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立志做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

2020-12-22 仰望主基督

帖撒羅尼迦前書4:9-12

帖撒羅尼迦前書4:11 又要立志做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

帖撒羅尼迦前書4:9-12 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你們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

又要立志做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 叫你們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沒有什麼缺乏了。

「弟兄們相愛」在原文只有一個字(philadelphia),此字原指同一位父親所生兒女們之間的愛,保羅轉用來指同一位父神所生兒女們之間的愛,也就是在基督裡信徒之間的愛。同一位父親所生的兒女原本應該相親相愛,但卻不是每一個兒女都能做到。在一個初信者成立的教會裡,已經能夠發揮這樣的愛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保羅在帖撒羅尼迦那麼短的時間就被迫離去,可能都還沒有時間教導他們怎樣彼此相愛。但是聖靈的工作就是這樣奇妙,當我們都在主裡的話,聖靈就讓信徒的心可以合一,可以相愛。這裡相愛當然也包括彼此之間的關懷。那時的信徒在當時的社會裡真是一小群,若不能彼此相愛,很快就會被外面的勢力所吞噬。

但是從提摩太帶回來的消息,這些信徒因為蒙了神的教訓,就願意彼此相愛,向馬其頓區的其他弟兄也是這樣,使保羅心裡得到安慰。講到他們不用人寫信提醒,就已經懂得彼此相愛,實在難得。多數人需要教導才會學習彼此相愛,但是他們蒙了神的教訓就彼此相愛了。保羅特別提出來,因為主耶穌也向門徒說過,「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因此彼此相愛是耶穌的門徒的特點之一。彼此相愛就不會彼此相害,不會在人後毀謗他人,不會在人有需要時冷眼旁觀,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也能彼此相愛,好讓人能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

保羅鼓勵信徒要立志做安靜人,為何做安靜人需要立志呢?立志是一個方向,有立志可以使我們的心思特別注意在某方面要怎樣做。人有方向才不會散亂。最近有個朋友和老友相聚,特別註明能夠喋喋不休好快樂。大家一看,必然曉得出自女人之口。不過有的男人也很喜歡喋喋不休地和同伴聊天。喋喋不休固然開心,但是難免變成論人長短,多言多語難免有過。一旦有風言風語傳來傳去,就會破壞整個教會的和諧。

心裡要安靜才能做安靜人,心裡不安靜就做不成安靜人。心裡不安靜代表心裡有事,有的人心裡不甘願某種損失,有的人為了失去工作而煩惱,有的人和配偶意見不和,有的人心裡有埋怨有不平有憤怒,有的自卑憂鬱,等等。心裡不平靜,就無法做安靜人。安靜人必需學會交託,不管有什麼事情,都能像嬰兒在母親的懷抱裡安然睡覺。當我們能夠如此信賴神時,我們的心才能安靜,我們的言行才能安靜,不會急躁。人心裡不平靜,便會想用自己的方法去報仇,想用方法和別人扯平,想講別人壞話來提升自己。

人要立志安靜,才能辦自己的事。因為心裡有倚靠,便會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人的心裡若不安靜,便喜歡管別人的閒事;自己的事不做好,一天到晚去看別人的事做好了沒。有人說,若每個人可以把自己家門前掃乾淨,這世界就乾淨許多了;每個人若能把自己的事好,這個社會就會減少很多問題。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往往都是人不辦好自己的事。例如:做丈夫的不專心愛妻子,出去搞三搞四;做妻子的不愛理家只愛打扮遊玩,做父母的只顧應酬,不理會兒女,等等。假如我們都好好辦自己分內的事,很多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因為保羅在傳福音時講到將來的盼望,有的人便覺得既然末世已到,那麼何必再忙著地上的生計,只要等主來便是,於是什麼工作都不做了,變成遊手好閒之輩。假如我們回想那些曾宣傳末世臨到的事,便很容易記起,那些人辭去工作、賣掉房子、車子,一起到某個地點躺在那裡等著被提的事情。但是主再來的時間不是人可以知道的,因此在主尚未再臨之前,我們必需為自己的生計負責。工作是一個人的脊柱,有工作使人感覺自己有價值、有用。肯親手作工的人比起那些等著人侍候的人,要活得更健康快樂。因為神賜給人的肢體若不使用,便會逐漸退化。當我們願意親手做工時,生活就不會無聊;我們也會發現更多可以幫助人的能力和恩賜。

保羅這裡還提到親手作工的兩個優點,一是可以補足自己的缺乏,二可以讓外人顯示自己是行事端正的正經人,不是無事可做的混混。神祝福我們,讓我們吃穿不愁還有餘,但是在我們的享受之餘,總要做點正經工作,使自己的精神不致萎靡頹廢。不親手作工,總是靠別人的話,自己會變得很無能,也會失去自信心。其實親手作工可以體會到很多工作的樂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之間,自己也長進了。

相關焦點

  • 人生須立志,立志當高遠
    王陽明曾經說過,人生須立志,立志當高遠。人生在世,確實需要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然後朝著目標前行,這樣的人生才充滿意義。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從小就志向高遠,一次與私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從小就立下了要做聖賢之人的宏偉之志。王陽明一生也不是完全一帆風順的,在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
  • 宕昌縣2020年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後恢復工程(立志壩至宋家山、立志壩...
    宕昌縣2020年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後恢復工程(立志壩至宋家山、立志壩至範家那)招標公告宕昌縣2020年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後恢復工程(立志壩至宋家山、立志壩至範家那)招標公告 招標編號:JZX2002109-DCXNTD1、招標條件
  • 2021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陽光很好把地裡的麥子曬的想要睡覺微風好冷把人凍的努力的地縮著脖子清晨醒來上街買早餐嚇了我一跳人呢?校園裡很安靜,和門衛打過招呼,躲在角落裡吃完了早餐。如今也是在八年級的重點班我想,當老師的一輩子就希望教育的學生成績好,又懂事感恩,孝順,努力,體貼走上社會了做一個善良的人
  • 五位精英「獻給青年人的開學課」: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在這個重要的關口,面對美好的未來,每個人都會想:我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9月19日,天一文化講壇策劃推出「獻給青年人的開學課」,來自不同年齡、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5位嘉賓,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創業與生活經歷,分享他們在選擇與奮鬥的道路上的思考與感悟、經驗與教訓,希望能夠為青年學子帶來啟發,通過自己的奮鬥擁有精彩的人生。
  • 致良知百日學習|立志是在心上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
    學習一門明心淨心的功夫【原文導讀】「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關於孩子立志,家長所不知道的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王陽明古往今來,但凡傑出的人物,沒有不「立志」的。只有胸懷廣闊、志存高遠的人生才是偉大的人生。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就一個偉大的人生,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立志的意識。
  • 王陽明:12歲立志做「聖賢」,終身踐行五個法則,一生只做一件事
    而這顆種子,就是立志。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自己從十五歲立下了學習的志向,而王陽明在十二歲就確立了「成聖」的志向。王陽明所謂的「立志」,並不是一般人講的人生理想和職業生涯規劃等,而是確定自己應該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明白為什麼而活,知道自己要承擔怎樣的社會角色等等。只有找到了自己的「種子」,你的人生才有方向,才不至於一輩子渾渾噩噩,終日忙碌不知為何。
  • 2020最佳臺劇《做工的人》,真的不容錯過!
    是2019年年度最佳臺劇!繼《我們與惡的距離》,臺灣今年推出的黑色喜劇也一樣再次讓你沉迷。《做工的人》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散文集,由李銘順、柯叔元、遊安順、苗可麗、薛仕凌和曾珮瑜等人主演的6集短劇。《做工的人》是臺灣首部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電視劇,背後的製作團隊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原班人馬打造的。短短6集,看似隨意,可是劇中的劇情卻又是部讓你崩潰的電視劇。《做工的人》以喜劇的角度出發,這部看似喜劇的電視劇,卻是包含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種悲劇,每一集都讓你越看越心酸。
  • 這幾件事還沒辦的人,要加緊了!
    不斷深化省察自己,加強悔改,讓言語行為,思想意念被聖靈充滿,被主愛充滿,在這個世界上做鹽做光,不給撒旦罪惡留下一絲犯罪的餘地。 我們再也沒有時間紛爭結黨了,並且停止一切批評論斷,存心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集中精力,一直對外···
  • 女人60,最舒服的活法:安靜的做自己,越靜越快樂
    歷經歲月的洗禮,嘗盡人間酸甜苦辣,看透紅塵往事,悟透了生活的真諦,懂得什麼是自己最需要的,60歲的大姐說,餘生最好的活法,就是享受孤獨,安靜做自己。後來,我也懶得和老公吵架了,已經吵吵了幾十年了,累了,不想再掙扎了。與其糾纏不如放手。再後來,還是小女兒心疼我,她教會了瑜伽和玩網路遊戲,學會後,我完全像變了一個人,特別不喜歡熱鬧,喜歡安靜,喜歡安靜的看小說,玩網路遊戲,在虛擬的世界裡,我很開心和滿足。
  • 親手把自己7年的女朋友送進監獄,形象崩塌的吳秀波還能回來嗎?
    熒幕上那個帥氣、雅痞的大叔從「出軌門」中再也沒有翻身,塑造的暖心大叔形象,也讓他自己破壞的一乾二淨。不僅與女明星糾纏不清,還親手把自己包養了七年的「女朋友」親手送進監獄,不禁讓人好奇吳秀波渣男如何狠心?
  • 習慣安靜的人,其實很厲害
    讓自己的世界安靜下來,才更容易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看清楚自身的弱點,也能更快的提高自己,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充實。 習慣安靜的人,往往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更容易獲得成功。
  • 家風家訓故事365(二十三) | 無志之人常立志 有志之人立志長
    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長"孔子說起自己這一生,第一句話就是「吾十五有志於學」。立志,是人生的起點,過去的世家大族,都很注意培養子孫的志向,晉代的皇甫家也不例外。
  • 從臺劇《做工的人》看見臺灣女性群像
    而且她很懂得察言觀色,是十足社會化過的臺灣女性,既懂得自己在什麼時候該站在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情,行有餘力之餘也願意付出更多的關心和實質幫助給予周遭的人。昌嫂其實就是那種讓人感到溫暖、且人人都會稱頌的平凡女性,是我們生活中遇過最好的臺灣歐巴桑的面貌。但劇本最有趣的一點,是沒有給予這個角色一個名字,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家人,一個喚她「老婆」,一個叫她「媽媽」。
  • 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易經》履卦,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把好的機會,付之實踐,以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下面詳細分享做法:1、保持素心,全神專注自己的目標。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曾說:「制心於一處,無事不辦。」一個人,能真正地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我自己遇到任何難題,都是用這個方法解決。
  • 致良知四合院:5.18 我立志:立志深遠,開啟無限光明的未來
    陽明先生曰「立志而聖則聖矣」,什麼是聖人?心中寶藏被開發出來的人就是聖人,內心純乎天理就是聖人。所以,每個人立志不斷地開發自己的心中寶藏,每個人立志純粹其心,才是真正的立志。今天是四合院倡導的5.18立志節,我們把陽明先生關於「立志、責志、辨志」的精彩語錄分享給大家:陽明先生談「立志」12歲時,陽明先生就立志做聖賢。就「立志」這一話題,陽明先生後來也是反覆闡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 真正成熟的人,都很「安靜」
    當你漸漸長大,經歷了足夠多的事,認識足夠多的人,有了足夠多的自我思考,心逐漸成熟後就會明白,當你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心有了足夠的認識以後,安靜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 三立教育品牌解讀:立人、立志、立業背後的深意
    >三立教育品牌解讀:立人、立志、立業背後的深意如今,百花齊放的教育圈內,充斥著各種五彩斑斕的顏色,品牌日益增多的資本市場,又多了幾分選擇的煩惱,教育培訓這件事本身,除了原有的分數剛需外,更增添一些人文需求。
  •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的根基在哪?
    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在2017年我還曾經無志,當時並未覺得無志,因為那時的志向就是賺錢。人的焦慮就在於把欲望當做志向,把賺錢當做理想。我那時就是這樣,非常的焦慮,攀比心很強。直到生意失敗,才開始思考:我人生的路在何方?思考這一輩子究竟該怎樣活?
  •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有些事,想通了,心中也就安靜了
    很少有工作人員專門去針對某個人,而是因為這個工作本來就是這樣的,你覺得對方在刁難你,那麼有沒有想過,別人來找你辦事時,你有沒有這樣做過?其實都是一樣的,無論有心還是無心,我們肯定會做過讓別人憤怒的事。所以,老話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一個人的時候,要經常想想自己的過錯,這會讓雜亂的心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