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九
激情燃燒的歲月
——鐵道兵十三師六十三團高射機槍連在援越抗美戰爭中
(連載四)
下篇
團高射機槍連奮鬥在三線襄渝鐵路上
1、1969年4月起,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援越抗美部隊分批分期回國。鐵道兵63團也分為幾個專列回國。我們團直屬高射機槍連與團機關一起,坐著指揮車,經同豋站入境。因為是我們是指揮專列,所以在廣西憑祥和湖北襄樊都受到當地政府組織的歡迎演出。回國後,63團歸建鐵道兵十三師,參加國家戰備鐵路建設。當時,全國落實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在四川雲貴,陝西南,湖北湖南西展開大規模的軍事工業以及與打仗相關的重工業建設。這一地區,我們國家叫著大三線。襄渝鐵路(湖北襄樊至四川重慶)即是三線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支持四川建設的重要運輸線,全長?公裡,投資億,由鐵道兵13師,10師??承建。63團承建襄渝鐵路湖北穀城縣境內一段,團部駐石花街,高射機槍連駐石花附近的前鋒公社前鋒大隊。連首長及工作班住在公社辦公室,班排住旁邊的一棟倉庫,炊事班住倉庫旁邊的值班室。倉庫較大,除連隊九個班50多人住宿外,還隔出一個學習上課開會的三用堂,隔出一塊供大家洗澡的地方。這時連隊的幹部是:連長莫興德,指導員陳躍林,副連長楊孝才,副指導員王元龍,排長何忠榮,王芳凡,王秋生,司務長王文興。工作班有文書王光榮,衛生員毛道榮,通信員李名舉,理髮員(長陽兵,記不起名字)。高機連已在回國時將高射機槍及相關裝全部上交,只保留普通武器配備,連隊名稱仍稱高射機槍連。當時連隊的主要工作是為鐵路建設中混凝土準備砂石料。在前鋒公社南邊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流過,河灘上沉積著大量的米黃色的砂,其中含有少量的河卵石,砂中含泥成份極少,是優質的混凝土材料,這真是老天爺賜給我們的貴重禮物。連隊戰士們每天推著翻鬥車,帶著鐵鍬和篩砂的鐵絲網篩子,到河灘上去篩砂,把砂與河卵石分開堆放,然後裝上翻鬥汽車,送到各個工地。
2、這種日復一日,月復一日的篩砂石裝砂石的工作似乎平淡,在我的記憶中留下的也不大多。但另外幾件事卻讓我記憶猶新,甚至永生難忘。一是極左思想,階級鬥爭,無限上綱給群眾帶來的傷害。我即是受傷者之一。1969年5月,一批廣西籍新兵要分到我們連,到來的前天睌飯後,指導員陳躍林突然向我交待任務,說明天要歡迎新兵,幫他寫篇講話稿。我是文書,理所當然應當做,於是連夜為他趕寫了大概要講半個小時的稿子。因為太晚了,便沒有審核,第二天一早就交給他了,他當時也沒看,吃過早飯就去開歡迎新兵的會。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開完會他帶著冷冰冰的臉找到我,說你怎麼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打倒了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寫成了「無產階級司令部」,這可是政治上的錯誤。我拿過稿子看了看,自然心中十分懊悔,我一句話沒說,把那個「無」字改為「資」字。可陳指導員卻說,這事情太大了,現在改過來也不行。說完他就回連部去了,我站在原地大概十分鐘沒動,估計大禍臨頭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等著吧。我回到連部時,陳對我說,巳把此事向團保衛股匯報,保衛股要來人對我進行審查,並要我把保管文件槍枝彈藥的鑰匙交給理髮員,人不能離開連隊活動區,手頭的工作停下來。這一下子,讓我頭都大了,我到底犯了什麼錯,象對待「黑五類」一樣對待我。
當天下午,保衛股來了一名幹部,首先我談談問題發生的詳細經過,我如實回答了,那幹部沒說什麼,只說了句,你態度是好的。接著他們又把我的檔案拿出來,大摡是查我的出身家庭社會關係有無重大歷史問題,還看我入伍前後有無劣跡。估計什麼也沒查到,所以在吃晚飯時,那位保衛幹部主動叫我吃飯去吧。第二天,專門為我的這個事開了半天會,參加會的有保衛幹事,連長指導員,另外在連進行四好連隊初評的工作組成員作訓股長符智斌,司令部政治協理員楊亦潔也參加了。會上誰怎麼說我不知道,但散會後符股長對我說,你這個事定性為筆誤,沒事,還是好好幹。保衛幹事立即回機關去了,可是指導員找我談話說,你的這個錯誤雖然定性為筆誤,但筆誤也是錯誤,文書還是當,鑰匙還是交你,但這次初評就不要評你為五好戰士了。其實我覺得太冤枉。我連夜為他趕寫材料,出個筆誤算什麼,給我指出就行了,何必還向保衛部門報告,還進行審查,限制人生自由,取消評為五好戰士資格。我們潛江兵何治松也是受傷者之一。何治松,矮個子,很結實,能吃苦,心直口快。有一次幾個戰士一起議論林彪,他說「我看他手中老拿本毛主席語錄,眼睛長的就象個奷臣樣。」不知誰把這話向連隊幹部報告了,這可是嚴重的政治錯誤,林彪是副統帥,是憲法規定的毛主席的接班人,說他象奷臣,這還了得。於是他被給予記過處分,並於當年讓他退役。何回老家後,因為部隊的鑑定不好,別的退伍軍人都安排了工作,但不安排他。9.13事件後,林彪判黨判國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何治松經申訴得以平反,地方上也給他安排了工作。
3、那時備戰氣氛很濃,蘇聯在我國邊境陳兵百萬,隨時可能打仗,而且在珍寶島已經打響了,所以各部隊增加了軍事訓練課目。除了刺殺投彈射擊等基本訓練外,增加了緊急集合,野營拉練等。緊急集合是為應付突發事件,野營拉練是為了提高部隊野外生存能力和人員體能。記得有一次全連拉練,大家背著被包,扛著槍,帶著軍用水壺和與戰鬥相關的東西,走一條山路,有時上山,大家負重30多斤,越走越難走。但是幹部喊著,不能休息,不能坐下,必須全速前進。我的體力差些,但我不用背槍,所以還能跟上。那是冬天吧,天很冷,下山後前邊有條流動的小河,雖未結冰但冷冰冰的,怎麼過去呢,大家正猶豫。也是陳躍林指導員,只見他脫下鞋襪,挽起褲子,說了聲,都站著幹啥,敵人就在後邊,不趕往前走敵人就追上來了。於是我們都脫了鞋襪涉水過河。那個冷真的扎心,可過去後沒走多遠,冷便換成了熱。緊急集合是以短而急的口哨聲發令的。為了提高大家的反應能力,有時早上進行,有時晚上進行,還有在大家入睡正香時進行,搞得大家都很緊張。有的戰士為了應付緊急集合,有的想好辦法,比如反覆練習打背包,蒙著眼睛去拿槍架上的槍和掛在牆上的水壺和書包等。也有人想歪點子,如不正規的打背包的方法,睡覺少脫衣服。當然,連隊幹部發現後都要嚴肅批評,立即糾正。有一次團裡組織多單位夜晚野營拉練,我們連隊是先遣連,在前頭走,結果把集結地搞錯了,走的過頭好遠,結果後邊派人追上來,把我們叫回去。這次訓練的總指揮就是鄭永琪副團長。當部隊全部到達後,有個指揮官調整隊型,可隊伍轉來轉去總不象個象子。鄭說,你下去,看我的。只聽口令洪亮,幾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乾淨利落地把隊伍調整好了。我當時對他肅然起敬。當時部隊在進行戰備教育之外,最重要的政治教育內容是,階級教育,憶苦思甜,官兵一致,軍民一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幹部沒有任何特殊,從連長指導員到各排長,與士兵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訓練。有時吃憶苦飯,就是從山上或地裡採來野菜,加上雜糧做成菜飯或煮成菜粥,但還不算難吃。有幾個當兵前就參加了工作的或是家庭生活條件好點的,有點受不了。有一次連隊加歺,也就是改善夥食,各班都用臉盆裝上大盆的豬肉,可能有的太油膩了,便有人扔在地上。這時指導員看到了,馬上叫停吃飯,集合隊伍,讓大家看看地上丟的肉,狠狠地把大家批評一頓。然後又讓各班派人把地上的肉掃起來,送到炊事班洗淨後,下一歺讓我們吃了。
(劉家壽 衛生員)
4、63團衛生隊長安微人,叫查全新清理階級隊伍時,受極左思潮影響,審查他時受不了而自殺,六九年初幹部股股長謝久祿(四川人)帶我出差外調,其中就是調查查隊長歷史問題從夏門閩候德化順昌上饒福州歷時月餘,十四連付指員和查隊長的事都沒有結果,福州監獄上饒監獄兩市的檔案館報紙都翻的差不多了,只發現王展超付指員的父親在臺灣新竹市警署就職外無其它結果,極左思潮影響見風就是雨確實害了不少人。
(高明才班長)
5、沒有不透風的牆,我犯筆誤的事雖是小範圍處理的,還是有不少人知道了,特別是初評時我沒評為五好戰士,就更引起不少人議論和猜測。有一次在施工現場,髙克庚問我,你怎麼連個五好戰士也評不上。我無言以對,只對他苦笑一下。為了改變我在領導和群眾心中的印象,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突出的表現是帶領工作班成員,除完成自身任務外,積極參加班排施工,讓人們覺得我們這個工作班不是特殊班,而是同大家一樣的班。我當文書,除了起草領導講話稿,制訂之母月工作學習計劃方案,撰寫通信報導,負責連隊人員和武器裝備實力報表,負責連隊的宣傳欄,會場布置,外部宣傳標語製作以及管理連隊文件,保管幹部外出時上交的槍枝彈藥,保管士兵檔案,購置分發和管理辦公用品,記載連隊日誌和大事記,有時還參加連隊會議負責記錄。雖然事務繁雜,但我處理的很快,多數是利用晚上時間,每周有3—4天去施工現場參加勞動。功夫不負有心人,1969年年底,我沒任何爭議的評為五好戰士,1970年3月,由排長何忠榮,司務長王文興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0年4月底,當連隊正緊張施工的時候,一場關係到連隊命運的大變故正悄悄向我們走來。一天下午從大路上馳來一輛吉普車,一直開到連部前才停下來,從車上下來四五個人,為首的約40多歲,微胖其他幾個都年輕。連長指導員副連長副指導員都在連部,看樣子是提前得到通知,特意等待這些首長的到來。我聽他們叫那年紀大的為政委,後來知道他就是新組建的65團的孫克明政委。不一會連長過來,叫我帶會議記錄去參加會議,並強調認真做好記錄。我聽孫政委對大家講,為了加快三線建設,加快鐵路建設,中央軍委決定對鐵道兵擴編,新增一個師,即鐵道兵15師,另外每個師增加一個團,由4個團改為5個團,每個除4個營外,還增設汽車二連,機械連,修理連,連隊配額達120—130。鐵道兵13師原有61.62.63.64四個團,現在增加65團一個團。他就是65團的政委,團長是王國榮,司,政,後機關都已配齊,營,連和直屬單位是從各部隊抽調整合形成。你們這個連在老兵退伍後不再補充新兵,縮編為一個排,然後合併到從一師抽過來的部隊中,我們把你們編到三營十一連。連隊現任幹部絕大部分調出只留下一個排長帶過去,這個情況你們63團的領導已經給你們談過了,你們一定有思想準備。孫政委還說,你們連隊是有光榮歷史的連隊,在越南戰場上你們打下三架美國飛機,還受到胡志明主席的嘉獎。因此我非常喜歡你們連隊,相信你們一定發揚光榮傳統,為我們65團建立新功。孫政委講完後連隊幹部都表了態。然後軍務參謀講了移交的準備工作及相關注意事項。事情很多很麻煩,以前從沒遇到這種情況,看得出幹部們都有鬱悶感,有的是同情士兵的「出嫁」,有的是擔心自己的前程,更多的是為高射機槍連,這支英雄的連隊惋惜。此後,連隊停下施工,作轉場調防準備。幹部都有安排,連長莫興德調任63團作訓股副股長,指導員陳躍林任65團衛生隊指導員,楊副連長前一年轉業,繼任副連長趙文松調65團作訓股參謀,副指導員王元龍任65團勤務連指導員,排長王芳凡任63團修理連副指導員,排長王秋生任65團組織股幹事,司務長王文興任65團後勤軍需股助理員。可憐這40多個「出嫁」的士兵,好象被趕出門一樣,由排長何忠榮帶領,走向一個佰生的地方。1970年5月(記的不太準),幾輛解放牌汽車開來前鋒公社前鋒大隊,63團也來了幾個送行的幹部。這時公社和大隊幹部,以及不少當地群眾都來為我們送別。由於我們連隊紀律嚴格,與當地群眾關係極好,老百姓真的難分難捨,有的還動了真感情流下淚來。把車裝好後,我們與幾個老鄉打掃衛生,然後揮手告別。團直屬高機槍連,於1965年入越之前組建,入越後先後轉戰於越南涼山省安石縣和河北省友龍縣,擔負著對空作戰保衛鐵道運輸線上的重要目標,轉移過十三個陣地,打下美軍三架半飛機,榮集體三等功三次,是63團唯一受到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授予戰功獎章的連隊。1969年4月回國後參加襄渝鐵路建設,1970年5月,因鐵道兵擴編而撤銷。其存在的時間雖短,但光彩照人,就如天上的流星,雖轉隙即逝,其劃破長空的火焰,卻為世人所目睹。軍隊序列中撤銷的鐵道兵,鐵道兵63團的高射槍機連,在我和我的戰友心中是揮之不去,撤銷不了的,直至永遠。
(吳忠新給養員)
李明舉通信員
王光榮文書
理髮員
董昌貴戰友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