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起,廈門吉享體育有限公司和AmoySport聯合推出《鷺島體育人》專欄,通過有趣的問題,把當下活躍在廈門體育圈的鮮活可愛的體育人和所在的體育公司、運動俱樂部的點滴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所愛的組織和TA。
鷺島體育人09期 莊晉傑
喜歡或習慣被稱謂的小名
AJ、阿傑
工作&職務
中國極限協會飛盤項目委員競賽部副部長
廈門白鷺極限飛盤俱樂部
極限飛盤教練
參賽經歷
廈門極限飛盤公開賽
福州極限飛盤公開賽
深圳極限飛盤公開賽
廣州極限飛盤公開賽
南京極限飛盤公開賽
菲律賓馬尼拉極限飛盤公開賽
馬來西亞極限飛盤公開賽
2013 AOUCC(新加坡 )
01 先請阿傑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吧!
大家好!我叫莊晉傑,朋友們叫我阿傑,出生在臺灣高雄,現在在廈門工作,主要從事極限飛盤運動的推廣工作。
02 給我們分享一下你的運動經歷,以及如何愛上極限飛盤的?
我從小就喜歡體育,中學的時候喜歡跑步、打籃球、排球等運動。後來考上了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大學念的休閒運動專業,選主修(專長)課時候面臨很多選擇,有體育舞蹈、兒童體適能、馬術、攀巖、極限飛盤、網球等。比較下來,準備在極限飛盤和網球裡面選一樣。剛好體育老師放了一段國外飛盤比賽的視頻,看起來蠻有意思的,再加上網球專業的老師沒有太多經驗,最後就選擇了極限飛盤做為自己的主修。
03 為什麼在短短幾十年間,這項運動會受到這麼多年輕人的喜愛呢?
因為,極限飛盤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首先,極限飛盤起源於橄欖球,後續又綜合了足球、籃球的運動特色,集多種運動特色為一體,是更全面的鍛鍊。
其次,極限飛盤運動更適合社交,雖激烈但無身體對抗,可以男女混合比賽,包容和互助的文化,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比賽,娛樂和競技文化同時存在。
再次,極限飛盤沒有裁判,強調極限飛盤精神,符合當前年輕人的價值觀:自信、自律、尊重、包容、拼搏、團結、友愛。
04什麼時候和廈門的「飛盤」發生關聯的?
應該是2014年底,當時來廈門參加白鷺隊主辦的比賽,比賽在海滄的一個偏僻的場地舉辦。認識了很多白鷺隊的老人,像Jackson、Will、歪歪等,大家玩得很開心,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2015年又來廈門、福州參加了3次極限飛盤賽,2016年臺灣工作告一段落後,來到廈門。
2016年帶隊來廈門做飛盤交流
05在你眼裡,廈門白鷺極限飛盤隊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剛加入白鷺隊時,有什麼想法?
第一次來廈門的時候,就發現白鷺隊隊員很純樸,很熱情,很好交朋友,很有娛樂精神。我的很多交友都來自飛盤。除了每周至少一次的訓練之外,大家還會經常組織聚餐暢飲、登山徒步等各種形式的活動。而在每次2-3天的飛盤比賽中,都會有一個全體運動員參加的大Party,熱鬧開心非凡。
獲得2019年福州極限飛盤公開賽的A組亞軍
參加2015年馬來西亞公開賽
還有白鷺隊是一個很有愛的群體,像我的切身感受:2017年受過一次傷,椎間盤突出,挺嚴重的,沒辦法上班,更不可能運動,像半個殘疾人,只能呆在家裡。幸虧有小鵬、淑蕾、will等這些隊友照顧我半個月,我才能慢慢恢復……
2020年廈門極限飛盤沙灘分組賽
我16年剛加入白鷺隊的想法:就是大家一起把隊伍帶好,像中國這麼大,大家想到中國的最好極限飛盤隊是上海,第二個是北京。我想看有沒有可能,隨著白鷺隊實力的增強,大家想到中國最好的隊伍是廈門……
06 在極限飛盤的推廣中,如何讓一個「新人」喜歡上飛盤?
我記得2016年的時候,我從臺灣組織了一隻飛盤隊伍來廈門做交流。因為我們隊員有以高中生為主,還有初中生,而大陸的飛盤隊幾乎全是社會人士(已工作)。這讓廈門白鷺隊的教練Jackson就很驚訝,就問我們隊的教練:你是怎麼讓這些學生一直喜歡玩飛盤的?我們教練回答:我一直對學生說「你丟(飛盤)得很好!我當初學這麼久,你居然一天就學會了……」 一定要多讚美、多鼓勵、多贊同。新人玩飛盤,要讓他在玩的過程中,得到認同。
07 分享一下你在福建推廣極限飛盤的點滴吧
2017年的時候,朋友的公司幫福建省教育系統做培訓,參加的人都是體育老師,朋友讓我教一次極限飛盤課,認識了泉州的體育老師阿飄,這次飛盤培訓,啊飄是唯一一個留下來愛上飛盤並玩到現在,還回泉州去發展當地的飛盤。還因為阿飄的推動,我們有在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做了福建教育系統的體育老師飛盤培訓,這些體育老師回到自己的學校後,又會給學生傳授更多的極限飛盤文化。這在2017年剛開始做培訓時,完全沒有想到的。
(2020年在三明做飛盤培訓)
08 關於您想感謝的人和想說的一些話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感謝我母親對我來大陸的支持,也很感謝我弟弟,在家工作,也兼顧著照顧母親。
來廈門後,還要感謝歪姐,當我決定來廈門發展,歪姐就很支持,還讓我不用擔太擔心工作和生活,並和白鷺隊的隊友一起幫助我適應新環境。還有要感謝的是來廈門後找的第一份工作的老闆,尤其在我受傷的時候,也很關心照顧我,讓我不用擔心工作、擔憂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