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到北京農商行成功IPO,粵系房企合生創展(00754.HK)賣掉了這家銀行的股份。這筆長達十年的投資,以暫時獲利9億港元告一段落,其金融投資也從銀行向科技、醫療轉向。
12月11日,合生創展對外公告,擬出售4.42億股北京農商行股份,每股4.88元,總轉讓價約21.57億元。接盤方為北京國資委旗下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
這筆交易後,合生創展還將持有北京農商行8237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由4.316%減少至 0.678%。
10年前,合生創展通過旗下中先國際和上海大展北京農商行買入北京農商行524370000股股份,平均成本為每股2.73元,總成本為14.301億元。
在這一基礎之上,以每股4.88元價格出售,意味著合生創展可獲得約78.75%的利潤,而以北京農商行2019年末公允值計算,未經審核的盈利約9.17197億港元。
不過,北京農商行還未成功IPO,合身創展提前離場略有遺憾。
根據合生創展披露,北京農商行是一家在中國成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範圍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和辦理國內結算等等。它是國內資產規模第二的農商行,截至2019年底總資產接近萬億元,為9585.9億元,僅次於重慶農商行。
這家銀行上市籌備已開展8年,若能解決股權結構分散等問題,IPO進程將得到提速。
被視為參照對象的是上海農商行。今年7月6日,這家銀行完成股權變更——上海國際集團及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合併持有上海農商行股權比例則降為10.01%。隨後2天,證監會官網就對其招股書進行預先披露更新。
這兩年受到來自內外部因素,北京農商行股權進行多次調整。根據天眼查,截至合生創展清退股份前,這家銀行前五大股東為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千禧世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豐馳投資有限公司,分別佔股10%、9.97%、9.84%、6.34%和4.32%。
在這次調整前,合生系及珠江系都是北京農商行頗為「關注」的股東之一。北京農商行在2019年財報中特別指出:其一,曾經第八大股東奧亞德經貿因涉嫌民間債務糾紛,所持股權被質押凍結及遭司法拍賣。
其二,另外3家質押股份的均是合生、珠江系。豐馳投資有限公司質押所持股份的76.28%、中先國際質押所持股份的79.92%、上海大展質押所持全部股份。
中先國際和上海大展均為合生創展旗下公司,第五大股東豐馳投資有限公司則來自廣東珠江投資控股,實控人為朱孟依次子朱偉航。
股權整改被視為這家銀行IPO提速的要求和信號。合生創展此時套現,不排除存在「被迫」退出的可能性。
若是如此,合生創展及珠江投資所持農商行剩餘股份的去留,值得關注。它直接關係到合生系與珠江系在這筆長達十年投資的收益。
開發商入股銀行非常多見。在過往十年,地產行業曾颳起過地產金融風向,房企打著各自不同的算盤,紛紛入股商業銀行。萬科投過徽商銀行,越秀收購過創興銀行,還有諸如綠地、新城、新華聯、新湖中寶等在金融和銀行方面的布局。
而合生系和珠江系在商業銀行更是涉獵廣泛。珠江人壽、廣州農行和北京農商行是其布局金融的主要標的。
在廣州農商行方面,早期,不僅合生創展收購相關股份,朱孟依的兄弟朱拉伊掌管的新南方集團也持有廣州農商行約4.1%的股份;珠江系旗下的珠江公路橋梁投資控股,亦身居廣州農商行第八大股東,持股接近2%。
隨著這些年股權變更,截止目前,合生創展依然通過上海大展持有廣州農商行2.5億股,佔股比例為2.55%,為第六大股東;現由朱孟依另一個兒子朱一航掌管的珠江公路橋梁投資控股佔股1.63%,為第九大股東。
珠江人壽則是由朱孟依、朱拉伊、朱慶伊三兄弟,聯合粵財信託與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投資的廣東首家地方壽險公司。不過,珠江人壽相比其他保險公司,規模並不大。
「保費高,基礎保障一般。」一位保險行業專業人士評價說,珠江人壽推出的這幾款保險性價比並不高。根據珠江人壽發布的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當季實現淨現金流19.3億元,前三季度淨利潤僅2.62億元。
押寶商業銀行,被認為是合生系和珠江系主業地產發展失力,布局金融規避風險的重要轉型。整體來看,合生系在金融上布局並為掀起大浪花。反倒是這兩年專注科技、醫療等領域股權投資獲益頗豐。
去年12月至今年上半年,合生創展耗資64.22億港元在公開市場買入了Sea、平安健康、平安保險、滙豐控股、中國移動及小米等公司股份。截至11月19日收盤,在這些股權投資,除了中國移動、滙豐控股虧損外,其他股票均實現盈利。
Sea Limited股票盈利最多,為18.38億元,浮盈約208%;小米排第二,浮盈10.79億元,浮盈率104.76%;平安健康和平安保險的帳面收益分別為2.94億港元和2.28億港元。
納入合生創展體系後,這一業務為合生創展貢獻相當多利潤。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這一業務是僅次於主業房地產的第二大收益業務。
2020年上半年,合生主業房地產收入54.8億港元,股權投資達到28.36億港元,為合生創展整體收入同比上升48.7%、毛利率由2019年末52%提升至67%貢獻主要力量。
不過,合生創展並未完全將重心置於股權投資上,這兩年對房地產的規模訴求顯著提升。
在土儲方面,合生創展向來以獲取舊改等慢周轉項目為主,今年卻罕見地斥資超過230億元在廊坊、崑山、北京、杭州等地拿下7個項目,新增土地儲備88.7萬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這家公司以180億重金拿下北京豐臺分鐘寺三宗宅地;在廣州,合生創展拿下投資額高達346.67億元海珠區康樂、鷺江村舊改。這些投資動作令市場側目。
砸下真金白銀進行大手筆股權投資和拿地後,合生創展資金壓力明顯加大,整體債務攀升,負債比率大幅上升。
根據財報,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資產總值及負債總額分別為2479.70億港元及1700億港元,分別較2019年底上升21%及32%。
資產總值增長主要系可供出售之發展中及已落成物業增加,而負債總額增長主要由於借貸增加。
截至今年上半年,合生創展銀行及財務機構借貸總額為733.48億港元,較2019年年底增長42%;負債比率增長26個百分點,達到92%;其現金及銀行存款達僅為172.16億港元。
負債大幅增長後,合生創展上半年資本化前之利息開支總額上升38%至28.15億港元。
今年,監管層提出審慎的房地產金融管理政策「三條紅線」,具體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監管層將根據房企的「踩線」情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實施差異化債務規模管理。
2020上半年,合生創展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6.6%,淨負債率為92%,現金短債比為0.9。
面對新的金融監管政策,合生創展不得不把握好資產負債結構與規模之間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