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深處的街巷│螺絲轉彎:彎已不再轉,時間卻在轉

2020-12-17 澎湃新聞

在南京,底蘊深且故事多的街巷不勝枚舉,而有些街巷一聽名字就讓人充滿「求知慾」。螺絲轉彎便是這樣,論「怪」當然少不了它。

螺絲轉彎,坐落於新街口附近,北起漢中路,南至石鼓路,整條巷長度不到200米。

光聽名字,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人也不一定能說出個緣由來,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裡開了螺絲廠,這不免人們感到十分新奇。

說好普通話很重要,不是「螺絲」是「羅寺」

如今的螺絲轉彎已經是一條垂直且寬敞的現代化商業街,進入這裡已經很難讓人想像到它舊時的模樣。至於「螺絲」是個什麼來頭,記者詢問了幾位前來購物的市民,大家表示並不清楚,只是覺得名字很奇怪罷了。

而這裡的原住民卻給了記者不一樣的答案,他說是因為在很久以前,這條巷子蜿蜒曲折形似螺螄殼上的紋路,所以民間才一直以「螺絲轉彎」相稱,聽他這麼講倒是有些道理。

可真的是這樣嗎?帶著疑問,記者隨後採訪了南京地名專家薛光。他表示:「這其實是由於民間訛傳所導致的,『螺絲轉彎』原本的名字應該是『羅寺轉彎』。」

這下才算找到了真正的答案。明代南京著名學者顧起元曾在《客座贅語》中寫道:「入石城門,往東大街折而北,路曲如環,俗名螺螄轉灣,或曰詐也,路曲處乃鐵塔寺牆腳寺,舊名羅寺。此路值其隅角,故曰羅寺轉灣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巷子本身就彎彎曲曲,且巷子的旁邊又是「羅寺」(本名延祚寺)的一個牆角,於是根據巷子曲折的地勢,故得名「羅寺轉彎」。而「羅寺」原本其實就是延祚寺,為牛頭宗四世法持禪師所住持之寺,牛頭宗是唐代法融禪師所開創的禪宗支派。

原來在唐代,寺內有一位精通經文的靈智禪師,號羅睺和尚。禪師雖雙目失明但德高望重,那時人們認為他長「有天眼」所以才取「羅睺」的「羅」,於是後人便將延祚寺稱之為「羅寺」。

該地名在早些年還有多種寫法,例如歷史學家朱偰在《金陵古蹟圖考》中寫作「羅寺轉灣」,呂武進所著的《南京地名源》將其寫作「螺螄轉彎」,南京市地名委員會編的《江蘇省南京市地名錄》、南京市公安局編的《南京市街巷名冊》、2012年出版的《南京地名大全》中均將其寫作「螺絲轉灣」。

穿越千年風雲,一代名家為古巷著痕

在問到羅寺有什麼背景和故事時,薛光說:「或許有人知道這裡曾經有座寺廟,也知道王安石晚年曾隱居南京,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在鐵塔寺這裡生活過。」

羅寺?鐵塔寺?

原來在北宋乾興元年(1022),羅寺內修築了兩座鐵塔,於是那時人們又稱羅寺為「鐵塔寺」。熙寧年間,宋神宗賜鐵塔寺名為「正覺」,塔名為「普照」。在王安石《王半山集》中有載:「山麓舊有鐵塔寺,劉宋之延祚寺也。趙宋曰正覺寺。"

王安石晚年隱居南京,就是如今南京海軍指揮學院"半山園"處。史料記載,他當時還曾在鐵塔寺西處立書院,名為「蘀龍軒」。據地方志《建康志》所載:「鬥門橋西有華藏院,院有此君亭。王半山安石有詩。又半山於鐵塔寺西作書院,名籜龍軒,疑即此。」可見,王安石晚年曾常在此讀書寫字,並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如果說宋前的羅寺曾風採無限,那明後的羅寺就多災多難了。明洪武中期,朱元璋下令「毀寺為倉」,便改鐵塔寺為虎賁左衛倉,用於儲備糧秣。到明建文二年(1400),鐵塔寺靠寺內和尚募捐才得以修復。後來又毀於戰火之中,只留下兩座鐵塔一直保存到清代。

「遺留的鐵塔也在同後期的城市建設中被拆除,但『羅寺』的名字和故事卻一直被這樣保留了下來。」薛光說。

如今彎卻不再轉,時代潮流撲面而來

螺絲轉彎,曾與小巷過去彎彎曲曲的形態十分貼切。如今的螺絲轉彎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歷史面貌,不再蜿蜒曲折,也沒有了轉彎。

穿過螺絲轉彎,記者觀察到這同一條街景,兩側卻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

巷子東側北端是金鷹國際購物中心,站在街口處能看到前往商城的顧客絡繹不絕,時不時能聽到從商城「鋼琴階梯」處傳出來的陣陣悅耳的鋼琴聲。

而巷子西側的舊樓就顯得格外的靜謐些,外牆的白色瓷磚有的已經被時間剝落露出斑駁的痕跡,依稀可見的有零零散散的幾家商戶,時光仿佛一下安靜了,和對面的繁華街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整條巷子還保有兩個便民服務亭,至今還在營業著。

胡炯在巷南的便民亭已經工作了十幾年,親眼見證近些年來螺絲轉彎的改變。「以前巷子雖然也是柏油路,但小路非常窄。曾經道路兩邊都是居民樓,包括現在的這個天主教堂,以前也是個矮居民樓。」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手機地圖上巷子不知為何卻顯示出兩條窄路,「其實一開始只有這一條小路,那是因為後來又被花壇分成了兩條窄路,現在把花壇拆掉了又重新把路拓寬變成現在這樣。」胡炯說,這就是巷子在手機地圖導航上為什麼會有兩條分叉路的緣由。

乾詞菸酒行老闆娘告訴記者,「之前,這邊是不通車的,巷子只能走人,那時候人也沒有很多,都是住在這附近的,現在大多是來購物的。」

如今,螺絲轉彎的街景和道路在一次次建設改造中變得更寬更美。這裡的故事也會繼續下去,人們的記憶也會隨之更迭,但歷史從不會被忘記。相信在不遠的以後,我們還能一同回憶起南京這些街巷的過去,一同講起那些曾經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故事。

圖文/實習生 許嘉璐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 翟羽

 

相關焦點

  • 安全駕駛口訣:「左轉轉大彎,右轉轉小彎」指得是什麼?
    首先從交規層面來看,相向而來兩車同時往一個方向轉彎時,右轉車輛應該讓左轉車輛優先通行。案例中視頻車與灰色SUV為右轉,白色小車為左轉,在轉彎的過程中發生碰撞,是右轉車輛的責任。那麼,白色小車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問題呢?左轉的白色小車因為具體優先通行權,所以在發生事故不用承擔交規層面的責任,但從安全駕駛體系的責任分析,白色小車是有問題的。
  • 【用車知識】左轉轉大彎,右轉轉小彎…這些路口轉彎規則千萬注意!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路口轉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實際上,有很多人都曾因為轉彎而違章或發生事故。那麼在路口轉彎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左轉轉大彎
  • 心累的時候 就轉個彎再走
    所以,工作中感到累了,就轉個彎吧!別再固執,出門散散心,做一次短途旅行,找一個心曠神怡的地方,讓自己放鬆一下。或者是故意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做一些不相關的事情,等你轉完彎回來,發現自己的心情好了許多,思路也開闊了,做之前的工作,也變得順暢起來。2 轉個彎 讓朋友等一等轉個彎,遠離那些過度而且無效的交際。
  • 讓理想轉個彎吧!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做不成僧人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懂得讓理想轉個彎,求一個自在就好!有一個農民,他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作家。為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著,十年來,堅持每天寫作500字。每寫完一篇,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潤色,然後充滿希望地寄往各地的報紙雜誌。
  • 為什麼摩託車轉彎是傾斜車身不是轉龍頭?
    每次摔倒教練就指著我的鼻子大吼:「給你說了多少次,讓你傾斜車身,傾斜車身,你就是不聽,非要直接轉彎,你這樣轉龍頭式的轉彎,不摔你摔誰,我看摔你摔的輕,還沒摔出教訓來,什麼時候摔出經驗來了,你就能去考試了,練不好傾斜車身轉彎,你就別想考試的事了,考場上那摩託車可不是讓你去摔著玩的」。碰到這教練,感覺像我媽教我一樣,跟著媽一個脾氣叨叨叨。
  • 車是我媳婦開的,我只是轉個彎……
    車是我媳婦開的,我只是轉個彎…… 2020-06-29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繁華深處的街巷①│舌尖上的三七八巷:煙火氣裡的老城南記憶
    2020-12-08 14:40圖文來源:南報網 編者按: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從小小的街巷裡,人們獲得對整個城市感性的認識。街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藏著幾輩人的記憶,藏著我們兒時的歡聲笑語,承載著一座城市最為細膩、廣闊而深厚的文化。從今日起,石頭記欄目推出《繁華深處的街巷》系列報導,打撈歷史的碎片,一探街巷的時光變遷。
  • 轉個彎直接扣8分+500罰款,車主欲哭無淚!
    轉個彎直接扣8分+500罰款,車主欲哭無淚!都知道我國是人口大國,那麼交通問題自然也就比較多。近幾年來汽車的普及,讓交通部門也是很頭疼,因為有著各種各樣的違規發生,基本上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布一些新的交規,一直在不斷的完善,畢竟道路是不同的,要對症下藥才能改善道路違規。路上不僅有交警在指揮,還有一些電子監控在拍攝,為的就是能夠減少違規現象,保證人民的安全出行。
  • 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這也是大陸的鍋?!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要賴給大陸零件?最近,一段關於臺陸軍「雲豹」裝甲車艱難轉彎的視頻可以說火遍海峽兩岸。視頻中,這輛裝甲車在大街上試圖轉彎,結果來回倒車多次也沒轉彎成功,引起了不少網民的嘲諷。臺灣防務部門也在第一時間給出了解釋:這輛車發生「轉向機油封破裂(塑膠材質)」故障。 16日,臺灣「中視新聞」就這一事件採訪了《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鄭繼文則將問題甩給了所謂的大陸劣質零件。
  • 多瑙河轉個彎,碰見這些有趣小鎮~
    這個華麗的轉身衍生了匈牙利一個絢爛的地區:多瑙坎亞(Dunakanyaer),就是「多瑙河轉彎地區」。多瑙河這條神奇的河流,流域中孕育了無數明珠般的大城小鎮,聖安德烈(Szentendre)就是其中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優雅小鎮。
  • 臺軍「雲豹」裝甲車轉個彎用2分鐘,島內網友嘲諷:等到它轉過去,仗...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央社」等臺媒9月16日報導,臺陸軍一輛「雲豹」裝甲車昨天(15日)經過臺中市大裡區街頭,遇到路口轉彎時,耗時2分鐘,經過多次倒車才轉彎成功,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後,臺灣《聯合報》注意到,有島內網友諷刺,「這樣早就被擊中了」、「開到戰場前,仗已經打完了」。
  • 不是路已走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了!(句句入心)
    當你遇到一件事情, 已無法解決, 甚至是已經影響到 你的生活、心情時 何不停下腳步, 給心靈一個修禪打坐的時間。或許換種方法,或許換種角度, 或許換條路來走事情便會簡單了許多, 「如果我們走的太快, 要停一停等候靈魂跟上來」。
  • 遇事,何妨轉個彎
    小傢伙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竟然笑了,拿起筆,一筆一划地寫道:1裡+1裡=1公裡;1個月+2個月=1個季度;3天+4天=1周;5個月+7個月=1年;6小時+18小時=1天並且很得意地說:老爸,老媽,你們僵化了,咋就不知拐個彎,換個角度呢?明知直走是不通的嘛!01既然活在當下,思維就不該被過去捆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 轉個彎,人生將更開闊。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此路走不通時,及時的轉彎或掉頭,否則,你即使是撞死在了南牆下,也沒人會可憐你。很多時候,也許你在某個領域裡已經打拼了很多年,你也混到了行家或專家的級別。可那又怎樣呢?如果是行業環境發生了巨變,又或是國家政策突然換了一個風向,這個時候你再去堅持,那就是犯傻。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南牆撞了一次就夠了,看到黃河就該掉頭了。
  • 讓理想轉一個彎,說不定另一條通往成功的路正等著你
    張文舉書法他是個農民,但他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作家。為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著,10年來,堅持每天寫500字。現在他已是有名的硬筆書法家,他的名字叫張文舉。就這樣,他讓理想轉了一個彎,繼而柳暗花明,走向了成功。成功之後他向記者感嘆:「一個人要想成功,理想、勇氣、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捨棄,更要懂得轉彎!」
  • 江西老街巷長324米,在贛州城區中略偏北部,無人居住已成空巷
    當高樓大廈割裂了無垠的天空,燈紅酒綠迷醉了寧寂的夜晚,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失落在繁華背後的老街巷?儘管一座城市能夠裝點得富麗堂皇、霓虹閃爍,但唯有那些古老質樸的白牆青磚、飛簷灰瓦,方才保留著這座城市深邃的歷史印記,見證著時代變幻歲月滄桑。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顧城。顧城的《小巷》。
  • 直角轉彎難嗎?必看直角轉彎技巧
    【太平洋汽車網 學車頻道】直角轉彎難嗎?如果您是新手學員,那麼,就千萬不要錯過這篇關於直角轉彎技巧的內容,看過這篇文章後,相信您會掌握一定的直角轉彎技巧。  彎前抵擋車速慢,擺正車身是關鍵。車輛在直角轉彎之前,須先判斷路幅寬度。當車行至距直角5至6m處時,降低車速,換入低速擋,鳴喇叭,儘量靠近道路外側行駛,做到左轉彎轉大彎,右轉彎轉小彎,並將車身擺正,緩慢行駛。
  • 幸福只需轉個彎
    再說我沒有十分理想的工作,也落得了個清閒自在,他說我的寫作小情趣,正好有時間派上用場,我寫的那些文章也給家庭賺到了一些稿費,但更重要的是,我的文章也給家庭帶來了無價的歡樂。對於我的直白性格,他說我透明率真,和沒有心眼的人生活在一起,讓他輕鬆自在,心中沒有壓力,很是幸福。再說我的老公。他出身農村,吃過很多苦,穿衣馬虎,工資不多,還經常補貼父母。對他的這些缺點,我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
  • 機組疑問|前輪轉彎手輪偶爾卡阻怎麼回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我愛修飛機,ID:csnn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轉彎手輪轉太快可能會有卡阻感,結合系統原理分析應該是正常現象。01背景最近737NG飛機空地交流會機組提出一個疑問,在普洱短停轉彎手輪有卡阻現象。2個90度彎都有卡阻,在滑出時轉180度彎正常,其他航段沒發現異常。其他機組也反映偶爾發現類似現象。
  • 直角轉彎技巧 新手必備知識
    【太平洋汽車網 學車頻道】各位學員,您覺得直角轉彎難嗎?如果您是新手學員,那麼,就千萬不要錯過這篇關於直角轉彎技巧的內容,看過這篇文章後,相信您會掌握一定的直角轉彎技巧。   彎前抵擋車速慢,擺正車身是關鍵。車輛在直角轉彎之前,須先判斷路幅寬度。當車行至距直角5至6m處時,降低車速,換入低速擋,鳴喇叭,儘量靠近道路外側行駛,做到左轉彎轉大彎,右轉彎轉小彎,並將車身擺正,緩慢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