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機連戰友在銀川市西夏區火車站西側『』8天主題酒店『』南面小廣場合影
軍號吹響集結令,各路人馬北挺進。
敢問彌兵去何方?重上賀蘭共歡慶。
2019年7月19至21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日子……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二周年暨原蘭州軍區守備三師七團高射機槍連成立四十周年首屆戰友聯誼會,如約在銀川隆重舉行。來自四川、重慶、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江蘇、湖北、河南9個省(區、市)的86名戰友和35名軍嫂們滿面春風、歡聲笑語、齊聚鳳城銀川……
曾任守備七團政委的崔繼成(左四)、副團長魏慶祝(左三)、政治處主任胡玉田(左二)與外省來寧參加聯誼活動的高機連幹部合影這次聚會讓戰友們滿懷期待而來,滿載喜悅而歸;四十年後相聚銀川,共敘友情;重上賀蘭山,再看軍營;回憶美好青春歲月,軍魂永駐心間;愛惜身體,珍惜時光,彼此常來常往,情誼地久天長,猶如春風送暖。
光陰似箭,時光荏苒,歲月如歌,相聚是緣。七月的塞上江南,風光無限,鳳城銀川見證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火車站、飛機場、8天主題酒店,戰友相見格外親,握手擁抱,情不自禁,淚流滿面。噓寒問暖,拍照留念,知心的話兒說不完。大合影小合照,戰友笑臉一張張,人美景美留塞上。
高機連戰友聯誼會會場主會場,會標條幅掛滿牆,老照片、賀詩詞,賀蘭山背景配音樂,電子屏幕滾動放,人歡笑情激昂,追憶往昔聚一堂。高射機槍連首任指導員、後任團副政委的孟齋旺主持聯誼會。團政委崔繼成、副團長魏慶祝到會參加聯誼活動,參謀長趙永智講話語重又心長。
老團長劉朱緒和鄭新放股長發來賀詩;連長蔣培良點名講評,指導員張毅東創作連史《高機連頌》,朗誦情深意更長;戰友們齊唱《我是一個兵》,豪情滿懷歌聲嘹亮;軍嫂發言獻歌情意濃,戰友你方唱罷我登場,賦詩感言放聲唱,曲曲歌聲遠悠揚;相機手機咔咔響,攝像拍照記載忙,美好瞬間閃金光,處處洋溢溫馨友誼、感人至深景象。
曾任守備七團政治處主任胡玉田(左)書寫的劉朱緒團長祝賀高機連戰友聯誼會的詩,轉交給高機連指導員張毅東曾任高機連副連長的蔣培良在戰友聯誼會上點名講評
乘車前往曾經戰鬥生活過的平吉堡、腰壩灘、廂根達來,再訪當年軍營,心潮起伏,激動人心,又見軍旗在營區迎風招展,人人尋覓昔日訓練生活的足跡,個個回味無怨無悔的美好青春歲月。
參加高射機槍連聯誼活動的戰友在銀川市西夏區平吉堡營房旁邊合影高機連戰友在銀川市西夏區平吉堡營房尋找40年前自己訓練生活過的地方
巍峨雄壯的賀蘭山,張開雙臂,又一次迎接這支金戈鐵馬、戰功卓著的英雄連隊凱旋,擁抱苦守邊關、永不言敗的鋼鐵戰士。戰友們那一顆顆保家衛國的金子般赤誠之心,感動了上蒼,天公作美,涼風習習,細雨菲菲……
高機連戰友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舊址山坡上合影男兒有淚不輕彈。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令戰友們思緒萬千,情湧心頭,潸然淚下……
這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感慨感嘆!雖然時光流逝、滄桑巨變,使我們改變了容顏,但戰友們彼此的心卻緊緊相連。
高機連戰友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舊址臨時接待房中午就餐前列隊唱軍歌相聚三天,時光短暫,聚會劃上了圓滿句號。戰友們相互道別,再一次離開了可愛的第二故鄉塞上江南,各自返回家鄉。相聚時刻的情景仍在心中迴蕩,戰友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已定格在腦海,熱血沸騰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這又將成為戰友們心中美好的記憶,成為永恆的情懷!
相見時難別亦難,戰友再聚更期待。
四秩別離戰友相思念,再聚八方群英話友情。
情暖魂系高機連,圓夢重返賀蘭山。
昔日守邊關軍魂永駐,今朝聚銀川友情長存!
再見了,戰友們!
謹以此篇獻給八一建軍節,獻給曾經保家衛國的戰友們!
(此文為曾任高射機槍連連長孫士彪撰寫)
高射機槍連簡史和戰友聯誼會概況介紹
張經勳
高射機槍連組建於1979年年初,當時的番號為寧夏軍區獨立師一團高射機槍連,首任連長丁永東,政治指導員孟齋旺。
1979年夏,獨立師一團平吉堡營區操場上,高射機槍連劉玉文、陳章平58式14.5雙聯高射機槍訓練留影1979年,高射機槍連陳章平、萬裡、王輝、韓文明等在甘肅古浪縣土門蘭州軍區高射炮靶場合影
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團奉命組建了幾支炮兵分隊。其中以團直75炮連高射機槍排為骨幹,從步兵連等抽調建制班和新兵兵員補充,於銀川銀巴路九公裡處營區正式組建團直高射機槍連。配備58式14.5雙聯高射機槍9挺、汽車11輛、測距機2部。
1979年高射機槍連老照片一組。左上圖:謝復員、何定新、王可文等在甘古浪縣土門蘭州軍區高射炮靶場合影;右上圖:謝復員在獨立師一團平吉堡營區操場進行四零火箭筒訓練;左下圖:謝復員在蘭州軍區高射炮靶場留影;右下圖:謝復員、王承斌、韓文明等在平吉堡營區合影
左圖:1980年,高射機槍連楊金保、呂福忠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前合影;右圖:1980年,高射機槍連指揮班徐正義、謝復員、袁兆昊等全體合影
1981年1月,寧夏軍區獨立師奉命改編為蘭州軍區守備第三師,我團為七團,我連番號改稱守備七團高射機槍連。
1981年夏,高射機槍連指揮班測距組、通訊組李生苗、王合法、袁兆昊、郝大鵬、夏澤忠等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前訓練場合影留念
1982年10月,高射機槍連指導員張毅東被上級作為獎勵在軍旗下照相(銀川市西夏區平吉堡營房前)
1982年,高機連歸屬新組建的團炮兵營。1985年,中國百萬大裁軍,1986年6月高射機槍連與師團營撤銷建制。戰友們奔赴新的戰場,或退出現役參加地方建設。我連組建8年間,參加過高射機槍全訓、團部營建、軍墾生產等。一批又一批戰友為保衛賀蘭山和連隊現代化建設,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戰鬥任務。
左圖:1983年4月,高射機槍連陶銀、石學雲、王之春、熊怡青、袁風軍在阿拉善左旗腰壩灘七團生產基地收割機上合影;右圖:1983年5月,高射機槍連王之春、陶銀、田軍、顏銀利等在阿拉善左旗腰壩灘七團生產基地水井東邊小麥地頭合影1983年10月,高射機槍連老兵復員合影
連隊撤編幾十年來,戰友們通過各種方式聯繫感情,交流思想,寄託思念。指導員張毅東提出用3年時間戰友找戰友,2019高機連組建四十周年之際召集戰友重上賀蘭山。
戰友明紹秋建起高機連微信群並任群主。年初,指導員孟齋旺指導成立了聯誼活動組委會。2019年7月19日至21日,來自寧夏、四川、甘肅、陝西、河南、江蘇、青海、重慶、湖北等省(市、自治區)86名戰友和35位軍嫂歡聚一堂,在塞上古城銀川舉辦高機連首屆戰友聯誼會,紀念八一建軍節,慶賀高射機槍連組建四十周年,政委崔繼成、副團長魏慶祝親臨大會,趙永智參謀長講話。
高機連指導員張毅東(左二)、副連長蔣培良(左一)、副指導員黃亞璞(右一)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東側山上連隊曾經住過的地窩子舊址上合影左圖:高機連部分戰友及軍嫂 登上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東側山頭(賀蘭山);右圖高機連部分戰友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舊址旁邊山坡上合影。左起孫士彪、黃亞璞、郭曉波、明紹秋、桂躍聰
聯誼活動期間,戰友們集體乘車首先參觀了銀川市西夏區平吉堡舊軍營,然後翻越賀蘭山,參觀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區和腰壩灘生產點舊址,尋覓昔日揮灑青春汗水,訓練、生產、營建、生活的地方,戰友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高機連戰友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營房舊址臨時接待房吃午餐聯誼活動圓滿成功,短暫的聚會帶給戰友們長久的思念。
(本文作者張經勳,曾任高射機槍連副連長)
高機連戰友在阿拉善左旗腰壩灘營房舊址合影
劉朱緒:賀高機連戰友聚會
桑榆不忘賀蘭山,築陣建營守隘關。
新建高機迎戰事,全訓精銳射九天。
大漠點兵初上陣,空域揮劍頑敵殲。
首次出徵建功業,永憶猛士奪金旃。
(劉朱緒,曾任寧夏軍區獨立師一團和蘭州軍區守備三師七團團長)
老團長劉朱緒全家福
鄭新放:七律·賀高機連戰友銀川聚會
新城戰友喜相逢,共憶當年戰朔風。
踏破沙場馳駿馬,坐看碧落馭長虹。
墾荒腰壩勤耕地,熟悉諸元苦練功。
比武軍區獲殊譽,高機個個是英雄。
(鄭新放,曾任蘭州軍區守備三師七團直工股股長)
張毅東:歌行體·高機連頌
白狼黑熊虎視眈,金甌危機失平安。
北陲陳兵臨蒙境,南疆入侵惹事端。
戰事告急號令下,守備賀蘭急擴編。
七九狼煙邊塞漫,元月組建高機連。
炮連三排為基本,再調精英建制班。
西沙窩子平吉堡,朔風凜冽紮營盤。
十車九挺新輜重,八官百兵全茫然。
組建新連令全訓,發軔挺進遇險關。
點將出徵大比武,破釜沉舟逼向前。
齊心勠力迎挑戰,不畏艱險齊動員。
十四雙聯新裝備,三師援助聘教員。
刻苦鑽研攻理論,放列撤去操練酣。
群策群力零突破,自製器材立高杆。
敵機模型裝在上,甄別航路裝諸元。
左手俯仰右方向,腳踏擊發看鏡前。
鎮日抗暑流盡汗,諸位搶手不失閒。
練習打靶常印證,鍛鍊槍手志更堅。
定期考核打實彈,航模拖靶纜打穿。
小改小革槍代炮,汽球升空槍響殘。
專心致志搞訓練,精益求精技藝嫻。
九月整裝西出徵,古浪大漠秋點兵,
轟五飛機拖靶場,酷暑難耐熱浪蒸。
蘭州軍區野戰地,高炮林立擺長龍。
駐紮土門三官廟,每日演習兵車行。
戰鷹陣前呼嘯過,測距精瞄張滿弓。
日復一日練近月,要領諸元存於胸。
比武令下裝實彈,嚴陣以待眾從容。
聞聲搜尋轟五到,揮旗指令是老丁。
傾刻陣地硝煙起,九挺齊射靶心中。
觀察哨所報喜訊,初戰告捷建首功。
全連官兵受鼓舞,越戰越勇士氣興。
五次打靶四優秀,一次良好偏上乘。
初次上陣勇折桂,靶場全線競沸騰。
駐地老鄉熱情送,十月載譽即返程。
師部召開慶功會,豈料大門夾道迎。
全連通令受嘉獎,連長諸兵三等功。
難忘七九建功業,高機官兵自光榮。
次年任務急轉換,廂根達賴搞營建。
篩沙預製炸料石,手磨血泡鋼釺斷。
棲身羊圈和地窩,腰纏導索服裝爛,
缺水縮糧款超支,玉米高粱家常飯。
任務艱巨苦不言,新老互助挑燈盞。
催命裝載休誤延,定額超產爭好漢。
戈壁忽現新營房,一沙一石浸血汗。
安營紮寨數十排,先憂後樂無埋怨。
北進戈壁下賀蘭,開墾荒漠任挑肩。
連隊三分排為主,西湖腰壩黃羊灘。
引黃灌溉種水稻,粳米品質美味鮮。
冬灌凜冽霜雪伴,春播朔風沙漫天。
精心管護青苗壯,夏糧倉廩堆如山。
葵花喜迎送曜日,籽碩臉圓大如盤。
開荒整地渠疏浚,黃羊灘野造良田。
初種小麥長勢旺,黃沙禿丘換綠顏。
黃瓜茄子西紅柿,遠送連部眾垂涎。
糧油生產送團隊,補充供給減負擔。
視為連隊為己家,居長住短兵愛她。
生活豐富添異彩,回味似酒如釅茶。
周末列隊下課目,駐地周邊抓魚蝦。
各班勇躍齊出動,桶桶鯽魚犒勞牙。
側耳熄燈號角響,出營摸魚扎青蛙。
夜半潛伏忙烹飪,斯文盡失雙手抓。
三官廟村扎麻雀,肉瘦骨嫩味辣麻。
戈壁灘上打野兔,半刻時辰射中仨。
餵豬養雞種蔬菜,人手一隻紅燒鴨。
守備賀蘭多趣事,可喜年少正風華。
彌兵解甲歸故鄉,散勇流落在四方。
建群微信相聯繫,互聯互通訴衷腸。
修身齊家忙創業,勤勞致富奔小康。
逆境奮鬥不言敗,越挫越勇意志強。
打工經商當老闆,吃苦守信品優良。
賀蘭守備多歷練,終身感恩情未央。
魂牽高機難撤去,夢繞放列再操槍。
張毅東:七絕·懷念丁連長
群雄豹首立強丁,壯志永存張滿弓。
東練西徵勇折桂,點兵沙場建奇功。
註:詩中嵌名「丁永東」
(張毅東,曾用名張選民,曾任高射機槍連指導員)
曾任高射機槍連指導員張毅東(左一)與戰友合影
孫士彪:賀高機連戰友聚會
(一)七古·相聚銀川
七月塞上日驕陽,景色如畫好風光。
四十年後戰友聚,故地重遊魚米鄉。
滔滔黃河水泱泱,巍巍賀蘭山蒼蒼。
昔日荒漠風沙大,今朝大地披綠裝。
麥田金黃收割忙,北風吹拂稻花揚。
魚躍蝦嬉百鳥叫,湖泊溼地荷飄香。
條條大路寬又長,高樓林立道兩旁。
渠水悠悠潤楊柳,綠樹成蔭花芬芳。
沙湖影城夏陵王,枸杞瓜果任你嘗。
白酒紅酒本地造,魚蝦鮮香烤全羊。
相逢銀川聚一堂,軍歌一曲慨而慷。
歡天喜地同慶賀,情湧心頭淚兩行。
久別重逢喜洋洋,相擁而泣話滄桑。
青春已逝人老去,兩眼昏花兩鬢霜。
遙想駐地夜未央,夢回軍營操練槍。
廂根達來及腰壩,房屋全拆無牛羊。
軍旅往事一樁樁,歷歷在目心中裝。
知心話兒說不盡,戰友情深似海洋。
(二)七古·高機連官兵贊
好男宏志在四方,保家衛國守邊疆。
青春熱血賀蘭灑,高機連持雙聯槍。
生龍活虎練兵忙,軍事比武奪功章。
腰壩灘上搞生產,糧食豐收裝滿倉。
彌兵解甲回故鄉,軍人本色續發揚。
立業成家宏圖展,人中豪傑閃亮光。
今日群裡話滄桑,為霞滿天似春陽。
天若有情天亦老,戰友情誼地久長。
(孫士彪,曾任高射機槍連連長)
張經勳:賀戰友聚會圓滿成功
(一)
塞上江南好風光,卅載相思寄故鄉。
北飛鴻雁孤舟遠,西望青山別路長。
心縈大漠憶往昔,夢回賀蘭站紅崗。
戰友兄弟相擁抱,親情問候祝安康。
(二)
長安驛站已啟動,披星戴月趕路程。
卅載相思常掛牽,四十年慶聚親情。
古浪軍訓奪狀元,大漠種地好收成。
廂根達來老營盤,又掛八一軍旗紅。
壯士出川邁大步,軍旅再上賀蘭峰。
(張經勳,曾任高射機槍連副連長)
高射機槍連副連長張經勳(左),在阿拉善左旗廂根達來七團團部營區小賣部門前與戰友合影
謝復員:賀戰友銀川聯誼
(一)集結號
一兵承載四十年,四海尋覓高機連。
願能修得輪迴日,再邀戰友立軍前。
今宵兩鬢霜對月,昨日苦甜如夢牽。
欣聞吹響集結號,軍旗獵獵豎賀蘭。
(二)重上賀蘭山
激情燃燒歲月稠,賀蘭山外殺聲休。
踏漠重尋青春跡,隱聽那年步伐赳。
昔日營盤今猶在,唯見嶺巍壁垣遒。
逝軼流水四十載,強兵富國民無憂。
(三)四十載別後情
生於南疆烽煙濃,亮劍塞北大漠中。
官兵更迭營盤穩,軍事生產向前衝。
煙雲變換大裁軍,揮淚彌散南北東。
彈指今別四十載,賀蘭相聚敘情同。
(四)回憶悠長
流火七月會銀川,耄耋老兵笑聲酣。
相擁握手四目淚,噓寒問暖話當年。
剎時剛聚又離散,回憶悠長看美篇。
致深致誠感言切,情到深處動心弦。
(五)話別
團圓企盼四十年,緊握雙手淚漣漣。
四目相視端祥細,眉稍額頭蒼桑填。
不惑化為三天聚,流年故事話不完。
聚散離合尋常事,戰友情深莫失聯。
(謝復員,曾任高射機槍連班長、文化教員)
謝復員:四十年相聚後感言
列車啟動了,車輪隆隆的響,震蕩著我的心;車輪滾滾的轉,把火熱的銀川大地一點一點的甩在了身後。西邊的賀蘭山也在視線中越來越遠,慢慢變的模糊。我的思緒卻越來越清晰。呵,這片熱土喲,我戰鬥過的地方;那巍峨的蘭山喲,我拋灑過青春的汗水,印刻在我的腦海深處。
四十年前,我完成了我的任務,與我的戰友們離開了這裡。四十年裡,常常想起這個地方,常常想念那些與我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常常夢到我們的營房,常常好似看見訓練場上我們揮汗如雨,操槍訓練,雙眼緊盯著目標;常常夢中猛喊「二槍手裝定諸元完畢,一槍手目標鎖定,長點射——放!」驚醒了家人……呵呵,四十年了,魂牽夢繞的這片熱土和這座巍峨的山,魂牽夢繞的軍營。
車輪在轉動,離這片熱土越來越遠。我的思緒也隨著車輪在在翻騰。
四十年後,我又踏上了這片熱土,登上了那座山,來到了昔日的軍營,見到了一起流血流汗的戰友兄弟和首長。哦,那是我思念的戰友嗎?那帥氣精神的面容怎麼刻入了深深的歲月的蒼桑;那還是我的首長嗎?那挺直的腰板怎麼也微微的彎曲,矯健的步伐怎麼也有些蹣跚?呵呵,四十年呵,那是多麼漫長的時光呵,歲月改變了我們的面容,事業擠壓了我們的腰板,工作磨蝕了我們的雙腿,但卻磨滅不了我們對戰友的思念,我們的情義卻越來越深。不是嗎?你看那一雙雙緊握的手,那緊緊擁抱的身,那一雙雙含淚的眼,還有那一杯杯的酒……噢,那情,濃啊;那酒,烈啊。呵呵,我怎麼說呢,我無法說,因為我早已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泣不成聲……
四十年的分別啊,盼來了三天的相聚,三天的相聚訴說著四十年的思念和情義,三天的相聚述說了四十年的故事。那昔日的趣聞逸事勾起了無限的回憶;當年那善意的惡作劇引出了今天多少爽朗的笑聲和愜意的開心。呵呵,四十年的思念濃縮在了三天裡,三天的相聚,演繹了四十年的故事。
列車還在隆隆的奔馳,我的思緒隨列車飛馳;車輪還在不停的轉,我的心境也更加的激蕩。離那片熱土越來越遠,戰友的心卻越來越近;遠去的山越來越矮,戰友的情卻越來越深。離別的宴會上,我深情的唱起《送戰友》,激蕩了每一位戰友的心。使離別的憂傷變的激昂,變的悠揚,變的酣暢,使戰友更加依依不捨,互道珍重,相擁而泣……
列車隆隆,路途漫漫,戰友情義,源遠流長;對戰友的思念,如同這無盡的路,不斷地延伸,伸向遠方……
2019年7月23日寫於分別的列車上
謝復員:永遠難忘2019年戰友相聚
地球村圍著太陽又繞了一圈,我們也隨著地球村又遊歷了春、夏、秋、冬。現在,2019,以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姿態向我們揮手告別。真的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這一圈的遊歷中,歡樂、笑語、激情、希望、勞累、苦澀……相融。
然而,一切終究已過去。真的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回想起來,這2019年也的確讓人難忘。且不說國家的大事,單說個人的大事。這一年7月,實現了我們四十年的願望。那就是重上賀蘭山,回到了我們四十年前拋灑青春,守衛邊防的地方;見到了闊別四十年的老戰友、老首長。那個激動喲,不用倪平來煽情,場面就那麼火熱;那個淚水喲,不用張藝謀來說戲,硬是控制不住的往下流。
四十年啊,人生能有幾回!當年身姿挺拔、年輕英俊的戰友和首長,額頭上都刻上了歲月的蒼桑,即便就是挺直了腰板,也難掩那歲月使然微曲的脊梁。唯有那真摯的笑臉和熱淚,以及爭搶述說埋藏在心底四十年的趣聞軼事,才真真切切的再現出四十年前原有的印跡。緊緊相擁,淚眼望,笑臉相親,仔細的端詳,流露的都是戰友間的真摯,噴發的都是滿滿的戰友之情。一飲而盡的酒,品出的全是四十年戰友掛念的滋味。哈哈,四十年了啊,怎一個「念」字了得!
四十年了,戰友老了,首長老了,我亦老了。但是,當我們踏上賀蘭山的那一刻,當我們站在當年的軍營前的瞬間,當我們列隊唱響了軍歌的時刻,我仿佛又看到了演兵場上虎虎生風的矯健身姿,我仿佛又聽到了我們打靶歸來雄赳赳的步伐。啊,那一刻我從心底裡感到我們仍然很年輕!
然而,時過境遷,畢竟四十年的光陰,一切都在改變。國家在變的美好富強,生活在變的幸福歡樂,我們也在慢慢老去。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軍人情愫,唯一不變的是戰友間的深情與掛念。我為一生中有從軍的經歷而自豪,我為一生中有那麼多的生死戰友而驕傲。如果來生再選,我仍然會選擇綠色的軍營。
呵呵,2019,還有很多大事同樣讓人激動,而賀蘭山的相聚,卻讓我激動更甚,難以釋懷,久久地絮繞在我的心頭……
2019年,這讓人激動的年頭轉瞬即逝。我回眸望去,心裡企盼著2029、2039……不管我那時還在不在這個世上,那都是美好的憧憬。
2020,新的開始,美好從頭再來……
(謝復員,曾任高射機槍連班長、文化教員)
高射機槍連班長、文化教員謝復員(左一),在銀川戰友聚會時與戰友合影
王輝:重返軍營有感
(一)己亥七月遊故地
軍營一別幾多載,已過童蒙四十秋。
且說當年槍械猛,喜看今日燭光幽。
校場連隊山深隱,平吉賀蘭眼底收。
己亥七月遊故地,營房一片荒涼籌。
(二)重上賀蘭山有感
年少從軍駐山頭,光陰荏苒逝春秋。
賀蘭一別徵程竟,西夏重來夙願酬。
往事如煙尋舊跡,情懷似酒惜風流。
人生苦短鬚行樂,祝福聲中盼再遊。
(三)憶戰友舊照片
記憶依稀舊照片,憶昔三十幾年前。
軍訓場上同飛奔,少年小子盡矯健。
年少追夢輕狂舞,豪情鬥酒放歌翩。
而今不言少年勇,快樂老漢情義綿。
(三)戰友相聚情景隨感
七月銀川似如春,城市花海景色新。
八一節前戰友聚,戰友重逢皆歡欣。
握手擁抱先問好,噓寒問暖好溫馨。
千言萬語湧上心,未從開口淚紛紛。
昔日報國到軍營,嶄新軍裝穿在身。
放哨練武朝夕處,息息相通似同根。
忠於祖國衛人民,崢嶸歲月鑄軍魂。
歲月無情催人老,白髮已生兩霜鬢。
今生無悔為軍人,練兵備戰報國恩。
夢裡尋爾千百度,軍營依舊難覓君。
自從戰友兩離分,牽腸掛肚至於今。
夢境又穿綠軍裝,醒來唏噓淚沾巾。
初心不改雄心在,築夢踐行志凌雲。
敬祝戰友永安康,身體健康勝千金。
(四)賀戰友聚會
戰友相聚銀川城,再續真情慰平生。
敘舊問今相見晚,推杯換盞情更濃。
時令暮年心不老,壯志依舊蕩春風。
今宵聚首真情醉,期盼來日再相逢。
(五)感恩銀川戰友
賀蘭山上一回程,戰友重逢見豪情。
回憶軍營沉舊事,坦言本日棄功名。
聚會圓了戰友夢,銀川戰友真是行。
放下家事忙聚會,接待戰友心真誠!
(六)戰友銀川聚會有感
戰友分別四十載,銀川聚會喜空前。
當年小夥已古稀,如今休閒伴老妻。
容顏已改難相認,互視胸卡笑聲甜。
雙手緊握問聲好,未曾開言淚已滿。
激情歲月獻國防,晚年相聚情激昂。
昔日軍訓苦甜酸,今朝舉杯慶聯歡。
聚會圓滿隨人意,今生旅途永難忘。
相見時難別亦難,有生之年盼再見。
組委辛苦多保重,再祝戰友情意濃。
王輝:戰友銀川聚會感言
2019年7月19日,我們84616部隊高機連戰友相聚在了銀川。這次聚會很高興見到許多的戰友,快四十年了曾多少次地懷念,多少次地夢中相見。
多少次的執著尋找大家。
終於,我們又聚首。
見到了,我們都見到了過去的笑容,大家還是那樣可愛,那樣無所顧及地大聲說笑,一如當年的樣子。
歲月在我們外貌留下或多或少的風霜,各人經歷都大不相同。
空間讓我們天南地北。
但是,這些都沒有阻隔我們戰友間的友誼。
沒有遺忘我們的青春年華,我們是很好的兄弟,大家還像當年那樣發揚團結友愛拼搏精神,逢山過山,逢水過水,只為今生有約。
今生再聚。
謝謝了戰友們,我親愛的兄弟們。
祝大家一生平安。
你們是我一生的牽掛。
幾十年悠悠歲月,彈指一揮間。
(王輝,曾任高射機槍連戰士、文化教員)
曾任高射機槍連文化教員的王輝(左一),聚會時與戰友唱歌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本集文字、圖片資料收集整理孫士彪)
孫士彪 甘肅金昌人,1958年5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在寧夏軍區獨立師一團(後改編為蘭州軍區守備三師七團)一營機槍連、高射機槍連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先後畢業於蘭州軍區長安步兵學校(後為西安陸軍學院)和西北第二民族學院。1987年10月轉業到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國稅局)工作。現已退休,愛好詩詞習作。
(曹益民 編輯 鞏天寶 排版)
投稿郵箱:329578863@qq.com
也可通過微信投稿 微信號:cymnxjq1968
聯繫電話:1389501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