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錯綜複雜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孟依家族便是典型的代表。雖然合生創展、珠江投資與新南方集團、珠光集團均是獨立公司,其員工也一再聲稱「單獨運作」,但是朱氏三兄弟旗下眾多公司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剪不斷,理還亂。
2009年11月,珠光集團借殼南方國際成功上市,成為珠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光控股」),但是通過現金認購南方國際約57.39%股份、成為南方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的卻是融德投資。
融德投資分別由新南方集團控制人、朱慶伊的大哥朱拉伊和珠光集團副總裁廖騰佳持有,前者擁有40%股份,後者擁有60%股份,而珠光控股的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則由珠光集團的總裁朱慶伊擔任。
在此之前的2005年,新南方集團便與珠光集團合作成立「珠光·新南方地產」,打造高端地產品牌「珠光新南方」。
新南方集團官網顯示,其共同開發的地產項目包括珠江御景灣、珠光高派、新城御景等知名樓盤。除此以外,2004年雙方還合作成立了廣州養和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並攜手進軍新疆能源產業,開展社區健康管理等多元項目合作。
珠光控股秘書餘達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南方集團與珠光集團的地產業務很早之前便已經合併,項目遍及北京、鎮江等地,但主要集中在廣州。
「今年也會有三四個項目注入上市公司,但是目前還沒有確定具體是哪些項目。」餘達志說。
除此之外,朱慶伊執掌的珠光集團與二哥朱孟依旗下的珠江投資、合生創展也有很多合作項目。
珠光集團官網顯示,早在1996年,珠光集團便與珠江投資合作開發了碧雅苑項目,1998年又合作開發了珠光南景園項目,2000年珠光集團又與合生創展合作開發了逸景翠園項目。
而珠投從成立之初,便產生了複雜的家族關係。
記者查詢工商資料得知,1992年11月,朱孟依旗下的廣東韓江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江建築」)與廣東葉劍英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達成協議,由韓江建築全權負責組建珠江投資。公司成立後,朱孟依兼任法人代表。
據《梅州日報》報導,2005年11月10日,梅州市委、市政府舉行東山中學「劍英校區」奠基儀式,朱孟依捐贈了6500萬元。
1999年3月,珠投增資擴股,朱孟依的大哥朱拉伊旗下的廣東新南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出資250萬元,佔5%股權。
此後,經過多次增資擴股,朱拉伊僅持有珠投3%股權。
在此期間,珠投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更是經歷了「走馬燈」式的變更。1993年2月,該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為何國華,1997年12月又變更為朱慶伊。1998年12月,何國華出任公司董事長,2003年9月,又變更為朱克林;2009年6月,朱克林再次擔任董事長。而何國華正是朱孟依的妹妹朱寶麗的丈夫,朱克林也為朱孟依的親戚,而朱慶伊則為其胞弟。
3月26日下午,記者在珠江投資北京中心的辦公樓內,看到韓江建築也在此辦公,甚至與北京合生北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處一樓。
雖然合生創展集團品牌經理劉海濤、珠江投資華南地區營銷總監利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我們是兩個公司,單獨運作,沒有合作」。但合生創展與珠投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2002年1月1日,雙方還合作成立了非盈利性客戶服務平臺「珠江合生會」,並且已與3000多家商業聯盟建立合作,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北京外企集團就聯名信用卡業務開展著長期合作。
同時2002年5月28日成立的天津合生珠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也是雙方合作的結果。該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7200萬元人民幣,是由天津珠江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天津珠江實業」)和合生創展共同投資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而天津珠江實業便是珠江投資的二級公司。
此外,珠江投資與合生創展在北京合作開發的項目有:珠江駿景、珠江帝景、珠江綠洲、珠江羅馬家園、珠江國際城,遍布朝陽區、通州區、昌平區、豐臺區,總開發面積224.76公頃,總建築面積314萬平方米。
合生創展第一任總裁謝世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珠江投資與合生創展以組合投資方式做項目,「由珠江投資負責拿地,拿到地後,再由兩家按某種比例關係組成中外合作合營的項目公司進行開發。這種比例關係,基本是合生創展佔70%,珠江投資佔30%。在品牌使用上,對外,比如在北京則打珠江品牌,在廣州則大多打合生創展品牌」。
雖然劉海濤和利瑛均表示「雙方早已不合作了,是獨立的公司,單獨運作」,但兩人又均不能確定具體是何時開始單獨運作的。
此番合生創展面臨的人事紛爭,或許與朱孟依家族所執掌的商業帝國內錯綜複雜的業務關係和裙帶關係有一定關係。
有業內人士稱,「薛虎和趙明豐的離職,可能與朱桔榕的進入有一定關係,因為朱桔榕本身是學金融的,外人管財務還是有點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