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小常識:為什麼會出現「閏月」?

2021-01-19 新華社客戶端

你是否關注過我國農曆中的「閏月」?比如5月23日,就是今年農曆「閏四月」的第一天。

農曆是我國的傳統曆法,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是一種以陰曆為基礎,同時又融合陽曆成分而形成的曆法,即為陰陽合曆。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為一回歸年而制定的。陰曆則以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而制定,根據月相確定日期和月份。一個陰曆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陽曆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的時間差距會超過一個月。

但是在近代以來,我國的農曆春節(大年初一)未出現在夏季,原因在於我國自漢代開始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調節農曆的方法——「置閏法」。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隔兩年到三年,就必須增加一個與上一個月相同的農曆月份,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曆回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一個回歸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如果二十四節氣從立春排到大寒,那麼第奇數個就叫做節氣,第偶數個叫中氣。農曆用十二個中氣分別表徵一年的十二個月,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相隔相較一個陰曆朔望月會多出近一天。長此以往,總會出現中氣在月末的現象,那麼接下去的一個月必然會沒有中氣而只剩節氣了。於是這個沒有中氣的農曆月份就被稱作上一個月的閏月。比如今年的閏四月只有一個芒種節氣,而沒有中氣。農曆庚子鼠年為閏年,有一個「閏四月」,這個「閏四月」從陽曆5月23日開始至6月20日結束,月長29天。

相關焦點

  • 閏月可能出現閏正月和閏臘月嗎?
    閏正月和閏臘月的出現的概率非常小,為什麼呢?可以簡單的從農曆的置閏方式和地球軌道解釋。農曆的月份與節氣中的中氣是對應的。
  • 閏月會不會閏正月
    有一定年歲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閏五月、六月等這些夏季月份比較多,還沒有經歷過閏十二月或者閏正月。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閏月為啥要送鞋子?
    每次閏月,出嫁的姑娘都要給娘家人送些禮物。但送的禮品和對象大多是不一樣的,今年送的是鞋子和雞蛋,以前也有送油條、碗、衣服之類的。有送給娘家爹的,有送給娘家兄弟的,也有送給娘家侄兒的,但每次都少不了的是娘家媽那一份。我心裏面不得不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閏月要送禮物給娘家人呢?咱先說說為什麼會有閏月?
  • 閏四月,說說中國的「閏月」與「閏年」
    如果翻看最近的日曆,會發現今年農曆有兩個四月,這第二個四月,俗稱閏四月。很多人認為「閏月」與「閏年」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雖說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卻相差很遠。所以我國的陰陽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聖代承堯歷,恆將閏正時。」陰陽曆設置閏月的目的就在於「正時」。「正時」,一是確定歲首,即年度周期的起始點;一是調整歷年長度,使其儘量與回歸年接近。按唐代張季友的說法,設置閏月,功莫大焉,「天時由之而式敘,國令於焉而合軌。
  • 2017是雙春兼閏月,閏六月快到了,看看有什麼講究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2014年的農曆馬年。之後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2020年的農曆鼠年。2、2017年閏六月結婚好嗎結婚好:閏月:指該年在農曆中有閏月,即共有十三個月份。由於閏有滋潤、豐收之意,所以象徵夫妻有愛情滋潤,恩愛和睦。而且閏六月是雙月,因此,雙數結婚是比較好的。3、為什麼會有閏月這是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有閏月呢?
  • 【閏月】2017年閏六月
    ▌閏年與閏月不同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認為「閏月」與「閏年」是一個意思,其實不是,雖說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卻相差很遠。「閏年」,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365天,其實是個約數,準確的數字應是365.2422日。
  • 說說農曆:陰陽曆、朔望、節氣、兩頭春、閏月、幹支、生肖和年號
    農曆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曆,它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二)公曆  公曆,又稱西曆或西元等,是一種陽曆。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 陽曆的閏年和農曆的閏月有什麼不同?
    因此,每 4 年就要有 1 年設置為 366 天,來彌補少掉的 1 天,閏年就出現了。一月29.53天,一年12個月,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30多年就少一年,每個月可能出現在任何季節。陽曆主要是對應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地球在黃道上位置劃分的。黃道可以理解成地球圍著太陽公轉的軌道,一共360°,每15°為一個節氣。
  • 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準確嗎?看完明白了
    現在的商家,也會想方設法的想出一些噱頭,用以來拉攏客戶,有的會利用年份的不同,民間的一些習俗演變而來,有的確實是傳統的習俗,大家也都比較習慣接受,而有的卻是商家故意為之,根本就是莫須有的由大家傳頌一通之後,就變成了很多樣的說法,而且不信還不行。
  • 二十四節氣 · 立春
    對比於農曆的「單春」年(一年一個立春)、「雙春"年(一年兩個立春,如即將過去的甲申年), 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被稱作「無春」年、「寡春」年,也稱「寡年」,引申為「寡婦年」。從天文學角度解釋,為何出現無立春
  • 【悅讀】2017丁酉雞年有384天,又是閏月又是雙春!信陽人註定大吉大利!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2014年的農曆馬年。2017年之後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2020年的農曆鼠年……正常一年是24個節氣,但即將到來的雞年是農曆閏年,有25個節氣「雙」是大數,「逢雙見喜」,新人成婚喜愛「成雙成對」,而「春天」是萬物復甦、繁衍生息的季節,「雙春年」則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因此,明年應該會出現新人扎堆結婚的情況。
  • 中國紀年法、公曆與農曆、閏年與閏月的區別
    以月球平均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為一月,但通過設置閏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數又與地球平均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相等,如中國的漢歷、藏曆。中國人常說的農曆、陽曆、陰曆,其實農曆就是包含陽曆和陰曆的,而陰曆並不等同於農曆。(中國曆)3.陽曆(黃道):太陽曆,以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圈的時間為一年,年的月數和月的日數可人為規定,可以了解下二十四節氣,最適合指導農事活動。黃道吉日。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閏月怎麼算?
    講閏月之前,我們先了解下農曆,古人通過月相變化制定了曆法,平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這種曆法叫陰曆,然後又根據太陽的位置,為了利於耕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
  • 為什麼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遇難逢初一春」?有什麼道理嗎?
    為什麼會有閏月?哪年置閏月?置閏的月份有什麼規律?為什麼很少閏九月?為什麼要說七年難逢,而不說十年、八年難逢?為什麼會有閏月?但每年實際的天數,約為365.24天,比農曆的12個月平均多出約10.9天,公曆的19年,會比不置閏月的農曆19年大約多出7個月,所以,一般以每19年為一個周期,置7個閏月。
  • 論盲年與雙春兼閏月(擇日篇)
    如下:       盲年——以農曆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二月卅(或廿九),其間沒有立春節氣出現,便屬於盲年。例如二〇〇〇年庚辰年,即是:       上一年立春日——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晚上八時四十一分,陽曆二〇〇〇年二月四日,即由立春日便交接到庚辰年,而立春日出現於己卯年。       下一年立春日——辛巳年正月十二日凌晨二時廿九分,陽曆二〇〇一年二月四日。
  • 陰曆為什麼要閏年?今年為什麼要潤四月?
    為了和氣候冷熱變化的周期相一致,就需要增添一個月,這個額外增加的月就叫閏月。有閏月的歷年是383天或384天,有閏月的年叫閏年,沒有閏月的年叫平年。但是每三年增加一個閏月,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陰曆每三年比回歸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個閏月也只有29天或30天,仍然少3天左右。這怎麼解決呢?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採用了「十九年七閏」的方法。
  • 十九年七閏—— 2017年為何會閏六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2017年閏六月,就是在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分別是「正六月」與「閏六月」,為什麼在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確定的,這些問題現在的人可能都非常疑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簡潔的說明這個問題,以便更多人懂得基礎的傳統曆法文化。
  • 閏月的講究
    2020年還為雙春年,即一個農曆年份裡出現了兩次立春。俗語有云: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中國民間還有說法:兩次立春有二度春的含義,不宜結婚。  對於閏年,俗諺:「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該年為『寡婦年』);閏八月兆兵荒馬亂(俗稱之為『殺年』)。」