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哥放羊 楊志忠攝影報導】為了深入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內化,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在校區的深入開展,塑造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校區文化,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信、獲得真知、提升素質、樹立理想。竹品教育12月20日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場冬日「崔達道的家鄉情懷」攝影展及講座。全體師生聆聽了《老崔家鄉的情懷》攝影展及講座。讓愛國、愛家鄉永遠紮根在孩子心頭。
攝影家崔達道還為學生們籤名提詞。希望學生們通過影展,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人才。
隨後,學生們觀賞每一幅參展作品。一幅幅照片都吸引學生們駐足觀看,使學生們能通過多元化的視角去發現攝影作品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盂縣優美的風光和悠久的歷史。一幅幅作品讓同學們跟隨鏡頭走進了拍攝者的世界,學生們認真地觀看著每一幅圖片,品味著作品背後的故事,感受著故事帶來的感動和攝影的無窮魅力。學生們感受的絕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與牽引。這是看得出的聲音,聽得見的色彩,聞得到光影。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在鏡頭,更在心意間,連綴成永恆的畫卷。
通過攝影展的方式,展現家鄉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從而激發廣大師生看家鄉、贊家鄉、愛家鄉、建家鄉的真切情懷,共築美麗中國夢。
栽好一棵樹,開一樹花,結一樹果。此次開展對學生的家鄉情懷的德育教育,力求用影像樹立學生們的品德修養,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崔達道結合自身與六十年攝影生涯,講述了崔老的思想境界,展現了他的人格魅力,還通過大量的作品,向學生們展現了六十年代的艱苦歲月,讓學生們直觀的感受到了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學生與老攝影家崔達道互動中,一位學生提問崔老:您對攝影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崔老講:我最大的收穫是給盂縣人民留下了寶貴資料。
他用相機丈量歲月,崔老道達是記錄盂縣發展的一部相機,是對外窗口的一張名片。他的作品曾多次獲獎,曾獲「華美杯」全國攝影大賽鼓勵獎、山西省科技攝影優秀獎、山西省首界好新聞二等獎、平遙國際攝影金獎。
鏡頭,幾乎是崔達道一生的語言。這種無聲的傾訴與紀錄,長達數六十年,每一幀畫面都融入了他的心血,似乎再也分不開。
崔達道從事攝影和創作工作60多年,他的創作基地始終在故鄉這片土地上。他在鄉土上遊走,他在鄉土上創作,他在鄉土上思考。時光,吸引了他的思考,時光,磨礪了他的思考,時光,堅定了他的思考。
故鄉是根,故鄉是脈,所以崔老一拍就是60年。在記錄故鄉生活的漫長歲月裡,他手中的相機也同時記錄故鄉的人和事,記錄鄉親是一種鄉戀情懷,它給鮮活的故鄉增添了更加鮮活的親和力。記錄鄉村是一種鄉愁情懷,它為鮮活的故鄉增添了更加鮮活的衝擊力。鄉村攝影的鄉土精神。就是根脈文化精神,就是從農耕源頭散發出來的文明氣息。質樸,和諧,本分,規矩是它的體現。
通過講座激勵學生以名人為學習榜樣,傳承名家美德,提升文化自信,長大為家鄉的建設發展做自己應有的貢獻,增強學生愛國愛家鄉的高尚情操;通過這次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善於發現美的能為,在實踐中提升學生口語表達、寫作能力。
母有養育之恩,師有知遇之恩,鄉有哺育之恩。無論何種恩情學生們都應深深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