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赴南蘇丹維和受傷戰士出院 彈片傷疤當勳章

2021-01-08 中華網

  本報訊 經過20天的治療後,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遇襲傷員姚道祥和吳樂於昨日上午從解放軍153醫院出院,他們將回到部隊駐地許昌接受進一步的康復治療。

  「目前兩個人身上關鍵部位的彈片都已取出,其他留在體內的微小彈片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之後,我們也會繼續對兩人的康復情況進行跟蹤和追訪。」153醫院關節骨病科主任焦文倉說。

  在病房裡,記者見到了精神狀態良好的姚道祥和吳樂。面對身上的彈片和傷疤,吳樂笑稱這是自己的驕傲,而姚道祥卻將之視為自己的「勳章」。

  「從入院到現在,我從140斤長到了152斤,每天心裡都盼著趕緊回到部隊,回到南蘇丹去。」剛剛成為父親的姚道祥說,不善言談的吳樂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他們還牽掛著班裡5名仍留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戰友。

相關焦點

  •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已有兩名戰士犧牲
    新京報快訊(記者賈世煜)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犧牲人數增加至2人。據央視報導,當地7月11日9點24分,遇襲事件中受傷的楊樹朋搶救無效犧牲。  當地時間7月10日,南蘇丹朱巴市區交火持續,中國維和步兵營執勤分隊遭襲。
  • 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南蘇丹槍聲裡的戰士
    以下:常年戰亂的南蘇丹,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大量人口面臨饑荒。在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下,中國武裝維和部隊赴南蘇丹保護當地平民生命財產安全。2011年,南蘇丹宣告獨立並沒有給人民帶來和平與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南蘇丹總統基爾和副總統馬沙爾的決裂及其帶來的無止境鬥爭,動亂頻發,近700萬人口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從1948年開始,聯合國開展維持和平行動,多次派遣軍事力量赴各衝突區域執行維和行動。南蘇丹任務區被聯合國評估為世界上最危險、最艱苦的維和任務區之一。
  • 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南蘇丹槍聲裡的戰士 |【經緯低調出品】
    以下: 常年戰亂的南蘇丹,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大量人口面臨饑荒。在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下,中國武裝維和部隊赴南蘇丹保護當地平民生命財產安全。電影《藍色防線》歷經五年跟蹤拍攝,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真實記錄和展現了我國第一支成建制常駐維和步兵營,在戰火紛飛的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期間,保護當地難民營安全的故事。
  • 13名江蘇警察赴南蘇丹維和 要求是黨員懂英語善射擊
    中國南蘇丹維和警隊13名隊員亮相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王立科向維和警隊授旗。2015年12月21日,中國赴南蘇丹維和警隊出徵儀式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由江蘇公安機關13名民警組成的中國維和警隊,將前往南蘇丹執行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
  •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 維護和平、傳播友誼、播撒希望!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瓊 特約記者 胡延華):截至今年9月17日,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已經在該國的瓦烏維和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整整一年。這一年來,他們先後完成了四條主要補給線、兩座橋梁的修復,以及上百項工程支援任務。
  • 中國第六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350名維和官兵凱旋
    根據輪換命令,中國第六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350名官兵,12月4日乘坐包機抵達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在聯南蘇團框架內圓滿完成聯合國賦予的保護平民、人道主義救援、觀察警戒等7類20餘項任務,累計執行8次短途巡邏、14次武裝護衛、125次城區巡邏和難民營等周邊武器禁區巡邏9100餘小時,出動兵力19萬餘人次、車輛3.4萬餘臺次,行駛裡程23萬餘公裡,參與處置各類應急突發情況284餘次,此外,步兵營開展愛心義診、慰問捐贈等人道主義救援活動20餘次,築起了和平的「藍色防線」,受到聯南蘇團、友軍以及當地政府民眾的高度讚譽,前不久,該營官兵700名官兵全部榮獲聯合國
  • 我第7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出徵
    中國第7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出徵儀式現場。姜慧鑫攝解放軍報北京12月3日電 曹壯、肖陽報導:中國第7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350名官兵,3日從天津飛赴任務區,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
  • 三支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今日回國
    在圓滿完成一年多的維和任務後,12月4日上午,三支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500多名官兵乘坐三架民航包機順利抵達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這三支部隊分別是第10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醫療分隊和第6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
  • 中國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部隊完成第十次輪換交接
    當地時間11月30日下午,中國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部隊第十次輪換交接儀式分別在南蘇丹維和工兵、醫療兩支分隊的營區進行。中國第11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和醫療兩支分隊正式開始履行維和使命。 中國第11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部隊第一梯隊維和官兵已於11月13日抵達南蘇丹首都朱巴,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在過渡營進行了為期15天的醫學隔離和身體健康檢查。
  • 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官兵出徵
    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官兵出徵 2020-12-03 21:23  澎湃新聞編輯 祝穎筠 視頻來源 央視軍事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3日凌晨3點,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官兵從天津出發,飛赴任務區,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
  • 南蘇丹遇襲中國維和戰士犧牲人數升至2人 安理會:強烈譴責
    當地時間10日9點24分,在南蘇丹遇襲的中國維和戰士、受傷的四級軍士長楊樹朋,因搶救無效犧牲,加上此前已經犧牲的下士李磊,遇襲事件中遇難中國士兵人數升至2人,另有5人受傷。南蘇丹局勢近年來較為動蕩。2013年7月,總統基爾解除副總統馬沙爾職務。
  • 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啟程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由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為主抽組的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350名官兵,於12月3日凌晨3點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出發,飛赴任務區,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歡送儀式現場▲維和官兵高唱國歌▲維和官兵整齊列隊▲維和官兵目光堅毅▲領導送別維和官兵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共編制700名官兵,包括步兵、裝甲兵、工兵和通信兵等多個兵種專業
  • 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完成武裝護衛任務
    本報南蘇丹朱巴3月23日電 李欣報導:當地時間3月21日,中國第6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圓滿完成從朱巴至甘吉地區聯合國車隊武裝護衛任務。此次任務,全程共260公裡,我維和步兵營出動兵力近40人,各型車輛10餘臺。
  • 中國第十一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抵達任務區 開展維和任務...
    日前,抵達維和任務區不久的中國第十一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開展了裝備保養任務,力爭在聯南蘇團首次檢查評估前對分隊的工程機械、裝甲運輸、醫療救護等170餘臺車輛裝備進行全面檢修。據了解,中國第十一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第二梯隊人員在12月3日,已從國內安全抵達南蘇丹首都朱巴過渡營。第二梯隊人員將在過渡營進行為期15天的醫學隔離和身體健康檢查,順利通過各項檢查後也將飛往瓦烏營區與第一梯隊人員匯合,正式開展道路維護、橋梁修復、簡易房屋搭建等各類保障工作。
  • 南蘇丹瓦烏的維和工兵分隊圓滿完成聯南蘇丹賦予的維和任務
    當地時間12月18日,剛剛部署到任務區不久的中國第11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圓滿完成聯南蘇團賦予的道路維修和排水系統修繕任務。維和工兵分隊接到聯南蘇團任務後,立即研究制定施工方案,並對施工地點的周邊環境、地形地貌、疫情情況進行實地勘察和安全形勢分析。同時做好施工人員回場的身體狀況、裝備性能等檢查。第11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參謀長倪寅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阻擋中國維和戰士堅守崗位,他們將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繼續執行好維和任務。
  • 「且將英雄志,化作一抹藍」 ——用影像講述維和故事
    日前,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電影院的大屏幕上,這封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政治教導員魯成軍寫給孩子和妻子的家書讓在場許多觀眾流下了眼淚。這是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首映儀式的現場。「爸爸你不會掛了吧」電影《藍色防線》為中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親歷記錄,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首次以戰地紀實的形式,真實記錄了這群為國出徵的中國軍人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日常戰鬥生活,用鏡頭捕捉其直面殘酷戰場、歷經戰火淬鍊的英雄之魂。
  • 中國維和警察王雅良:我在南蘇丹維和的故事
    南蘇丹,一個飽受戰亂之苦的非洲國家,一個被聯合國評估為世界上最艱苦的維和任務區之一。 一批又一批頭頂天空藍、肩扛中國紅的中國維和警察,遠離家鄉,告別親人,毅然來到這裡執行維和任務。 一年又一年,變的是歲月,不變的是初心。
  • 中國軍隊維和犧牲官兵名單公布 16名維和戰士犧牲原因是什麼?
    我們有一位維和戰士在自己的日記裡這樣寫道:「如果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跑那麼遠,到那麼危險的地方去維和,請告訴他,因為我們要維護人類文明的底線」。為和平而來,與正義相伴,30年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維和軍人前赴後繼、向險而行,為世界和平英勇出徵、砥礪前行,把忠誠使命鐫刻在充滿風險的維和戰場上,政治工作生命線在維和一線充分彰顯。
  • 我第6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二梯隊官兵啟程回國
    原標題:我第6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二梯隊官兵啟程回國於東海、姜雲瀚報導:當地時間12月23日,中國第6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二梯隊350名官兵,在朱巴機場乘專機啟程回國。至此,該步兵營圓滿完成一年的維和任務。
  •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組織全要素綜合演練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組織全要素綜合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