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線上網球大作戰」的馬德裡公開賽是一項充滿魔力的賽事,這幾乎是網球圈裡眾人皆知的事情。
昨天,他們開展了第一次網球電競對決。
本西奇背著球包沿梯而上,走進……自家客廳,拿出遊戲手柄準備上場。
在一場備受關注的比賽中,納達爾以4比3擊敗沙波瓦洛夫。這讓很多人不禁感慨,即便是在電子競技中,想要在「紅土場」戰勝12屆法網冠軍得主也不是容易的事。
當然,馬德裡公開賽不只是在2020年的COVID-19疫情期間另闢蹊徑,為隔離在家的球員以及無球可看的球迷提供娛樂,在過往的很多年裡他們都在不停地嘗試新的東西。這和賽事有關,更和賽事擁有者有關。
在馬德裡的「魔力盒」球場,當年效力於皇家馬德裡的C·羅、勞爾、卡卡以及其他身在這座城市的名流們每年都去那裡為各自喜愛的網球選手加油。在他們當中,你往往會發現有一位留著怪異鬍子、戴著墨鏡的老頭兒。
他就是伊翁·提裡亞克,是馬德裡公開賽的擁有者以及最具「顛覆意識」的大佬。
紅土變藍 搶佔頭條賺大錢
混在俊男美女堆裡,80歲的提裡亞克顯然是最不起眼的一個。
但你別小看了這個老頭兒,他是羅馬尼亞首富,多年來一直排在《福布斯》財富榜前列。超過12億美元的資產讓他在網球圈裡風生水起,想讓賽事變成什麼樣就得是一個什麼樣。
2012年,他得到ATP的許可,將馬德裡傳統的紅土場改成藍土場。
本來馬德裡公開賽是法網之前最重要的賽事,球員千裡迢迢趕來就是為了尋找在紅土場上的感覺,但變成又硬又滑的藍土之後,他們完全失去了球感,連標誌性的土場滑步都不敢做。
頭兩號種子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都倒在四強的大門外,他們在賽後對羅馬尼亞人和他的行為相當氣憤。「如果明年馬德裡賽還是使用這種土地的話,那我將選擇退出這項比賽!」塞爾維亞人說。
迫於壓力,2013年的馬德裡公開賽不得不又變回紅土,但提裡亞克卻堅持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因為「藍土事件」不但佔據了2012年5月份大部分體育新聞的頭條,當年的賽事收益也超過2500萬美元。
超模球童 不一樣的風景線
當然,靠著不停改變球場材質來搶眼並不是提裡亞克賺錢的唯一途徑。
自從2002年買下馬德裡公開賽以來,這位5月9日出生的老頭兒每年都會在西班牙首都過生日。為了慶生和推廣賽事,2004年他招納了一大批美女球童,她們都穿著背心和超短裙,個個風姿綽約。
這些球童由一家國際著名模特經紀公司負責選拔,她們的年齡在19歲至27歲之間,幾乎都是職業模特。經過短期培訓,她們踏上魔力盒球場,成為那裡最為靚麗的風景。
在吸引球迷的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球員的目光。納達爾曾經公開表示馬德裡是他最愛的賽事,因為那是他的主場,「還有世界上最美麗的球童」。
靦腆的納達爾尚且如此,活潑的德約更不能錯過了機會。2007年賽事首輪,塞爾維亞人回球時不小心打到一名球童。他主動走向後者,給了她一個擁抱。「我終於做了件一直想做的事,」他笑著說。
不過,「美女球童」的出現很快就遭到西班牙勞動和社會事務部官員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對女性的歧視並一直關注事件的發展。
於是提裡亞克隨後做出了一定的「妥協」,真正意義上的球童又回到了「魔力盒」,只不過他並沒有放棄在一些「重點場次」讓模特球童上場的的機會。
影院觀賽 開創網球界先河
改變球場的顏色以及為比賽引入美女,提裡亞克深諳現代社會裡製造「視覺效果」的作用。
在那以後,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他在場地當中推出電子廣告,還開創了將網球比賽製作成電視3D信號的先河。
儘管溫布爾登一直秉承著傳統,不肯在球場內設置廣告板,但提裡亞克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他把原本很多賽事都有的廣告板換成電子屏幕,它們會在比賽的間隙換成不同的品牌。靠著這一點,馬德裡公開賽的贊助商數量和金額都大幅上升。
喜歡標新立異的他還將比賽信號製作成3D,在電影院進行直播。這意味著看一場男單決賽就跟看電影一樣,網球迷們會舉著橫幅前往馬德裡、巴塞隆納和馬拉加的三家和提裡亞克有合作的劇院。
「馬德裡將網球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它不僅是體育比賽,現在也變成了一種社會生活。」羅馬尼亞老頭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帶著他固有的驕傲語氣。
拒絕守舊 還要嘗試新想法
在國際網壇,提裡亞克靠著多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其實在近半個世紀以前,他就已經享受了這樣的待遇——他曾經是羅馬尼亞冰球和網球運動員,拿過法網雙打冠軍。
最初,提裡亞克做過冰球選手,參加了1964年的冬奧會。
後來他轉行打網球,31歲時和弟子納斯塔斯贏得法網冠軍。也正是因為和納斯塔斯的合作,他發現了自己具有伯樂的天賦。退役後,他還做過貝克爾和薩芬的經紀人。
能夠敏銳地發現並且成功地利用機會,這是他後來賺得盆滿缽滿並榮登《福布斯》的原因。
上世紀末,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羅馬尼亞第一家私人銀行,同時他還打造了由零售、保險、汽車和航空組成的商業帝國。在成為首個躋身福布斯富翁榜的羅馬尼亞人後,他再也沒有讓出過這把交椅。
從網球起家又以商人的身份回歸網球,提裡亞克深諳推廣的門道。
他說未來馬德裡公開賽還會有別的改變,「我知道網壇重視傳統,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分之百守舊。如果有了新想法,我還是會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