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跑步入場」布局信用支付,3000億虛擬卡市場催生新「王者」

2020-12-22 天冕大數據實驗室

信用支付成為2020年最為火爆的市場之一。

京東金融今年6月18日發布數據稱,「618」當日,京東白條交易額3分鐘突破10億元;期間京東白條免息商品累計銷售5000萬件;「白條免息+金貼」的優惠方式,助力合作商家客單價提升超過60%。

而蘇寧金融發布的數據則顯示,6月18日0點至12點,蘇寧信用支付產品「任性付」交易量同比增長432%,分期訂單佔比75%,免息補貼金額佔比92%。亮眼的數據表明,信用支付已經成為電商平臺促銷的「神器」。

此外,各網際網路巨頭也加大了在信用支付領域的布局力度。今年6月份,360金融、微信分別推出了各自的信用分產品,直接對標阿里的芝麻信用分;而阿里巴巴、美團、滴滴等巨頭也陸續上線了基於自身應用場景的信用支付產品。

擁有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WeLab集團,也在今年3月份於內地上線了信用支付產品「錢夾穀穀」,產品定位為全場景支付與智慧理財的電子錢包,由合作銀行提供電子帳戶服務,目前具備線上快捷支付消費、線下掃碼消費等功能。

巨頭「跑步入場」背後,一場萬億級的市場爭奪戰已經悄然打響。

1、信用支付萬億市場開啟

中國信用支付的發展與電商行業密不可分。2014年,京東正式推出京東白條,率先打響電商行業信用支付第一槍。憑藉「先消費,後付款」、「30天免息,隨心分期」等服務,白條在網購群體中大受歡迎。

阿里巴巴自然不甘落後,1年之後,螞蟻花唄橫空出世,憑藉淘寶在電商領域的強勢領導地位,花唄迅速崛起,一時風光無限。此後,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信用支付產品,美團有月付,蘇寧有任性付、唯品會有唯品花、滴滴有信用付......從電商、出行到社交,信用支付的滲透呈現出快速擴張趨勢。

巨頭們憑藉自身的行業影響力,很快地完成了對信用支付的用戶教育。2019 年,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布的首份中國 90/95 後年輕人消費信貸現狀報告顯示,超過 8 成的中國年輕人會使用包括信用卡、花唄、京東白條等在內的信用金融產品,用於購房、購車、衣食住行等應用。報告據此認為,信用消費已經成為年輕人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

還有數據顯示,中國近1.7億90後中,超過4500萬人開通了花唄,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人用花唄進行信用支付。

與此同時,信用支付市場的規模也快速增長。數據顯示,花唄的貸款餘額在2017年上半年就已經達到992億元;京東白條91.94%的債務人年齡在40歲以內,從筆數和本金餘額來看,30歲以下的債務人佔比超過半數,而截至2019年6月末,京東白條應收帳款餘額達到了411.32億元。

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消費信貸將達到10萬億元級以上規模!

2、巨頭加碼信用支付

進入2020年後,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讓很多人的財務狀況受到考驗,而信用支付所倡導的「先支付後還款」的消費模式因而大受消費者歡迎;同時,商家急需恢復正常生產經營,也希望通過信用支付產品刺激銷售。看到這一商機,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也紛紛加碼信用支付市場。

除360金融和騰訊外,阿里巴巴在上半年也推出了一款新產品——「借唄卡」,其額度、利率與借唄本身保持一致;而百度閃付也聯合百信銀行推出了「百度閃付借錢」。

從巨頭目前的布局來看,信用支付產品已經全方位覆蓋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幾乎都能看到信用支付的身影,而擁有自己的信用支付產品,也成為了一家頭部金融科技公司的標配。

巨頭加緊布局信用支付市場,主要出於3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信用支付市場相對成熟,用戶習慣已經養成,搶佔市場的時機已經到來。目前信用支付開始進入藍海階段,截至2019年末,中國信用卡授信總額為17.37萬億元,應償信貸餘額為7.59萬億元,而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總規模尚不到信用卡存量規模的5%,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在2019年中國消費金融報告中指出,2017年銀行消費貸款規模約30萬億,非銀行機構提供的消費金融貸款僅有2.7億元,佔比7%。報告預計,我國消費金融仍會有5年以上的高速成長期,表內消費金融佔總信貸規模可能突破25%以上。

第二,信用支付業務利潤喜人。螞蟻金服公布的2019年前三個季度營收數據顯示,螞蟻花唄9個月實現營收超過41億,淨利潤超過10億元。螞蟻花唄和京東白條「珠玉在前」,賺得缽滿盆滿,後來者自然眼紅,加碼信用支付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信用支付能有效反哺主體業務。「先消費後還款」的支付模式,實際上提高用戶的隱形消費能力,刺激了用戶的消費欲望;而先付後還、帳單分期等功能可以提升客戶體驗;綁卡、還款等功能又可以強化用戶黏性,通過信用支付提升用戶粘性,將用戶習慣留在其體系內部,從而推動自身生態相互轉化。

美團月付數據顯示,美團月付可有效提升美團的支付訂單轉化率,試運營期間,月付用戶的美團訂單量平均提升超20%,交易金額平均提升超15%。業內人士認為,京東和淘寶能持續發展壯大,白條和花唄功勞匪淺。

隨著新冠疫情進入尾聲,國內提振消費的工作也出現積極信號。尼爾森今年5月的調查顯示,75%的企業受訪人認為第二季度情況樂觀或沒有影響,這一比例遠高於3月份的40%。後續,推動消費回升、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成了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社會消費的回升,有望帶動信用支付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3、虛擬卡成行業「黑馬」

在信用支付領域眾多的產品中,依託於銀行二類戶的虛擬卡產品近期強勢崛起,成為行業內的一匹黑馬,目前市面上的虛擬卡產品主要有錢夾穀穀、借唄卡、微眾錢包等。

從產品體驗上來說,虛擬卡的使用感與銀行卡的線上使用體驗類似,綁定在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手機Pay上就能使用,基本上可以滿足所有的日常消費場景,其中很多消費場景是目前花唄、京東白條暫時無法觸及到的,而這也是虛擬卡產品的優勢之一。

圖片來源:天冕大數據實驗室

虛擬卡的目標用戶,是信用卡無法下卡、下卡額度不夠的狹義消費貸人群,同時,上述用戶也面臨花唄、京東白條等傳統信用支付產品額度不足的問題,其使用虛擬卡的主要目的,是為小額、高頻的場景消費而非資金的緊急周轉。

值得注意的是,虛擬卡對如網際網路公司的風控能力、用戶積累都有嚴格的要求。目前試水虛擬卡的,基本上都是金融科技頭部玩家。

以錢夾穀穀為例,它背後的運營主體Welab(匯立)是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集團,透過創新科技為超過4200萬用戶提供純線上金融服務體驗,其業務版圖覆蓋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印尼三地市場,更是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經營者之一。另外,借唄卡的背後的支付寶、微眾錢包背後的微眾銀行,都是業內的佼佼者。

虛擬卡交易結構及使用流程

圖片來源:天冕大數據實驗室

虛擬卡成為行業黑馬,被認為是信用支付行業未來的重要趨勢,與當前行業內「場景為王」的大勢有關。對運營方來說,虛擬卡使其有了更多控制風險的主動權,對每一筆消費進行核查,對存在風險的資金可以隨時叫停,降低了運營風險。

另外,虛擬卡的特點對消費者也很有吸引力,其具備還款靈活、可以滿足所有的日常消費場景的特點,另外,虛擬卡能做到用多少借多少,無需提現,相較從消費金融機構借貸一整筆款來說,更節省資金成本。天冕大數據研究院深入研究行業數據後發現,虛擬卡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表現出復購率高、忠誠度高、粘性強等特點。

在金融機構逐步撤出純流量、無場景平臺的背景下,虛擬卡的出現為行業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時,它也符合監管「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的要求,它的出現對網際網路公司、銀行和消費者是一個三贏的選擇。

天冕大數據實驗室獲取的數據顯示,虛擬卡市場目前的規模預計為3000億,未來幾年內年增長率預計為20%。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信用支付領域新的「王者」將在這裡產生。

相關焦點

  • 「滴滴月付」試水信用支付 支付混戰擴容升級
    來源:財聯社APP繼多家網際網路巨頭之後,滴滴也即將加入信用支付的戰場。今日,滴滴金融面向部分用戶推出「滴滴月付」產品,這讓信用支付行業再添新兵。支付行業專家王蓬博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巨頭爭奪C端行動支付市場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這也顯示出滴滴、美團等公司正在嘗試在行動支付領域進行發力,搶奪微信和支付寶的市場份額。隨著字節跳動,拼多多、滴滴等公司的入場,未來,行動支付市場或會迎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支付是一切的基礎,它既是商業的入口,也是做所有增值服務的基礎。」
  • 「FAAG」盯上數字支付,透過中美科技巨頭布局看支付浪潮
    其實這僅僅是谷歌在行動支付領域布局的小部分,回顧近幾年的動作可以發現其對該領域的重視。與此同時,其他傳統科技巨頭如蘋果、亞馬遜、Facebook也沒有落下,紛紛在此落子。目前,FAANG中的四家都已正式加入與Paypal、Square等C2B支付企業的競爭戰局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行動支付領域將催生出新的變化。
  • 為什麼德國支付巨頭黯然破產,支付寶卻在中國稱王稱霸?
    6月25日,德國Wirecard公司發表破產聲明,股價暴跌近80%,要知道,這家公司曾經市值高達2000億,是當之無愧的德國支付巨頭。與此相對,中國的支付巨頭卻經營良好,前段時間,螞蟻金服還改名為螞蟻集團,這家靠著支付發家的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的戰略轉型。為什麼同在地球村,中西方支付公司的命運會如此迥然不同?第一,騰訊與阿里的瑜亮之爭,催生了中國支付行業的繁榮。
  • 全球指基三巨頭會師A股:ETF市場迎來最強玩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今年以來A股市場ETF頻頻站上風口,規模迅猛增長的勢頭不僅令各大公募基金爭相布局,也引來了全球資管巨頭。12月初,全球著名資管公司道富集團在華設立外商獨資公司卓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和包支付信用購機,靠譜!
    信用支付成為2020年最為火爆的市場之一。某東金融今年6月18日發布數據稱,「618」當日,某東白條交易額3分鐘突破10億元;期間某東白條免息商品累計銷售5000萬件;「白條免息+金貼」的優惠方式,助力合作商家客單價提升超過60%。此外,各網際網路巨頭也加大了在信用支付領域布局的力度。
  • 美團字節滴滴重啟支付大戰,王興張一鳴不甘心
    大小巨頭布局支付的消息接踵而來,此外一個更具顛覆力量的新物種「數字貨幣」也初見端倪——支付市場似乎又回到了2014年那個風雨欲來的春節,一場參與玩家更多、範圍更廣的支付戰爭正在醞釀。時間倒退回六年前,微信發動對支付寶的奇襲,趁春節期間微信上線紅包功能,幾乎用一個禮拜完成了支付寶經營十年的成績。
  • 跑步入場!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什麼信號?
    券商中國消息,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兩融帳戶新增4.74萬個投資者帳戶大增的同時,信用帳戶數量也進一步增加。中國結算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開立信用證券帳戶投資者數量為4.74萬個,其中新開個人信用帳戶為4.62萬個,新開機構信用帳戶數量1233個,不過也有4300多個兩融帳戶被註銷。至11月末,共有553.95萬個兩融帳戶投資者。
  • 互融雲信用租賃系統 | 成品軟體產品,助力企業快速布局信用租賃市場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互融雲最新資訊 > 正文 互融雲信用租賃系統 | 成品軟體產品,助力企業快速布局信用租賃市場
  • 巨頭加速布局5G新「高地」,華為、騰訊、蘇寧易購或成大贏家
    5G基站數量猛增,5G用戶破1億、全國首個5G無人倉商業應用落地……2020年,雖有新冠疫情、中美局勢等複雜問題,但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發展並未停下腳步,反而帶來一個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 網際網路巨頭強勢入場第三方支付
    跨界融合成趨勢易聯支付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1億元,2011年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務類型包括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據測算,易聯支付整體估值可達8億-10億元。快手獲取支付牌照在商標註冊的動向上早就有跡可循。
  • 支付巨頭Paypal為加密貨幣市場引入新血液
    比特幣仍然是加密貨幣領域的王者,佔加密貨幣總市值的60%以上。其作為最早的加密技術,有著最大的品牌影響力。 用戶對於比特幣的任何興趣都會影響到其他貨幣,因為加密貨幣領域投資者都是希望自己的資產是多元化的,並且相對於穩步增長的比特幣而言,市場追求更高的回報。
  • 「走慢一步」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支付生意」還好做嗎?
    2013年後牌照發放熱度下降,2015全年僅發放1張,此後再未發放過支付牌照。2016年8月,央行明確表示在「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支付機構」。要知道,支付牌照本身不能轉讓,只能通過併購實現對支付公司的持有或控制。在央行收緊支付牌照發放、嚴格續展後,進場晚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上演支付牌照「收購潮」。
  • 又一行動支付巨頭誕生!市場份額全國排第四:或成支付寶最大勁敵
    73%,而支付寶和微信更是佔據著國內行動支付89%以上的市場份額,可見微信、支付寶直接推動著我國朝著無現金社會發展。但面對我國龐大的行動支付市場,銀聯也在2017年推出了雲閃付,也是為了打破支付寶、微信兩家獨大的格局,很快雲閃付也是憑藉資金的優勢以及各大銀行力推,很快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用戶數量更是突破了1.7億大關,成為了全國第三大行動支付巨頭,也同樣成為了支付寶不可忽視的勁敵,但在面對這個行動支付市場巨大的潛在紅利,也更是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到其中,繼雲閃付之後,
  • 跑步入場!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連續9個月破百萬!什麼信號?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跑步入場!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連續9個月破百萬!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兩融帳戶新增4.74萬個投資者帳戶大增的同時,信用帳戶數量也進一步增加。中國結算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開立信用證券帳戶投資者數量為4.74萬個,其中新開個人信用帳戶為4.62萬個,新開機構信用帳戶數量1233個,不過也有4300多個兩融帳戶被註銷。至11月末,共有553.95萬個兩融帳戶投資者。
  • 香港四大虛擬銀行「虛擬卡」對比分析
    開業以來,各虛擬銀行紛紛拿出絕活吸納用戶,在高利息存款、電子支付、小額貸款等方面推出了各類不同的產品。不過在行動支付和無卡化的數字洪流下,虛擬卡產品顯然成為了各虛擬銀行競爭的重點。而早在此前就宣布聯合萬事達卡推出的無卡號銀行卡也隨著營業正式推向市場。據行動支付網了解,Mox Card是亞洲首張全功能無號碼銀行卡,而Mox Bank也是香港首家同時支持Apple Pay及Google Pay的虛擬銀行。
  • 跑步入場:同比大增85%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中國結算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152.71萬,同比增長84.76%,環比增幅超過36%。A股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讓投資者失望,11月份,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收漲,兩市月成交額環比大增約為50%。
  • BNPL巨頭Afterpay布局中國市場,Happay獲千萬美元融資 | 美通社
    Afterpay產業基金其背後股東為BNPL巨頭Afterpay,本次融資是Afterpay布局中國BNPL市場戰略的重要一環,目前Happay的估值已達5000萬美元。 Happay是中國首款「首付1/4,4期免息,0手續費」的零利息信用支付產品,今年8月份,Happay入駐了萬象城體系在深圳和杭州的商場。
  • 磨刀霍霍向支付 網際網路大小巨頭們的金融之爭
    事實上,快手布局支付已在市場預期之內,當前,網際網路大小巨頭們紛紛瞄準支付業務,並在各家的一畝三分地裡緊密布局。在分析人士看來,支付作為金融業務交易流轉的底層支撐,在金融生態圈中具有重要作用,配齊牌照,不僅有利於完善金融業務板塊,還能夠在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潮流背景下,促進巨頭的數位化轉型。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
    此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營養品和農產品製造商嘉吉在中國推出了植物基食品品牌「植啟」、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都在中國進行了布局,並準備在華建設工廠。除此之外、達能、可口可樂也都在植物基相關產品領域進行布局。就國內企業而言,天津美康、金字火腿、雙匯、金鑼、維他奶等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植物肉市場。
  • 跑步入場!同比大增85%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更是連續9個月破...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張婷婷 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中國結算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152.71萬,同比增長84.76%,環比增幅超過36%。兩融帳戶新增4.74萬個投資者帳戶大增的同時,信用帳戶數量也進一步增加。中國結算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開立信用證券帳戶投資者數量為4.74萬個,其中新開個人信用帳戶為4.62萬個,新開機構信用帳戶數量1233個,不過也有4300多個兩融帳戶被註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