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他創建了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舞集,開啟了自己的舞蹈創作之路,其中《白蛇傳》、《紅樓夢》和《水月》等作品,極具中國特色,又富含一定的西方元素,深受人們喜愛。
此外,他還把雲門舞集帶出了國外,所演出的作品也備受認可。2013年時,榮獲了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同時他也成了「亞洲英雄人物」之一。
他就是頗負盛名的中國現代舞編舞大師——林懷民,一個深受國人喜愛,備受國際推崇的編舞大家。
①、棄文從舞,終讓貧瘠的土地看出花朵
14歲時,林懷民在聯合日報的青少年副刊開始了自己的投稿之路,獲得第一筆稿費後,他去看了荷西.李蒙的現代舞表演,看完之後,想要成為一名舞者的心願越來越強烈,無奈自己的父親不同意,這個願望只好暫時擱淺了。
他繼續在文學的路上行走著,在22歲那年,發表了小說《蟬》,在文壇轟動一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他,他在文壇的前景一片光明。
但這些榮譽並沒有湮沒他對現代舞的那一份愛,因為去赴美留學的時候,他還隨身攜帶了一雙舞鞋。
在留學期間他也一直跟著馬夏.謝爾等舞蹈大師們學習,隨後在馬夏.謝爾的鼓勵和支持下,全身心投入了舞蹈中。
1973年,他回到了臺灣,創建了一個現代的職業舞團,這是相當冒險的,因為那時在國內還未出現過這樣的舞團,他們是首例,基本沒人能接受。
所以常常會出現,很多去學習的舞者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只能餓肚子練習的情況,舞團的的財務和籌款也是一個大問題。
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林懷民,他曾經一度想要放棄,可每當去到練舞室,聽著那些舞者們真誠的感謝,他捨不得辜負,於是咬咬牙又堅持了下來。
所幸,他的堅持終於有了回應,他編的《白蛇傳》和《紅樓夢》等作品,經過舞者們的精彩演繹,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認可和讚譽,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雲門舞集。
舞團是在慢慢變好,可曾經困擾的問題卻越來越多,編舞也成了很心累的事,於是他關閉了雲門,開始尋找「出路」。當他知道有人需要時,又堅決讓雲門重新開啟,這次後的他,對編舞有了新的理解。
此後的作品更加注重氣質和意境,正是這樣的改變,他所編排的作品如《流浪者之歌》和《水月》等,在氣質和意境上慢慢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所傳達出來的美感和情懷深受人們喜歡,也受到了國際的認可。
原本缺少養分的貧瘠土地,終於開出了耀眼的花朵。
②、跳舞是一種「病」,堅持是一味藥
對於像他這樣的藝術家,很多人都是非常仰慕的,演員王耀慶便是其中一員。2016年時,王耀慶想把自己身邊人的故事分享出來,做成一個系列,熬製一份專屬的雞湯。
於是林懷民老師便成了他們採訪的第一人,8月份的時候,王耀慶帶著攝影和攝像團隊去拜訪了林懷民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
當林懷民老師被問到,一個人能夠一直走到某個程度,都不會是一個人的功勞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到,表演式的藝術團隊,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就是在賠錢,隨後又進行了說明:
表演藝術其實就是一個勞力密集,為了更形象表達,他把電視電影和表演藝術進行了比較:
電視電影可以拷貝進行第二次,甚至是多次的播放輸出,而表演藝術它都是那些舞者一場一場去現場演出,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勞力密集,由此來看,林懷民老師之所以會說表演藝術是賠錢貨,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樣的林老真是又誠實又可愛。
當被問到舞者怎樣能從小白到前輩的時候,林老用了3點來回答:
要有一定的天賦林老說道:「創作,是你聽到一個遙遠的呼喚,或者感受到一種芬芳,然後進入森林去找它」。
對於舞者來說,這樣的形容很是貼切了,有一定的天賦才能讓自己真正進入到那個環境裡,才能更好的練習。
對舞蹈的痴迷林老淡淡一句:「舞者就是對動作有無限渴望的人」。
不僅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也表達出了很多人之所以會成為舞者的原因。
敢于堅持「舞者,就是在跟時間賽跑,因為他們的表演周期非常短,需要進步非常快」。
短短幾句話便說出來舞蹈界的殘酷和競爭,也進一步說出為什麼還會有人想成為舞者的原因:
就是過癮呀,不然幹嘛學呢?
這很林老呀,或許這份過癮,也就是迫使他棄文從舞的動力了吧。
看來跳舞真的是一種讓人會上癮的「病」,一旦進入,唯有用堅持這一味藥來解決了。
③、跨越世俗的同性之愛
正因為他身上的這一股藝術氣息,吸引了一個同樣才藝兼備的男人——蔣勳。
蔣勳是有名的美學家和作家,和林懷民相遇後,他們跨越了世俗的偏見相愛了。
《吳哥之美》中的這段話:
我停在信仰的前面很久,我看著這個門口,我要何時進去?我會在信仰的中心和你相遇嗎?我要靜靜繞進迴廊,在每一個幽暗的角落尋找你。
是蔣勳對林懷民的真情表白,也是對他們定情之地的紀念,這樣的告白多了幾分小心和期盼,同時也把自己對喜愛之人的那份情,表達地淋漓盡致:
想靠近,又怕不被接受,想放棄又太難,索性把自己全然交給喜愛的那個人,當他say yes時,自己就毫不猶豫去站在他身邊,這就是愛情讓人著迷的地方了吧。
本就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同性之愛,在一起要承受的會更多,因此他們也難逃分手魔咒。
分開之後,蔣勳為了懷念這份情,他開始到處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寫下了《欲愛書》,書中那些唯美中帶有幾絲傷感的句子,也是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在那個季節,我許諾給你愛與祝福,而不是血源。真正的愛,是一種成全。我決定在道德與法律之外愛你,那是人類長久的歷史不曾經驗過的。
這份隱忍克制和愛而不得,令人心碎。也正好應許了那句話:人生,愛而不得才是常態。
他們的愛從《吳哥之美》一書開始,到《欲愛書》告了一個段落,兩人的同性之愛,也折損在了世俗的眼光下。
不過,在2019年的時候,林老接受採訪時,說了自己燒壞了蔣勳的鍋子,還擔心會被打,蔣勳也在自己的ins經常提到林懷民,這應該是複合了吧。
不小心走散的人,最後又回到了身邊,也是幸事一件了,祝願他們長長久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