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蘇丹維和警隊13名隊員亮相
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王立科向維和警隊授旗。
2015年12月21日,中國赴南蘇丹維和警隊出徵儀式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由江蘇公安機關13名民警組成的中國維和警隊,將前往南蘇丹執行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這是江蘇公安機關受公安部派遣組建的第二支整建制的維和警隊。出徵儀式上,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王立科向維和警隊授旗。
據悉,這支維和警隊由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副局長薛強、蘇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副局長張亦林、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大隊長何勇、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高鐵商務區派出所所長邱海波、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組織教育處副處長章策、無錫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劉柏辰、徐州市公安局萬寨水上派出所所長楊爍、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徐樞、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分局治安大隊民警楊帆、崑山市公安局民警張巖、連雲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張亮、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政工綜合處副處長張忠付、泰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民警丁暉等13名民警組成。他們都是黨員,其中有7名隊員曾經參加過一到兩次的維和任務,有豐富的維和經驗。
2008年,受公安部委託,江蘇公安機關曾選派18名民警、單獨組建了全省第一支維和警隊,參加了聯合國蘇丹維和行動。時隔7年,江蘇再次「接棒」南蘇丹維和任務。
據悉,這次執行維和任務的13名同志,是從全省公安機關千挑萬選出來的,分別來自南京、無錫、徐州等9市公安局。從事著多個不同的警種,其中有領導幹部、也有普通民警,每個維和警察的綜合素質都很好。
主要任務是難民保護
據中國南蘇丹維和警隊隊長薛強介紹,此次維和警隊赴南蘇丹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進行人道主義危機救援、難民的保護、保護當地的中國企業及工作人員和對當地的警察進行培訓,並協助當地的警察維護秩序。
2013年12月15日,南蘇丹暴發內戰後,當地局勢一直比較混亂。內戰產生了大量的難民,這些難民急需國際社會的援助,聯合國相關機構也在當地成立了一些難民營。現在最大的工作難點就是難民保護。
今年45歲的維和警隊隊長薛強此前曾於2005、2008年分別參加了聯合國在賴比瑞亞及蘇丹的維和任務,分別於2007年及2010年受到了聯合國授予的和平勳章, 2006年被公安部授維和警察榮譽獎章。
據薛強透露,在南蘇丹的難民區,安全環境很不樂觀。難民區內幫派林立,一些「團夥分子」會有私藏武器彈藥、危險品之內的情況。由於聯合國的維和警察在當地並不具有執法權,這些維和警察只能建議南蘇丹的警察進行處罰,「我們都是以警務顧問的身份參與工作。」
而維和警察們面臨的生存挑戰也同樣艱辛。據薛強介紹,南蘇丹條件極為艱苦,「氣溫超過40度,水電都沒有,只能在工作區的公共盥洗室洗澡。」同時,南蘇丹瘧疾橫行,是常發病,「在非洲像感冒一樣很流行」,出行前維和警察們都要打了預防疾病的防禦針。另一方面,因為維和警隊不同於維和部隊和維和防暴隊,維和警察到了當地被分到任務區後,基本上以個體為單位,衣食住行方面都是自己安排的。「聯合國把津貼發給你個人,然後吃喝拉撒全都是你自己負責」,薛強補充道。
張巖
維和警察都是「百裡挑一」
今年30歲的張巖是崑山市公安局民警,同時也是此次中國南蘇丹維和警隊13名隊員中的一員。張巖稱,自己兒時就有這麼一種夙願,「想當維和警察,為國家出一份力」。第一次遠赴非洲參與維和,張巖坦言有些緊張。
張巖介紹說,他們這些維和警察都是自願報名的,但是挑選的過程異常苛刻,過程可以說是「百裡挑一」。 起初,在選拔維和警察時,江蘇省公安系統一共110名警察報名。先初選出30人,送到北京進行2個月培訓。培訓的主要涵蓋語言(英語)、警務基本技能、射擊、駕駛、基本的急救知識、野外生存技巧等內容。培訓期滿,聯合國維和警察署的教官對這30名「種子警察」進行第二輪考核。此次考核,江蘇共有26人痛過了聯合國維和警察遴選考試,取得了維和警察資格。最後再從這26人中在選出13人參與此次維和任務。
據張巖介紹,維和警察的選拔條件很高:工作年限需滿7年以上;政治面貌需要黨員;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警務技能嫻熟;2年駕駛經驗同時還需要有基層工作經驗。
2008年,從刑警學院畢業後,張巖被分配到崑山市公安局做了一名「片警」。常年與轄區老百姓打成一片也成了此次張巖入選維和警隊的「加分項」。此次赴南孫丹參與維和行動,張巖被派駐的也是當地的基層單位,擔任人道主義救、難民保護等一些民事警察業務。這讓張巖感到並不陌生,在他看來,「這跟在國內做的一些基層民警工作還是有些聯繫。」
當被問及,如果有下一批的維和任務會不會參加?張巖毫不猶豫的告訴鳳凰江蘇:「我會的!」
維和警隊人員名單
1、薛強 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副局長
2、張亦 林蘇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副局長
3、何勇 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大隊長
4、邱海波 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高鐵商務區派出所所長
5、章策 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組織教育處副處長
6、劉柏辰 無錫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
7、楊爍 徐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國保大隊大隊長
8、徐樞 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
9、楊帆 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分局治安大隊民警
10、張巖 崑山市公安局民警
11、張亮 連雲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
12、張忠付 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政工綜合處副處長
13、丁暉 泰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民警
中國維和警察大事記
在今年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將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的維和警隊,並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這是我國對維護地區安全、促進世界和諧,作出的又一承諾和貢獻,充分展現了自信、友善、包容、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據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巡視員朱明介紹,15年來,公安部共向東帝汶、波赫、科索沃、賴比瑞亞、阿富汗、蘇丹、海地、南蘇丹、賽普勒斯9個任務區派遣維和警察2138人次。
1988年9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成為我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開端。同年12月6日,第43屆聯合國大會一致同意中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
1999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維和警察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
2000年1月,中國首次派遣15名民事警察到東帝汶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2001年1月,公安部向聯合國波赫任務區派遣首批5名維和警察,這是中國首次向歐洲地區派遣維和警察。
2003年11月,公安部向聯合國賴比瑞亞任務區派遣首批5名維和警察,這是中國首次向非洲地區派遣維和警察。
2004年1月,公安部向聯合國阿富汗任務區派遣一名高級警務顧問,這是中國警察首次參與阿富汗維和行動。
2004年10月17日凌晨,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95人乘聯合國專機,前往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這是中國第一支赴國外執行維和任務的防暴隊伍。
2009年6月,以雲南公安邊防部隊為主,抽組而成中國第八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為期8個月。
2010年1月12日——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7.3級強烈地震造成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總部大樓倒塌,正在樓內與聯海團官員舉行商談的中國公安部赴海地維和工作組成員朱曉平、郭寶山、王樹林、李曉明和駐海地維和警察部隊趙化宇、李欽、鍾薦勤、和志虹(女)同志被埋在廢墟下,於北京時間1月13日5時56分許壯烈犧牲。
南蘇丹現狀
南蘇丹
南蘇丹內戰衝突
聯合國救援南蘇丹難民
2011年1月9日,南部蘇丹就其未來的地位問題舉行公投。公投結果顯示,98.83%的選民支持南部地區從蘇丹分離,公投結果已為北方政府和國際社會所接受和承認。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成立南蘇丹共和國。
蘇丹經歷50年內戰,多達210萬人在南北衝突中喪命,最終換來南蘇丹的獨立。但是獨立後的南蘇丹困難重重。南蘇丹有1000多萬人口,但有近四成的人民需要獲得糧食援助才能生存下去。當地大部分人民每年的生活費還不到1美元,有10%以上的兒童無法度過他們的5歲生日。成人當中有四分之三是文盲,只有1%的家庭有銀行戶頭。此外,南蘇丹不僅和蘇丹北部仍存有戰爭隱憂,在內部也面對不同政治勢力的對抗。南蘇丹政府是由當地最大部族丁卡族掌控,但南方還未正式立國,已有7支反政府武裝部隊揚言要推翻政府。
2011年7月9日南蘇丹於當地時間7月9號0點(北京時間凌晨5點)宣布正式獨立,成為世界上最新的國家。約有30個國家的元首參加南蘇丹共和國的獨立慶典儀式。蘇丹政府正式承認,蘇丹總統巴希爾參加南蘇丹獨立慶典。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蘇丹總統巴希爾、中國特使姜偉新、美國特使蘇珊•瑞斯等各國政要,出席獨立慶典。
2011年7月9日,國旗升起後,原蘇丹第一副總統兼南方政府主席薩爾瓦•基爾籤署過渡憲法,而後宣誓就任這個新生國家的總統。
2013年12月15日,南蘇丹總統衛隊中來自丁卡族和努維爾族的士兵在首都朱巴發生槍戰。南蘇丹總統府次日發表聲明稱,15日晚和16日在朱巴發生的武裝衝突是一起政變陰謀,其幕後策劃者是2013年7月被解職的前副總統裡克•馬沙爾。槍戰後,馬沙爾立即逃往北方瓊萊州的家鄉。
2013年12月21日,掌控北部團結州的政府軍將領詹姆斯•科昂宣布叛變,投靠馬沙爾。這場衝突導致超過500人死亡。
分析人士認為,南蘇丹當前局勢出現動蕩,雖然直接原因似乎是該國領導層內部矛盾激化,但從更深層看,也與該國官員缺乏治國經驗、部族影響力巨大、政府對軍隊缺乏控制等因素有著不容忽視的關係。(胥大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