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小字「桂林山旮旯」關注我們, 關注更多山旮旯裡的精彩!
小編認為最桂林特色的食品應該是油茶,米粉一邊酸去!同意的點讚,不同意的也點讚
最地道的油茶當然是恭城油茶,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因為油茶的製作過程是有點複雜的,不僅僅是煮那麼簡單,打油茶是大桂林各縣對其的統一稱法,而各縣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平樂油茶是後起之秀,各種配菜別出心裁,平樂十八釀更是@#%¥……&*見央視七套報導,我還麼有吃全十八釀,今天就不說十八釀了, 只說那些本地才有或者說只有本地才做得出地道的餈粑和小炒,石粉粑,印子粑,艾葉粑,馬蹄糕,芋頭糕 ,炒水浸粑,炒乾粉,酸炒小雜魚,炒南瓜龍,炒藕片,毛秀才炒通菜梗....
這些油茶菜你認識幾個?
石粉粑
糯米磨粉,放入鍋裡,加開水邊煮邊撈直至熟透,出鍋揪成小團,包餡料搓圓再在外面滾上一層炒香再磨碎的花生粉既成
印子粑,可鹹香味可甜味,本地糯米粉揉搓成團後包餡料封口,然後印在木製模上,餡料通常用花生或芝麻或花生混芝麻或赤小豆粉等,取洗淨的新鮮柚子葉兩三片疊在一起, 再將印模裡的餈粑扣在新鮮柚葉上,入鍋蒸熟,柚葉飄香的餈粑就做成了
芋頭糕,和粵菜的芋頭糕完全兩回事,鹹香型為主,也有甜的,基本是都是煎香型
油堆,材料:通常南瓜和糯米粉加糖。製成空心的,放入油鍋裡炸制金黃,味香甜,脆軟中還帶有韌性,有嚼勁。
這是香蕉酥,你想不到吧!
綠茶餅,這個廣式點心裏面也有, 不過口味有點不一樣,作為桂林人,雖然也喜歡粵菜,但是這綠茶餅必須是桂林產才夠香夠料!
艾葉粑,桂林的艾葉粑一般用新鮮洗淨的柚子葉墊底,用桂林土質長出來的野生新鮮艾葉混糯米粉做成,小編吃了桂林的艾葉粑後,再吃其他地方的艾葉粑時那是吃一次失望一次,桂林的艾葉粑一般包芝麻或花生餡料,可做成甜味和鹹香味兩種,色澤口感非常棒,好吃還有除溼去寒除惡露之功效!
小炒上場, 先來個大桂林的滷雞爪!
叉燒 和 鍋燒
酸豆角酸辣椒炒水浸粑,酸豆角酸辣椒炒野生小雜魚,味道鮮香開胃!注意了,酸豆角一定是要平樂縣酸豆角,這在大桂林是出了名的好!每次從外地回到桂林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吃這些,再配上咱們的油茶,比桂林米粉還喜歡!味蕾大開了哈哈!
油茶配料,桂林米粉配料,不管你喜不喜歡,反正我看到就流口水
還有好多,為了流量我還是整桌上吧
最後讓你看看恭城瑤鄉美女!
敢不敢試一下這些桂林本地人最常吃、最喜歡吃的菜?
商家進駐,業務聯繫, 請直接加小編
微信號:laozhai488463
關注我們,長按下面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