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陳一良)近日,在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浙江義烏,不少企業主因用電受限問題而煩惱。
陳平提供的一份工業用電停電計劃表截圖
12月17日上午,在義烏從事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的陳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近期確實接到節約用電,減少開工時間的通知。
「我們現在被要求每開工三天,要停工一天,減少用電量,這個政策對我們工廠影響不大,從周邊的兄弟企業來看,影響也不大,我們這個行業因為受疫情影響,產能的高峰期在上半年,下半年以來客戶需求量有所減少,可能對那些訂單比較多,需要趕訂單的企業影響會大一些。」陳平說。
陳平提供的一份義烏市用電控制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義烏國際商貿城等商場全天不許開空調,基層幹部需「挨家挨戶動員不要開空調」。
趙可是義烏當地一家出口外貿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義烏近期「拉閘限電」的政策對外貿企業的影響確實比較大。
「義烏的外貿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基本沒有賺錢,很多企業,尤其是國際商貿城的很多商戶,甚至是虧錢的,倒閉的也不少,所以下半年大家都在抓緊生產,出貨,特別是春節前的這段時間,本來就是外貿企業的出貨旺季,等春節一放假,產能就全停了,國外的客戶也急著備貨,這個時候限電對生意的影響肯定很大,不少企業無法按時交付訂單。」趙可說。
趙可稱,如果未能及時交付訂單,企業主肯定會面臨客戶的催單壓力,甚至造成經濟損失,「輕則這個訂單賺不到錢,重則要對客戶作出賠償」。
義烏一家生產裝修裝飾材料的小企業主李忠也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目前其名下企業被要求每周停產2天,產能因此減少三分之一。
「拉閘限電」的政策讓李忠措手不及。
「今年受到疫情衝擊,義烏的中小企業經營情況普遍不理想,最近幾個月市場行情好轉了,大家都在加班加點接業務,趕訂單,想把前半年的損失彌補回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鄰近春節,訂單很多,政府也在鼓勵我們加油幹,我和工人們一起每周幹七天,所以政府限制我們用電的通知一下來,我人都懵了,新訂單也不敢接了。」李忠說。
李忠提供的一份浙江物流企業停止收件時間表。
李忠告訴記者,此次「拉閘限電」或持續到12月31日,而物流企業可能要將放假時間提前到2021年1月15日左右,「到時如果物流放假了,我們的貨也發不出去,只能提前解散工人回家過年了」。
「拉閘限電」是否因為義烏當地電力供應不足?
浙江當地一位電力系統工程師王月向記者表示,浙江發電廠的裝機容量很大,再加上外地接入浙江的高壓電力輸送帶,浙江企業在用電方面應不存在太大問題。
「義烏的用電問題有可能是因為發電機組需要維修,電力供應減少而造成的,但一般情況下發電機組不太可能同時進行大面積維修,不至於造成像現在義烏這樣的大面積限制用電的情況。」王月說。
12月17日下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致電義烏市委宣傳部求證當地對企業是否存在「拉閘限電」的問題,接聽電話的陳姓工作人員拒絕接受記者採訪,稱「需要給我們發採訪函並確定採訪內容,才能給你對接相關部門進行採訪」。
對於此事《中國經濟周刊》將持續關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平」「趙可」「李忠」「王月」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