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歌的「山海經」三部曲,最後問世的一部就是《靈飛經》,但在「山海經」的故事線中,《靈飛經》上承山之《崑崙》,下啟海之《滄海》。講述的是「山」與「海」之間,明洪武二十七年間發生的江湖故事。
《靈飛經》
主要講述了主角樂之揚,機緣巧合下破解了「靈道石魚」,獲得周天靈飛曲,從而以音樂入武道,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主角經歷–
樂之揚:
最初與義父樂韶鳳在秦淮河邊賣唱為生,偶然捲入靈道石魚之爭,並且破解靈道石魚得到藏在石魚內部的《妙樂靈飛經》,鰲頭論劍時已達地籟境界,之後為了朱薇牽扯朝廷之爭,最後朱薇自殺,已然心死,但是武功越來越高,與梁思禽的武功切磋不分勝負。
梁思禽是開啟《滄海》的故事關鍵人物,留下了「八圖合一,天下無敵」的絕世傳說。由此可見,樂之揚的不凡之處,他的一聲必然有著傳奇經歷。
不過樂之揚的心依然死寂,由於虧欠葉靈蘇的感情,於小說尾聲處的一次重逢,似乎重獲生機......
經典故事–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一點,靖難之役中,小公主朱微自殺於兩軍陣前。雖說從毒王鬼谷之後,樂之揚本想帶著傷愈的朱微離開中土去無雙島隱居,可是劇情的發展急轉直下,樂之揚的身世揭開,平添了樂朱二人之間的隔閡。
而梁思禽委託樂之揚護送燕王世子兄弟,則更是將其推入無邊麻煩之中,抽身之日遙遙無期。劇情的安排再加上字裡行間流露的傷感氣息,讓我已然猜到這一對苦命鴛鴦怕是難以長久,無雙島之約恐怕也是「塞上牛羊空許約」,這一股悲劇感覺撲面而來。
再看命途多舛的小公主,本以為死裡逃生後必有後福,誰知在北平先被兄長燕王帶去大寧勸說親哥寧王,見到最敬愛的親哥後卻並不被待見,反被寧王呵斥污衊,而後見到兄弟反目。因為公主身份,後又被衝和尚劫持,死後餘生又被雲虛劫持以威脅樂之揚。如此遭遇,為什麼偏偏落在了這個本就傷心欲絕的小公主身上,讀來著實令人心疼。
小公主如此天真心善,本該平平安安,本不該見識這人世間險惡,卻親眼見到了親人反目刀劍相向而引發的無邊罪孽。
雖說早已料到小公主的悲劇收場,然而陣前自殺卻顯得極為突兀極不合理。是啊,哪怕親人反目成仇沒人要她,至少還有樂之揚,還有樂之揚等著北平事了帶她去無雙島。再者,小公主不是蕭峰,自殺了事於戰爭毫無影響,徒增笑柄而已。
當時讀到這段,感覺毫無理由,毫無邏輯,內心卻難抑悲痛之情,一時竟不知說些什麼,只得感嘆道鳳歌你好狠的心吶。
小說風格–
靈飛經深具傳統武俠精髓,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武功的內在外在刻畫十分詳細,招式刻畫淋漓盡致,堪稱生動形象,不亞於金庸,且文筆流暢,當斷則斷,引經據典,融入歷史,讓人回味無窮。作品堪稱上等武俠之作
起承轉合十分到位,之前讀的崑崙,至今饒有印象,我個人更偏愛滄海,畢竟是山海經裡唯一一部大圓滿結局的作品,靈飛經中通過梁思禽這個「天下一人」,將崑崙滄海緊密相連,並透過各種門派,各種武學,將崑崙中的人物角色自然過渡到本書,並以東島西城之爭對滄海進行鋪墊,諸如西崑侖梁蕭,黑水一脈,金剛門,柳鶯鶯,黑天書等,字裡行間讓人讀起來感受三部作品的氣息,使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