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依的危局:合生創展已賣股救急 還能鯨吞346億舊改?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一號地產

作者:海哥

昔日的地產航母合生創展,在今年初實控人朱孟依退居幕後、二代朱桔榕接班之後,大動作不斷。

無論是分鐘寺豪擲180億拿地,打造豪宅縵雲系,還是開闢第二賽道、揮金百億狂掃科技股,合生創展都成為房地產市場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

相比於老一輩十多年來的沉穩,二代接班後合生展的風格似乎煥發了第二春。

仿佛,在這房地產江湖的「大爭之世」,不爭就意味著淘汰、出局。

合生創展這些大動作的背後,就是這種危機感的邏輯,所以大力擴儲、重回規模賽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而開闢的第二賽道股權投資,畢竟百億人民幣玩家,割的是散戶的韭菜,這錢要比幹起房地產來得輕鬆多了。

況且在房地產之外,多了一道可退可進的護城河。

01

急賣銀行股權,回援監管紅線

12月11日晚間,合生創展發布公告稱,擬以總轉讓價約人民幣21.57億元出售4.42億股北京農商行股份,每股平均價為人民幣4.88元。

據悉,本次交易的接盤方為北京國資委旗下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標的股份約佔已發行的北京農商行股份的3.638%,交易對價為21.57億元。

這筆交易後,合生創展還將持有北京農商行8237萬股,持股比例由4.316%減少至 0.678%。

10年前,合生創展通過旗下中先國際和上海大展北京農商行買入北京農商行5.2437億股,平均成本為每股2.73元,總成本為14.301億元。

在這一基礎之上,以每股4.88元賣出,持股十年,不算期間的分紅,單這筆交易就能給合生創展帶來9億多的溢價,投資收益約在78.75%。

儘管收穫不菲,但合生創展持股10年仍未等到北京農商行IPO上市再退出,外界看來,是十分遺憾的。

畢竟上市之後的溢價,將數以倍計。

北京農商銀行作為國內資產規模第二的農商行,截至2019年底總資產接近萬億元,為9585.9億元,而這家銀行上市籌備已開展8年,IPO也僅差臨門一腳了。

按說作為「股神」房企,深諳資本市場投資暴利之道,不可能不知道股權投資的高收益。

合生今年半年報披露,股權投資達到28.36億港元,相較主業房地產收入54.8億港元,佔比一半還多,也為合生創展整體收入同比上升48.7%、毛利率由2019年末52%提升至67%貢獻了主要力量。

世人都曉IPO好,只有債務忘不了。

合生創展的提前離場,實際上也有難言的苦衷。

要知道,今年合生創展重啟規模賽道之後,截至今年11月份已罕見地在廊坊、崑山、北京、杭州等地拿下7個項目,總拿地金額超過了230億元。

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一口氣豪擲180億重金拿下北京豐臺分鐘寺三宗宅地。

而2019年全年的銷售額才208億元,截至今年11月的銷售額也不過302億元。同期的投資銷售比達到了驚人的0.76。

這樣帶來的結果必然是現金流的緊張和負債率的攀升,如果一旦外部市場發生變化,銷售去化和資金回籠不及時,很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項目爛尾。

事實上,從合生創展的半年報數據中已能看出端倪。

半年報顯示,合生創展負債總額由上年末1290.88億港元增加至約1700億港元,增長31.7%;債務總額由633.9億港元增加至888.94億港元,增長40.2%;

今年合生創展銀行及財務機構借貸總額為733.48億港元,較2019年年底增長42%;負債比率增長26個百分點,達到92%;兩年內要償還的債務300億,今年上半年現金及銀行存款達僅為172.16億港元。

負債大幅增長後,合生創展上半年資本化前之利息開支總額上升38%至28.15億港元。

上半年,合生創展現金短債比為0.9,淨負債率為92%,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6.6%。

按照監管層對房企融資「三條紅線」的標準,合生已觸碰現金短債比的一條紅線,而其他兩條在上半年時也已岌岌可危,相信經過下半年的拿地擴張,其他紅線或已觸及。

所以此時不惜放棄IPO後的收益,割讓北京農商行的股權,實在也是回血救援之舉。

02

還能鯨吞346億廣州舊改項目?

在合生創展發布轉讓北京農商行股權公告之前的12月4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了廣州海珠區鳳陽街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更新改造項目,改造投資總金額約為346.67億元,保證金5億元人民幣。

這一項目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不僅僅是這一項目為廣州市2018年公開招標以來,投資總額最大的舊改項目,而且圍繞該項目的目標房企似乎也已有所歸屬,就是合生創展。

只不過,如此大體量的舊改項目,合生創展如今還能吃得下嗎?

據媒體報導,早在2019年4月,合生創展就與鷺江村、康樂村籤訂了舊村改造合作意向協議,成為該舊改項目的合作意向企業。

從這次掛牌公告的要求來看,幾乎是為合生創展量身定製:

a. 申請成為合作企業的公司必須為內地A股上市公司或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2019年總資產不低於1300億元(或等值外幣),淨資產不低於600億元(或等值外幣),資產負債率不高於65%,且具有與項目相匹配的自有資金及融資能力。

b. 在招標公告發布日之前,申請公司必須在廣州市有開發項目且項目竣工面積達50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海珠區房屋竣工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以建築面積為計算口徑,按竣工備案表等記載數據進行累計計算)。

c. 2015年1月1日至今在中國境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商業、辦公、科研建築竣工面積累計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至少2個。

d. 申請企業滿足長期信用等級為AAA(提供由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頒發信用等級公告)以及近五年(2016年至2020年)連續獲得「廣東地產資信20強」企業稱號等。

僅近五年連續獲得「廣東地產資信20強」企業稱號這一條就框定了保利碧桂園龍光合生等15家房企,但再加上在廣州500萬方、海珠區150萬方等條件就只有合生一家了。

如此看來,似乎合生創展該給勾地員工在功勞簿上記上一筆。

不過,除了上述這些苛刻的要求之外,公告還規定了競買人需獨立開發經營、優先進行復建安置房建設等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舊改項目的346.67億元改造投資總金額中復建安置資金就達250.77億元。

此外,還對舊改的拆遷安置等各項建設排定了嚴格的時間周期表,未如期完成任何一項工作,即視為競得人嚴重違約。

比如:

a. 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實施方案審批、完成補償安置方案表決並啟動補償安置協議籤約;

b. 在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全村改造範圍內房屋的籤約率達到50%以上;

c. 在2023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置房開工建設等。

如此大的資金體量和如此嚴格的工程進度把控,對於重回規模賽道的合生創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更何況,據合生創展自行披露,其在廣州地區或有介入超10個城市更新項目在進行中,包括鳳和舊改項目在內,還有海珠前進項目、番禺新基村、員崗村等。後期的資金投入必然是天文數字,更不用說在舊改項目工程中用於支付的安置賠償金等大量現金。

此次的廣州鳳和舊改項目,且不論合生創展是否能鯨吞下,如若吞下亦或將成為壓垮合生創展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如今外部環境已經變了,合生創展也無法擔負起與之規模不相匹配的負債了,特別是現金流方面。

或許合生二代的朱桔榕執意重啟規模賽道,是希望能以房地產快周轉業務,來解決舊改項目的資金沉澱,但萬萬沒想到,其今年重點入手的北京分鐘寺項目,預售價也極有可能在7萬每平左右,與傳言中的13萬每平相去甚遠。

如此一來,且不說買漲不買跌的市場行情下,去化回流情況如何,即使回款正常,現金流的預期也大打折扣。更何況,北京等地正在出臺政策,嚴管房企預收款的監管帳戶,防止工程爛尾。

在諸多外部環境已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此時合生創展的艱難轉身,或許要被諸多監管政策撞斷了腰。

無論是融資監管三道紅線、預收款管控,還是一線城市房價調控的不放鬆,舊改項目的嚴苛要求等等,對於合生創展來說,這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話又說回來,明天的合生創展是否還能重回巔峰,就看朱孟依敢不敢吞下廣州這塊347億的舊改項目了。

相關焦點

  • 「華南五虎」合生創展的發展魔咒,潮汕地產商朱孟依的操盤愛好
    內捲化就像一股泥石流,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關鍵是老闆還覺得是自己掌控力強的表現。不過憑心而論,合生創展的歷任總裁,無論是從專業度還是敬業度來講,都是值得肯定的。要知道,在2008年底公司實控人朱孟依受黃光裕案牽連,被有關部門帶走協查「消失」了9個月,合生創展遭遇銀行停貸、資金鍊斷裂、股價遭遇暴跌等,是誰帶領全司上下除夕夜都在加班賣樓,最終度過危機?
  • 朱孟依「交班」二代畫風突變:合生創展急賣資產,近80億元資金缺口...
    」)兩家子公司中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上海大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意出讓4.42億股北京農商行股份(約佔已發行的北京農商行股份的3.638%),總轉讓價約21.57億元。  以「慢進」發展多年的合生創展,提速後如何調整節奏,二代接班後將有哪些新的戰略選擇?  「慢周轉」變快  12月11日,合生創展公告稱,旗下兩家子公司中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先國際」)及上海大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大展投資」)同意出讓4.42億股北京農商行股份(約佔已發行的北京農商行股份的3.638%),總轉讓價約21.57億元。
  • IPO前套現22億離場,朱孟依賣掉北京農商行股份惹爭議
    在廣州農商行方面,早期,不僅合生創展收購相關股份,朱孟依的兄弟朱拉伊掌管的新南方集團也持有廣州農商行約4.1%的股份;珠江系旗下的珠江公路橋梁投資控股,亦身居廣州農商行第八大股東,持股接近2%。隨著這些年股權變更,截止目前,合生創展依然通過上海大展持有廣州農商行2.5億股,佔股比例為2.55%,為第六大股東;現由朱孟依另一個兒子朱一航掌管的珠江公路橋梁投資控股佔股1.63%,為第九大股東。珠江人壽則是由朱孟依、朱拉伊、朱慶伊三兄弟,聯合粵財信託與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投資的廣東首家地方壽險公司。
  • 合生炒股記 朱孟依的投資世界
    在本次公告中,於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合生創展共斥資64.2億港元購入Sea股份、平安健康股份、平安保險股份、滙豐控股股份、中國移動股份及小米股份,對應股份數量為250萬股、1042.72萬股、2215.65萬股、2623.68萬股、1612.5萬股、8368.6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0.51%、0.98%、0.3%、0.13%、0.08%、0.48%。
  • 合生創展賣股救急「紅線」
    不過,朱桔榕向來不喜歡露面,因此,外界只能從合生創展的市場舉措中,讀懂她的內心獨白。12月13日,合生創展稱,它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中先國際控股、上海大展投資管理,擬以21.57億元,出售北京農商行3.638%股份,合計4.42億股,每股平均價為4.88元。買方為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
  • 交班「二代」,朱孟依做得最徹底!
    14年前,處於學生時代的朱桔榕,目睹父親朱孟依辛苦操勞,她內心便萌生了幫父親分憂的念頭。不過,彼時的她,僅僅是出於一個女兒對父親的愛;如今,她已走到了接班的這一天,成為合生創展這艘大船的新「船長」。這一年上半年,合生創展的毛利率已下降8%至37%,朱桔榕十分清楚,要想讓這項數據實現反轉,必須在服務中樹立好的口碑傳播,提升豪宅去化量。彼時,其重點攻堅的四個項目,為霄雲路8號、東郊別墅、佘山東紫園、帝景山莊等。外部執行,往往需要內部機構的對接與配合。
  • 隱形富豪拿下三處萬達產業 朱孟依家族及合生創展背景資料
    憑藉著承包建設留隍鎮商業街,20歲出頭的朱孟依挖到人生「第一桶金」,開始轉型做地產開發商,並輾轉到香港,隨後獲得香港永久居住資格。  1992年,朱孟依與張榮芳、陸維璣夫婦一起在香港創辦合生創展,作為公司的融資平臺。根據國家當時的規定,除投標及買地外,合生創展沒有獨資開發房地產的資格。1993年,朱孟依以港商的身份回內地,在廣州註冊成立了珠江投資,主要負責在內地市場拿地。
  • 廣州最大舊改入市、總投資額346.67億
    值得關注的是,項目改造投資金額高達346.67億元(包括但不限於建造費用、拆遷補償費用、項目前期費用、融資地塊土地出讓金),其中復建安置資金約250.77 億元,是廣州城市更新掛網招商以來,投資總額最大的舊改項目。
  • 退休老將出馬30億賣股償債 永煤、豫能化能否走出債務危局?
    截至公告日,河南高速支付的預付款30億元已全部到帳。豫能化此次賣股償債,被外界視為出自新任董事長梁鐵山之手。12月14日,豫能化發布的《關於董事長變更的公告》顯示,由於工作原因,劉銀志不再擔任河南能源董事長職務。根據河南省政府國資委下發的《關於梁鐵山任職的通知》,聘任梁鐵山為河南能源外部董事、董事長。
  • 朱孟依家族商業帝國探秘:迷宮一般的資產狀況(3)
    除此之外,朱慶伊執掌的珠光集團與二哥朱孟依旗下的珠江投資、合生創展也有很多合作項目。  珠光集團官網顯示,早在1996年,珠光集團便與珠江投資合作開發了碧雅苑項目,1998年又合作開發了珠光南景園項目,2000年珠光集團又與合生創展合作開發了逸景翠園項目。  而珠投從成立之初,便產生了複雜的家族關係。
  • 掉隊的「華南五虎」:合生創展又換總裁 已在踩線邊緣
    兩年蜜月期已過,隨著席榮貴請辭,合生創展再次陷入行政總裁空窗期。11月2日,合生創展集團(0754.HK)宣布,任職近兩年半的職業經理人席榮貴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以及財務委員會及購股權委員會成員職務。席榮貴緣何離職?是否與今年一月份接手合生創展董事會主席之位的企二代朱桔榕合作不默契?引起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
  • 「朱老農」喜憂交加,愛女掌舵,合生創展邁過200億卻負債千億
    來源:一波說被王石稱為「地產航母」的合生創展創辦人「朱老農」,眼下是喜樂,抑或有一絲淡淡的憂慮?年初,女二代接棒,31歲小女兒朱桔榕正式接任合生創展董事會主席。好事成雙!多年增長「失速」的合生創展,2019年終於邁過了200億門檻,但負債總額卻急升34%至1290.88億港元。
  • 斥資64.2億,合生創展購入平安保險、小米、中國移動等股份
    來源:藍鯨財經11月18日晚間,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合生創展」)發布公告稱,自今年3月起,合生創展陸續購入上市公司股份,其中包括Sea股份、平安健康股份、平安保險股份、滙豐控股股份、中國移動股份及小米股份,總購買價合計約64.21億港元
  • ...三個月內兩次施展「鍊金術」入帳21億 12月14日晚,常熟銀行發布...
    合生創展創立28年以來,席榮貴之前經歷了薛虎、陳長纓、武捷思、謝世東等四位總裁,其中前三位任職均不滿三年,而早在謝世東、武捷思之交的2004年,合生創展的銷售額已破百億,彼時現在的行業巨頭如碧桂園、恆大、萬科、綠地等都不知道在哪裡呢。  雖然合生創展起步早,卻未發展成「宇宙房企」,後來的數十年間,合生創展也在房地產行業裡逐漸沉淪,甚至成為不入流的「小開發商」。
  • 神秘京基:半年鯨吞兩家A股公司,低調操盤千億舊改
    作者 | 蔡 真來源 | 野馬財經「京基系」的資產版圖橫跨教育、科技、金融等各個領域,成立26年,坐擁三家上市平臺,操盤數千億深圳舊改資源。去年11月,京基集團拿下康達爾(000048.SZ)控制權;去年12月,京基陳華家族控制的「英裘控股」更名為「京基國際金融」(1468.HK);今年4月康達爾更名「京基智農」;同月,陽光股份(000608.SZ)第一大股東將全部持有的2.18億股轉讓京基集團,總對價14.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