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蘋果日報》之毒,更甚於新冠病毒

2021-01-21 廣東僑界青年聯合會

今天的香港,存在兩種病毒。一種是新冠病毒,一種是借《蘋果日報》等載體傳播的「政治病毒」。前者侵害身體,後者荼毒思想。香港要走出泥沼再出發,要同時戰勝這兩種病毒。

香港暴發第三波疫情以來,《蘋果日報》關心的不是市民安危,而是能不能藉此製造對立、吸引眼球。凡是政府出臺的抗疫舉措,它一律攻擊、抹黑;凡是內地支援香港的行動,它一律污衊、中傷。《蘋果日報》網站,甚至以世界公認屬汙名化的「武漢肺炎」為名稱開設頻道。「毒蘋果」的所作所為,就是為撕裂社會、消解共識、阻撓抗疫,好「借亂謀利」「借疫生財」。至於普通市民的健康和福祉,從來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內。

諷刺的是,這隻「毒蘋果」還硬要在腐壞骯髒之外,刷上所謂「新聞自由」的油漆。自由不是墮落的藉口,更不意味著可以肆意踐踏法治和規則。環顧世界,媒體最基本的倫理,就是不得報導未經證實的虛假信息,而對《蘋果日報》來說,謊言總是張口就來,歪曲事實如同家常便飯。其煽動性言論的瘋狂與極端程度,在全世界範圍都極為罕見。尤其是在抗擊疫情、挽救生命的緊要關頭,《蘋果日報》仍不斷給抗疫舉措潑髒水、設障礙,事實上已淪為新冠病毒的幫兇。

「蘋果」之毒,不僅源自其迷惑性、誤導性、破壞性,更源自其毫無建設性。翻開《蘋果日報》,除了情緒化的標題、沒完沒了的詆毀、充滿謬誤的小道消息,讀者可曾讀到過符合香港實際、切實可行的抗疫建議?可曾讀到過對香港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一概沒有。這張以炒作煽情、渲染色情血腥起家的報紙,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成為香港的建設性力量。畢竟,藏在《蘋果日報》背後的「黎智英們」,既沒有建設的意願,更沒有建設的能力。

如果以為《蘋果日報》只是一張報紙,那確實「小看」它了。根據媒體披露,神秘的「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每年捐出大量資金,其中九成捐款去向不明。有不少市民質疑,該基金會與香港黑暴勢力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或為其破壞行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實情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有一點卻很明確,《蘋果日報》絕不簡單只是反對派的「政治傳單」、亂港勢力的「文宣機器」,其本身很可能就是一個具有相當危險性的「政治組織」。

新冠疫情再頑固,終將得到控制,「毒蘋果」之毒還會延續多久? 「毒蘋果」之毒,更甚於新冠病毒。我們呼籲香港各界在同心抗疫之時,也不要忘記提高警惕,抵制《蘋果日報》、遠離「政治病毒」,共同營造充盈正氣、具有建設性的輿論空間。



「無須客氣  轉發為敬」




敬請關注廣東僑界青年聯合會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蘋果日報》之毒,更甚於新冠病毒
    今天的香港,存在兩種病毒。一種是新冠病毒,一種是借《蘋果日報》等載體傳播的「政治病毒」。前者侵害身體,後者荼毒思想。香港要走出泥沼再出發,要同時戰勝這兩種病毒。香港暴發第三波疫情以來,《蘋果日報》關心的不是市民安危,而是能不能藉此製造對立、吸引眼球。
  • 羅馬尼亞居民對經濟崩潰的擔憂甚於新冠病毒
    原標題:羅馬尼亞居民對經濟崩潰的擔憂甚於新冠病毒 來源: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羅Digi24電視臺4月29日報導,IRSOP公司4月22-25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0%的羅馬尼亞人認為經濟崩潰比新冠病毒流行危險性更大,70%的受訪者認為該病毒不會消失
  • 日本新型變異新冠病毒起源查明:源自巴西,傳染性更強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新冠病毒。(美聯社)海外網1月14日電本月初,從巴西抵達東京羽田機場的4名男女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並且不同於在英國及南非發現的新型變異病毒。巴西研究機構近日公布了有關該變異病毒的起源情況。
  • 比新冠病毒更毒 立百病毒恐大流行 致死達75% 
    中國爆發的立百病毒致死率最高達75%無藥可醫,恐將成為新冠病毒疫情後,另一個於全球造成大流行的病毒。示意圖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趨緩,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立百病毒(Nipah virus)甚至比新冠病毒更毒,其致死率最高達75%,且無藥可醫,恐將成為另一個在全球造成大流行的病毒。
  • 香港曝抽氣扇傳新冠病毒事件:廁廚太近飄毒入屋 居民連夜撤離
    圖源:文匯報海外網12月15日電 香港新冠疫情近期仍在持續。14日,香港新增8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多例來自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綜合香港《文匯報》及《大公報》15日報導,袁國勇14日聯同防護中心首席醫生歐家榮、環保署等人員到場實地觀察並透露,早前15室高層單位也有兩戶確診,都是20多樓,屬樓上樓下。
  • 人民日報海外版:「歧視華人論調」比病毒更可怕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中國與世界各國正在成為日益緊密的戰友,為應對病毒這一全人類的挑戰而共同努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本該戮力同心、凝聚最大力量的時刻,卻有另一種「病毒」在國際輿論場悄然滋長。不過,相比初次交鋒的新冠病毒,我們對歧視這種「病毒」並不陌生,也不難挖出致病的多重「病根」。固有偏見是其一。近年來,「辱華」「排華」言論在少數國家及外媒偶有「冒泡」,其背後是種族主義者摘不下的「有色眼鏡」與甩不掉的刻板印象。此次,少數人煽疫情之風、再點種族主義之火,實為既無新意、也不人道的偏見。
  • 馬斯克一天做了四次新冠病毒檢測,兩陰兩陽……
    觀察者網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極度虛假的事情正在發生......」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如此訝異的,是他於13日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馬斯克在推文中透露,當天自己共進行了四次新冠病毒檢測,兩次測試結果為陰性,兩次結果卻為陽性。四次檢測使用的都是「同樣的機器,同樣的試劑,同樣的護士」。馬斯克還特別點名,他接受的快速抗原檢測來自美國藥企BD公司。馬斯克在這條推特下補充道,「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那麼它同樣能發生在別人身上」。他說自己正通過不同實驗室進行PCR核酸檢測,正式結果出爐還需要等待24小時。
  • 中國駐大阪總領館推出新冠病毒漫畫 引網友「催更」
    來源:海外網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推特截圖【海外網3月12日|戰疫全時區】新冠病毒如何入侵人體,為何傳染性極強?為向讀者解釋這些專業問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10日在推特上登出一期日系畫風的主題漫畫,科普病毒對人體的影響。這種「二次元」畫風的科普形式引來網友一片點讚,甚至有人在下面「催更」,盼望儘快推出下一期。「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城市,每個細胞都是一幢城市中的大樓。大樓正常工作,才能維持身體正常機能。」
  • 「新冠病毒」竟被手寫改為「中國病毒」
    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9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講稿被記者拍下,照片顯示,稿件中的「新冠病毒」被劃掉,手寫改為了「中國病毒」。CNN報導稱,隨著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與日俱增,川普開始改變調門,努力想把中國當成「替罪羊」。
  • 新冠病毒變異,流感來襲,如何提前做好預防?
    然而,狡猾的病毒並沒有因此憐憫人類,反而再次給人當頭一棒。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新冠病毒正持續發生新的變異!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英國廣播公司(BBC)12月14日報導稱,英國確認發現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數已超過1000例。從16日凌晨起,倫敦防疫等級將升至高級。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14日證實,英國至少有60個地區記錄到了新冠病毒新變種,主要集中在英格蘭南部。
  • 首次發現精液含新冠病毒,啪啪會感染嗎?
    後者恰恰是新冠病毒攻擊的靶點。因此,男人可能會因感染新冠病毒,「蛋疼」且「不行」。而最新一條「扎心」消息是:首次有研究發現,少數男性新冠肺炎患者的精液能檢出新冠病毒。「這或許意味著,啪啪也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美國「生命科學」網站評論稱。
  • 馬來西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據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 魯哈尼與馬杜羅通話:美國政客的侵略性比新冠病毒更危險
    (圖源:Press TV)【海外網4月14日編譯報導】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表示,美國政客的欺凌和侵略性是一種病毒,對國際社會來說,它比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更「危險」。
  • 廣東外援馬尚-布魯克斯感染新冠病毒,網上評論炸鍋
    廣東宏遠花費40萬美元包機接回馬尚.布魯克斯,卻弄巧成拙--本以為給球隊的爭冠上了雙保險,沒想到卻接回來一個燙手的山芋,馬尚-布魯克斯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最近有人在網上曝光的一張東莞輸入一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報告,在籃球圈引發軒然大波--因為根據各種對比,有人把目標直指廣東剛剛用包機接回的小外援馬尚-布魯克斯。
  • 兩種或源自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發現,傳染性增強
    兩種或源自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發現,傳染性增強 科技日報北京1月14日電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3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周三發布報告稱,他們發現了兩種新的可能源於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其中一種在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3周時間內迅速成為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主要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 新冠病毒源頭水落石出?不用中國出面,索賠大軍驚慌失措該閉嘴了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去年已在歐美傳播」。據人民日報12月23日報導,近日,有美媒這樣報導了關於新冠病毒源頭的相關消息,間接「打臉」美國政府此前誣衊中國、向中國「潑髒水」的行為。儘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趨勢已經形成,但新冠病毒的起源和何時在全球傳播的時間表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 新冠病毒元兇是它?中國農業科學院這一研究結果能否定論?
    在自媒體中,唯有《今日評論》 發布獨立時評人獨家觀點 關注,讓獨家觀點變得更有力量 活躍思維 科技日報12月10日發布的一條消息表明,「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領銜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闡釋了水貂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背後的機理」。
  • 多國學者:新冠病毒已變異
    原標題:多國學者:新冠病毒已變異多國研究人員發現本國新冠病例已出現變異。這種變異會帶來哪些影響呢?巴西衛生部2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巴西有2例確診病例。巴研究人員發現首個病例與在德國發現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個病例則與在英國發現的病毒更加相似。據介紹,這兩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義大利感染後回到巴西的。
  • 美國新冠確診超741萬!明州湖水驗出新冠病毒,科學家推測來源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數據實時統計系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4日晚6時,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7417872例,死亡209802例。過去24小時,美國新增確診45921例,新增死亡518例。
  • 谷歌和蘋果聯手推出新冠病毒「手機接觸」追蹤系統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谷歌CEO桑達·皮採和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推特上互相@,重磅宣布兩家公司將合作推出一個新冠病毒手機追蹤系統。作業系統層面的支持雖然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它成型後會比API的可用性更強。換句話來說,參與接觸追蹤的用戶會大大增多,因為凡是擁有安卓或蘋果手機的人(全球大約30億用戶)都能一鍵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