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常見海魚品種,都認識嗎?有要補充的嗎?

2021-02-13 今日潮汕在線

歡迎大家參與增加,有不對的請指正

黑棘鯛,又稱黑鯛,海釣最常見的目標魚,俗名烏格、黑格、厚唇、海鮒、青鱗加吉、青郎、烏頰、牛屎鱲、烏翅、黑加吉、黑立、海鯽、銅盆魚等。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鯛科的其中一種。本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中國東海、香港等海域。本魚體側扁,背緣彎曲,腹緣較平。背鰭單一,硬棘強大,與軟條間缺刻不明顯。側線上方至背鰭硬棘中央部位有鱗片 7~8 枚,側線起點有一不規則黑斑。體側並有若干黑色縱帶。背鰭硬棘 11~12 枚,軟條 11 枚;臀鰭硬棘 3 枚,軟條 8 枚。側線鱗片數 48~56 枚。體長可達 50 釐米。本魚屬於熱帶、溫帶沿岸雜食性底棲魚類,為廣溫、廣鹽性魚類,喜棲息在沙泥底質水域,有時會進入河口內灣。幼魚期全為雄性,到 3~4 年生才轉變成雌性。春季到初秋為其產卵期。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強。

黑鯛的一種,黑沙立

黑鯛也分黑沙立、白臘與黑牛之說,這一條廣東人稱黑牛,或稱牛屎立

大白臘

大白姑魚,也叫日本白姑魚

大頭叫姑魚

皮氏叫姑魚 俗名:黑鮸、加網

白叫姑魚

紅牙(也叫三牙),石首科,與黃花、叫姑魚同科

鈍頭叫姑魚(團頭叫姑魚)俗名:黑加網

道氏叫姑魚(灣叫姑魚) 俗名:春子

沙鑽

沙鑽臺灣人統計大概有 35 種之多,在北海常見的有兩種,即是多鱗鱚和斑鱚(也叫雜色鱚),背部青色的為多鱗鱚,有花紋的叫斑鱚,還有一種金線鱚,但少見

金線鱚

多鱗鱚(最常見的的一種沙尖)

多鱗鱚的背(最常見的一種沙尖)

斑鱚,俗稱:沙錐

褐菖鮋

褐菖鮋,海口最常見,被叫做石狗公(也有叫石頭公,石九公)

鯻魚,多叫北立弓,町公, 「沙牯頭」,臺灣叫花身雞魚,也叫茂公魚,唱歌婆,硬頭浪,花甲,打爛碟,細分鯻魚又分幾種,分別是細鱗鯻,突吻鯻,六帶牙鯻,四帶牙鯻,最上面這條細鱗鯻就是我們常常釣獲的那種

細鱗鯻(俗名:丁公)

突吻鯻(俗名:唱歌婆)

六帶牙鯻

四帶牙鯻

把真鯛和二長棘鯛放在一起比較一下是有意義的,因為真鯛幼魚和小一點的二長棘鯛粗看上去幾乎沒有區別,只有通過背上有沒有那兩根長棘才能分辨出來。我在北海釣到的巴掌大的紅臘裡面其實經常是兩種魚都有。還

有一種四長棘鯛(小沙立),背部四根棘

二長棘鯛(扯旗立),對比一下與真鯛的背部

真鯛

斑點雞籠鯧。中文學名:斑點雞籠鯧,俗名:雞鯧、金龍鯧、花鯧、槳打鯧、臭屎鯧、龜籠鯧,屬鱸形目雞籠鯧科雞籠鯧屬。

鯒魚,北方多叫牛尾魚,辮子魚,牛鰍。也有叫沙甲,刀甲,背部有一尖剌,鋒利無比

黃鰭鯛( 黃腳臘)

紅笛鯛經常被叫做紅魚,也有叫紅鰭笛鯛,這兩條魚看著很清晰,個頭兒也大,都兩斤多

紅魚

紅鰭火點(也叫牙點)

紅鰭火點(牙點)

灰黑鰭火點

新月錦魚

隆頭魚科,除了青衣,有人也叫它龍船魚

香港叫青衣的是這種,隆頭魚科,黑斑豬齒魚

鸚鵡魚,臺灣叫鸚哥魚,也叫青衣

這是條鸚鵡魚青衣,給個特寫,看看它的牙,突出且成整體一個板狀

再看看隆頭魚青衣的牙,是稀疏的顆粒狀

新月錦魚 錢魚俗稱金鼓,也有叫太陽魚

鰳魚( 曹白魚)

俗名鱠魚、白鱗魚、白力魚、曹白魚、春魚、鯗魚、網扁、火鱗酋、鱗子魚。曹白

銀鱸,大陸叫短體銀鱸,臺灣叫短鑽嘴魚,香港叫連米;另外一種大陸叫長棘銀鱸,臺灣叫曳絲鑽嘴魚,香港叫銀米。還有一種長吻銀鱸

短體銀鱸,連米,短鑽嘴魚

短體銀鱸,連米,短鑽嘴魚

長棘銀鱸,銀米,曳絲鑽嘴魚

長吻鑽嘴魚(長吻銀鱸 )

小口副銀鱸

曳絲鑽嘴魚

黃雞魚

縱帶髭鯛

斜帶髭鯛 俗名:銅盆魚

橫帶髭鯛,石鱸科的另一種魚

泥猛學名藍子魚,又名臭肚。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

這種也看著眼熟

赤點石斑(紅斑)

赤點石斑

青石斑

青石斑(點帶石斑)

泥斑(褐石斑,雲紋石斑)

泥斑

金錢斑(網紋石斑,蜂巢石斑)

油斑,吊橋石斑

鯔魚(烏頭)

美國紅魚(紅古)

巴碟(油臘仔)

黃鯆(魔鬼魚)

金鯧

來源:今日頭條號「南澳故事」、愛釣客釣魚愛好者

往期精彩回顧:

影響9.9億中國人!央行突然出招,「上午離婚下午買房」行不通了

林大欽:廣東潮州惟一文狀元

人生最不該揮霍的三樣東西(深度好文)

9歲男童飈書法,王羲之再生!

「廣州第一家族」誕生於潮汕桑浦山下,擁有「星際最強」朋友圈!

「一條牛索激死三個師父」關潮商什麼事?別說你不認識大名鼎鼎的「旭年公」!

原來潮汕人的祖先來自這裡,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李鴻章13副對聯,道盡其人生智慧

珠三角有多富?廣東省有多窮?

大規模!亞青會道路規建示意圖曝光,涉及了這些幹道..……

潮汕前身「古揭陽」:橫跨粵東閩南的千年古邑

潮汕人的續命茶,你喝過嗎?

潮汕人為什麼這麼重視清明節?你知道嗎?

潮汕的一座奇宅,三百年依然堅固,連鐵釘都打不進,令人驚訝!

你不知道吧?連秦始皇都是講一口流利的潮汕話

習仲勳同志在潮汕

潮汕1969年18級颱風視頻曝光!親歷者為你講述恐怖瞬間

輕鬆看懂中國寺廟布局

老照片:1921-1923年廣東汕頭社會人文影像

潮汕方言:潮人的精神家園

這,就是潮汕!

潮汕「厝」,原來比皇宮還美!四點金、下山虎、駟馬拖車,終於看懂了!

浪險!在深圳,潮汕人真的很強大!

三十六副寺廟對聯,領略真正的大智慧!

潮陽文光塔

最全茶知識,讀完此文你也是半個專家!

央視紀錄片《湘子橋畔》全集

百年前的汕頭港

中國茶道(最全)

史上最全的紫砂壺圖譜!(建議收藏)

大師破解:掌紋隱藏的秘密,太神奇了!

魚露,是什麼鬼?

清末民國汕頭鐵路建設引領全國,誰還敢說汕頭不配當經濟特區?

潮汕古建築的工藝特色

潮汕是一個城市嗎?潮汕究竟在哪裡?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獎金3萬元的《潮汕賦》原來是這樣!快來欣賞一等獎和入圍獎作品……

民意調查|獲得第21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辦權的社團組織將揭曉,你鍾意哪一家?

潮陽再現打卡聖地!銅盂永興裡,你去了沒?

相關焦點

  • 中華田園犬的常見品種,大黃小黑很常見,你都認識它們嗎?
    中華田園犬的常見品種,大黃小黑很常見,你都認識它們嗎?在大家印象中,中華田園犬大概就是在城市角落流竄的流浪狗,其次則是它們大多活躍在鄉下農村,很多人稱呼它們為土狗,近些年更多人則稱它們為中華田園犬,實際上它們並不單單是一個品種的狗,它們之間分了很多種類,那麼你都認識嗎?
  • 海魚品種多營養價值高,你吃過哪幾種?
    導語:海魚的品種資源十分豐富,並且分布廣泛,海魚不僅營養價值高,還能提供更多人體所需要的元素。很多內陸地區的朋友都以為海魚的價格一定都不便宜,但其實不然,有些品種的海魚價格不僅便宜,味道也鮮嫩無比。二、馬掌丁魚在潮汕,有著許許多多的小海魚,名字千奇百怪。如果有人說「買點雞腿回來貼魚鼎」,若是外地人,可能真的會買幾個雞腿回來,但對於潮汕人來說,雞腿是一種海魚的俗稱,學名為馬掌丁魚,有些地方也叫做「烏燕」。
  • 別看這魚太小,卻是潮汕人最喜歡吃的一種海魚,不加鹽都很美味
    孩子開學大半個月,每天只有早餐和晚飯在家吃,中午都在學校搭夥,所以每天回到家的時候,都喊餓肚子,想來大鍋飯的飯菜有時不一定能迎合每個孩子的胃口,但團體生活意在融入到學習的圈子裡。每天我家都是6:30開飯,畢竟孩子還要寫作業,所以晚飯要儘量省時間還能不耽誤營養。
  • 這種動物長相奇特極度稀少,卻成為潮汕一道特殊美味,你吃過嗎
    這種動物長相奇特極度稀少,卻成為潮汕一道特殊美味,網友:不犯法嗎?我們都知道潮汕地區雖然發展在廣東省內算是比較慢的了,但也因此保留下來很多歷史文化遺產,特別是豐富的潮汕美食。因為潮汕地區靠海,所以自然少不了用各種海鮮製作而成的美味。
  • 潮汕,有這麼一種令人難忘的食物,你知道他是什麼嗎?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特別是冬天,小編最喜歡約了三兩個朋友去學校門口的潮汕砂鍋粥店,吃了一鍋熱騰騰的海鮮粥。小編知道,潮汕是沿海地區,所以海鮮在那裡會很豐富,這就促成了我們大多數人在煮粥時都以海鮮為原料,加上潮菜的一些獨特食材,形成了這種獨特的口味。
  • 5種常見、常吃的海魚,不來了解一下嗎?
    早些年,冷鏈運輸還不發達的時候,身處內陸地區的人們,吃魚一般都只能吃到河魚、湖魚。隨著冷鏈運輸技術的廣泛使用,生鮮類的食材可以快速的進入內陸地區供大家食用,於是漸漸的,內陸地區的朋友們,也能夠吃到原本海濱人民的專屬——海魚了。
  • 潮汕特產-粿品,你都認識嗎?
    甜粿是以糯米為原料,將糯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漂濾去水份陰乾,然後放進石臼用人工舂成米粉(俗稱糯米糕),舂米糕很費工夫,至少要過篩二三遍,粉末越微細越好。       在清朝末年的潮汕地區,蒸甜粿這一事,在貧苦人眼裡,認為是件難辦的事,也是不得已的事,因為要蒸製一籠甜粿,至少需要10斤以上的糯米粉和數斤白糖,要用旺火蒸上十幾個小時不等,這對於三餐難飽的窮人來說,是很難辦到的。
  • 中國田園貓常見的有哪些?你都認識嗎?
    近年來一大波品種貓「入侵」中國,使得我們本土的貓咪逐漸被人遺忘,其實我們中華田園貓本身也有很多的優勢,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常見的中華田園貓有哪些,不知道你都認識嗎?
  • 潮汕粿條,你都吃過嗎?
    炒成的筍粿條,熱騰騰、香噴噴,其特色是色澤白裡帶赤,柔軟醇香,有獨特的名筍風味。潮汕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如麵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粿條則是潮汕人除糜(稀飯)、乾飯以外的另一大主食,其地位相當於北方的麵條。
  • 這魚名字像豆腐,比豆腐還嫩滑,10元買8條,潮汕人都愛吃
    潮汕美食,除了牛肉火鍋還有各種粿條都是我的最愛,在這個傳統飲食文化之城,每天都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從睜眼開始第一頓腸粉開始就讓人心生羨慕嫉妒恨,中午還可以吃頓火鍋,如果你到了潮汕遊玩,最好去當地的一些本地菜館,那裡能找到許多當地特色的家常菜,其中各種海魚就是潮汕人最引以為傲的家常菜之一
  • 還認為海魚很貴你就錯了,這幾種海魚,又便宜又好吃
    身處內陸地區的人,吃到淡水魚很容易,但是想要吃到海魚,那錢包可得花不小的代價。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五種海魚,這五種海魚,好吃又便宜。巴浪魚巴浪魚有很多的別名,比如:池魚、刺巴魚、黃佔等等名字。巴浪魚外形像織布的梭子,也像一把小匕首一樣,一般都是8~10釐米長度。
  • 帶你認識常見的狗狗品種,別再做一個「狗盲」了!
    愛狗的人中分兩種:一種是能準確分辨出狗狗的品種,另一種是不能分辨出狗狗的品種。我們把後面這種人稱之為「狗盲」,今天帶你來「掃盲」,下面一起認識一下最常見的狗狗品種,讓愛狗的同時,也了解狗!中華田園犬中華田園犬是最常見的狗狗,相信大家普遍都認識的。
  • 番石榴有什麼功效你知道嗎?
    今天帶著大家來認識一下我們平時經常吃的番石榴,他有什麼功效你知道嗎?
  • 馬鈴薯在潮汕地區的名字很特別,其中的淵源你知道嗎?
    馬鈴薯是一種很常見的作物,在我國很多地方均有種植,是一種非常百搭的食材,能燉,能炒,能燜,能熬湯,能油炸,還能做成土豆泥,深受人們的喜愛。馬鈴薯因形狀酷似馬鈴鐺而得名,在我國各地,人們對它的稱呼都不一樣,北方那邊稱其土豆、洋芋、山藥蛋等,南方這邊,像廣東人稱其為薯仔,閩南人稱其為番仔薯,我們潮汕人則將馬鈴薯稱為荷蘭薯或者「甘筒」(音譯),那麼潮汕這邊這麼有意思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 南海常見海魚品種
    海釣人最常釣的魚類都在這裡了    黑棘鯛,又稱黑鯛,海釣最常見的目標魚
  • 你真的了解潮汕嗎?
    然而,該地向有「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之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海內潮汕人與海外潮籍僑胞缺乏信息往來,「潮汕」這一稱謂在海外並未接過「潮州」的衣缽,故「潮州」(指潮州府,即潮汕地區,而非今狹義上的「潮州市」)、「潮州人」的稱謂在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更為人們所熟知。
  • 休漁期解禁,全日新鮮到貨,不僅食到剛上岸的潮汕海鮮!還有一大波福利來襲...
    看到它們向你招手了嗎?吃貨們卯足勁頭,準備敞開大吃吧!一站式享受到幾十種海魚,每日新鮮到店,品種齊全,全部來自潮汕當地海港,順德吃貨實在有口福了。潮汕的魚丸絕非順德便利店的魚蛋可以媲美;這種魚丸純正用鮮活海魚肉手打而成,全過程人手製作,一粒正宗的潮汕魚丸可謂功夫活。
  • 你知道嗎?潮汕老爺多,其實是有原因的...
    其實,關於潮汕人的多神崇拜,有下面這樣的說法。潮汕地區在地理上背五嶺而面南海,古代陸地交通不便,而海上交通相對便利,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以這裡的人相對於山區和內陸地區的人來說,見識較廣。對客觀世界接觸多了,疑問也就多。
  • 這些不常見的狗狗品種,你認識幾個?
    對此我只想說,狗狗品種那麼多,我真的認不出啊!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些並不常見的狗狗,看看你能認出幾隻!性格與美麗的外表極不相似,爭鬥心強,是具有強韌下顎的品種。伯恩山犬伯恩山是大型犬,三色、長腿。堅定而和諧,很聰明、結實且靈活,在山區足以勝任像拖曳或驅趕畜群這樣的工作,這也是這一品種的起源。
  • 為什麼明星都喜歡吃海魚而不是淡水魚?
    魚的營養價值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不能說一天三頓吃魚吧,總要隔三差五的吃頓魚是必要的,那麼海水魚跟淡水魚那種的營養價值更高呢具體來分析一下。在價格方面,這兩者的價格天壤之別,海魚比淡水魚的價格要高出好幾倍,平時人們也更加喜歡用海魚來送禮物,認為這樣更加有面子。這兩種魚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是海魚的營養價值要更加豐富嗎?其實海魚和淡水魚最大的區別就是因為兩種魚生存的環境不同,導致這兩種魚吃起來的口感,以及其所含的營養價值都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