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呼籲深圳出臺房產稅!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11月28日晚,新華社發布時評稱:華潤城潤璽一期僧多肉少,「持票代持」等方式加劇搶房現象,建議加強對持有環節調控,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

(新華時評截圖)

深圳樓市熱度在全國獨一檔,加上今年的種種跡象,不排除率先試點持有環節房產稅政策的可能。

1、年初已有信號。

今年4月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電臺節目中,罕見地提到「接下來也可以考慮房地產稅的問題」。

局長的說法3個月後變成「715新政」。豪宅規則細化,首付上調10%(無房無貸除外),滿足了槓桿的減少,且與普通住房實現了差異化;另外普宅滿5才可免增值稅,也實現了高稅收。可謂說到做到。

由此可見,局長所透露的「考慮」房地產稅,顯然不是說說而已。

2、深圳是個非常「不錯」的試點。

今年8月,2020中考成績出爐,熱心家們和房產中介頻發喜報;9月,隨著光明金融街項目開盤日光,隔壁龍光玖龍臺掛牌均價突破8萬;11月,潤璽搶房又起風波;顯然,整座城市對熱炒房價的激情遠未退卻,終究還是需要一計定海神針。

儘管715政策被眾多媒體稱為「史上最嚴厲調控」,但新政後數月,深圳房價並沒有回調跡象。另外,房地產相關就業亦保持穩定,預期平穩,達到了調控且不影響經濟的初衷。那麼,深圳完全有進一步扼殺炒房客的空間。

8月,深圳二手房環比上漲1.1%

9月,深圳二手房環比上漲1.1%

10月,深圳二手房環比上漲0.9%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3、若按套數徵收,可精準打擊5萬炒房客。

今年8月,網傳深圳將於2021年1月1日試點房地產稅,方案如下:

若依照網傳方案,重點打擊的是持有多套特別是三套以上房產的客群,對持有一套和二套的影響並不大。以兩套單價10萬、建築面積共20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口人,人均60平米以上,每年徵收多出部分面積總價的1.5%。結果為:超出面積20平米總價200萬元,每年徵收3萬元。但如果擁有三套房,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第三套總價1000萬,每年徵收2.5%即25萬元,70年徵收1750萬,房地產稅比房價還高!

因此,網傳方案是一個精準打擊炒房客的計劃。據有關資料[1]顯示,深圳只有5.3萬人持有3套及更多商品房。人少了,徵收成本和徵收難度就會降低,而且對房價和經濟的影響也會更低。

5、徵收房地產稅的確存在巨大難度。

包括對房產價值評估的界定,徵收管理的高額成本等等。但這並不代表房產稅就出不來,我們很多政策都是先出再慢慢打補丁和平衡局勢,比如全國各地都在不停地對離婚買房這件事進行調控。相對於徵收成本來說,政府因獲益產生的動力更強大,而且還站在了「殺富濟貧」的道德高地上。

6、深圳先行示範區法律權的一次應用。

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擁有國家給予的對法律作出變通規定的權力。另外,今年十月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中,也再次強調了這一點。

而且,深圳在「房住不炒」方面也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先行示範、為國分憂。

(《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提到,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在遵循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前提下,允許深圳立足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提到,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給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間,在遵循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前提下,允許深圳立足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開展相關試點試驗示範。鼓勵大膽創新、真抓實幹,注重經驗總結,及時規範提升,為全國提供示範。)

總之,如果現在找一個城市率先作為持有環節房產稅徵收試點,一定是深圳。

-end-

作者:馬強壯

附新華社時評原文:

參考:

房地產稅優惠政策對比 ——以深圳市普通住宅為例[J]. 創新發展論壇,2019 (12).

來源:未來城視

相關焦點

  • 央媒發文,房產稅真要來了?財政部確定,未來統統「這樣」徵收
    事實證明效果也非常不錯:每一次「房產稅即將開徵」的消息傳出,樓市就會引發「恐慌性拋售」,隨之而來的就是顯而易見的降溫。總結來說,房產稅「未出臺先震懾」的作用已經達到了。央媒發文,房產稅真要來了?今年11月28日,面對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出現的樓市「打新熱」,尤其是深圳、杭州屢屢爆出限價樓盤出現「打新套利」、「代持炒房」,千萬豪宅因為「買到即賺500萬」而引發的「萬人搶房」熱潮,央媒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其中明確建議應該儘快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樓市「打新熱」——除了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
  • 新華社點名批評深圳「打新熱」,房產稅很可能第一個在深圳試點
    昨天,新華社專文點評深圳「炒房打新」的怪象,呼籲出臺房產稅,嚴管房產持有環節,明確房產實際流向,嚴打炒作打新。大膽預測:這是國家要開始對深圳打新亂象下手的前奏,房產稅很可能第一個在深圳試點。因為新華社的分量大家也知道,絕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 「硬核」房地產稅出臺,深圳「打新」就不香了?
    周末,深圳樓市被央媒「點名」了。文中,直接點名了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的各種騷操作,包括「每平方米數萬元的倒掛價差」,「眾籌打新」,「借票代持」之類,之前我們在《潤四面前,哪有什麼「長沙模式」?》中詳細寫過,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了。
  • 遏制樓市投機,央媒發文:不能手軟,用3種手段穩定房價
    這些措施出臺後,二手房迅速降溫,但是,對「搶新房」的人來說,效果似乎並不大。拿最近的深圳來說,某網紅盤均價13.2萬元/平米的1171套新房遭1.5萬餘人搶購,盛況猶如資本市場的「打新」,據說搶到一套房就立賺500萬,因為周邊可比二手房均價18萬元/平米。
  • 央媒指路:決不能手軟,可用3種手段穩定房價
    眼見樓市持續升溫,為了遏制投機情緒,7月份之後,共有44個省市67次推出房地產相關政策,其中,常州、瀋陽、杭州、東莞、無錫、深圳、南京、寧波、大連、成都、馬鞍山、十堰、唐山、銀川共14城發布了有關規範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限售、限購政策,並提高貸款和房產轉賣門檻。這些措施出臺後,二手房迅速降溫,但是,對「搶新房」的人來說,效果似乎並不大。
  • 央媒發文:不能手軟,用3種手段穩定房價
    這些措施出臺後,二手房迅速降溫,但是,對「搶新房」的人來說,效果似乎並不大。拿最近的深圳來說,某網紅盤均價13.2萬元/平米的1171套新房遭1.5萬餘人搶購,盛況猶如資本市場的「打新」,據說搶到一套房就立賺500萬,因為周邊可比二手房均價18萬元/平米。
  • 炒房的睡不著了,央媒發文透出重要信號,房地產稅真要來了?
    近十年來,關於房地產稅徵收的消息頻頻爆出,「房產稅」已經連續8年成為房地產年度關鍵熱詞,無房人期望房寄希望於房地產稅出臺徹底將高房價「打趴下」,而多房一族則希望房地產稅不要來免得增加房產的持有成本,而房地產稅徵與不徵也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然而,不管爭論有多火爆,房地產稅徵收到目前為止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到現在,全國僅有重慶和上海在小範圍試點房產稅徵收。
  • 房產稅真要來了?財政部已確定:未來統統「這樣」徵收,值得期待
    比如前不久,央媒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其中就提到了需要加快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樓市「打新熱」: 除了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 房產稅出臺影響大嗎?
    說實話,出臺房產稅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那些指望房產稅出臺,房價能下跌,買不起房的就能上車的朋友也洗洗睡吧。現實就是偷稅漏稅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定有辦法操作,比方說個人所得稅,各位房東們收的房租也沒交稅吧?工資也好幾張卡,所以房產稅避稅不了還能轉嫁租客。
  • 深圳預熱「房產稅」,房價滯漲,炒房客遭清場
    見此狀,深圳本土的炒房客和房產中介認為機會又來了,開始忽悠購房者,稱,深圳的樓市調控馬上也要出臺,沒上車的購房者儘快上車。炒房客們本想在深圳房產市場渾水摸魚賺一把,沒想到,一語成讖。
  • 房產稅尚未出臺,馬光遠大膽預測,這兩類人不用擔心了
    隨著房價的走高,為了遏制過高房價,抑制泡沫,讓低收入群體買得起房,出臺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在政策的影響之下,樓市進入平穩期,房價也趨穩了,不過,想要長期穩定房價,還需要長效機制,其中,房產稅的出臺,備受外界關注。
  • 一旦房產稅出臺,手裡有多套房的人,「最佳的做法」是什麼?
    房產稅3個字,就像是對炒房客的最終通牒一樣,現在還沒有拋房心思的炒房客,一旦房產稅出臺,相信就沒有那麼安心了。雖然房產稅如何收、徵收的標準是什麼還不知道,但是國家也會考慮大眾的反饋和意見,輕了不行,重了也不行,總之,最差的情況,也會對炒房客有用。
  • 對於房產稅出臺沒有必要過度恐慌丨樓市頭條
    廣東省率先出臺「青年安居計劃」:供應住房逾15萬套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青年安居計劃」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保障服務行動的通知》。截至目前,廣東省累計供應新就業無房職工和青年人才公租房、人才房共逾15萬套,發放購、租房補貼約4.85億元。
  • 房產稅因此出爐?央媒直指打新熱,房住不炒走向何處?
    最近樓市最熱的打新,當屬深圳華潤城潤璽。倒掛五百萬,買到就是賺,即使經歷715最嚴調控,深圳此次釋放的購買力依舊令人瞠目叫絕!頭天認籌高達13000多個,凍結資金超455億,讓房住不炒成為笑談。  眼下看來,深圳此次華潤城的眾籌打新,確實太過狂熱,已經引起央媒的注意。更引人矚目的是,本次時評提及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行為。
  • 房產稅究竟什麼時候出臺?前央行副行長警告:樓市狂歡日子不多了
    所以為了讓更多老百姓能夠買得起房,確保樓市的健康發展,很多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或即將出臺。其中,房產稅又是這些政策中大家最為關注的,因為,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房價持續上漲的問題,很多人已經開始把國家徵收房產稅作為控制房價的靈丹妙藥。
  • 國家未提房產稅,有專家稱不適合徵收,馬光遠:5年內大概率出臺
    來源: 光宇吐樓市對於房產稅的出臺就好像談房價一樣,大家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完全不著邊的觀點都可能出現。其實我今天說的房產稅就是官方提到的房地產稅,雖然細究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但姑且這麼混著叫,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這些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 深圳樓市變天?房產稅真要來?官方最新回應!2000萬「剛需盤」風波未止
    原標題:深圳樓市變天?房產稅真要來?官方最新回應!2000萬「剛需盤」風波未止 萬科新盤發聲 新一輪「打新」在即 摘要 【深圳樓市變天?房產稅真要來?
  • 管清友對話賈康:公眾對房產稅有誤解,以為通過房產稅打壓房價
    近期在網上因深圳某網紅樓盤在搖號過程中出現的「萬人搶房」、「眾籌打新」情況而掀起一波關於房產稅將要來了的熱烈討論,甚至還出現傳言說房產稅已經到來,已進入實施階段。同時在疫情的催化下,雖然國內經濟率先恢復到疫前水平,但零利率、負利率時代卻是最終歸宿,未來該持有什麼核心資產來保值升值?
  • 還建議試點房產稅!炒房……
    三、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產稅此外,《報告》也給出了多個建議。其中一個建議是,加快開徵房地產稅以帶動長效機制建設。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房地產稅,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
  • 房產稅「保胎」,豪宅稅「迷路」,徵收空置稅靠譜不?
    我們又把希望寄托在房產稅的立法和出臺實施上,但是,由於房產稅涉及的層面和需要考量的方面太多,所以,今年頂層並沒有在2020年有立法通過的預兆。也就是說,房產稅依舊像哪吒一樣,在「保胎」中。房產稅「保胎」會否超過哪吒暫不可知,但是可以預料的是,房產稅立法出臺今年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