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草書《東陵聖母帖》賞析

2021-02-27 當代書法

《聖母帖》又名《東陵聖母帖》。懷素草書,書於793年(唐貞元九年),碑石刻於1088年(宋元祐三年)。縱70釐米,橫139釐米,凡55行,409字,現收藏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釋文(參考網絡,括號內為本博釋):

聖母心命(俞)至言,世疾冰釋。遂奉上清之教(散),旋登列聖之位。仙階崇者靈感遠,豐功邁者神應速。乃有真人劉君,擁節乘麟,降於庭內。劉君名剛,貴真化以

聖母。道應寶籙,才(幸)合上仙。授之秘符,餌以珍藥,遂神儀爽變,膚(霄)骼纖妍;脫異俗流,鄙遠塵愛。杜氏(願)初忿,責我婦禮,聖母翛然,不經聽慮。久之生訟,至於幽圄,拘同羑裡。倏霓裳,仙駕降空,卿雲臨戶。顧召二女,躡虛同升,旭日初照,聳身直上。旌幢彩煥,輝

耀莫倫。異樂殊香,沒空方息。康帝以為中興之瑞,詔於其所置仙宮觀,慶殊祥也(祀)。因號曰:「東陵聖母」。家本廣陵,仙於東土,曰:「東陵」焉。二女俱升,曰:「聖母」焉。邃宇既崇,真儀麗設。遠近歸赴傾吊。

江淮水旱札瘥,無不禱請。神貺(郡)昭茲(答),人用大康。奸盜之徒,或未引咎。則有青禽,翔其廬上。靈徵既降,罪必斯獲。閭井之間,無隱慝焉。自晉暨隋,年將三百,都鄙精奉,車徒奔屬。及煬帝東遷,運終多忌,苛禁道侶,

玄元九聖,丕(還)承(佯)慕揚至道,真宮秘府,罔不擇建。況靈蹤可訊,道化在人,雖蕪翳荒頹,而奠禱雲集。棟宇未復,耆艾銜悲,誰其興之?粵(具)因碩德。從叔父淮南節度觀察使禮部尚書、監軍使太原郭公道,冠方隅,勳崇南,服淮河,既

蒸氓作而不朽,存乎頌(碩)聲。

貞元九年歲在癸酉五月

同登

大和四年十月十二日

八大山人釋文暨書

賞析:

《聖母帖》與懷素其他作品相比,是較為規範的一種草書。小草《聖母帖》點畫簡約凝鍊,較少牽絲連綿。《聖母帖》為懷素晚年的通會之作,絢爛之極,復歸平淡,沉著頓挫,盡脫火氣,筆法圓融,應規入矩。而懷素的大草《自敘帖》,是以迅疾的連筆,轉折縈帶,急轉取勢,縱橫迴旋,雷驚電繞而自立筆法。兩相對照,《自敘帖》以情得真趣,通篇猶如奔騰而下的長河,一瀉千裡,直率、激越;而《聖母帖》是以心立法度,通篇猶如一瓣心香,充滿著肅穆與尊崇。清人梁巘在《承晉齋積聞錄》中曾謂:「懷素《聖母帖》圓渾古茂,多帶章草,是其晚年筆,較《自敘》更佳,蓋《自敘》猶極力縱橫,而此則渾古自然矣。懷素《聖母》乃其諸帖中之最佳者。」《聖母帖》線條的遒勁圓轉,溫潤古健,可以看出懷素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傳承淵源。

明曹昭《格古要論·聖母帖》:「懷素草書,頗難識,貞元九年歲在癸丑五月刻石。宋元祐三年戊辰模刻上石在陝西西安府學。」王世貞《藝苑卮言》評曰:「藏真書雖從二張草聖中來,而結法極謹密……晚年書圓熟豐美,又自具一種姿態,大要從山陰派中來……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聖母帖》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

《聖母帖》既吸收了王獻之的神採、張旭的肥筆,又兼容了漢代草隸之筆於一爐,是懷素的裡程碑之作。

《聖母帖》是狂僧懷素代表作之一。刻石左角有唐代裴休等的題名。懷素在其中運用了篆書技巧,多用渾圓的中鋒,少用筆尖運轉,故有氣勢浩大之處,線條遒勁,富有彈性感覺。其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筆勢狂怪怒張,神採飛揚,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

《聖母帖》,既不似《論書帖》的圓穩古雅的平暢之筆,又不似《自敘帖》驟雨狂風似的飛舞之筆。放縱飄逸,兼而有之,寫來墨潤筆健,神採飛舞,精神照人。且其字態,大小參差,肥瘦筆調,隨意揮灑,均不逾字行的排列,與前兩帖相比,又別具風神。由此可見,懷素書法的風格並非千篇一律。


整理編緝_雪梨減

本文/圖片 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轉載請註明來源

特別聲明

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

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

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本號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藝術書單"

相關焦點

  • 懷素草書《聖母帖》,疾風驟雨,落紙如雲煙!
    《聖母帖》又名《東陵聖母帖》。懷素草書,書於793年(唐貞元九年),碑石刻於1088年(宋元祐三年)。縱70釐米,橫139釐米,凡55行,409字,現收藏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因號曰東陵。聖母家於廣陵,仙於東土,日東陵焉。二女從升,曰聖母焉。邃宇既崇,真儀麗設。遠近歸赴,傾幣江淮,水旱札瘥,無不禱請,神貺昭答,人用太康。奸盜之徒,或未引人咎,則有鳥禽翔其廬上,靈徵既降,罪必斯獲。閭井之間,無隱慝焉。自晉暨隨,年將三百,都鄙精奉,車徒奔屬。及煬帝東遷,運終多忌,苛禁道侶,天元九聖丕承,慕揚至道,真宮秘府,罔不擇建。況靈縱可訊,道化在人。
  • 一起了解 東陵玉
    東陵石目前有綠色及紅色的兩種,大多不透明,偶爾部分有點半透明,硬度與水晶差不多。綠色的東陵石曾被稱為印度翡翠,化學成分也主要是二氧化矽,屬石英巖。綠色東陵石底色油綠不正,上面有光亮的小點,密度低於翡翠,其價格也遠遜於優質翡翠。為一種具砂金效應的石英巖,顏色因所含雜質礦物不同而不同。
  • 東陵石到底是不是玉?
    我們將與您一同成長東陵石,也叫東陵玉,學名是砂金石,也是一種水晶。 國內市場上最常見的是印度產的綠色東陵石。世界上出產東陵石的國家主要是印度,其翠綠色品種有「印度翡翠」之稱。另外,西班牙、前蘇聯、巴西、智利、美國等也有東陵石發現。中國已在新疆發出東陵石,當地稱之為「新疆東陵石」。
  • 清代皇陵之東陵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 東陵石--熱帶雨林綠色的石頭
    石英礦原為無色及純白色,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包容了其他微量元素,呈現出一系列誘人的顏色和特殊的光學現象,而成為人們喜愛的東陵石。來自熱帶雨林的綠色石頭東陵石的主要產地有印度、巴西、俄羅斯,南美巴西是東陵石的主要礦區。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巴伊亞州東北部,緊鄰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有一條植被繁茂、翠綠蔥鬱、綿延數十裡的特殊山脈,山勢奇偉,高低起伏,風光俊美,麗景怡人。
  • 熱帶雨林中的綠色精靈-東陵石
    石英礦原為無色及純白色,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包容了其他微量元素,呈現出一系列誘人的顏色和特殊的光學現象,而成為人們喜愛的東陵石。來自熱帶雨林的綠色石頭東陵石的主要產地有印度、巴西、俄羅斯,南美巴西是東陵石的主要礦區。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巴伊亞州東北部,緊鄰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有一條植被繁茂、翠綠蔥鬱、綿延數十裡的特殊山脈,山勢奇偉,高低起伏,風光俊美,麗景怡人。
  • 探秘清東陵 走進真實的「地下甄嬛傳」(圖)
    這個暑假,讓我們追隨清東陵的探秘腳步,走進真實的「地下甄嬛傳」。  清東陵地處京東125公裡的唐山遵化境內,陵園共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這些妃嬪都曾經是紫禁城粉黛三千中的佼佼者,都曾是「甄嬛傳」的親身參與者。
  • 【新疆玉】史上最全東陵玉知識講解,太詳細了!
    二、東陵玉價格東陵玉在天然水晶中的價格屬於比較低的,因為產量比較多,而且東陵玉本身沒有天然水晶的透度,使得東陵玉的價格一般都在100以內。真正的貴的東陵玉是沒有黑色的雜質的、比較亮、綠的比較正的那種。但是很多人購買東陵玉本身求的並不是價格,而是東陵玉自身特有的特性,這就是東陵玉之所以價格不高但是很受歡迎的原因。
  • 東陵大盜,連慈禧屍骨都不放過的孫殿英是怎麼死的?
    而在近代軍閥混戰的中國,卻也出了一位震驚了全國的盜墓賊——東陵大盜孫殿英。他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不只是他把慈禧太后的棺材給拖了出來,把陵墓裡各種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洗劫一空,更是因為他不是什麼無名小輩,而是有名有臉的軍閥。
  • 國家5A級景區(十五)——河北唐山市清東陵景區
    整座陵區由580多個單體建築組成,以孝陵為核心,自西向東依次為定陵、定陵妃園寢、普祥峪定東陵、菩陀峪定東陵、裕陵妃園寢、裕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景陵妃園寢、景陵雙妃園寢、惠陵妃園寢、惠陵,最南側的陵區大紅門之外則是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
  • 神似翡翠 綠質天生----石頭記東陵石
    一個石頭 一個故事世上僅此一件 今生與你結緣歡迎關注公眾號:bt_stj (玉石賞玩軒)~~~~~~~~~~~~~~~~~,翠綠色者為上品,因綠結緣,東陵石神似翡翠,綠質天生。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快節奏的生活工作,處處充滿無形的壓力,人類渴望回歸自然,而實現返璞歸真、怡情養性的最好途徑,鹹認為就是懷石擁玉。
  • 清東陵景區用什麼交通工具遊覽?自行車是最好的選擇
    清東陵在河北遵化,佔地80平方公裡,南北長12.5公裡,寬20公裡,是我國現存 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有孝陵(順治), 景陵(康熙),裕陵(乾隆), 定陵(鹹豐),惠陵(同治)五個皇帝陵寢,還有昭西陵(孝莊), 定東陵(慈禧、慈安), 孝東陵,景妃園寢,景皇貴妃園寢,裕妃園寢, 定妃園寢, 惠妃園寢,道光遺址…… 眾多的陵寢以孝陵居中,其他陵寢左右呈扇面鋪開。孝陵以金星山為朝山,以影壁山為案山,以昌瑞山為靠山。
  • 東陵浩劫:一件比逐出宮更為可怕的事情,改變了溥儀的一生
    也從土匪哪裡獲得了重大啟發,自己原來是捧著金飯碗要飯,東陵裡面每座皇陵都是一座寶庫,隨便打開一座兩座,那不就富可敵國了,他把盜陵的想法跟弟兄們一說,頓時歡聲雷動,經過研究決定拿乾隆和慈禧的陵寢開刀,因為這兩個人都是揮金如土的主兒,估計地下宮殿裡面財寶無數,而且慈禧剛剛下葬才二十年,熟悉墓道的人還在,容易得手,於是孫殿英宣布"軍事演習"東陵三十裡內戒嚴,居民擅入陵區槍子兒不長眼睛,把東陵給封鎖起來了,
  • 【探秘】尋找清東陵風水牆外一座神秘皇陵的傳奇故事!
    我們都知道皇太極的陵寢是在遼寧瀋陽的昭陵,那麼孝莊死後,為什麼沒有與丈夫皇太極合葬,卻葬在了清東陵的大門之外,圍牆之外呢?    孝莊文皇后死後,她的孫子康熙皇帝遵照祖制,想把她葬入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 東陵大盜孫殿英和他的兒子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別
    當然他出名的原因不大好聽,1928年孫殿英因為部隊缺乏軍餉,看中了清東陵的殉葬寶物,於是帶著部隊以演習為名盜挖了清東陵。後來事情洩露,輿論譁然,孫殿英一時間成為輿論熱點。雖然孫殿英自己辯解盜挖清東陵是因為自己是明代名臣孫承宗的後人,對於清朝有大仇才這麼幹,不過沒人信他那套說辭,還是被輿論冠以「東陵大盜」的惡名,南京國民政府也是宣布要徹查此事。
  • 孫殿英盜清東陵慈禧墓的時候,為什麼要把慈禧身上的衣服扒下來?
    在說明這段歷史之前,我們就要簡單介紹一下慈禧墓地所在的位置,慈禧墓地在今天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東陵,實際上慈禧的墓地周邊並不只有慈禧的陵墓,其周邊還有清朝其他五位皇帝的陵墓,當初孫殿英盜墓主要就盜了東陵中慈禧和乾隆的陵墓。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按照他們陵墓修建的地點分為關外三陵、清西陵和清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