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有一個傳統,每年底,請法學院全體成員推薦他們認為值得讀的好書。近日芝大法學院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4年版的書單。道格拉斯•貝爾德(Douglas Baird,哈裡•A.比奇洛傑出服務教授)
《阿爾比恩的種子:美國的四種不列顛民俗》(Albion's Seed: Four British Folkways in America)作者:戴維•哈克特•費希爾(David Hackett Fischer)
推薦理由:
本書檢視了英格蘭人17和18世紀移民到美國的四種模式,認為從英格蘭不同地區到北美各地的四股移民浪潮導致了今天存在於美國的建築、風俗、飲食和語言差異。本書既是一本好讀的文化史著作,也絕佳地展示了何為路徑依賴。
《邱吉爾》(Churchill)作者:羅伊•詹金斯(Roy Jenkins)
推薦理由:
經克裡斯•克萊恩(Chris Klein)推薦,我正在讀英國歷史學家羅伊•詹金斯撰寫的《邱吉爾》,這是一部單卷本的邱吉爾傳記,主要聚焦於邱吉爾62年的下議院生涯。它並不適合用以觀察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議會。強烈推薦那些喜歡羅伯特•卡羅《參議院的主人:林登•詹森的歲月》的親英派看看這本書。
威廉•鮑德(William Baud,紐鮑爾家族講席助理教授)
《匕首與貨幣系列》(The Dagger and the Coin series)作者:丹尼爾•亞伯拉罕(Daniel Abraham)
推薦理由:
這是一個奇幻小說系列,涉及許多經典的主題:勉強上陣的戰士、失落已久的神性,還有龍,等等,但也有某種法與經濟學的情節。治理一個王國的委託代理難題很快出現,並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它也說明,世界貨幣體系及金融家至少和戰士一樣重要,所以標題中有「貨幣」一詞。《戰龍之途》(The Dragon's Path)是這個系列的第一本。我最近看完了第四本《寡婦的房子》。整套書都很棒。
《原旨主義與美好憲法》(Originalism and the Good Constitution)作者:約翰•麥金尼斯、麥可•拉帕波特(John McGinnis & Michael Rappaport)
推薦理由:
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本書都堪稱是近期最重要的原旨主義著作。兩位作者至少提出了三個重要的主張:首先,原旨主義有其規範價值,因為它與用以制定和修改憲法的超多數主義程序有關聯。其次,原旨主義者應當運用法律解釋中的「原初方法」。第三,我們應當想像一種原旨主義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人們認真對待憲法修改程序,而不是依賴法官來更新憲法。在我看來,第二和第三個主張的論證要比第一個更為強有力,但著作本身的分量讓人們得以獨立審視每一個主張。
奧姆瑞•本—沙哈(Omri Ben-Shahar,利奧與艾倫•赫茲爾講席教授、科斯—桑德爾法與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11-22-63》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推薦理由: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史蒂芬•金小說,講的是時間旅行,穿越到甘迺迪遇刺之前的那些年。這是一部簡單、睿智、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充滿悲憫,讓人沉思。讀罷難以忘懷。
麗莎•伯恩斯坦(Lisa Bernstein,威爾遜—迪金森講席教授)
《兒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 《兒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作者:伊恩•麥克尤恩
推薦理由:
本書講述的是英格蘭一位家庭法院法官的生活和日常工作,她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疑難案件,自己的婚姻也面臨解體。這本書交替探索的是,在作出判決的過程中,法律和個人生活是怎樣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交織在一起的。儘管本書令人愉快地避開了任何哲學或理論說教,當其中的人物發生改變和成長時,這個動人故事及其跌宕起伏的情節還是提出了深刻的問題:家庭法院能否真正客觀地審理它所遇到的各類問題。
亞當•切爾頓(Adam Chilton,助理教授)
推薦理由:
我推薦亞當•詹森的《孤兒領袖的兒子》和芭芭拉•德米克的《我們最幸福:朝鮮的日常生活》。第一本是小說,第二本則是非虛構作品,但兩書都引人入勝地描述了朝鮮的生活。
肯尼斯•W.戴穆(Kenneth W. Dam,馬克斯•帕姆講席美國與外國法專業榮休教授,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前副國務卿)
《當音樂停止之後:金融危機、應對策略與未來的世界》(After the Music Stopped: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Response, and Work Ahead)作者:阿蘭•S.布萊德(Alan S.Blinder)
推薦理由:
如果人們想知道2007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何以發生,並希望掌握必要的分析和事實、從而了解怎樣在未來預防這種金融危機,這是一本必讀書。作者是備受尊敬的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他更重要的身分是前美聯儲主席。跟大多數經濟學政策方面的書不同,這本書很是悅讀。
賈斯汀•德賴弗(Justin Driver,法學教授)
《不受束縛的菲利普•羅斯:一個作家和他的書》(Roth Unbound: A Writer and His Books)作者:克勞迪婭•羅斯•皮爾龐特(Claudia Roth Pierpont)
推薦理由:
皮爾龐特以不凡手筆全面地介紹了二戰後最偉大的美國小說家菲利普•羅斯的生平著述。作者在這本書中回顧了羅斯的全部作品,展現出羅斯在漫長而又富於爭議的創作生涯中是何其多產、多變、豐富多樣。皮爾龐特按照時間順序來處理羅斯的著作,凸顯出羅斯事業早期的挫敗和後期的胸有成竹。她對羅斯的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洞見,也呈現了羅斯在一開始所遭受的批評。與許多作家不同的是,羅斯過著一種真正令人著迷的生活,他在芝加哥大學度過的那段喧囂期尤其可以說明這一點。
李•芬聶爾(Lee Fennell,馬克斯•帕姆講席講授)
《斯託納》(Stoner)作者: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推薦理由:
初版於1965年的這本小說又再版了,它所追尋的是一個人不同尋常的職業生涯,斯託納是農民的兒子,從中西部走出來,成為英語教授,他在私人生活和事業上都經受著無休無止的挫敗。(斯託納是主人公的名字,與吸毒無關。)儘管主題比較抑鬱,但本書對人類境遇的關照還是超越性的。
克雷格•B.福特曼(Craig B. Futterman,法學教授)
《公正的仁慈:一個事關正義與救贖的故事》(Just Mercy: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作者:布萊恩•史蒂文森
推薦理由:
我剛開始讀我的偶像之一布萊恩•史蒂文森寫的《公正的仁慈:一個事關正義與救贖的故事》。布萊恩是律師也是法學教授,他盡力去拯救那些死刑犯的生命。雖然我才看到本書的第三章,但我明白,我會向包括我的女兒們在內的所有人推薦這本書。在講故事方面,布萊恩擁有無與倫比的天賦,他能在二十頁的篇幅內,用精簡的語言講述豐富的內容。他的書一下子就打動了我的心。在起初的某一章裡,他談到了與警察的一次個人遭遇,那時他還是一名年輕律師,這個故事提出了關於種族、年齡和階層的基本問題,是我在跟學生打交道時常常碰到的。
我承認我對布萊恩的一個觀點有強烈的偏見,他認為我們要高於我們在生活中做過的那些最糟糕的事情,這幾乎是貫穿全書的一個主題。去讀讀這本書吧!
湯姆•金斯伯格(Tom Ginsburg,副院長)
《論暴力》(On Violence)作者: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推薦理由:
鑑於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在中東地區的興起,我正在重讀漢娜•阿倫特的《論暴力》。阿倫特關注的是1960年代,那時許多左翼人士歌頌暴力,認為暴力是促成新秩序的手段。她認為這是徹頭徹尾的誤導,並由此發展出一個思考暴力、權威和權力的框架,發人深省。她寫道,暴力「能夠摧毀權力;卻根本不能創造權力」。我希望她是正確的。
《無形的命運》(Fatelessness)作者:凱爾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
推薦理由:
我七月份去了趟布達佩斯,回來後讀了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所寫的《無形的命運》。他在書中回憶了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歷,諾貝爾獎委員會說,「他的寫作保存了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的體驗」。他以最人性的方式描述了集中營的日常生活,我想,他捕捉到了阿倫特所稱的「苦痛的世俗化」。
R. H. 赫爾姆霍茲(R. H. Helmholz,魯斯•懷亞特•羅森遜傑出服務教授)
《歷史中的維京人》(The Vikings in History)。 《歷史中的維京人》(The Vikings in History)作者:F.唐納德•洛根(F. Donald Logan)
《國家社會主義家庭法:國家社會主義對德國、荷蘭婚姻與離婚法的影響》(National Socialist Family Law: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Socialism on Marriage and Divorce Law in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作者:Mariken Lenaerts(馬裡肯•雷納茨)
推薦理由:
我正在讀這兩本書。第一本書的作者是我的一個朋友,我對維京人所進行的的各種探險非常好奇,並對從挪威到芝加哥的維京號船遠航感興趣,此行是為了參加1893年舉行的哥倫布紀念博覽會。第二本書是出版商送給我的,我始終都很好奇,納粹掌權後,私法領域有無發生重大變化。
馬克•J.赫爾曼(Mark J. Heyrman,法學教授)
《精神錯亂》(Unhinged)作者:丹尼爾•卡爾拉醫生(Daniel Carlat, MD)
推薦理由:
丹尼爾•卡爾拉是塔夫茨大學精神科的副教授。我們以精神藥品作為治療精神疾患的首選方式,這一點改變了精神疾患的診療、精神科的運轉,他對此提出了平衡而明白易懂的批評,指出了其中的利弊。
M.託德•漢德森(M. Todd Henderson,麥可•J.馬克斯講席講授)
《威奇託的兒子:科赫兄弟何以成就美國最有權勢的私人王國》(Sons of Wichita: How the Koch Brothers Became America’s Most Powerful and Private Dynasty)作者:丹尼爾•舒曼(Daniel Schulman)
推薦理由:
我剛剛讀完這本書。這是一項引人注目的個案研究,它所針對的是一家私人企業、一個美國家族、共和黨的自由放任之路,還有我們的現代選舉制度。作者和主題都讓我預期這是一部疾風驟雨之作,但它偏偏是不偏不倚的。
威廉•H. J. 哈伯德(William H. J. Hubbard,助理教授)
《黎明時分的軍隊》 An Army at Dawn)作者:裡克•阿特金森(Rick Atkinson)
推薦理由:
我最近在讀這本書。二戰中經常往往被忽視的一場戰役是盟軍在1942年末登陸北非,這是美國軍隊與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作戰中的第一場地面戰。美軍怎樣痛苦而又以驚人的速度從一個奉行孤立主義的國家那規模小、訓練和裝備都不足的軍隊轉變為一個規模大、善於作戰、彈藥充足的軍隊,阿特金森做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敘述極為生動。但這個故事是富於人性的,揭示出將軍的虛榮和政治詭計,普通士兵面對的恐懼,而他們為了活下來,就必須變成高效、冷酷的殺手。這些故事不時提醒我們,現代戰爭提出的看似嶄新的道德困境早已以各種形式存在。二戰中的美國炮兵當然不知道什麼是無人機空襲,但當時的尖端技術——雷達火箭炮——也使得他們能夠殺死遠方的一列德國步兵,過程就像聯合收割機一樣高效,像機械一樣冷漠。
阿齊茲•哈克(Aziz Huq,法學教授)
《斯託納》作者:約翰•愛德華•威廉斯
推薦理由:
《斯託納》是約翰•愛德華•威廉斯發表於1965年的小說,講述的是中西部一位學者的人生。本書之前已經絕版,最近因為伊恩•麥克尤恩和其他人的稱讚,在歐洲被重新認識。小說所講述的學者威廉•斯託納的生活是平淡無奇的。但我所讀過的其他小說未能像這本一樣捕捉到20世紀生活的起起伏伏,也沒有它精確、優雅。
《黑社會的社會秩序:監獄幫派怎樣統治美國刑罰體系》(The Social Order of the Underworld: How Prison Gangs Govern the American Penal System)
作者:戴維•斯卡貝克(David Skarbek)
推薦理由:
如果你想知道監獄中的幫派為何制定製度,這些制度為何減少了監獄中的暴力行為,那你應該去讀什麼書?我從去年開始教刑事訴訟程序這門課,並由此對我國過度膨脹的監獄系統對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個問題感興趣。戴維•斯卡貝克的《黑社會的社會秩序:監獄幫派怎樣統治美國刑罰體系》對病因、對監獄幫派的興衰所作的描述是給人啟發的。斯卡貝克所遵循的是理性選擇傳統,但也做了大量的第一手描述。他揭示出,監獄幫派是對監獄中的大規模監禁和新人群所做的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理性乃至有效率的)回應。作者令人信服地刻畫了大規模監禁帶來的意外後果,可以與艾麗斯•高夫曼(Alice Goffman)更著名也更優秀的著作《亡命天涯:在一個美國城市的逃亡生活》(On the Run: Fugitive Life in an American City)放在一起看。
丹尼斯•J.哈欽森(Dennis J. Hutchinson,高級講師)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作者:查恩伍德勳爵(Lord Charnwood)
推薦理由:
我正在重讀查恩伍德勳爵1917年出版的傳記《亞伯拉罕•林肯》。這是最好的一部單卷本林肯研究,除非讀者對日常事實更感興趣,而在那方面,戴維•赫伯特•唐納德是不可超越的。查恩伍德在議會工作,他在兩個方面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他解釋了林肯所處時代的歷史和政治背景(更細緻的研究見戴維•波特的著作),他用務實的語言揭示出林肯是一個務實的政治家,而沒有暗示他是聖徒。在要求推薦書時,不止一位法學院同事認為啟發性並不是本書的唯一優點。補充說明:雖說現在有許多版本,我推薦2009年平裝版。
艾莉森•拉克魯瓦(Alison LaCroix,法學教授)
《所有我們看不見的光亮》(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作者: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
推薦理由:
這個美麗而又令人心碎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時的法國和德國,其中大多數關鍵事件設定在法國布裡多尼地區的聖馬洛市。故事是交叉展開的,時間切換十分大膽,但扣人心弦,它回溯了從1930年代到二戰爆發及其後一個年輕德國士兵和一個法國盲人女孩的生活背景。無線電的歷史、布列塔尼的地理、希特勒的興起、20世紀的博物館文化,以及科學、時間與人類情感之間的聯繫,這一切都得以優雅地呈現。你會比你預想的更快看完這本書。
《安妮•博林的生與死》(Life and Death of Anne Boleyn)作者:埃裡克•艾夫斯(Eric Ives)
推薦理由:
非虛構作品,我推薦《安妮•博林的生與死》。這是都鐸王朝歷史編纂學方面的重要成果,讀起來卻像小說一樣。艾夫斯對博林及其共謀者接受審判及被處死刑的描述,他對主要參與者動機的精確心理解讀,令人讀後久久不忘。
布萊恩•萊特(Brian Leiter,卡爾•N.盧埃林法理學講席教授)
《黑格爾之後:1840-1900年的德國哲學》(After Hegel: German Philosophy 1840-1900)作者:弗雷德裡克•貝瑟爾(Frederick Beiser)
推薦理由:
在研究十八九世紀的德國哲學方面,貝瑟爾是當世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之一,他在本書中重新闡釋了現代哲學歷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這是一個由黑格爾、馬克思和尼採主導的時期。在一個科學似乎創造了所有進步的世界,哲學的相關性是什麼呢?在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形上學衰落之後,這個核心問題今天仍被熱議。本書的可讀性很高,並不要求讀者擁有較豐富的哲學專業知識。但對那些對當代哲學有興趣的人來說,當他們讀到貝瑟爾對19世紀中後葉德國哲學辯論的描述時,一定會覺得似曾相識。
索爾•萊夫莫爾(Saul Levmore,威廉•B.格雷厄姆傑出服務教授)
《馬特洪峰:一部關于越戰的小說》(Matterhorn: A Novel of the Vietnam War)作者:卡爾•馬藍提斯(Karl Marlantes)
推薦理由:
一部充滿人性汙點和情感(還有仇恨)的小說。我最近去越南旅行過,這本書幫助我思考促成戰爭的錯誤和神秘因素。
《經驗的勝利:哈佛格蘭特研究中的人》(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經驗的勝利:哈佛格蘭特研究中的人》(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作者:喬治•範倫特(George Vaillant)
推薦理由:
對我來說,本書是一個很好的材料,幫助我準備與努斯鮑姆教授合作的關於衰老的書。它充滿驚奇:生命可以於何種程度在遠離預設的最佳狀態的情況下結束。它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例子,體現了變遷中的社會科學研究規範,這項研究始於1930年代,並仍在繼續。
喬納森•馬蘇爾(Jonathan Masur,約翰•P.威爾遜講席講授)
《中性》(Middlesex)作者:傑弗裡•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
推薦理由:
「推薦」這本書感覺有點傻,因為我可能是最後發現它的人,但今年迄今讀到的最佳圖書就是傑弗裡•尤金尼德斯的《中性》。這是一個關於身分的故事,也是一個如何在移民家庭長大成人的故事,一隻腳停留在舊世界,一隻腳踏入新世界。這本書的場景設定在1960年代末的底特律,當時美國正在經歷一場自己的身份危機。尤金尼德斯熟練地把主角的身份危機與家庭的類似掙扎、美國正在發生的公開騷亂交織在一起。尤金尼德斯並未明言,但他的用意很明顯,故事主角、他的家庭還有整個國家所面對的是同樣的一場劇變。
理察•麥克亞當斯(Richard H. McAdams,伯納德•D.梅爾策講席教授)
《吶喊自由之戰:內戰時代》(Battle Cry of Freedom: The Civil War Era)作者:詹姆斯•麥克弗森(James McPherson)
推薦理由:
我最近在讀這部兩卷本的歷史書,寫得十分生動,對內戰前的時期和內戰著墨很多。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之外,還涉及國內和國際政治、急劇的經濟和社會變遷、叛亂以及謀殺。我以前並不知道南方在戰前做了大量努力,通過軍事冒險主義和殖民主義擴張奴隸制。讀完本書,我強烈地感覺到,戰爭的後果多麼嚴重,而以戰爭方式終結奴隸制並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本書是《牛津美國史》的第六卷,獲得了1988年普利茲非虛構作品獎。
《毛毛星球》(Fuzzy Nation)作者:約翰•斯卡爾齊(John Scalzi)
推薦理由:
我承認我是一個科幻迷。我一般會推薦芝加哥大學畢業生約翰•斯卡爾齊的作品,最近正在看他最具法律意味的小說《毛毛星球》。
《瑪德亞當》(MaddAddam)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推薦理由:
我最近剛看完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反烏託邦三部曲之《瑪德亞當》。
《火星任務》(The Martian)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
推薦理由:
我不知道是什麼造成了如下事實:現在有這麼多科幻小說在談文明的終結。我極其欣賞《火星任務》的主角憑藉工程技術知識完成了死裡逃生的歷險。
《戀情的結束》(The end of the affair)。 《戀情的結束》作者:格雷厄姆•格林
推薦理由:
最後呢,我正在讀這本出版於1951年的小說,它據說是格林的一部「天主教小說」。我不是天主教徒,但我認為這本書極為內省、迷人、智慧。
瓊•E.尼爾(Joan E. Neal,講師)
《軍官和間諜》(An Officer and a Spy)作者:羅伯特•哈裡斯(Robert Harris)
推薦理由:
這是一部關於法國德雷福斯事件的歷史小說,做了極其卓越的研究(書中有大量與證據有關的法律細節)。這個故事大部分是以起初相信德雷福斯有罪的一個軍官的視角講述的,但在他掌握了另外的信息和證據之後,他轉而相信真正的間諜在逍遙法外,而德雷福斯是無辜的。但這並不是他的上司和政府希望聽到的事情,他不得不決斷如何處理他發現的證據。
《現在的時間,過去的時間》(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本真性》(Authenticity)作者:迪爾德利•麥登(Deirdre Madden)
推薦理由:
麥登是我新近喜歡上的愛爾蘭作家。本書以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個普通家庭中的一個普通男人,他們的關係,以及記憶的作用。書中的事情大都不是刻意安排的情節,但語言極其優美、角色極為逼真,我喜歡書中的每一個詞,因此正在讀她的第二本書《本真性》。《本真性》講的是兩個愛爾蘭藝術家和他們中的一人遇到的「模仿」藝術家的故事。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真誠,本書也是一種反思:做一個藝術家意味著什麼?我還沒讀完,但也十分喜歡。
詹妮弗•能生(Jennifer Nou,紐鮑爾家族講席助理教授)
《美國的普羅米修斯》(American Prometheus)作者:凱•伯德(Kai Bird)、馬丁•J.舍溫(Martin J. Sherwin)
推薦理由:
本書講述了J.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故事,他是一個聰明而又複雜多面的理論物理學家,領導了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活動。他的經歷體現了科學家和政府之間的歷史緊張關係。以奧本海默為例,他因先前的政治傾向而受迫害,最終被被放逐出核決策的最高層。儘管奧本海默觀點的正確性已得以證明,但他的遭遇仍然提醒人們:在一個政治日趨極端的時代,應保護科學判斷。
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恩斯特•弗倫德法律與倫理學傑出服務教授)
《論老年》《論友誼》作者:西塞羅
推薦理由:
因為我下學期要教的一門課,也因為索爾•萊夫莫爾和我正在合作一本關於衰老的論文集,我正在讀西塞羅的《論老年》及《論友誼》。兩本書都寫作於公元前44年,在許多世紀都得到人們的真心喜愛,但今天讀它們的人不多了。你可以在「洛布經典文庫」中找到非常好的譯本。
兩本書都是題獻給西塞羅最好的朋友阿提庫斯的,西塞羅說寫它們的目的是為了讓阿提庫斯擺脫危險而艱難的政治處境。(尤利烏斯•愷撒當時剛被刺殺,同情共謀者的西塞羅很快就發現自己也性命堪憂。不到一年後,他本人也遭暗殺。阿提庫斯是一個富有而又遠離政治的銀行家,他躲過了時代的動蕩,在多年後以八十有餘的年齡死於結腸癌。)《論老年》可以說是有關這一主題的唯一嚴肅的哲學著作,也是最好的。西塞羅對阿提庫斯說,他們都還沒有真的步入老年(當時,他們一個65歲,一個62歲),但他們應當有前瞻眼光,提前思考這個問題。
在這部優雅的對話中,西塞羅設定的主角是著名政治家、當時已八十四高齡的加圖。加圖抨擊了各種各樣對老年人的刻板看法,我們今天面對的無非也就是這些:老年人不再能做工作、沒有用了;他們的身體已經衰老;他們不能再享受性的愉悅,等等。加圖談到了老年人的創造力,指出羅馬元老院就是用在那兒任職的「老人」命名的。關於身體,他說有些事情可能做不了了,但只要定期練習,很多事情還是可以做的。如果一個人不再忙碌於某些繁重的活動,他總可以教其他人做!說到性,在那個沒有萬艾可的時代,加圖做出了些讓步,但他說這也不是壞事,這樣年老的政治家就不太可能引發醜聞,導致家庭破裂了。(羅馬的離婚文化和今天差不多。)
一個特別有趣的事情是,在加圖列舉傑出人物的年齡時,我們看到,在那種有益健康的氣候下,又有良好的飲食、有規律的步行,當然也沒有菸草,人們一般都能活到八十以上。
《論友誼》是我鍾愛的書,但在我看來它過於抽象,缺少真實友誼的肌理,缺少友誼中的玩笑、分歧、對彼此經歷和性格的親密了解。因此,當你讀完本書後,也讀讀西塞羅在生活中寫給阿提庫斯的信吧,有幾百封流傳了下來,精妙的譯本也收錄在洛布文庫中,譯者是戴維•貝利。
蘭德爾•C.皮克(Randal C. Picker,詹姆斯•皮克•霍爾傑出服務教授)
《圖靈的大教堂》作者:喬治•戴森
《創新者》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
推薦理由:
我正在為即將開設的慕課(目前的學術名稱是「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法律與技術」而做計算機歷史方面的背景閱讀。首先讀的是喬治•戴森的《圖靈的大教堂》,涉及的是計算機在二戰期間和二戰後的創生。在計算如何對遠距離的槍枝開火方面,對製造原子彈和核武器來說,計算能力都很重要,所以計算機和新型武器是同時興起的。
《賈伯斯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最近也出版了計算機歷史方面的書,即《創新者》。這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從查爾斯•巴貝奇和愛達•勒芙蕾絲講起,但迅速很有新意地轉向創新和創新者,包括電晶體、微處理器和個人計算機的創生。
兩本書都不是法學書,作為法律人,我們應當對法律和技術的交叉感興趣,那麼,就來選明年夏天我開設的法律與技術在線課程吧。
埃裡克•波斯納(Eric Posner,凱易傑出服務教授)
《巴別圖書館》(Library of Babel)作者: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推薦理由:
我最近重讀了博爾赫斯的短篇故事《巴別圖書館》(好幾部文集都有收錄),它描述了一個圖書館,藏有篇幅為四百頁左右、包含字母、空格和標點符號各種排列組合可能的書。正如博爾赫斯指出的,圖書館包含了所有已知真理,但也包含了巨大的錯誤,以及大量無意義的東西。既然圖書館必須要夠大(比宇宙更大),發現真理就需要很長時間。這是一個關於萬事萬物的絕佳隱喻,而不僅僅指向網際網路。
麥可•H.斯切爾(Michael H. Schill,院長、哈裡•N.懷亞特講席教授)
《羅伯特•皮斯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一個從紐瓦克走到常青藤盟校的聰明年輕人》(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 A Brilliant Young Man Who Left Newark for the Ivy League)作者:傑夫•霍布斯(Jeff Hobbs)
推薦理由:
本書描述了一個年輕非裔美國男子的悲劇人生,他在內陸城市長大成人,前往耶魯求學,然後在回家路上死於毒品交易中的擦槍走火,它所提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更多。本書的作者皮斯在耶魯的室友,它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評論,涉及種族、階層、高等教育的未來,以及美國城市所面臨的挑戰。
尼古拉斯•斯特凡諾普洛斯(Nicholas Stephanopoulos,助理教授)
《更安全的地方》作者:希拉蕊•曼特爾
推薦理由:
我最近讀了希拉蕊•曼特爾所寫的《更安全的地方》,一本關於法國大革命的迷人書籍。其中的主角是大革命的核心人物:丹東、德穆蘭、羅伯斯庇爾,本書通過巴士底獄風暴、法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處死路易十六、血色恐怖等事件講述了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的希望與恐懼。這是一部最精細的歷史小說。我從中了解到歷史上最值得深思的一個時代的許多知識,同時徹底沉迷於曼特爾編織的故事之中。
傑弗裡•R.斯通(Geoffrey R. Stone,愛德華•H.列維傑出服務教授)
《芝加哥大學的理念》編者:威廉•墨菲 D.J.R. 布魯克納
推薦理由:
我最近在重讀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於1976年出版的這本書。這是一部從芝加哥大學最早的八位校長的演講和其他發言中選輯而成的文集。本書提供了關於芝加哥大學歷史、衝突和價值觀的精彩洞見,表明了它為何成為這樣一所與眾不同的大學。
《羅伯特•皮斯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一個從紐瓦克走到常青藤盟校的聰明年輕人》。 《羅伯特•皮斯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一個從紐瓦克走到常青藤盟校的聰明年輕人》作者:傑夫•霍布斯
推薦理由:
本書探討了一個成長於新澤西州紐瓦克市貧窮家庭的人如何又是為什麼會取得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學位,但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就像皮斯的人生那樣,這是一個引人注目、令人困惑的故事。強烈推薦給那些願意被書打動的人。
戴維•A.韋斯巴赫(David A. Weisbach,沃爾特•J.布盧姆講席教授)
《終有一死:藥物和人生終點的重要事》(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作者: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
推薦理由:
本書談論的是美國的臨終關懷制度。雖然聚焦於臨終醫療化問題,它也是對生死,以及如何思考必有一死這件事的哲學反思。這並不是一本令人振奮的書,但會促使你思考生命的意義,如何運用你所擁有的時間。
《寫作風格的意識》作者:史蒂芬•平克
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書,但尤其造福於以寫作為生的人。我們能寫出清晰的文字,輕鬆地傳達我們的意思嗎?
埃麗卡•聰克爾(Erica Zunkel,法律診所導師、聯邦刑事司法法律診所代理副主任)
《金翅雀》(The Goldfinch)作者:唐娜•塔特(Donna Tartt)
推薦理由:
我在暑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讀這本書。它已經贏得了很多讚譽,在我看來都恰如其分。塔特讓我進入了一個令人著迷的世界,讓我在讀完了八百多頁之後仍不想離開!濃墨重彩描繪的人物是這本書的主要特點,我在Kindle上翻到最後一頁時非常懷念他們。幾個月過去了,我還在惦記著鮑裡斯、西奧、皮帕和霍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