有一些在北美比較有影響力的兒童動畫IP玩具,它們比較分散。雖然在大眾之中知名度也不高,但小朋友肯定很喜歡。

值得一提的是兒歌IP《Baby Shark》也出了周邊玩具——一隻19.97美元的毛絨鯊魚。

《Baby Shark》在今年年初,憑藉簡單粗暴的「洗腦神曲」風成功吸引了美國聽眾,空降Billboard第32名。

不過這並不是一首新歌,早在2016年它就被上傳到了YouTube上。現在《Baby Shark》的累計播放量達到了34億。我們在今年五月份寫過一篇關於它的推文(兒歌視頻是怎麼變成一門生意的?),當時它的播放量還只有26億--短短4個月,它又漲了8億播放量。

發布兒歌視頻的頻道Pinkfong屬於一家專門做兒童內容的韓國公司Smart Study,這個頻道現在有2320萬訂閱者。

這次Baby Shark玩具進入亞馬遜Top100並不奇怪,嚴格意義上講他們已經是玩具行業不可小覷的新生勢力。

去年,Pinkfong品牌的產品數在亞馬遜平臺上銷量激增,旗下發聲玩偶在玩具類品牌銷量位居第二。並且品牌的用戶訂閱數超過了小豬佩奇和迪士尼。


相關焦點

  • 「後浪」一擲千金追「潮玩」:哥買的不是玩具,是寄託
    國潮、盲盒、授權IP,是當下玩具業的潮流趨勢。近日,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意味著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要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了,盲盒背後的玩具業大時代已然到來。為何年輕人會對「潮玩」(朝流玩具)一擲千金?小玩具背後藏著怎樣的大商機?
  • Toby加入十二棟文化 國創IP搭上「潮玩」快車
    「潮玩」僅僅是盲盒嗎?十二棟文化給出了另一個答案,」潮玩經濟「是「潮品+玩法「的新經濟業態。當娛樂化漸漸成為 90 後、 95 後的生活常態,成為年輕群體彰顯態度和自我的一種生活方式,「潮玩」代表的娛樂化消費,就成為一種擁抱新消費大軍的商業趨勢。
  • 一個玩具200w?風靡潮流圈的潮玩展來啦!價值百萬的限量款玩具,真香!
    潮玩就是潮流玩具、藝術玩具  是藝術家的原創IP  生產發售的數量非常非常少  比起「玩具」  潮玩的核心其實是「藝術品」  大家一定 看過村上隆的太陽花、  眼睛打叉的骷髏頭玩偶、  有無數「皮膚」的「積木熊」……  這些熟悉的形象都是潮玩  周杰倫、權志龍、黃子韜
  • 盲盒、玩具和娃娃機成為年輕人新寵,「潮玩」的中國式機會
    衍生品新零售公司「萌趣」在2018年底決定整體轉型做原創潮流玩具。 過去數年,萌趣手握哆啦A夢、Hello Kitty等多個知名動漫IP的衍生品開發權,並已經在上下遊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在全國各大購物中心,萌趣開設了四十餘家哆啦A夢主題店鋪,以售賣獨立設計生產3C衍生品與玩具為主。
  • 娃娃機盲盒受追捧 潮玩成IP消費新出口
    原標題:潮玩成IP消費新出口  線下娛樂消費正在加速復甦。看上中國的線下娛樂生意,IP運營的老牌「優秀生」日方娃娃機漂洋過海,和中國的網紅娃娃機品牌「聯姻」,並透露了未來繼續在國內共同開設線下店的計劃。與此同時,另一新零售潮流玩具品牌、盲盒巨頭泡泡瑪特傳來赴港上市的消息。
  • 「潮玩教父」劉建文:玩具就是上山下海
    同那個年代的眾多年輕人一樣,劉建文的成長軌跡中,一直有著一款兵人玩偶的陪伴,那就是特種部隊【G.I.Joe】人偶。【G.I.JOE】系列人偶玩具作為美國玩具公司孩之寶(HASBRO)推出的全球首款公仔玩具,特種部隊系列玩偶精細的造型設計與漫威等漫畫公司合作的劇情加持,使得其自推出伊始即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喜愛
  • 潮流玩具行業深度報告:直擊Z世代消費心理,盲盒出圈時
    其中IP是產業核心,IP提供者如潮玩設計師、IP授權方負責初始的IP培育和設計;IP運營方負責IP的潮玩屬性再設計以及產品化,一款成功的盲盒產品,不僅需要知名熱門或小眾吸睛的IP形象,也需要符合市場審美的產品化設計與製造。渠道方面,潮玩產品的渠道不斷多元化,從線下零售店到無人零售機,再到線上商城、微信小程序、二手交易平臺、展覽會等,產品和渠道擴張推動潮玩從小眾走向主流。
  • 除了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還有這些潮玩公司可以關注
    LAMTOYS,是該公司的自主潮玩品牌,提供變色龍西遊記盲盒系列、LAMTOYS變色龍第四彈半機械玩具、LAMTOYS變色龍第二代盲盒系列等產品,也在售賣小馬寶莉、海賊王等IP的盲盒。LAMTOYS是一個中高端潮流玩具供應商,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18日,是一家私人企業,由丁友秀100%控股。未來,公司將把LAM TOYS打造成孵化潮玩企業的平臺。
  • 2020-2021 設計趨勢ISUX報告·潮玩篇
    如果我們將玩具行業按照潮流屬性及獨立IP兩個維度進行分類,我們將會得到下圖。其中右上角用虛線標出的便是我們所定義的潮玩。 服裝有潮牌,玩具也有潮牌。我們把這一批由知名藝術家打造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即賣得好)玩具公仔稱之為潮流玩具(簡稱「潮玩」)。
  • 泡泡瑪特60億估值=潮玩+藝術+IP+盲盒+情緒價值+行為經濟學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潮玩品牌會以「潮玩」這個名堂開店,裡面或有黑科技,或有創新遊戲等與消費者互動形式,進而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而這,也是一種實體商業迭代升級的呈現。「潮玩崛起 剁手實力第一」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 泡泡馬特靠著一款盲盒玩具衝擊IPO 喜茶喊出「萬物皆可喜茶」 IP...
    《冰雪奇緣》一條同款公主裙賣了4.5億美元 為什麼我卻買不到《哪吒》同款插兜褲?疫情下,全球的文娛業都按下了暫停鍵。但圍繞IP的遊戲、拼圖、積木、玩具一次次被賣爆,甚至《冰雪奇緣》的原聲數字專輯也銷量大漲。提前在衍生品上有布局的IP,似乎在這個特殊時期自救了一把。IP衍生品又一次成為行業熱題。
  • 夏天到了,歐美孩子最喜歡這些玩具~
    玩具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吧~受疫情影響,美國眾多家庭正轉向戶外運動,以應對社交隔離措施、學校停課給孩子帶來的煩惱。根據NPD集團數據,美國玩具行業4月份銷售額增長了22%,其中戶外和運動玩具增長了1.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1%。戶外運動類玩具對整個玩具行業的增長貢獻了53%。
  • 最適合孩子的 「高逼格」玩具,你玩過幾款?
    今天中外玩具網將給大家整理外媒engadget推薦的十二款「高科技」玩具,這些玩具保證能讓孩子玩到停不下來。  ▌1.數碼夢幻屋 SkyrocketPixel Stars Dreamhouse  SkyrocketToys 出品。
  • 潮玩暢銷榜與背後的創業公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潮玩盲盒賣得好的,還有這些公司 1)MaosouHouse貓受屋,66.6萬粉絲 MaosouHouse貓受屋,淘寶金牌賣家,10年老店。 作為淘寶手辦模型行業資深老店,貓受屋一直致力於經營手辦模型、官方周邊等ACG領域商品。
  • IP+渠道+社群運營 泡泡瑪特(09992)如何引領潮玩大市場?
    潮玩市場:參考全球市場大有可為,泡泡瑪特市佔率第一  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潮流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優質潮流玩具IP在市場上成功孵化,全球潮流玩具市場持續維持兩位數增長。受中國潮流玩具的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所推動,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預期於2024年達到人民幣763億元,對應複合年增長率為29.8%,預計2024年將佔到全球潮玩市場的25%左右市場份額。
  • goco夠酷潮玩將在2020潮流玩具線上展精彩亮相
    線上展也能逛個夠~2020年12月26日晚20點,ChinaJoy將攜手Suplay(STF)在Suplay小程序直 播間舉辦年度收官潮玩線上展——2020 CJTS x STF潮流玩具線上展。作為全球數字娛樂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之一,ChinaJoy將潮流玩具與數字娛樂相結合,衍生出一個年輕的展會品牌ChinaJoy Toy Show(CJTS)旨在打造屬於國內最專業的亞文化生態圈。
  • 泡泡瑪特生態解析(一):解構潮玩行業爆發起始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將其整理為三個部分:1.解構潮玩行業爆發起始2.如何從0到1構建行業生態3.潮玩生態位佔領要訣希望這些分享能帶給創業中的朋友帶來一些啟發。什麼是盲盒?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大多是專業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各種公仔模型、手辦玩偶等潮流玩具。盒子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款潮玩,能不能抽到未公布的隱藏款,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這種未知的刺激,讓很多人慾罷不能。就這點來看,這和買彩票頗為相像,都有賭運氣的成分。
  • 中國電影衍生品賣不好,是醜還是貴?
    但是在我們調研過程中,發現有九成消費者知假而買假,其中近四成用戶購買盜版是因為無正版商品可買,還有五成消費者是衝著價格便宜去的,其常見的解釋是:孩子玩具太多,反正玩幾天就不玩了,就沒必要買這麼貴的。其中最受歡迎的便是上圖中的這套福娃毛絨玩具,根據尺寸不同,價格在200~400元之間,這在當時已經算是高價衍生品了。這說明中國百姓不是沒有消費能力,但是需要氛圍的激發。如今9年過去了,雖然福娃未被人遺忘,但吸金能力大大消減,該套福娃目前在電商平臺上打折只需80元,銷量僅僅個位數。我們打造了全民IP,卻延續不了其銷售壽期,這點真的應該學學迪士尼。
  • 一隻玩具熊賣到120萬元,玩具公司Medicom Toy是如何做到的?
    在2019年4月舉辦的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吸引了近十萬人參加,許多商品銷售一空。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曾透露,單價59元的潮玩Molly,一年能賣出400萬個。 在中國的潮玩市場變得如此火熱之前,就曾有外國的潮玩品牌成功進入中國。產品有著熊外形的BE@RBRICK是世界範圍內知名的潮玩品牌,也是最早在中國獲得較高知名度的潮流玩具系列之一。
  • 盲盒撐起泡泡瑪特千億市值 潮玩行業「漲潮」
    記者了解到,盲盒的特別之處在於,買家在購買之前不能提前知道裡面的內容,買到哪款玩偶也全憑運氣。正是盲盒帶來的這種未知的驚喜,讓很多人表示「一入盲盒深似海」「根本停不下來」。除了這種未知的刺激,盲盒系列產品還給消費者帶來了一種收集欲。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就是:「收集盲盒和吃乾脆麵收集水滸卡的是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