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法學:情感上的不知所措和醫療信息超載,影響知情同意的決策

2020-12-23 天津律師梁波

【摘要】有關知情同意的限制的研究已經成為了熱點課題,在某些醫療情況下,做出決定所涉及的信息具複雜性或數量大,病人無法獲得知情決策所需的理解,因此不可能獲得知情同意。病人可能會被疾病的經歷和她現在面臨的決定的含義和複雜性所淹沒,稱為情感不知所措。病人提供知情同意的能力也可能被決策所涉及的複雜性、不確定性或信息量所不知所措,即存在信息過載,因為患者的決策能力不堪重負;實際上無法做出有關決定。

【關鍵詞】不知所措,信息超載,醫療糾紛,知情同意,決策,

一.前言

近年來,有關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限制的研究,已經成為了熱點課題,特別側重於各種因素可能不知所措決策能力的方式。新概念不知所措的引入是充分考慮到了作為患者在臨床環境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並由此引出並區分情緒不知所措和信息過載。在這些情況下,臨床醫生的主要職責是預防傷害。臨床醫生應該學習如何履行這一義務。尤其近年來的越來越多的醫療新技術應用於臨床,這涉及到科學和技術信息,可以損害大多數患者的理解和決策能力。

二.知情同意

人們普遍接受的通說是生物倫理學中關於知情同意的共同觀點。其中著名的關於能力的討論代表了這種「以病人為中心」的觀點。這種理論認為,知情同意的實踐有兩個價值:促進病人的利益,同時保持病人的自決。然而,知情同意的法律和臨床背景表明並非如此簡單。法律強調拒絕的權利,就是病人必須被告知,以便他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醫生的建議。

籤署知情同意書不一定意味著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患者完全理解或感到舒服。鑑於口頭解釋對獲得同意的重要性,醫生應始終確保患者能夠理解他或她。這包括在以下方面提供臨床解釋:病人可以理解,並使用翻譯器來確保英語流利程度有限的病人了解他或她正在籤名。即使這是獲得知情同意的方式,也很可能病人不記得她的同意。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只需要簡單的提醒即可讓她感覺舒服。

三.知情同意的不可獲得

作為一個特例,實際上在臨床實踐中也是常見的,並由此而產生了一個新的簡單的說法:在某些醫療情況下,做出決定所涉及的信息具有這樣的性質,以至於病人的決策能力被手頭的信息的複雜性或數量所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病人無法獲得知情決策所需的理解,因此不可能獲得知情同意。

這就是所謂的信息過載的概念,具體側重於這一領域,即血清腫瘤標誌物的檢測,也就是通過血液的檢查,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惡性腫瘤,尤其是在健康查體的時候,運用的已經很廣泛,適用於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等的多個腫瘤的篩查,這一點不同於臨床惡性腫瘤的診斷。

四. 影響知情同意的因素

針對不可獲得性,主要是基於知情同意的道德考慮。其次,主要有三個因素可能會承擔病人為特定決定提供知情同意的能力,即:病人、溝通和信息因素,這些因素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使病人無法提供知情同意。

有兩個概念需要得到重視,也就是情緒不知所措和信息過載,病人的不知所措會影響其做出理想的知情同意。而醫療的複雜性、醫學信息的過載將會使得病人不知所措,並幹擾了其決策能力。因為情緒不知所措或信息過載導致了知情同意是不可能的時候,如何履行保護患者免受傷害的義務,是值得研究的。

五. 情感不知所措

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使病人不知所措,從而無法獲得知情同意。病人可能會被疾病的經歷和她現在面臨的決定的含義和複雜性所淹沒。我們將把這個情況稱為情感不知所措。情緒失控可能會使知情同意更加困難,並將要求臨床醫生採取額外步驟,以確保通過知情同意達成自主選擇進程。

此時,知情同意仍然是可能的,但由於病人做出決定的能力受到影響,因此更難獲得。在這種情況下,臨床醫生必須做出額外的努力,以確保知情同意程序的完整性,採取步驟,以保護患者免受情緒不知所措的影響。

醫生所能採取的方法可以考慮如下:使病人得到家人或親人的支持;採用多學科的方法,使病人能夠得到治療小組各成員的支持;延長決策時間框架,以熟練和漸進的方式傳遞新聞,並使用決策輔助。這些步驟可能有助於知情同意程序,並最終允許在情緒失控的病人的情況下進行真正的知情同意。

六. 信息超載

病人提供知情同意的能力也可能被決策所涉及的複雜性、不確定性或信息量所不知所措,這可能是隨著腫瘤標誌物的檢測、人工器官等新技術的出現而發生的。當提供知情同意所需的信息具有如此複雜、數量或不確定性,使患者無法做出知情選擇時,即存在信息過載,因為患者的決策能力不堪重負;患者實際上無法做出有關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臨床醫生的重點是保護病人免受傷害的道德義務。在有些情況下,由於信息過載,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做出知情同意,此時不應有任何數量的指責信息或情感上的不知所措從而有助於達成真正的知情同意。

七. 討論

本文討論了知情同意的複雜性,尤其是不知所措和信息超載對於知情同意的影響。在很多種情況下,使病人失去能力的是信息本身。可能不一定有任何與病人或溝通有關的因素影響決策。不主張臨床醫生在提供一般臨床治療時評估患者的信息過載;信息過載是情境性的,與信息本身有關,而不是與病人具體有關。建議臨床醫生意識到某些臨床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信息過載是不可避免的,並採取具體步驟來保護在這種情況下的患者。

【參考資料】略

【作者聲明】本文編譯自Johan Bester撰寫的「The Limits of Informed Consent for an Overwhelmed Patient: Clinicians』 Role in Protecting Patients and Preventing Overwhelm」。

相關焦點

  • 國外法學:患者沒有能力作出知情決定,代理決策實現保護病人義務
    【摘要】知情同意發生在病人授權醫療程序或幹預的基礎上,了解風險,利益和替代方案,也就是尊重人。對於高風險的、具有複雜醫療信息的生死決定,將需要病人具有一個高門檻的能力。在患者顯然沒有能力作出知情決定的情況下,臨床醫生不會繼續徵求患者的知情同意。在這些情況下,臨床醫生正在將保護病人作為首要的倫理考慮。
  • 鄭佳寧:知情同意原則在信息採集中的適用與規則構建
    從經濟學意義上而言,個人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對自身事務的安排當然也不再具有效率上的優先性。由此可知,用戶的知情是用戶對採集行為作出同意表示的必然邏輯前提,欠缺知情的同意無疑將存有瑕疵。用戶的知情同意是用戶作為個體就本人事務自決之行為,那麼法律何以如此關注採集的同意這一私人自治之環節,甚至專門就其內容和形式作出規定呢?
  • 張勇丨APP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以知情同意為視角
    基於個人信息知情同意保護原則,刑法應當參照《網絡安全法》及有關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行業規範,明確APP運營者對用戶知情同意保護義務,通過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構成要件進行限制解釋,認定APP運營者非法獲取、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或提供給他人的刑事責任;同時,將APP用戶知情同意看作刑法上被害人同意的出罪事由,但其出罪功能應受到適度限制。
  • 2019年手術知情同意書模板
    很多醫生和患者都認為,在手術前,一場談話中把所有的併發症和風險說得越詳細,院方的風險就越低;而病人一旦籤署了手術知情同意書,風險就由患者自行承擔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手術知情同意書只是保證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醫患平等的表現。那麼手術知情同意書怎麼寫呢?接...
  • 《清華法學》2018年第5期要目
    在學科內部自我優化意義上,作為方法論色彩濃厚的法學學科,環境法學有必要進一步拓展自身的獨到貢獻以揚己之長以推動目的論與方法論融合,實現促進研究範式優化和在方法學上聚焦於妥善配置多學科共同參與環境問題的應對,並通過夯實基礎理論補足「兩張皮」現象的短板。
  • 是什麼毀了你的決策
    因為決策至少需要清晰的思路和對目標的聚焦。那麼都有什麼因素影響了我們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影響我們做出決策的第一項因素——信息超載我們每天通過聊天、會議、郵件、朋友圈、段視頻、新聞等等渠道不停的被動攝入信息。而這些信息有的還算相對完整,有的則凌亂不堪。人類工程學家把這種情況稱之為信息超載。
  • 馬來西亞泰萊大學法學碩士課程
    法學碩士master of laws法學碩士(國際商業和貿易法)(混合型)該碩士課程使我們的研究生對國際法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等機構的政策以及對全球商業活動進行監管的法律規則有更深刻的理解。具備成為一名合格執業律師的專業素養和資格。
  • 美國暫停向國外援助醫療物資是否會影響到美國爵士樂在國外影響力
    #美國暫停向國外援助醫療物資用品#>中國早期流行音樂中國早期流行音樂創作中受到爵士樂元素的影響,對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能夠看出在前期發展過程中,對流行音樂的發展狀態形成促進流行音樂傳播和傳承工作的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 顧客被店內小浣熊咬傷 一紙《知情同意書》商家就能免責嗎?
    ▼ 店員:顧客籤了《知情同意書》場館不承擔相關醫療費用被動物抓傷,原本應該及時去打狂犬疫苗,但成女士說,事發後,店員只是對她的傷口進行簡單的酒精消毒處理,便沒了下文。在成女士詢問店員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時,店員表示「不用打」,稱館內所有的動物均注射過狂犬疫苗,且每年定期強化注射,沒有任何傳染狂犬病的可能,若顧客覺得不放心,可自行接種,但場館不承擔由此產生的醫療費用。並表示以上內容在成女士入館前所籤的《知情同意書》中也有明確告知。最後為了安全起見,成女士自行去接種了狂犬疫苗以及破傷風疫苗。
  • 顧客被店內小浣熊咬傷 一紙知情同意書商家就能免責嗎?
    ▼ 店員:顧客籤了《知情同意書》場館不承擔相關醫療費用被動物抓傷,原本應該及時去打狂犬疫苗,但成女士說,事發後,店員只是對她的傷口進行簡單的酒精消毒處理,便沒了下文。在成女士詢問店員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時,店員表示「不用打」,稱館內所有的動物均注射過狂犬疫苗,且每年定期強化注射,沒有任何傳染狂犬病的可能,若顧客覺得不放心,可自行接種,但場館不承擔由此產生的醫療費用。並表示以上內容在成女士入館前所籤的《知情同意書》中也有明確告知。最後為了安全起見,成女士自行去接種了狂犬疫苗以及破傷風疫苗。
  • 人臉識別60年︱高富平:形式化的同意何以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近日,據央廣《中國之聲》報導,多地售樓處上線了人臉識別系統,隱藏攝像頭可以拍下到訪者的臉部信息,進行身份識別和分析,並採取差異化的營銷策略。為避免「殺熟」,一些看房者無奈戴上了頭盔。隱藏攝像頭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在個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它可以抓拍、存儲個人的臉部信息,不同於密碼,人臉無法更改。但另一方面,「告知」和取得用戶「同意」又意味著什麼?
  • 商丘早產兒疑雲:心跳微弱的"死胎"和手術室內籤署的知情同意書
    那之後,許俊同意為丁芳實施剖宮取胎術,並在《手術知情同意書》《病情告知書》《輸血治療同意書》等多份文件上簽字。2020年9月2日,新京報記者見到了《手術知情同意書》,共有兩張。其中一張提到手術可能導致丁芳組織或器官損傷、各種栓塞、傷口併發症、失去生育能力等多種嚴重後果,並有手術醫師鄭某、經治醫生秦某某的籤字,但未涉及與胎兒有關的內容。
  • CDSS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 逐漸從大醫院轉向基層醫療機構
    因此,CDSS是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評估和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療差錯,從而控制醫療費用的支出。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CDSS都由三部分組成:即知識庫、推理機和人機交流接口部分。《通知》要求以公立醫院改革為重點,深入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到:要支持第三方機構建立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歷等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跨醫院的的醫療數據共享交換標準體系。從地域上看,北京是這類企業最為集中的城市,這和CDSS的使用對象有關。
  • 鹽城大豐港海港物流公司隱患大:平均超載60%、司機疲勞駕駛
    在鹽城市大豐區大豐港記者看到,許多滿載著貨物的自卸貨車正在港口附近的道路上行駛,這些貨車的車廂幾乎都沒有進行覆蓋,所到之處,塵土飛揚。一位知情司機告訴記者,這些貨車多數都是大豐海港物流公司的,一般在港口的碼頭裝貨,然後送往貨物堆場和附近的一家鋼鐵廠,而這些貨車,幾乎每輛都超載。
  • 【歐洲疾控中心:歐洲國家醫療體系面臨超載】截至目前,歐洲已有...
    【歐洲疾控中心:歐洲國家醫療體系面臨超載】截至目前,歐洲已有超過20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歐洲疾控中心日前發表報告稱,過去十天,歐盟經濟區國家的確診和死亡人數增加了十倍,接下來數周,歐洲國家醫療體系承載力面臨超負荷的高風險。
  • 超載司機耍「霸蠻」,結果……
    11月15日上午10時許,一輛湘E牌照的水泥罐車駛入湖南高速集團邵陽分公司寧靖高速寨市收費站E20入口車道,當班收費員黃阿芳通過電子顯示屏發現車輛超載6.1%,當即告知司機:「師傅,您的車輛超載了,請您倒出車道,合法裝載之後再上高速。」「我沒有超載,我要重新過一遍磅。」
  • 現代「神筆馬良」:奇葩病人用魔術筆籤署知情同意書!
    昨天,一個奇葩病人用魔術筆在醫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的消息在醫生朋友圈裡被廣泛關注:  經醫患家微友俞醫生確認,這件事情屬實,確實是發生在廣州市某醫院的真實事件! 在目前的醫療環境,沒有最奇葩的病人,肯定有更奇葩的患者!
  • 公司裝智能坐墊:讓職工籤英文版知情同意書?這玩的是什麼招?
    青鋒浙江杭州荷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對外公開披露,公司為員工們安裝了智能坐墊,名義上說是用以檢測心跳、呼吸、坐姿等。但有員工在被HR詢問為什麼某一時間段不在工位後,員工覺得,這是公司裝了一個「監視器」,隨時監視員工的舉動。
  • 醫療糾紛: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行射頻消融術,導致心臟破裂死亡
    2018年1月5日,被告在施行手術知情同意書中告知手術方法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和併發症,其中包括心臟大血管壁破裂等,並告知替代治療方案為藥物控制。2018年1月8日下午14:10分左右,開始行心臟電生理檢查術+射頻消融術。
  • 法學專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嫌違反多項醫療法規
    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博士,知名科普博主「飛雪之靈」告訴新京報記者,基因編輯技術可以精確地修改DNA的鹼基序列,從而改變遺傳信息,而所謂的「基因編輯嬰兒」,就是採用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了遺傳信息修飾的人類新生兒。「飛雪之靈」介紹,基因編輯目前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技術,在農業、畜牧業上已經有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