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駐馬店11月26日電(楊巧雲)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當記者走進駐馬店市確山提琴產業園時,4位愛好樂器的小朋友正在合奏《我和我的祖國》,平穩的鋼琴聲配合著小提琴音,讓人忍不住應和著唱起來。
曾經,確山縣的老百姓,也沒幾個人熟悉提琴。如今,這裡年產提琴約40萬把,造出了中國80%的手工製作中高檔提琴。確山提琴已成為國際制琴界響噹噹的品牌,年產值6億元左右,帶動當地2600多人就業。
駐馬店市確山提琴產業園一車間裡,張盼盼正在組裝小提琴。新華網 楊巧雲攝
30歲的張盼盼是2個孩子的媽媽,一年前還在深圳打小時工,一年到頭只有逢年過節能回家看看老人孩子。現在她每天中午都能回家吃飯,每天晚上都能陪孩子玩耍學習,還能拿到和在深圳時一樣多的工資。
「我才學習一年多,一天可以做10把小提琴,一把15塊錢,一個月收入3000多,他們做得快的師傅一天能做20把呢,一個月能有6000多」,提到自己的收入,張盼盼話語裡滿是憧憬和期待,她希望5年後自己能做到「大師級」。張盼盼還有一個音樂願景,想讓10歲跳拉丁舞的女兒學習低音大貝斯。
駐馬店市確山樂器文化展廳裡陳列的大提琴。新華網 楊巧雲攝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確山縣一批農民丟下鋤頭,到北京的提琴廠打工。2015年,確山縣「歡迎闖天下的確山人回家」,規劃建設了提琴產業園,鼓勵「確山師傅」回鄉創業。李建偉就是其中一位,也就是張盼盼眼中的「大師級」,看一眼就能辨別出一把琴的好壞。
32歲的李建偉是確山縣竹溝鎮人,在這個車間裡,你提大師,工友們就知道你找誰。李建偉是最早一批跟著提琴廠返鄉的「確山師傅」,在車間主要負責提琴裝配的檢驗工作,一個車間十餘人一天做出來的約80把小提琴、30把大提琴都要經過他的驗收才能出廠。
駐馬店市確山提琴產業園一車間裡,李建偉在檢查一把大提琴。新華網 楊巧雲攝
離家近,還能賺錢,都奔小康,都中。
這是確山人奏響的新曲目,也是都說「中」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