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重要的是家人和家人之間的感情。」這句話道出了當下很多人的心聲。
目前,集結楊穎、鄧倫、朱一龍、許娣、倪大紅「五大流量」的都市劇《我的真朋友》,在東方和浙江兩大衛視熱播,同時在優酷、騰訊、愛奇藝同步播出。
此劇以兩個初涉江湖的菜鳥房產中介為敘事切口,挖掘當代都市生活中圍繞「房子」所產生的喜怒哀樂、人情冷暖。劇中包含了行業元素和都市話題,形成掃描眾生的廣角視野,目前兩星的收視率都已穩站1點以上。
這部劇由陝文投藝達投資製作。此前,他們還出品過都市情感大熱作品《好先生》、社會話題共鳴之作《小別離》,以及創下2018年收視紀錄的《戀愛先生》。
在觀眾印象裡,藝達是近年崛起的都市情感劇「專營店」。事實上,這家已經在行業耕耘了十餘年的製作機構,有著遠比這個標籤更為豐富的製作經驗和未來規劃。
日前,影視獨舌採訪了陝文投藝達的當家人、《我的真朋友》製作人賈軼群,聊聊《我的真朋友》背後的故事,以及公司的經營之道。
賈軼群
觸摸「房事」之痛
聚焦年輕人住房觀念的轉變
所謂「安身立命」,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尤其近十餘年來,房地產行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房子問題也演變為不少人的「心病」。
房子,不僅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住所,更是一個家的象徵。談起製作《我的真朋友》的初衷,賈軼群表示,動因發端於一個意外的發現。
兩年前,她在媒體上看到了關於「長租公寓」的新聞。新聞裡說,同樣是70年,從經濟的角度看,長租一套房子比購買一套房子的花費低得多。
在隨後的調研中他們發現,隨著消費升級,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房子的依賴在降低,對於「家」的觀念在轉變。像長租公寓這樣的形式,就能滿足他們觀念轉變之後的需求。「我們很受啟發,就想做一部劇,來傳遞現代年輕人對於『房子與家』概念的轉變。」
電視劇《蝸居》曾火遍螢屏,從一個小家庭的故事出發,人們看到了中國人的「房事」之重。而這回《我的真朋友》將視角轉換到了房產中介身上。
賈軼群說:「房產中介的角度,可能是一個小切口,但是扯開了之後,可以觸及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各個人群,能看到更多的人情冷暖。」
為孩子前途著想,不顧經濟條件堅持買學區房的年輕父母;被丈母娘威脅不買房不結婚的青年情侶;集資購房,房本上寫六個人名字的一大家......
正是這些平凡卻真實的故事,展現了買房者的眾生相,讓觀眾感同身受。
為了這份真實感,賈軼群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採訪和調查。「劇裡面所有的買房、賣房、租房故事都經過了真實採訪,有真實案例作對照。我們去房產中介機構採集案例,在網上搜集資料,包括到有關部門做政策了解。從社會最底層到精英階層,他們的房產心態、住房心態、生活心態,我們都要盡在掌握。」
雖然《我的真朋友》不是純粹的行業劇,但其行業屬性是顯在的。能夠營造出有滋有味的房產地圖,觸及中介人員和買房者的真實痛點,前期調研和創作轉化工作至關重要。
三條成長路徑
構成溫暖明亮的進階之路
如果說真實的賣房故事構成了社會眾生相,那三位主演的成長裡,則融入了創作者對當下年輕人的觀察和期望。
《我的真朋友》三位主人公的名字都十分有趣,邵芃橙、程真真、井然,讀起來平平凡凡,寫出來卻別有洞天。賈軼群說:「這三個名字也暗合了主角的性格。」
邵芃橙,如果單純聽發音很多人會誤以為是「邵鵬程」,但是在構思這個名字時卻偏偏用了略顯俏皮的「橙」。「最初是源於要與程真真組成『真誠』cp,在選擇的時候我們特意選擇橙子的橙,這個字與人物身上活潑的氣質很貼合。」賈軼群說。
確實,劇中的邵芃橙一出場就是一個遊戲人間的富二代,雖然智商在線,卻是個「嘴炮」達人,每每都能懟得程真真說不上話。
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邵芃橙漸漸褪去了玩世不恭的態度,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慢慢走向成熟。他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眾生百態的體驗中逐漸量變,在家庭的變故中走向了質變。
與之相對,井然這個名字從裡到外透著冷冰冰的感覺。所謂井然有序,井然一直是一個嚴謹到略顯冷漠的人。不管是與母親的相處還是和程真真的戀愛,他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有條不紊規劃人生。
但他的人生出現了變數,就是母親的抑鬱症和與程真真的分手。當規劃落空,他不得不從「天上」落到「地下」,感受「人間」的人情冷暖。從井然有序的冷漠面癱變成了更有血有肉的人。
賈軼群說,最初井然的設定要更加冷漠挑剔,他們曾設想這個角色會不被觀眾喜歡。但是經過朱一龍的演繹之後,反而有種特別的可愛,受到歡迎。
程真真的角色,一度受到觀眾的質疑。不管是遇到誤會還是碰到陷害,程真真始終保持著最初的「真」字訣,這讓觀眾感到不太理解。
在賈軼群看來,程真真的角色其實並非沒有成長,只是起伏要小一點。「我不希望做一個『奮鬥就會成功』的故事,更多的年輕人反而是在生活中一點點變化。程真真代表一種美好,是真善美的象徵,就像她的名字,保持初心保留真誠,我們也希望引導觀眾成為更好的人。」
事實上,邵芃橙完成的是價值觀的成長,井然完成的是情感方式的成長,而程真真在這兩方面一出來就是成熟、堅定的。她完成的是對世界認知的深度和廣度方面的成長,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不管是邵芃橙、井然還是程真真,他們始終在向著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比起塑造勾心鬥角的人物關係,賈軼群更希望將觀眾引導向溫馨明亮的結局。
魚骨結構和重心後置
解決敘事動力不足的問題
除了人物的成長,《我的真朋友》在職場的展現上也有自己的心得。
作為以房產中介為關注對象的現實主義電視劇,如何平衡職場和感情之間的關係是個問題。而為解決這個難題,《我的真朋友》在敘事上採用了「魚骨」結構:三個主人公的成長和愛情是主幹,他們和買房者的交集是魚刺。
賈軼群表示,《我的真朋友》前30集中,更多以房產中介的角度,展現這個行業的人物百態,同時也有人物的成長和感情發展。
然而《我的真朋友》像是被「錦鯉」附體,在拍攝期間,鄧倫和朱一龍爆紅,流量加持,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倪大紅。如此一來,很多觀眾的觀劇重心,不在職場故事而在三人的感情走向上。
這樣的效果,對於《我的真朋友》來說還真是「甜蜜的負擔」。
不過就最近的劇情來看,邵芃橙的事業正在逐漸進入正軌。同事的背叛加上父親的重病,男主精心籌備的大愛城項目面臨巨大的挑戰。
賈軼群有一個體察,都市情感劇超過30集,會帶來劇作上的巨大挑戰。因而在做《我的真朋友》劇本時,她們進行了主次相間的「魚骨」結構的嘗試,也做了「肉埋在飯底下」的重心後置。
「長租公寓這個觸發我們創作靈感的要素,我們放在了最後10集中。邵芃橙怎麼才能在事業上和井然平起平坐?就看這個大愛城的項目了。結局如何暫不透露,但我們希望這樣講故事,能解決一下後續乏力的問題。」
從戰爭、動作到都市題材
都在藝達的計劃中
賈軼群是個低調的製作人。對於觀眾和媒體來說,她的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她的作品卻給人深刻的印象。
賈軼群曾從事金融行業,機緣巧合下轉行做了製片人。最初,她偏愛戰爭題材的電視劇。江奇濤編劇、張黎執導的《人間正道是滄桑》,就是她做的前期開發。而她擔任製片人的第一部作品,是和編劇柳建偉合作的《愛在戰火紛飛時》,這部電視劇奠定了她「戰爭加愛情」的基本路線。
其後的幾部戲,她一直在摸索規律,積累經驗。直到完成《葉落長安》,賈軼群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論。她對厚重、史詩感的作品有執念,也有信心。
隨著網臺融合時代的到來,賈軼群逐漸轉向都市題材。從《好先生》到《戀愛先生》到《我的真朋友》,做一部成一部。對於風格的轉變,賈軼群開玩笑稱:「要麼做戰爭,要麼做愛情,我可能只能做這兩種。」
當下的電視劇市場中,民營資本佔主流,而賈軼群掌管的陝文投藝達影視隸屬於國企陝西文化產業投資集團。
因為出身於投資行業,所以在過去5年影視行業「大躍進」的過程中,她保持了基本的理性,沒有去搶搭資本的快車,「所有的錢都是有成本的」。而在一個國企的背景下,連續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賈軼群認為得益於規劃的制訂和執行。
賈軼群在片場
陝文投每年會有一個計劃,規劃好這一年要做的事情。一旦確定,相關流程都會如期執行,這對於影視製作十分有利。「我受不了沒有計劃,規劃好之後,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達到最大的藝術價值,是我們追求的。」
市場中的不確定性持續加大,題材、演員、尺度的選擇和把握,都比以前難度更高。在藝達的計劃中,有熱血動作片《中國保鏢》(暫定名),講述海外安保的故事,也有他們擅長的都市愛情劇。
賈軼群表示,新項目的開機要更慎重,但她們的項目儲備豐富,一旦看準,不會猶豫。
【文/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