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特別是秋冬季節發病特別多。中醫認為,哮喘根據虛、實、寒、熱的不同而調理方式不同。那麼在中醫經絡養生中,虛實寒熱分證不同取穴也不同,那麼該如何用經絡穴位調理呢?聽聽醫師的詳解。
哮喘在中醫學中分「哮」和「喘」,「哮」以呼吸急促,喉間有哮鳴音為特徵;「喘」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為基本特徵。
臨床上哮必定有喘,喘未必有哮。中醫講的哮喘與西醫的支氣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想通,均可參考。
哮喘的主要症狀是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音,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
哮喘分虛實寒熱,而寒、熱都屬於實證。
中醫經絡養生調理哮喘所選的穴位根據穴位特點可以艾灸;拔罐;按摩;針灸。
哮喘實證
實證的表現是病程短,或當發作期,表現為哮喘升高氣粗,呼吸深長有餘,呼出為快。
哮喘實證的以手太陰肺經以及相應的背俞穴為主。
中醫經絡養生調理的主穴是列缺穴、尺澤穴、肺俞穴、中府穴、定喘穴。
哮喘實證中分寒熱,寒證與虛症主要症狀相同,調理的主要穴位也相同,但配穴不同。
哮喘寒證除主要症狀外還有喉中哮鳴如水雞聲,痰多色白,稀薄或多泡沫,常伴有怕冷流涕等風寒表證。
中醫經絡養生調理的穴位除實證的主要穴位外,加風門穴、合谷穴。
哮喘熱證除主要症狀外還有喉中痰鳴如吼,氣粗,痰色黃或白,粘著稠厚,伴有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膩。
中醫經絡養生調理的穴位除實證的主要穴位外,熱證配合豐隆穴、曲池穴。
哮喘無論寒熱,只要是實證,如果喘的厲害可以加天突穴。
哮喘虛證
哮喘虛證病程長,反覆發作或有緩解期,表現為哮喘聲低氣怯,氣息短促,深吸為快,體質虛弱,脈弱無力。兼有喘粗氣短,動則加劇,喉中痰鳴,痰稀,神疲乏力,有汗,舌淡苔白為肺氣虛;氣息短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為腎氣虛。
中醫經絡養生對哮喘虛症取穴以手太陰經、足少陰經和相應背俞穴為主。
主穴:肺俞穴、膏盲穴、腎俞穴、太淵穴、足三裡穴、定喘穴。
如果是肺氣虛哮喘配合氣海穴、羶中穴;腎氣虛哮喘配陰谷穴、關元穴。
哮喘分證虛實寒熱,中醫經絡養生取穴可以採用多重手法刺激,比如艾灸、刮痧、推拿、按壓、針灸等。但是自行調理不可直接取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