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寶突發心梗去世#
看過《今晚80後脫口秀》的小夥伴一定對賴寶這個名字不陌生,他和李誕、王建國一樣,常常在節目裡被王自健提起,他們一同創作了無數爆笑的段子,承包了一批人的歡樂。
可就在7月20日上午,他的好友@何鐵生在微博上宣布了一條令人悲痛的消息。
消息一出,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網友和大V們排隊哀悼。
翻開賴寶的微博,發現幾天前他開玩笑地寫著:「我可能要死了,拜拜」。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老天為了回應他這個「梗」,他真的去了另一個世界,留下悲痛欲絕的家人。
賴寶留下的最後一條微博寫道:
活著活著,夢想竟然變成了欲望……
自嘲?無奈?後悔?短短一句,卻道盡了生活殘酷的真相。
職業作家,在外人眼中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時間自由,地點自由,工作方式簡單,而且似乎每個人都才思敏捷,創意靈感伸手就來。
可只有深入其中,你才會知道,他們每天頂著多麼大的壓力。尤其是在這個網絡時代,你只有每天不斷地大量輸出,才能不被淘汰。哪怕你靈感枯竭,頭髮掉光,一小時只碼出一個字,你也要堅定地坐在電腦前,巍然不動,用力去寫,去想,去創作。
作家是個高危職業
我想起去年,知名網絡作家「格子裡的夜晚」也因突發心臟病去世,當時,他也只有39歲。但因為他獨自生活,所以直到10天後才被人發現。
他的遭遇令許多讀者和作者感到心酸。
在正值壯年的年紀,突發心梗離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過勞死。
而「格子裡的夜晚」從2018年開始連載的小說《完本之王》中,主角就是因為寫小說過勞死而穿越的。雖然不知他是否是以自己為原型,創作的小說,但讀者們都希望他「只是穿越了」、「好好在書裡當主角」。
我們在網上時常看到某某作家,月入十萬,某某自媒體人,年過百萬,可他們整宿熬夜,絞盡腦汁,拼盡體力,日更八千甚至一萬的生活模式,都被隱藏在了那些生動光鮮的文字底下。
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網絡時代,作家,也已成為一個高危職業。
網文大神唐家三少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他十四年來堅持每天更新,從沒間斷,雖然他很享受創作的過程,但也因此落下了一身病。比如因為頸椎不好,他的脖子無法左右擺動,手也無法拎舉重物。
他說,你一旦斷更了,就會流失大量讀者。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現狀。
更可悲的是,這些被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海平面下又有多少和他們一樣努力,卻不曾被人知曉的呢?
知乎上有一個令人心寒的問答:網文作家的猝死率高嗎?
底下第一條的回覆是:
知道死的都是有好成績的,很多默默無聞的,死了就死了,沒人知道。
大實話,最扎心。生活已經諸多苦難,我們又何必對自己痛下殺手呢?
自律,是作家的必備素養
說句老套的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你的身體垮了,還拿什麼去實現夢想?
我讀過很多作家的自傳,雖然他們的寫作習慣各有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生活規律。
說起自律的小說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村上春樹。
在成為職業作家之前,他是開酒吧的,生活日夜顛倒,可自從轉行當了作家,他的生活變得比以前更有規律:每天5點起床,晚上10點前睡覺。
「一天中,身體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因人而異,我是清晨的幾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隨後的時間或是用於運動,或是處理雜務,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時分便優哉遊哉,不再繼續工作。或是讀書或是聽音樂,放鬆精神,儘量早點就寢。」
這裡的重點不是「早睡早起」,而是「自然的生活」。
有許多作家,尤其是年輕作家,他們一天中思維最活躍的時刻是在午夜。夜深人靜,心與塵埃落定,似乎更能讓人靜下心來,專心在寫作這件事上。
這其實無妨,因為有研究表明,人只要每天在固定時間段內,保證7個小時左右的睡眠,那麼就不會影響健康。
這是作家不同與其它行業,可以較為自由選擇自己作息的權利。
但越是自由的工作,越要求你有高度的自律性。
你必須首先保證你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持續產出高質量的作品。村上春樹管這個叫做「基礎體力」。
另外,適當的鍛鍊也是維持身體狀況良好必不可少的因素。
小說家毛姆說過:「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
對於村上春樹來說,這把「剃刀」就是跑步。
跑步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鍛鍊方式,,一旦身體接受了跑步這件事,你便會慢慢享受其中。
對於作家而言,寫作是一件需要體力,更需要毅力的事,長跑恰恰能鍛鍊這種意志。
當然,如果你覺得跑步太過困難,也可以學學史蒂芬金,每天晚上出門散散步。
總之,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鍛鍊,有規律的作息,是擁有健康身體必不可少的條件。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別在失去後才追悔莫及。
餘生,要用最好的狀態,去實現一個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